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3章晨曦中的大朝會

神都城中,繁華之地,雖不曾听聞有雄雞啼鳴,可晨曦還是如期而至。

京兆府的前院靠左側有一排房屋,屋宇不高,陳設簡陋,本是供衙役和書吏們輪值點卯的簽押房,可昨夜卻有幸被黃志杰佔據一間,並設下夜宴,同趙無敵推杯換盞,鬧騰了一夜。

因為今日是大朝會,但凡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黃志杰作為京兆尹,自然跑不掉。而且,即便是今日不是大朝會之期,他也要求見武後,討一道旨意,讓突厥小可汗忽必利來指認一番,好將「盜馬案」給了解了,給趙無敵和太平公主等人一個交代。

至于說辭,他都想好了,就沒打算在武後面前隱瞞。對于是否會因此而將武承嗣得罪?他已經顧不上了!

黃志杰是個聰明人,知道做人不能搖擺不定,世上就沒有左右逢源的好事,你必須做出選擇,要麼朝左,要麼朝右,要麼筆直一條道走到黑。

牆頭草,風吹兩邊倒,風過又起身,貌似立于永遠不敗之地,可事實上在每一次爭斗中,最先倒霉的往往就是牆頭草。因為兩幫子人摩拳擦掌,將刀槍擦得雪亮,卯足了勁準備廝殺,可一旁還有第三方勢力在虎視眈眈,誰能安心廝殺?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反而會心照不宣,不約而同地舉起屠刀清場,將立場不明確的牆頭草先給收割干淨,沒有了礙眼物,方才好殺個盡興。

是夜,他從一開始就得罪了武承嗣,沒有給其面子,更加沒有倒頭就拜投入其門下為鷹犬,那麼以武承嗣小肚雞腸的性子,早就已經把他黃志杰視為敵人了。

既然如此,也就沒什麼好說的,我也不添油加醋,只好原原本本照直說,至于武後如何決斷,那就得看你武承嗣人品怎麼樣了。

因為一大早要見武後,黃志杰並沒有敢盡興暢飲,而是小口啜飲,陪著趙無敵,口中盡挑著朔方之戰的情節詢問和交流,其示好的意思不言而喻。

京兆府離萬象神宮不遠不近,加上黃志杰猶在壯年,身體不錯,能騎得快馬,倒也不需要夜半動身。

不過,他還是在雞鳴時分向趙無敵告辭,並他盡管在簽押房中休憩,給安排了四五名衙役守門,閑雜人等一律不準靠近,方才離開了京兆府,踏著淡淡的月色縱馬朝皇城而去。

隨著內侍尖銳的嗓音響起,十多名甲冑鮮明的禁軍將士紛紛將手搭上了萬象神宮雄渾而厚重的的大門,一起用力,將大唐的權利中心緩緩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侍御史的指手畫腳下,文武百官按照官階大小分成兩列魚貫而入。然而,進入大殿以後,卻沒有按照文左武右和官階大小依次排班站好,而是全都擁擠在大殿中間,對著丹陛之上空空蕩蕩的寶座發呆。

自古以來,不論在何場合,大人物總是姍姍來遲,何況是君臨天下、四海臣服的帝王?

皇帝臨朝,為了自身安危著想,自然不可能自正門而入,穿過茫茫人海,拾級而上。萬一群臣中有那心懷不軌之徒,身懷利刃,趁著皇帝打身邊路過時忽然暴起,其後果太可怕,讓人不敢想象。

因此,萬象神宮的丹陛之上另有玄機,在側後方被屏風遮住的地方,有一條隱蔽的通道,專供皇帝臨朝所用。

武後雖是一介女流,卻比史上大多數帝王都要勤勉,就連這臨朝的時機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讓群臣略等片刻,卻又不會心急火燎失去耐心,就是她該出場的時候了!

有人曾懷疑,就在他們在萬象神宮門前等待之際,武後其實就已經來了,只不過躲在暗室中,通過隱蔽的瞭望口打量著臣子們的表現。

最先出現的是一顆肉球,仿佛是在被尉遲金剛給推著滾動,嘴里還不停打著呵欠,小眼迷蒙,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此人就是大唐皇帝李煜,名義上的天下之主,可看他的模樣,又哪里有一點點帝王的威嚴和風範?

人們暗暗搖頭,可轉念一想,卻又釋然了。因為按照眼下的大勢,他也沒幾天日子過皇帝癮了,要不了多久,人們就可以眼不見為淨,不用看著這個窩囊廢壞了好心情。

皇帝「滾動」到龍椅邊,卻不敢落座,而是侍立一旁,竭力挺直身子,等待著武後的來臨。

武後大袖飄飄,風采照人,邁開龍行虎步,一步踏出,就如同震顫了山河,唱響了天地之音,威嚴之氣四散開來,將皇帝給襯托得格外不堪和猥瑣。

皇帝低著腦袋,團著身子,兩眼直愣愣看著地面,眼看著武後的裙裾緩緩拖過,不知為何卻突然停頓了片刻,接下來感覺到一道凌厲的眸光直刺他的心底,不由得渾身顫抖,汗水淋灕,差點就要癱倒在地。

武後鳳目如電,乜了皇帝一眼,不由得幽幽一聲嘆息,隨即走到她的寶座邊,一拂大袖,坐了下來,低聲道︰「皇帝,坐下吧!」

「兒臣謝過母後!」皇帝心情緊張,以至于聲音都有些顫抖和飄忽,顫顫巍巍地朝自己的帝座自去,那短短的距離卻仿佛隔了千山萬水,怎麼也走不到盡頭。

尉遲金剛硬著頭皮上前將手伸入他的肋下,差不多將他整個人給攙起來,幫他走到帝王的專屬寶座邊,將肥胖的身子塞進座位中。

帝王和天後均已落座,接下來滿朝文武紛紛躬身拜見,隨著武後一拂大袖,在侍御史的指揮下,按照平日里早就安排好的位置站好,等待大朝會的開始。

沒有山呼「萬歲」聲,沒有一屋子的磕頭蟲,又不見紛紛撅 的不雅畫面,一切都很簡單,簡單得都有些隨意。

在武後的示意下,內侍尖著嗓子高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沒有約定俗成的客套,沒有阿諛奉承,更加沒有廢話連篇,大唐的大朝會簡單而直接,甚至有些粗暴。

政事堂為百官之首,自當萬事為表率,就連大朝會也不例外。

這不,政事堂的新晉宰相武承嗣出班了,兩手抱著笏板,走到大殿中間位置,開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