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

春節過後,對于北宋來說,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可是對于定海軍來說,就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個可以被銘記的日子,一個可以崛起的日子。

從趙信進入到定海軍開始,定海軍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快車道,毫不客氣的說,定海軍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從最開始,300平方公里的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個繁華的大城市。

島嶼先天的不足,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原材料要運進來,各種的產品要運出去,同時,所有人吃喝拉撒的所有的消耗,除了自己產出的,都需要運進來,這就增加了相當多的成本。

這個成本,或許因為統籌和大規模運輸的關系,這個成本,沒有很大的增加,可是這種不方便是確實存在的,再加上本身土地的關系,在定海軍的諸多島嶼之中,沒有足夠的地盤開啟大工業的,或許在得到琉球,在得到濟州島和北海道之後,有所緩解,可是還是不足。

這一切,在遼國入手之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遼國,這個比起北宋更加龐大的土地,甚至連遼國名義上掌控的土地,也落入到了定海軍的手中的,定海軍從一個只有300平方公里的小島,一躍變成了一個比北宋更加龐大的帝國。

有了足夠的土地,就可以不受制約的發展,可以滿足生產每一個環節,並且自給自足的超大工業體,這個就算是後世的世界強國都不多見的。

完全工業體系,自己可以生產全門類的東西的,美國算一個,中國算一個,俄羅斯算一個,歐洲,各國加起來的歐盟算一個,其他的就沒有。

這個工業體所產生的實力,遠不是原來,島國的經濟體所能夠相比,不但工業投資的規模不斷的攀升,並且科技實力也顯著的增強,單純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最少有500個大型企業的建立。

定海軍的大型企業,可不是被北宋的那些糊弄人的玩意,那些東西,只能夠說是糊弄的,一個可以用街道工廠來評說的東西,放在北宋就是大型企業,雖然說,從產量,利潤上面,絕對可以稱得上,可是定海軍的大型企業,基本上都是工人在5萬人以上,產值舉足輕重的企業。

比如說,年產500萬噸鋼鐵的鋼鐵集團,比如生產可以供給天下的純堿,再比如說,在化工和重工業之中,舉足輕重的。

500萬噸鋼鐵,按照現在,定海軍的鋼鐵價格,每斤3文來說,一噸是6貫,500萬噸總共的銷量,不過是3000萬貫,可是實際上,鋼鐵廠的重要性和產值,遠比這個3000萬貫要多的多。

一方面,鐵跟鋼不同,鐵的價格便宜,鋼的價格高,不同等級的螺紋鋼,甚至是其他的鋼鐵,價格可能是數十,甚至是上百貫之多。

一個大型的鋼鐵聯合體,他不但包括了鋼鐵本身,還包括了各種鋼鐵的生成體,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10億以上產值的龐大的重工業。

在目前的定海軍之中,上億不算什麼,一些輕工業,甚至是大一點的街道工廠,就可以達到上億的程度,可是這個影響力和最終的實力,跟重工業,完全無法相比。

重工業,不但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機器密集,對于人力也密集,科技雖然讓人的使用越來越少,可是越是大型的聯合體,他需要的人就越多。

比如說,現在遼陽鋼鐵聯合體,那是一個以煉鋼廠為核心,包括了300多個配套工廠的大型聯合體,甚至未來,伴隨著研究的繼續,還有鋼鐵質量和冶煉的變化,這些配套工廠的數目,也會更多。

新的工廠,就需要人,在定海軍的發展之中,通過技工教育和大學教育,培養出了一批人,這些人可以充當的高端的人才,可以成為管理者和研究者,可是底層的人員,還是需要的,從其他的廠礦,或者是成年的民眾之中深挖潛力,可是這個畢竟是少數。

300萬民工的到來,或許這些人,實力不怎麼行,卻可以起到替代的作用,從一些輕工業,或者是不那麼重要的企業之中,抽調人員,然後補充到重工業之中,同時這些人也可以升級,這就解決了擴張的問題。

300萬工人的到來,等于說,進一步的刺激了產業升級和擴張的規模,對于定海軍而言,錢是最不缺的,錢不過是一個一般等價物,然後通過這個一般等價物進行周轉,只要合理的布局和提升,就可以不停的生成物品,這才是真正的財富。

在過年前強化了投資,接受了300萬北宋勞工,這些人工作,很多都是臨時設定,甚至接受他們的工廠,也不是完全重工業的工廠,有些只是臨時的,可是這些臨時的工廠,已經能夠產生巨大的作用了。

蟻民,這是統治階級,甚至高位者,對于普通升斗小民的看法,那是相當的不屑的,愚民政策不知道有多少,為什麼會這樣,或許說民是基礎,可是這個基礎,卻是破敗和無需的,甚至少一部分,影響真的不大。

這些人在北宋的時候,產生的價值不高,可是放在定海軍,只要融入到定海軍的工業體系之中,就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產生很大的價值,甚至遠遠超乎北宋想象的價值。

在北宋看來,為了獲得足夠多的管理費,300萬人,哪怕是基礎的管理費,每年可以獲得3億,如果是升級一點,就是6億,最高甚至可以達到27億,這個錢,可比的什麼種田,辦工廠,要強大的多的多。

也有人想到,羊毛出在羊身上,定海軍或許會因為趙信出身的關系,善待仁宗和苗妃,也會給他們錢,卻不會這麼的白給,給了100貫的管理費,肯定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實際上,真的是賺的更多的,別的不說,真的升級到6級工的程度,在整個定海軍的工人體系之中,也是最為頂尖的那種,只要合理的用好這些人,能夠創造的價值,又怎麼是每年幾百貫的管理費所能夠代表的。

哪怕那些真正明白的,也無可奈何,如果說北宋的百姓,在北宋,哪怕是壯年勞力,務農的話,每個人每年種30畝地,一畝地產量3石,這已經是風調雨順,甚至人力能夠達到的極致了,一年收入90石,按照最為昂貴的大米來算的話,600文一石,就是54貫的收入。

做工和做苦力,可能收入會多一點,也不會超過100貫,也就是說,哪怕是最初,最基礎的管理費,已經把一個人一年所有最辛苦勞動創造的財富給獲得了,這也是北宋各級官場積極的根源。

可是定海軍根本就不是走農業這一條路,農業有極限,植物的生老病死,有自然的規律,而人力也有盡頭,在各種的農田機械,甚至自動化的機械,沒有徹底的普及的前提下,一個人不可能種植30畝,就算是可以,也會累死的。

可是對于工業來說,越是技術含量越高,產生效果和產量也就越高,個體的勞動效率也就越高,這就是工業化的作用,這一點,就算是擺明了說,也不是北宋能夠理解的,更別說沒有說。

大量人口的到來,特別是300萬的勞動力,這對于定海軍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同時,未來幾年的時間之中,定海軍的目的已經確定了的,目的,那就是從定海軍,不停的獲得人口,順帶的,一些礦產和物資也可以獲取。

對北宋沒辦法用擴張的方法,並不代表著定海軍就要停下腳步了,還可以把手伸向其他的地方。世界這麼大,並不是只有東亞這麼一片的地盤,還有很多可以控制土地。

土地,永遠是基礎,一個狹窄的,只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度,或許可以變得非常的富裕,可是永遠不是什麼強國。

就如同後世的北歐諸國,比如說瑞士,他們可以憑借著某些產業,獲得一定的財富,甚至這個財富是相當巨大的,可是這樣的財富,幾乎不可能讓他們成為強國。

別說是跟五大常任理事國相比,就算是跟二三流的,比如說印度,巴西這樣的國度相比,也相差很遠。

原因就是土地,在科技和人本身的發展,沒有超月兌土地的前提下,土地就是一切的根基,土地是一切的基礎,沒有足夠的土地,也無法成為大國。

短短的幾年,趙信控制的定海軍,獲得了跨越是的發展,哪怕不說佔據遼國的土地,就說島嶼,控制了台灣琉球,蝦胰島,龐大的島嶼,足以容納更多的移民。

定海軍控制的區域,不知不覺,居然擁有民眾3800萬,其中,3000萬是從北宋移民的災民,剩下的,少量本地民族,不會超過200萬,其他的的600萬,都是日本和朝鮮,還有一些是東南亞的漢民,這些人被集中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個類似于定海軍這樣的龐大城市。

龐大的土地,可以產生海量糧食,這些不是極限,因為趙信非常清楚,當和平帶來的人口增長,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會獲得跨越是的發展,甚至控制了遼國之後,暫時而言,糧食問題不會出現,伴隨著人口的瘋狂增長,可能10年就可以翻翻的前提下,糧食會很快的不足的。

這種問題,有兩個解決的方案,一個是繼續的攻擊,獲得更多的土地,進而獲得更多的耕種的土地,讓這些糧食,可以滿足基本的需求,同時,向海洋,向天空,向養殖和山地,去爭取更多的糧食。

作為咨詢時代穿越過來的穿越者,趙信或許不能夠精確的畫出一個完整的世界地圖,卻可以劃出大概的位置,世界上面,中國周圍的一些情況,是非常清楚點。

在這個時候的亞洲,以目前所佔據的遼國的土地,向北的西伯利亞,那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他們甚至連女真,連遼國都抵擋不了,更別說是定海軍。

可能派遣幾萬大軍,隨隨便便的,就可以拿下這些土地,列土千里,甚至萬里都不成問題,連後世的蒙古,都可以通過騎兵,打到多瑙河,更別說是更加武裝的定海軍,甚至毫不客氣的說,定海軍龐大的基建能力,可以讓所有佔據的土地,都變得穩固起來,不存在再被奪走的問題。

可惜,這些土地是貧瘠的,高寒帶的土地,自然條件相對比較惡劣,獲取木材還可以,要想獲得糧食,那就不容易了。

有更好的發展方向,何必向著比較惡劣的地方前去,更好的發展方向,是向南,南方的熱帶地區,東南亞比起中國的南方更加的優越,隨便的灑下種子,就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獲,未來的世界,那是糧食出口國之一,哪里也擁有足夠數量的耕地,足夠人口擴張到相當的程度。

後世的東南亞地區,也是人口比較龐大的傳統區域,現在是地廣人稀的時候。

不過,向南發展,有一個問題,在這個時代,因為人類活動的關系,這些完全沒有人類活動的地方,瘴氣太多了。

這種瘴氣,說白了,是人太少了,各種微生物,在一些溫暖潮濕的熱帶,瘋狂的進化發展,最終,達到可怕的地步,對于人,對于各種的生物來說,這種生物是致命的。

在醫學的體系,還沒有深入到微生物,甚至解決微生物的時候,貿然的前往南方熱帶地區,帶來的可不是收益,有可能是死亡。

當然了,定海軍也可以采用,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樣種植園和殖民地的方式,這個是在後來證明是有用的,可是這些,對于歷史上的歐洲有用,對于高速發展定海軍來說,作用不大,還容易產生尾大不掉的問題。

定海軍要獲得的土地,是必須要並入中國,控制性很強的,如果有隱患的話,那就不用開發。

在東亞大部分適合居住和耕種的土地,都已經落入到定海軍和北宋的手中,要擴大土地,短時間可能性不大的前提下,那麼就只能夠對外深挖,甚至這個趙信已經布局了,那就是前往美洲,獲得美洲的土地,並且獲取美洲的三大作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