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00章又見李唐

數萬胡騎,加上他們的家人,恐怕得有數十萬之眾,對于如何安置他們,安王爺一點都不擔心。

海外有大片樂土,別說數十萬人,就算是數百萬人,撒進去都不顯眼。

夷州可以安置一部分,更多的將遷往南洋大島,以那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怎麼著也不會將他們給餓死。

該班師回朝了,各路兵馬分散行動。遼東胡騎並不在神武軍序列中,他們獨自啟程走北方大草原,將接上家人去北極,有人會安排他們去海外。

而斛瑟羅要先回部落,然後隨安王爺前去長安受封。他在名義上還是大唐加封的大可汗,要想出海外恐怕沒那麼容易。

斛瑟羅為了部落的未來,一咬牙做出了大決定。從部落中挑選了兩萬多小崽子,有男有女,另外有數千青壯婦人陪同,在征得安王爺恩典以後,跟著遼東胡騎走了。

這些人將是西突厥十姓的火種,在海外繁衍生息,而斛瑟羅他們這些剩下的族人,將做出犧牲,隨便大唐朝廷怎麼折騰了!

弓仁和贊婆一合計,然後求見安王爺,稱他們全族都戰死了,請讓他們這些「亡魂」去海外一游。

安王爺是個大慈悲的人,怎麼會不成人之美?就這樣,剩下的一千多高原遺民以及在極西之地搶來的數千婦人也跟著遼東胡騎走了。

他們的行為看得斛瑟羅一愣一愣的,這樣也行?特麼的,老子怎麼就沒有想到?

由安王爺做主,西突厥十姓剩下的人全都遷徙到安西四鎮,暫時填補這場戰爭中的損失。

神武軍啟程了,沿著來時的路班師回朝。

安王爺、魏文常、岳中奇、上官雲長、薛納等人都走了,外加斛瑟羅大可汗,至于康大王,他自覺對不起死在恆羅斯的英靈,打算這輩子就守在安西,直到老死。

此時的年號雖然還是神龍二年,可大周帝國已經不在了,如今的天下重新歸于大唐。

「神龍之變」發生了,與原本古史上的區別無非就是時間改變了,從神龍元年滯後到神龍二年,可該來的終究會來,並沒有因為趙無敵的到來而改變。

在神龍二年正月十九,長安各大勢力暫時報團,放下了彼此的恩怨,共同謀劃了奪權的行動。

這個聯盟太龐大了,李唐的太子李景、相王李煜、太平公主三位一體,梁王武三思掌控的武氏一族,以張柬之為首的宰相勢力,以及前唐開國勛貴一脈,難得地拋棄前嫌,聯合起來,利用千騎內線打開了玄武門,在上官婉兒的接應下,一舉殺入了皇城的內城。

二張不過是書生意氣,哪里知道人世間權謀的陰暗,沒有懸念的被砍下腦袋,連帶著被斬殺的還有他們在宮中的親信,以及諸多無辜者。

他們在啟動以前就定下了盟約,劃定了界限,將此番行動定為了「清君側」,也就是誅殺奸邪,而不是造反。

這一點很重要,干系著所有人的氣節,也是諸多勢力的相互妥協。

作為李唐三兄妹,身為女帝子女,自然不可能去造母親的反,而余者皆是女帝臣子,以臣謀君,于德行有虧,為士林所不齒。

因此,當他們殺入皇宮,斬殺二張及其同黨以後,將皇宮局勢掌控,但卻不能進攻女帝的寢宮,背負反賊的罵名。

張柬之去東宮請太子李景出面,好讓李景牽頭帶他們逼宮,完成這次王朝更迭。

這是大義所在,馬虎不得。只要有太子出馬,今夜的行動將變得名正言順,事成之後,有好處大家伙分,至于惡名則由新皇帝背鍋。

可誰料到李景軟了,死活不肯去造母皇的反,將整個計劃給打亂了。

要是李景死活不出面,那麼今夜的進宮將名不正言不順,成為徹頭徹尾的謀反。只要等到明日天明,各路禁軍反應過來,他們所有參與者都將成為階下囚,死無葬身之地。

張柬之眼中浮現厲芒,為了自保,他有心換人,將太子李景給一腳踢開,然後同相王李煜勾連,重立新君。

他不耐的神色沒有遮掩,乜著李景,眼中俱是厲芒,眼看就要拂袖而去。

這一切都被太子妃韋蓮兒看在眼里,對太子李景她已經是失望透頂,就是一個懦弱的人,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在朝堂上,他沒有君王威儀,無法散發王霸之氣,為張柬之之流的忠臣不屑。就連夜間在床笫之間,也更加的不堪,早就不能人道。

她可以恣意招納心月復,好方便夜間享用,以解她十多年的干涸。可不管怎麼說,她韋蓮兒眼前還離不開太子這張虎皮,沒有了太子,她什麼都不是。

韋蓮兒對李景反復規勸,曉明其中的厲害,到最後竟聲色俱厲,大有你不答應我就找塊地方一頭撞死。

其後,萬般無奈的李景隨張柬之去了,看那佝僂的背影,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意蘊,真是讓人無語。

二張本就不擅長朝堂之爭,用搞風月的手段去對付各路對手,聚攏起一批烏合之眾,在他二人死後立馬做鳥獸散。

張柬之等人逼宮,沒了爪牙的女帝只能屈服,頒布退位詔書,將皇位讓給了李景。

李景先做了大周的皇帝,尊母親為「則天大聖皇帝」,然後再將國號改回大唐,立韋蓮兒為皇後,子李重俊為太子。

然後,開始大肆封賞有功之臣,其中以神龍五功臣為最。

張柬之、敬暉、崔玄、恆範和袁恕己,既所謂功臣黨五大首領,自詡為改朝換代的最大功臣,李唐江山得以匡復的中流砥柱,對新皇帝李景都不怎麼鳥,動不動就在大殿上指手畫腳給臉色,對得封國公爵位很不滿意。

上官婉兒也是大功臣,被加了一個昭儀的頭餃,正二品,可听著總讓人不倫不類。

昭儀可不是女官,而是後宮妃嬪的品級,女帝昔日在做皇後以前就是這個頭餃。

這讓韋團兒直撇嘴,一直嚷嚷著,想不到上官大才女竟然到頭來做了新皇帝的後宮,真是沒意思。

並且,韋團兒還挺奇怪,為什麼人人都有封賞,自家郎君功高蓋世,亙古未有,怎麼就沒有封賞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