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

不同的蒸汽機,居然會有這麼大差別,而蒸汽機的動力,也是小的更快,這中間肯定存在問題,而且是相當大的問題,負責記錄的研究人員,就立刻的把這個問題給記錄下來,並且進行了一番的匯報。

做研究,做實驗,怕的並不是發現問題,說句不客氣的話,只要有問題,就能夠解決,沒有問題,反倒是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記下來,對于研究人員來說,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重現這個數據。

這個數據的發現,是在鐵肋木船上面的,當然了,在重現的時候,也在使用鐵肋木船,通過一系列的準備,一共用了20個不同噸位的,使用的蒸汽機也是各不相同的鐵肋木船,經過了一番認真的檢查,還真的發現了有問題。

雖然船的大小不一,可是無一例外,都降下了帆,把外界的因素降低到了最低,甚至把輪船也弄過來,在同樣的地點,在同樣的洋流和風力的條件之下,做了這麼一個比對的實驗,實驗的結果,雖然幅度不一樣,可是最終的結果,都是差距巨大。

這就有問題了,問題出在哪里,哪怕研究人員,並不相信是蒸汽機,可是經過了一番深刻的研究了之後,發現了問題,就在火車上面使用的蒸汽機上面。

這種蒸汽機,是不錯,是通過了多年的研究,並且通過鐵路的實際情況,一步步的實驗,改裝,最終,發展到了現在這種程度的蒸汽機,他在火車上,簡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定海軍鐵路上面的兩個記錄,都跟它有關系。

一個是滿編的列車,跑出了171公里每小時的時速,這個比之前,大的多的多,另外一個記錄,則是超重列車。

在火車上面,因為動力的關系,當火車的車廂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增長就很難了,可是伴隨著火車的動力的強大,車廂數可以增加。

定海軍一列火車,大概就是16到18節左右,加上車頭和車尾,也很少超過20節,可是超重列車,則是超過的40節,甚至是50節的大型列車。

看起來,沒有多少的意思,40節,也就是說兩輛車多一點,甚至還不到,何必呢的,弄這麼累干什麼,可是在繁忙的鐵路線上,特別是還穿插了客運,快速列車的前提下,這樣的超重車,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鐵路從修建完成開始,就放在哪里,如何的利用,那是調整的效率問題,車輛跟車輛之間,間隔的1分鐘,跟5分鐘,這樣的結果截然不同,不說是提升了5倍的容積率,哪怕是一倍,對于繁忙運輸的鐵路線來說,提升也非常的巨大。

火車之間的時間間隔,或許無法按照倍率,提升整個鐵路的利用率,可是增加火車的列數,則是非常直觀的,從10節到20節,這是增加一倍,那麼從20節到40節,同樣是增加一倍,這個實現難度就底一些,同樣的,對于一些資源類,或者是礦產類的運輸來說,越大,越重的列車,運輸的東西也就越多。

運輸的車廂的增多,代表著列車的動力大幅度的增加,列車的蒸汽機,相對于陸上的交通工具而言,是非常之龐大的,可是他跟水上的相比,就不算是很大,特別是在100噸輪船上面,安放一台30噸左右的蒸汽機,也算是比較合適的。

心中想著合適的,最終的結果,並不是合適,經過了認真的檢查,在排除了螺旋槳等部件的問題之後,最終的問題直指動力系統,也就是說,就是這個蒸汽發動機出現了問題,他直接的影響了的整個輪船的穩定性,是罪魁禍首。

定海軍一直都是以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明確的指標,證明他錯了的前提下,那麼改變這個錯誤,就成為了必須要做到的東西。

如何的改變,在認真的調查原因,動蕩和不穩定是關鍵,而火車的蒸汽機,他的軸距,還有做工的方法,沒有辦法的改變,特別是他本身較大的前提下,沒有修改的空間,直接拋棄,選擇了普通的動力用蒸汽機。

因為這些蒸汽機,多是用在工廠企業,沒有火車用那麼大的動力,所以在輪船上面使用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現在使用起來,哪怕最大的,動力也不做。

可是這些可靠性強,根據總結出來的數據,進行了一番調整,在輪船上面,產生的效果,甚至比之前大功率的還要好的。

最終問題找出來了,震動給蒸汽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船舶比較動蕩的時候,這個蒸汽機反而出現問題,甚至會出現停機的情況。

動力是船舶的關鍵,如果是在大海之中,正需要動力的時候,卻沒有了動力,對于一艘船來說,結果是什麼,那就只能夠是船毀人亡的結果了,在得到了這個結果之後,這個輪船直接被否決了。

蒸汽機第一次的上船,就這麼落幕了,甚至有人懷疑,蒸汽機是不是能夠上船,在日常的使用之中,大部分的蒸汽機,都是在平穩的環境之下使用的,而不是在海上,這樣七上八下的情況之中,這對于蒸汽機的作功,非常的不利。

這個想法,當然是被趙信給阻止了,趙信很清楚,蒸汽動力的小火輪,是未來的關鍵,是能夠做大做強的基礎,可是又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沒辦法之下,只能夠先放棄直接輪船的想法,先從比較穩定平台開始。

比較穩定的平台,無外乎是西班牙大帆船和飛剪船,前者龐大,在制作到了巔峰的情況之下,是早期海軍戰列艦的來源,4層甲板,甚至是5層甲板,上百門火炮,他們的齊射威力,最終解決了的依智高的反叛,一個席卷整個東南的叛軍,在一個艦隊的火炮覆蓋之下,就不復存在了。

飛剪船不行,穩定性太差了,那麼就是西班牙大帆船。

定海軍手中擁有的西班牙大帆船,數量非常的龐大,數千艘,這個數量之中,找出來500艘左右,進行鐵肋添加,然後再,裝上輔助動力。

按照科學實驗的結果,對于每一種情況,進行極端的實驗,當然了,之前原因,出在蒸汽機的震動上面,那麼就減少這個震動,固定和緩沖,讓動力所在的艙室,震動結果最小。

同樣,在設計上面,也尋找避免震動影響的方法,在船上,不可能不震動,甚至說的,有了減震,也不能夠避免。

高海情的環境之下,本身就是大風大浪,這個時候,普通的帆船還好說一點,這個風浪,帶來的動力最大的,可是對于輪船來說,必須要擁有動力,這樣才能夠月兌離風浪的,這就需要在惡劣環境之下的動力,最少說,不會是完全沒有辦法推動的。

有了方向,就有研究的結果,在比起蒸汽機和蒸汽火車剛剛出來的年代,毫不客氣的說,當時的蒸汽機,可靠性並不高。

這個原因是諸多的方面的,一方面,剛剛研制完成,有諸多的不足之處的,特別是密封這個方面的。

因為定海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橡膠,橡膠是在南美洲,此時還在雨林之中存在著,要想找到,先要抵達南美洲,估計短時間是不行了,跟瑪雅人對了一下,瑪雅人吃了大虧,對于定海軍服軟了,可是並不退縮的,他們還在固守自己中美洲的實力,的可是如果,在熱帶雨林之中項羽的話的,他們或許也會不擇手段的

正是這樣那樣的顧慮,讓定海軍猶豫不易,沒有合格的,好的橡膠,困擾了定海軍很多年。

哪怕是提出了橡膠密封,蒸汽機一直都沒有什麼進步,可是到現在,從研究橡膠,到提取和分類橡膠,定海軍已經走過了接近10年的時間了,杜仲之中的橡膠含量,比不了橡膠樹,卻也算是很多了,在長期的使用之中,也總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加上橡膠的一些合成方法,化合物,橡膠這一塊是解決了的。

在這個方向上面,更多的使用橡膠,減少硬踫硬的傳動設施,同樣的,降低磨損,這樣開始解決這個問題,容錯率高一點點,就算是震動起來了,最多是影響整個的動能,而不會讓這個蒸汽機徹底的罷工。

因為趙信主導定海軍的科技發展,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所以,在這個方面的爭論特別的多,有些人甚至提出,既然蒸汽機上船這麼的困難,為什麼不的停下來蒸汽機上船,按照現在的情況,海船已經夠用了,速度上有飛剪船,遠洋運輸的情況下,有西班牙帆船,沒有必要投入巨大的資金,用于的輪船上面。

這個論點,居然有很多人支持,甚至不乏一些造船業和設計方面的專家,因為目前,輪船還非常的弱小,目前只是50噸,100噸的,就算是設計之中,有1000噸的,可是2000噸以上的輪船,還是遙遙無期。

對于輪船,小型的輪船,他們的效率,未必比的上飛剪船和西班牙帆船,在裝載了一部分的輔助機械的前提下,木質船只,也可以得到相當的性能。

當這個說法越來越多,並且越演越烈的前提下,趙信出面了,他沒有直接否決,而是拿出了未來。

這個未來很簡單,木質船只,再大能夠達到多少,5000噸,已經算是極限了,木質的材料強度,有一個極限,超過了這個極限,僅僅是固定和船體本身上面的材料,就會非常的多。

可是大海是無邊無際的,不同于河船和江船這樣的,

他們必須要考慮到,整個河水和江水的深度問題,所以這些船都不可能太大的,可是對于海船,那就不一樣了,幾千噸,算是小的,萬噸算是基礎,10萬噸,百萬噸的,後世不斷的出現,這才是主流。

當幾千噸的輪船,並沒有跟定海軍的翻船,拉開很大的差距的時候,可是1萬噸,2萬噸,甚至是5萬噸,肯定能夠拉開巨大的差距。

趙信本來以為,在剛才質量,煉鋼和蒸汽機都已經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前提下,制作出輪船,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不說5萬噸級的巨無霸,就算是1萬噸,甚至8000噸的,應該不在話下,可惜,只能夠做出100噸的,最多努力努力,做出500噸1000噸,距離趙信的想法,還很大。

趙信對于定海軍的掌控性很強,特別是研究方面,某些超大型的研究和工程,也只有趙信能夠投入,趙信能夠發展。

再說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說的是正確的競爭,而不是的打壓和否決的,正確的理論之下,雖然他們覺得,制作出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輪船,遙遙無期,可是火車已經能夠在陸地上面,拉起2500噸的東西了,在海上,有浮力的作用,做出來2000噸,3000噸的,也未嘗不可。

木船,在做到1000噸之後,就有些不行了,雖然說,解決了鋼制龍骨的問題,龍骨可以無限制的擴大,可是木頭本身,是有強度的,在這樣的強度之下,做的太大了,哪怕有諸多的保護,有諸多外力加持,也會變得非常脆弱,不說遇到大風大浪,就算是普通的三尺高的風浪,都容易讓他的內部解體,按照這個情況來說,鋼鐵的船,有很大的優勢,最少說,在制造完成之後,不容易解體,強度是夠了。

或許,現在研究輪船,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可是這個有合成有機物困難,有裂解困難,在趙信的指導之下,整個定海軍非常的努力,在幾乎一窮二白的前提下,建起了定海軍的這個根基,那麼投入到輪船上面,建立起世界上最為龐大的人工造物,也是一個可以完成的任務,這一點,他們絲毫都不懷疑。

在解決了問題之後,整個定海軍的研究部門,就按照趙信的提點,開始向著輪船進行猛攻,各種測試,還有投入也上升了一個台階,越來越多的信息匯總,輪船真正誕生的那一刻,再也不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