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歲月如梭,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

草長鶯飛,綠樹成蔭,仿佛就在昨日,可隨著一場秋風刮過,忽然發現百草枯萎,黃葉凋零,天地之間已布滿了蕭瑟的景象,秋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

九月眼看著就要翻過去了,季節的輪回周而復始,不會因為某人的喜好而有所改變。

九月是鷹飛的季節,群鷹四起,翱翔于天際,銳利的目光卻死死盯著大地之上,急于捕獵以儲備足夠的能量,好應對接下來的冬日,不至于餓死,從而斷了族群的傳承。

九月末、十月初,正是秋冬交接的時刻,隨著萬物的沉寂,整個天地都將進入休眠之中,暗暗休養生息,孕育著新的希望,以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日,和春雷一起唱響人間。

此時,北國大地已是茫茫一片,所有的人和物都停止了勞作和奔波,老老實實地尋一遮風避雪之地,靠著提前備下的些許物資,苦熬著這個漫長的冬季。

而此時的揚州,卻因為地處江南,且臨海不遠,氣候自然也和北地大不相同,相對而言,要暖和得多。

秋風瑟瑟,百草盡折,枝條僅剩的那麼幾片黃葉雖不忍離別之苦,可終究抵抗不了季節的力量,被歲月的風刀割斷了牽絆,依依不舍地在風中盤旋,不忍落下。

人常言︰「落葉歸根」,可對于黃葉來說,它的根在枝頭,既已被割斷,又如何「歸」?

它終究逃不過命運的輪回,落于地上,逐漸腐朽融入塵泥,化為養分,讓大樹得以補充生機,以待來年在枝頭之上化出新綠。

可來年的枝條之上,那些新發的綠葉還是舊年的黃葉重生嗎?

年年歲歲葉相似,歲歲年年葉不同。

逝去的終究是逝去,哪怕是來年出現了相似的一片,可相似終歸只是相似。

茫茫人世間,不可能有兩朵相同的花,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揚州城東,數十里外,一條大河蜿蜒曲折,流入一片山巒之前,匯集成一方湖泊。

湖泊很大,佔地能有數萬畝之廣,在紅日的映照下,碧波蕩漾,光影粼粼,隱隱有水霧蒸騰而上,凝聚了不凡的氣運。

整個湖泊的輪廓成圓形,看上去就如同一輪明月瓖嵌在地上,故此,也不知道自何時起,湖泊就有了一個「月落湖」的名字。

月落湖中煙波浩渺,水霧彌漫,且湖水極深,根據故老相傳,從來不曾干涸過。

湖中有一島,露出水面的地方方圓能有好幾里地,其四周密密麻麻遍生蘆葦,將整個島嶼圍在中間,而島上也遍布雜樹,被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佔據,尤以蛇蟲居多,且頗多異種,平日里四面八方的鄉人因畏懼蛇毒,很少上島。

湖中魚蝦繁多,物產極豐,可因湖中有不明巨獸棲居,多有漁人遇難,故此湖邊之鄉民只能看著湖中的魚蝦眼饞,卻不敢下去捕撈。

湖畔有山,綿延百里,山高多為百丈左右,看上去一點都不雄渾和巍峨,但卻多了一份縴巧和靈秀,正如那江南美人一般,在煙雨蒙蒙之中,別有一番風韻。

據古老傳說,此地一共有九九八十一座主峰,每一座主峰都形如一條潛龍,九九八十一條龍匯集于此地,似乎在守衛著什麼驚天的秘密?

可又有智者曾窮其一生,仔細查勘過每一條山脈的走向,最終卻喟然長嘆,臨死前道出了一個秘密。

那就是此地的確有九九八十一條龍脈,可卻全都是幼龍,要想形成飛天之勢,除非得到逆天的機緣,否則,哪怕是一個紀元都不夠。

也就是說,這些幼龍並不屬于這一紀元,只有在無盡的未來才能出世,而且,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能夠安然度過這個紀元的毀滅。

因此,這片綿延百里的山巒被稱之為龍山,據聞自漢以後的歷代王朝都曾派遣精通風水堪輿的大師前來求證,可終歸的結論都相差無幾,方才打消了歷代帝王的忌憚之心。

這也難怪,帝王自稱是上天之子,是真龍之身,因此對龍也極為敏感,覺不允許這世間孕育出第二條真龍,哪怕是親子也不行。

可既然此地的龍脈不屬于當世,絲毫不會影響到他的天下,那麼也就沒有必要草木皆兵,大動干戈,落得留下一個大度的賢民。

月落湖與龍山之間,是一片坡地,大多為沼澤和坡嶺,而水田不多,在這山清水秀的江南算是一片貧瘠的地方。

而此地有一個村莊,依山傍水,名為月落村,男女老少約有兩百余人,大多為揚州府軍,世代定居于此地,迄今至少有百年以上。

府軍為世襲軍戶,只要有男丁進入府軍之中,為國征戰,那麼朝廷就會賜予基本的土地,且減免賦稅,自給自足。

也正是因為此,地方掌管土地分配的官員們,才不會將肥田沃土分給這些不納錢糧賦稅的殺才,而只會給他們一些劣質土地,還無處申訴。

月落村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一個兩百余人的村子,上好的水田加起來不過只有數十畝,其余大多是坡地。

因此,此地鄉民大多種植桑樹,靠養蠶繰繭為生,其生活得多十分困頓。

守著偌大的月落湖,卻因為湖中的巨獸不敢捕魚,只能朝山中求收益。

可龍山中也不平靜,虎狼傷人時有發生,還有那心懷不軌的浪蕩子接著深山的掩護而干那謀財害命之事,因此,若沒有三五個漢子結幫搭伙,誰也不敢進山。

日已近午,山腳下幾棵老樹黃葉落盡,只留下光禿禿的枝丫,一只寒鴉站在枝頭上對著寒風抗議,可任它喊破了喉嚨,也不見寒風稍稍停息。

山腳下,老樹間,一連三間茅屋,孤零零地杵在那里,看屋頂上的茅草在風中不斷掀起又落下,讓人十分揪心,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場狂風過後,此地只剩下斷壁殘桓,些許遺跡。

看茅草的成色已有了些年份,好多都已**了,風一吹,斷斷續續又零碎的茅草隨風而逝,且整個屋面並不齊整,很明顯已不能遮蔽風雨,更加不說能挨過這個冬天。

牆壁本是木板隔成的,而今卻腐朽了,沾滿了煙塵,斑駁得都看不出木頭的底色。

此間茅屋的主人,可見生活過得十分窮困,另外,家中也顯然缺少成年男丁,以至于都沒有修補一下屋頂和牆壁。

這是誰的家,而家中又發生了何事,方才落到如此地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