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

海底電纜,這個在後世算是稀松平常的,從海底電纜,到海底光纜,整整一百年多年的時間,這些跟海洋有關的通訊方法,幾乎遍布在了世界上各個海洋的海底,通過這些光纜,可以通行各個國家,聯通整個世界。

不過,哪怕是在後世,擁有很多先進的工具,海底光纜都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工程,這是整個國家投入為關鍵的,一般的公司,哪怕是世界500強,也無法單獨支撐這一筆投入,這是國家投入的基礎建設工程。

海底電纜,一旦貫通,對于未來,美洲,還有大洋洲的控制,就會加強很多,不過這些,暫時都不是定海軍考慮的問題,趙信並沒有準備,在短時間之中,就大規模的鋪設海底電纜,因為這樣沒有多少的作用的,很容易出現問題。

只要有線電報完成,無線電報,應該也快了,雖然說,無線電有這樣那樣的限制,可是在面對大洋這一個方面的前提下,還是無線電比較方便。

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基本上的東西,都是差不多的,都是脈沖電波,不同的是,有線電報,是借助這電線,把這個脈沖波,給直接的傳遞出去,可是無線電報的,那就需要把脈沖的電磁波,首先轉化為電磁波,然後通過一些手段,把電磁波發射出去的,這中間,最初的時候,在功率不強大的時候,整個籠罩的地方有限,是需要一個個的基站,就如同後世的移動通訊一樣,沒有基站,就不能起作用。

如果是單獨的一個發射機器,根據功率,可以籠罩的方向和數量也不同的。

電磁波,它的速度是30萬公里每秒,一秒鐘,就可以繞地球七圈半,可是這是在無遮擋的情況之下,電磁波向上,向虛空之中傳播,可以無視很多,可以傳播的很快,可是在地面上,就很容易被土地所遮擋,一旦遮擋,電磁波就會迅速的衰減。

因為這個,一般的信號塔或者是中介塔,就會建的很高,原因很簡單,更高的地方,向外直射的電磁波,可以籠罩的範圍更大,可以覆蓋的區域更高的。

電磁波,是以直線的傳播的,而且主要是在空氣,或者是水中傳播,一旦遭遇到固體,就無法穿透過去,要麼反射,要麼被吸收。

反射就是雷達的基本特性的,而在籠罩的範圍之中,如果不規則的向不通的方向傳播,是有極限的。

比如說,戰在地面上,用一定的角度向外的,在地平面上面的傳播,肯定是有極限的,籠罩的,就是從高度按照一定的角度,向外發射的,因為地球的弧度,幾乎必然會被遮擋的。

那麼,這個區域,就是電報所能夠籠罩的區域,當這個高度足夠高的前提下,整個籠罩的範圍也就會擴大,同樣,無線電報的發射,也不是無限的,就算是沒有遮擋,向天空發射,也是有極限的。

因為電磁波向外發射,說白了,就是能量的向外發射的,電脈沖是需要能量才向外傳播的,能量衰減了,又沒有超過籠罩的範圍的時候,就到達極限了。

所以,對于無線電來說,無線電也是分功率的,功率越高,越容易籠罩更大的範圍的。

後世的一些專用的軍用無線電,他們甚至可以向全球發射,只不過,這一種,能量足夠大是一個方面的,另外,他可以周轉,否則的話,一個無線電要籠罩全球的話,在月亮上,都比一定能夠,更別說,就在地面上。

最初的無線電,那是使用電子管和電子元件,不但功率很小,無法集中很大的功率,同時發熱量大,如果稍稍散熱不好,消耗會非常大的,故障率也較高。

電子管的發現,是一個創造,半導體的特性,讓他在電子,無線電,還有很多的領域,有著出色的作用。

可是早期的電子管,他的價格昂貴,主要是加工的成品率,還有構築的材料上面,一個電子管使用的壽命並不長,類似無線電這樣的東西,要使用很多的電子管。

後來進入到晶體管,大規模集成電路,這才逐步的提升,可靠性變強,同樣的,價格也從最初非常昂貴的程度,降低到了普通可以接受的程度。

最早的一個無線電,他的價格,可能要幾百,甚至上千元,可是到了後世,一個簡單,那就是幾十塊錢,無論是功率,還是各方面,都比早期的要搞的多。

這就離不開半導體的發展,越是集中更多晶體管,或者是集成電路,或許價格會上升,可是平均到每一個半導體單元上面,就非常的便宜,後世最高端cpu,甚至可以在方寸之地,集中數以千萬,甚至是億來計算的半導體單元。

定海軍發展半導體,是有優勢的,因為同樣是從零開始起步,趙信對于半導體,對于集成電路的基本構造,也是比較了解的,最關鍵的是,無線電行業,是一個幾率的行業。

哪怕後世,投資10億,甚至是數十億的半導體工廠,它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生產出半導體的,有一定的幾率,必須要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更高精的設備,還有就是更加專業化的隊伍,才能夠減少這個不良品率,否則的話,一個不良品率,就可以打敗一個投資數十億的工廠。

這一點,趙信當然也無法解決問題,可是有卡牌系統的幫助,只要是生產出一個,就能夠促進半導體的快速發展,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一旦取得了跨越是的進步,再從更高的方面,俯瞰這邊,反倒是來的容易一點點。

說這些,都是以後要了解的東西,現在,整個定海軍才剛剛制作出電子管,對于無線電的只是,也是剛剛初步的介入而已,還遠沒有發展到電腦,計算機的程度,可是提前準備,還是可以,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也是後世用歷史證明的,這就節約了很多的功夫和浪費。

關于無線電的研究,這個是長期的研究,未來,會伴隨著他深入下去,無線電領域,會衍生出很多的東西,更深一點的,就是雷達和廣播。

前者,那是在不停的發射無線電,然後根據無線電踫觸到物體,反射的波,然後遠距離測量和探索的方法,這個存在一個發射端和接收端,還有一些計算和成像的過程。

後者,則是在的無線電信號之中,攜帶更多的信息,跟無線電一樣,他們發送的都是一樣的,是電磁波,不同的是,無線電報,轉化的是電文,這個更加簡單,攜帶的也少,有時候,一個電波過去,傳送的只是不足十個字的一句話,可是廣播不一樣,廣播是的傳遞的聲音

前者很重要,可以說,互通有無,互通消息,便捷的通訊手段,對于任何人,對于任何時候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可是後者的,也同樣非常的重要,媒體戰場,這個從最開始趙信就非常重視,從最開始,定海軍成立了報紙開始,就嚴格的控制,一些什麼可以等,什麼不可以,需要怎麼登,都有條例,並且,嚴格控制發行規模和發行方向,

紙質媒體,是沒有辦法跟廣播相比的,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面,沈陽,已經有了類似的東西,通過一些串聯,把一定區域的廠礦給結合成整體,成立廣播的方式,只不過這些不太方便,是有限的,未來,也需要向無線發展。

無線電,放在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是妥妥的高科技,雖然說,到後來,20世紀中後期,已經普及了,可是對于才11世紀的中國而言,依然是有太多的困難

依靠著趙信的拔苗助長,幾乎一個人,把基礎學科的教材都給弄出來了,可是之後呢?因為某些研究上面的斷層,再加上技術人員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很多方面都是困難重重的。

定海軍在最初的時候,在各種重視的方面上面,獲得了跨越式的,突飛猛進一般的發展,可是當這些紅利都給吃完了之後,就需要漫長的研究,

不過唯一好的一點在于,方向趙信已經給出來了,科學的研究方法,也是經過了後世千錘百煉的,在這兩者結合起來的時候,再加上定海軍一直以來,不遺余力的在教育上面的投入。

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經過了專業,3到5年專業培養的專業人才的畢業,這部分,對于整個定海軍的科技體系,是一個巨大的支持。

這也是目前定海軍的現狀,科技雖然陷入了停滯,可是在橫向上面,在深度上面,還是有所涉及的,甚至在一些單一的方面,在一些天才的幫助下,還時不時的有所突破。

只不過,最關鍵的幾個體系,內燃機,石油化工,無線電,還有大功率電機等方面,還有些不足,一些研究,已經到達了較為深刻的程度,只不過還沒有獲得突破,甚至連實驗室性質的驗證機都沒有做出來,更遑論驗證成型。

這些東西,同無線電是一樣,有其他的替代品,發展他們的緊迫性,沒有那麼的重要而已。

能夠發展到現在,擁有最高時速在150公里以上的蒸汽機車,這個已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水準了,一些優勢行業,比如說鋼鐵,造船等,更是超過了這個點。

可是,後世整個世界,花費了幾百年,無數的人員,大量的科學家,經過了無數的努力,這才形成的科學的體系,哪怕是有趙信這麼一個穿越者,有卡牌系統這麼一個的金手指,都不可能在短時間之中磨平的,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在目前的狀態之下,各方面已經不錯了,有些遺憾,那是正常的事情,在電報上面,已經有所進步了,真的沒辦法完成無線電的話,在電線電纜這個方面上面,再有一定的提升的,那麼鋪設海底光纜,也沒有問題,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面,太過于糾結了,。

至于內燃機和大功率的電機,也是同樣的事情,雖然研究一直都沒有停下來,這也代表著未來的方向,有東西可以替代這些東西,比如說,蒸汽機,已經解決了有跟沒有的問題,在這個階段之下,慢慢發展就好了,不必一步到位的進行更換。

從蒸汽機,內燃機,然後到電機,這是三個體系的巨大革命,牽扯的東西太多了,雖然說,在定海軍的發展歷程上面,已經進行過無數次的更換,也進行了很多次重復建設,可是這個動力方面,是不一樣了的,他的總的體量也非常的龐大,這對于定海軍來說,不用那麼的激進。

通訊的問題,或許在的大陸上面,並不明顯,就算是沒有有線電報這樣的手段,依靠著鐵路的運轉通訊,也比起曾經的北宋,不知道要好出多少。

可是在大洋的通訊上面,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萬里之遙,這中間充滿了各種的變數,也存在了很多的不確定性。

根本沒辦法聯絡雙方,一個聯絡,去信和回信,最少需要60天,多的,說不定,就是3個月過去了,這對交流非常不方便,好在,整個定海軍提前就做出了一定的準備,比如說,把一些權力下放,比如說,在整個探索的過程,剛剛的過半的前提下,就把一些提前的準備給送出去了。

在整個前方探索隊,一共有3個大型基地到,41個小型基地在內的龐大的地區,按照一個基地平均100艘船來說,這就是接近5000艘船,各種的人員眾多。

這個前方的探索隊,在發現更適合的島嶼,或者是可以興建成大型的探索基地的島嶼的時候,會自動的前提,後續三個基地,會逐步的跟進,最終,抵達美洲。

現在,正是這個時候,前期基地過去,只是一個方面,不用等待定海軍的命令,在知道了可以容納前進基地的島嶼,哪怕沒有來自定海軍的命令,他們也可以自行的做出決定,前往下一個基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