簡體版

第四章 永歷十一年(三)

相交多年,陳凱很清楚鄭成功的底線位于何處。是故,只要他的動作沒有威脅到鄭成功對于兵權的掌控,尤其是那些鄭氏集團的老班底,諸如林察、陳豹、張進等人,以及鄭成功起兵以來所組建的各鎮,余下的事情便並非沒有一個商量的余地。因為,分裂,對于鄭氏集團來說是切切實實的殷鑒未遠。

當然,這里面並不能包括陳凱主持廣東軍政事務以來所收編的那些部隊,諸如李建捷、馬寶、郝尚久、王翰之流,再比如林德忠、江美鰲、聶一娘這樣的人物,鄭成功也不會輕易去觸及,算是彼此間的默契。

寫過了書信,陳凱便派人送往了潮州。那里,是他和鄭成功最早收復的所在,一直以來都是這支明軍最為穩固的根據地,那里出產的糧食使得大軍不至陷于饑餓,那里出產的絲綢、瓷器、錫器等手工業產品乘著鄭氏集團的海船遠銷各地,換來的黃金、白銀,以及那些原材料同樣是這支大軍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養料。

同樣的道理,鄭氏集團在潮州長期以來的守土不失,使得這個府在周遭府縣多有于明清之間不斷的拉鋸而日漸殘破的同儕之中漸漸的鶴立雞群了起來。

書信沿著驛道飛馬送往潮州府城,入得潮州府地界,兩旁阡陌蔓延,到處都是百姓耕作。見得穿著明軍軍服的信使策馬而奔,莫說是慌不擇路的躲藏起來,大多也就是抬起頭,看了一眼,旋即就重新低了下頭,繼續著手上的活計,全然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

這樣的場面,在潮州可以說是最不新鮮的事情了。早先的那些年,潮州為清軍環伺之時,尚且還要生出些是不是清軍又打過來了的心思。到了現在,不光是福建、廣東兩省為明軍收復,就連南贛的大部分地區也已經握在了明軍的手中。本地既然已成月復地,就算是天塌下來了,先挨砸的也不會是這閩粵兩省交界的所在。

官道上,信使在百姓們的生活中一閃即逝,甚至已經不復成為什麼惹眼的話題了。鄉間如斯,行抵府縣城池左近,離得越近了,馬速也往往的會越加受限。城門洞子是川流不息的百姓、商旅,作為閥門的城門卒子們也早已練出了一雙雙的慧眼,只要掃上一眼,來人身份就有了一個大致的預估了,隨後便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應對。這份因見多識廣而形成的感覺,往往比名帖什麼的還要準確,而速度尤勝之。

當然,信使他們是不敢攔的,不光是不敢攔,甚至更要設法為其讓出道路,以免耽擱了軍務。哪怕,潮州如今已成月復地多年,但是長久以來厲行的制度和養成的習慣亦是讓他們猶如條件反射一般,做得更是一個行雲流水。

信使自然是直入那潮州總鎮府,那里是陳豹處置軍務的所在,亦是城內軍事味道最深重的一處所在。相較之下,廣濟橋左近的東門街那里則素來是商旅往來之地,此間非節非慶,亦是人流如織,擠得大些的貨車都沒法動彈。于是乎本城的商賈們便干脆在入城前,于城外便將貨物改裝了小車,由伙計和雇來的漢子穿街過巷,爭壬能快的將貨物運抵到庫房和鋪面里,以免耽擱了生意的進行。

東門街上的一處書著「熙樓」二字的三層酒樓,這里原本是一個做錫器買賣的商賈發跡之後所建的,名稱上仿得也是北宋汴梁城里那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樊樓」去處。只是,當初這也就是個二層的酒樓而已,倒是這幾年倒手到了一個專做酒樓營生的商賈的手里,才在不斷地擴建之中在這潮州城里打響了名號。

此間,素不及一些文人雅士慣常聚會的所在那般清雅,但卻深得本地的商賈們的青睞。尤其是粵海商業同盟成立以來,潮州本地的會員們時常在此聚會,使得此間的商業氛圍愈加濃厚了起來。

街上依舊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三樓的一處雅間,立于窗邊,正可以居高臨下。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俯視了片刻,轉過頭來,竟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意味在那神色之中,看得仍舊坐在桌旁飲著酒的另外兩人不由得為之一笑。

「仁兄多年未曾歸鄉,今番見得,著潮州城只怕是比當初離家遠游時還要繁盛幾分吧?」

那個儒生離家已逾十載,最初是游學天下,後來趕上了清軍入關,在各地殺得尸山血海,便只能暫且寄居于友人家中。等到清軍第一波次的席卷結束了,他原本已經準備返鄉了,結果哪知道尚未動身便從一些熟識的口中得到了鄭成功、陳凱收復潮州的消息。如此一來,那里勢必會成為清軍進攻的目標,未免陷于險地,就只能繼續在外游歷,哪知道這潮州不光是沒有重新淪陷,反倒是成為了明軍收復閩粵的起點。

一別多年,記得當初離家時潮州官府對基層的失控導致豪強、土寇割據一方。彼此間戰事頻仍,對于鄉間的破壞極大,更使得商旅裹足不前。那時候,潮州城就已經開始了衰敗,原以為沒個幾十年是緩不過來的。豈料,這一遭返鄉,看到的卻是與想象中截然不同,卻又與年少時曾經的那些太平年景有幾分似曾相識,直叫他唏噓不已。

「久聞陳撫軍治才無雙,今日見得,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贊嘆,自然是指向陳凱的,因為從收復,到經營,陳凱是出力最多的,對潮州本地的影響力極其巨大。但是,儒生今番如此,亦是源于他赴宴之前就已經了解到了在座的這兩人如今盡皆入了那粵海商業同盟,其中一個還是在咨議局選舉未選上,但卻仍舊得了一個候補議員頭餃那粵海商業同盟和咨議局背後到底是誰,連儒生家的灑掃的下人都知道,他自然是要投其所好的了。

「是啊,陳撫軍曾多次說過,倉稟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以發展經濟,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是為了民富國強。」

「好一個民富國強,國朝能有陳撫軍這般人物,實乃太祖高皇帝顯靈了啊。」

儒生游學各地,見得最多的還是貪官污吏盤剝百姓,而明廷那邊,亦是恨不得將控制區榨干了,好集結起更大的力量來與清廷爭一日之長短。

如今尚且是亂世,明清雙方更是要拼盡最後一口氣來將對手掐死。這樣的大環境之下,陳凱還在著力發展經濟,恢復民生,甚至就連鄭氏集團在其影響之下也全然是一副穩扎穩打的架勢,實屬罕見。

潮州的民生經過了崇禎末年的失控,以及清軍「路過」,在鄭成功和陳凱攜手之下,掃平群雄,從而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甚至,由于潮州對于鄭氏集團的心理定位從歷史上那等守不住的軍糧產地,轉換為了能夠固守的穩定根據地,原本的那等帶有針對性掠奪性質的糧餉征收政策也沒有得到實施。多年來,那一句「不患貧而患不安」的至理名言,在潮州得到了切實的印證。

作為潮州本地的商賈,他們通過與明軍合作自然是在這一過程之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論起富庶,明時的廣東便以廣州、潮州和瓊州為三甲。

廣州作為省會歷來是兵家必爭所在,屠城,再兼著平南、靖南兩藩的橫征暴斂,早已是殘破無地。而那瓊州,雖是地處偏僻,但卻依舊沒辦法在明清戰爭之間得以幸免,李成棟全取廣東、李成棟反正、尚耿二藩策反杜永和、陳凱浮海收復,前前後後的亦是多次,饒是烈度都遠遠無法于廣州相比,但卻更不乏有本地的黎亂,使得瓊州的民生水平不可避免的呈下滑狀態。

相較之下,潮州在這一點上便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長期的安定,使得人口滋長,流民入境,荒地得以大片大片的開墾;背靠鄭氏集團,又兼著位于閩粵兩省交界的所在,一旦地方安堵,商旅自是不絕,不愁銷路的手工業自然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這些年,整個廣東都在倒退,只有潮州是經過了短暫的下降之後便迅速的恢復到了承平時的水平,甚至進一步的得到了提升。在粵海商業同盟之中,潮州商人的財力速來是最為雄厚的。

儒生家中也有經商的背景在,確切的說他們家本就是屬于那等以經商來供養科舉的紳商家庭。這樣的家庭在儒家士大夫階層當中于明時並不算多,更多的還是那等耕讀傳家和詩禮傳家的家族,在經濟基礎上主要是以種田、收租和教書為主,哪怕是種植經濟作物,與這等純粹的經商也是大有不同的。

原本的,儒生背後的家族就在與明軍進行合作,只不算顯山露水畢竟,族中當初全力供養的子弟始終在清廷控制區,亦不乏有兩面下注的心思在。

不過,現如今卻是明軍勢頭大好,再加上陳凱的咨議局誕生。同樣是下注,在清廷那邊最多也就是做官,而且依著他的功名和人脈,大概也高不到哪去;但是在這邊,只要在那咨議局里有一個穩定的位置,日後光靠著影響力吃飯對家族也是大有裨益的。于是乎,他便回來了,而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設法與一些老交情重新聯絡上。比如這二人,皆是與他一同開蒙的少時熟識,三家人又有商業往來,交情自不必談。

暢談了一番當下的大好形勢,那儒生七拐八拐的就轉到了他此番最想要知曉的那件事情上面。豈料,不光是那個候補議員面有得色,就連另外那友人亦是笑意滿滿。

「仁兄畢竟是讀過聖賢書的,一問就問到了點子上面。」拊掌而贊,那友人旋即將目光投在了候補議員的身上,而後者亦是不緊不慢的便做出了解答︰「咨議局的人員規模,陳撫軍早有明示,如今廣州城的咨議局只是個用以建制的,日後會演變為省咨議局,在各府,也同樣要建咨議局,以便于更好的代民發聲。這省咨議局和府咨議局,人員編制上面都不會是現在的那幾十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的。」

如果,只有那幾十個人而已,甚至是在省一級擴編,那麼儒生自問憑著他個人的聲望,以及家族的底蘊,亦是沒有可能入得了那咨議局的。不過現在听來,省一級大概仍舊是沒有指望,可若是一旦到了府一級的咨議局的話,他憑著儒生和商賈的雙重身份,自問還是會有些機會的。

這,亦是他背後的家族所考慮的,此間得了答案,心中落得踏實了,自是又盛贊了一番陳凱的高瞻遠矚。緊接著,他在設法進一步了解關于咨議局的相關制度的同時,亦是沒有忘記對本地商業發展的關注,尤其是那個粵海商業同盟該當如何加盟,更是他最為關心的事情。

「這個嘛,會規上有規定,一般是需要三個正式會員作為引薦人的,還須得考察家族及個人背景,與王師有合作關系的自然是好說,若是與韃子扯上干系了就不好說……」

入會的條件,儒生細細想來,基本上家族的商號也都是能夠達到的,硬條件上問題不大,手續上的事情倒也不在今天一次性的了解個明白。于是乎,暢談的方向很快就轉到了粵海商業同盟在潮州的經營上面。

「咱們潮州比之其他各府,財力上是最雄厚的。這兩年,本地的錫器、陶瓷和絲綢產業都得到了大量的注資,發展很是迅猛。」

提到商業上的事情,這兩年賺得滿盆滿缽不說,尤其是那個候補議員本就是因為粵海商業同盟才有機會到廣州與會,他便更是精神抖擻。

「說起來,確是比不得廣州那幫人物在順德搞得絲綢產業那樣張揚,但是有了這粵海商業同盟在,內部競爭減少,對外的競爭力增強,既不愁買家,又可以鄭家說上話,銀子絕不比他們賺得少。若說不如的地方,那就是潮州本地的基礎太好了,不像廣州那邊似的,可以低價收購大量的土地,工人的月錢也不需要太多,甚至管吃管住再有點兒銀錢就可以讓人趨之若鶩。」

潮瓷、潮繡、錫器,這都是本地的拳頭產品,在市場上有著強大競爭力的。只是源于成本不及廣州那邊來得更低,利潤上必然會受到限制,這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現如今,粵海商業同盟的潮州籍會員們已經在著手研究如何進一步的挖掘產業潛能。提到這事情,那個候補議員卻突然給另一人使了個眼色,那人便心領神會的在儒生不解的目光中站起身來,悄悄推開了房門,觀察了一下子,才重新回到了座位上。

前者搖了搖頭,那候補議員才壓低了聲音,將一些可說又不可說的話在這兩個少時好友的面前道了出來︰「陳夫人那邊如今管著陳家的買賣,在廣東的順德絲坊,還有瓊州那邊的棉紡工坊都是投了銀子的。那位巡撫夫人是定國公的千金,商業眼光上很有一套,這兩筆投資都是在不斷的獲利的。這次小弟去廣州時,陳夫人表示會在潮州的生意上投資。具體的,有消息說是要在金絲醺上下功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