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

在這個時代,技術很重要,因為沒有了技術,也就沒有了定海軍的發展,沒有熱武器,遠洋帆船在內的諸多的東西,沒有這個,定海軍就不可能有這麼的強大。

可是從基本的國策開始,人口才是最重要的,是整個定海軍發展的根基,從有了足夠的人口,之後的一切發展才會順暢,從定海軍開始,人口成為了第一個問題,一切都必須為他讓路。

最開始,定海軍的人口,是從北宋而來,北宋超過一億的人口,足夠定海軍吸收,可是伴隨著定海軍的擴大,北宋人口的缺少,000多萬已經是一個極限了,不可能再繼續下去了。

在人口基數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的前提下,自然生育成為了重點,在掌控了整個北宋的種植,還有海外,還有海洋捕撈帶來的紅利,定海軍並不缺乏糧食,

後世無數研究結果,女性回歸,對于自然繁育是最佳的選擇,在沒有生存壓力的前提下,中國人的生育能力天下第一。

從最開始制定策略的時候,趙信就選擇的減少女性的崗位,幾乎把女性的工作崗位,降低到了整體工作崗位之中10%以下,只有非常出色的女性,或者非女性不可的崗位,才會上崗女性,其他的女性,都讓他們回歸家庭。

紡織業,也是少數的女性專精的行業,為此,定海軍專門做出了調整,增加紡織業的男性崗位,並且盡可能少的減少女性崗位,同時壓縮紡織業的規模,哪怕他能夠掙錢,但是影響到了定海軍的大計,也必須要放開。

紡織業是一個面向所有人的行當,在英國工業革命發展的時候,紡織業永遠是無法繞開的,無論是毛紡織,還是棉紡織,這些都是英國的重要的支柱。

因為無論貧富,無論國家的強弱與否,任何人都需要穿衣服,傳統的手工制作,衣服的價格相對較高,而機器制作的坯布,則以物美價廉而著稱,一下子,就取得了龐大的市場,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機織布的市場。

現在,就市場而言,北宋的市場跟定海軍分庭相抗,雖然說,北宋人口,比起定海軍,幾乎多了一倍,可是在紡織物的消費上面,定海軍比起北宋要多上數倍。

如果定海軍的人口不停的增長下去,整個棉紡織的市場會非常的大,在定海軍制定的基本國策之下,這個總量會控制在一定程度。

衣食住行,這是人的基本需求,甚至衣還排在首位,總不能不讓人穿衣服吧,在大規模的,性能比較出眾的機器,還沒有成為市場的主流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面,向外擴張紡織業的產能,成為了定海軍的基本國策。

在北宋,還是自發的,最多是從上到下的控制的時候,定海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高層決策,這種高層決策,直接引導了各種機器的價格,紡織業是少數幾個,相對價格比較低的產業之一,也是定海軍大力推廣向外輸出的產業之一。

因為這種決策,在引導上面,引導富弼去參觀的就多了,同樣的,除了機器本身,在技術層面上面,紡織業的技術層面並不是很高,一看就懂,富弼甚至沒有感受到定海軍的引導,反倒是非常感興趣。

這些綜合考慮下來,最終,紡織業的機器價格,相對于其他少則數十萬,上百萬總量,是低了不少,差不多建設一個,總產量在60萬匹布匹的紡織業工廠,總體的投入,大概在10萬到150萬之間。

听起來總量很貴,可是0萬匹布,以目前的北宋的布匹價格,一匹在1貫上下,年利潤會在0-40萬之間,也就是說三四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這樣的盈利率,是相當的高的,這也是富弼在信中跟韓琦重點提到了,韓琦攜帶的隨員之中,就有一部分,在江南做織廠的,還有一些機械方面有些能力的人員,為了的就是要把定海軍的紡織技術學到手。

听說了這個南三市,就是沈陽附近,紡織業的中心,韓琦也來了興趣,在列車並不算很慢的開行之中,認真的打量整個城市的一切。

韓琦來到了定海軍,已經有了無數的驚詫,可是認真,近距離的看這一個小城鎮的,這種感覺有些不一樣,綿延不絕的樓房,密密麻麻的,有些密集恐懼癥,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廠房,連綿不絕的廠房,跟北宋的風格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屬于工業的城市。

一個有70萬人的城市,總體而言,也就是50平方公里的城區面積,鐵路穿行的這一部分,又是城市最為狹窄的部分,也就是說,大概7公里左右的時間,就穿過了這個城市,對于火車的速度來說,也就是七分鐘左右。

當七分鐘過去,韓琦也是意猶未盡,當綠色農田,再一次的進入到了視覺之中,他才收回了眼光,嘆息一聲道︰「定海軍的建設速度,果然是驚人!」

韓琦的贊嘆,並沒有得到富弼的附和,富弼略微有些怪異的看著他,讓他心中一陣陣的發毛。

果然,在富弼開口之後,他才明白,這算什麼,跟汴梁比起來,是很密集,很現代化,可是真正跟沈陽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60公里左右,只是進入到了沈陽的範圍之中,是沈陽的外圍,衛星城市,哪怕定海軍的建設能力足夠的可怕,也不可能把方圓幾萬平方公里都鋪上建築,那樣有些太過浪費了。

沈陽和周邊衛星城市,還是一個農田跟城市結合的形狀的,在整個區塊面積之中,城市的面積,大概只有整個區塊的面積幾十分之一,可是只要是城市,那估模是龐大的,越是接近沈陽,就越發的明顯。

在富弼的提醒之下,韓琦甚至拿出了一個望遠鏡,在經過了一個較高的地方的時候,開始向著沈陽的位置看過去。

一個現代化的小城鎮,已經足夠的讓韓琦震驚了,之後的沈陽,卻是讓他開了眼,這是一個何等龐大的城市的,幾十公里的綿延不絕。

之前,韓琦以為,沈陽只是一個跟汴梁有些相似,或者說,稍稍大一點點的城市,真正走入到了這個城市之中,才真正明白,這不是一般的大,這是大的多的多的城市。

如果說,汴梁,還是一個,小橋流水一樣的,用民居和一些功能性的坊市,組成的城市的話,那麼眼前的這個城市,就是一個用無數的樓房組成的現代化的城市,哪怕是距離十幾二十公里,也可以看到無數高大的建築物,密布在城市之中。

如果之前的南三市,已經有些密集恐懼癥了,這里就更加密集,在望遠鏡的視線之中,幾乎找不到任何一丁點的空隙。

哪怕這個城市的規模,跟汴梁差不多,按照樓房比平方多容納的人口,這個城市的人口,都會在400萬以上,而實際上更大的面積,韓琦都不敢算了。

700萬,800萬,還是1000萬,汴梁,已經能夠稱之為,整個天下最為龐大的城市,可是有一個城市,比起汴梁,能夠多出十幾倍,單純的想,已將讓韓琦無法思考了。

距離著城市越來越近,按照這個火車的速度,可能不需要半個時辰,就能夠抵達城市,韓琦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進入城市之中,去親眼看看,定海軍耗費了巨大的力氣,建立起來的龐大城市到底是怎麼樣的規模。

不過,在距離城市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列車停下了的,在韓琦和富弼有些懵的時候,韓琦也倒罷了,他以為,這個火車站,應該在城市的外圍,就跟汴梁一樣,要走一段距離,才能夠抵達城市的中央,可是富弼不一樣,來到定海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定海軍跟汴梁不一樣的地方在于,火車站就在沈陽的市中心。

這里不得不說,汴梁是已經形成的城市,在城市建設的初期,根本就沒有考慮到火車站的問題,當時根本就不可能想到火車。

沈陽不一樣,從最開始,就按照了後世的超級特大城市的規模興建的,火車站,是無可爭辯的市中心,人流最為稠密的地方,當時在規劃的時候,就留了很大的一塊區域,保證未來,在人流量達到很龐大的程度之下,也可以接受,同時在城區的範圍之中,留出了非常龐大的區域,用于未來,鐵路擴張之後的需求,這一點,在城市建設的初期,規劃下來並不難。

這里雖然已經接近了沈陽的外圍,可是距離火車站的位置,最少還有0多公里,也就是說,半小時的車程,最重要的是,這里並沒有站台。

定海軍的火車站,興建起來,相對比較規整,整個沈陽的範圍之中,沈陽市中心,有個火車站,分別面對不同的方向,而在沈陽外圍,諸多的衛星城市,也分別的擁有火車站,反倒是在中間,幾十公里的範圍之中,是沒有火車站。

沒有火車站,不是說不可以停車,麻煩就比較大,上下車也不太方便,這些日子,在衛星城市和沈陽到處跑,富弼已經習慣了,歪著頭看著外面,以為列車出現了什麼故障了。

可是趙信卻站起身來,告知兩人,他要下車了,不能陪他們前往沈陽,回頭,在告一段落之後,再在沈陽見了。

列車停在了半路,當然是趙信要求的,他並不想去的火車站,為苗妃興建的宮殿,就在附近,這個宮殿,並沒有在的沈陽城內,而是距離城內核心區域,只有0公里,那麼從鐵路上面,這里下去,大概是5公里左右,就能夠抵達,真的到了市中心,在出來,那就麻煩了,時間上面是一方面,現在,正好是高峰時段,堵車是經常的事情,說不定,一兩個小時就堵住了。

在沒有發明出內燃機和蒸汽機車這樣的時代,整個沈陽的交通,是以馬車為主,可是在拿下了遼國,定海軍的生產力又足夠的發達的前提下,馬車的抱有數量相當的龐大。

在城市建設的時候,定海軍已經考慮到了的未來,大量擁有機動車輛的問題,沈陽的城市規劃面積非常的龐大,土地已經不成問題的時候,雙向八車道,在沈陽比比皆是,可是對于馬車而言,天然就比機動車難以控制的,一到高峰的事端,堵車是分分鐘的時間。

從上午的11點開始,車流增多,到了1點達到高峰,一直到午後,1點多,才逐步的消退,火車站是城市中心,人流量非常的密集,抵達的時候,可能才10點多,可是等到出站,乘車出來,看最少是11點多,是整個沈陽,最為擁堵的時間。

哪怕趙信願意陪著苗妃多待一點時間,也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到堵車之中,所以提前下車,是必然的選擇。

趙信領走了苗妃他們,按理說,這是不應該的,整個使節團,應該是住在一起,可是韓琦張張嘴,最終,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

他們是母子的,再說了,趙信這個定海軍的實際控制人,未來的皇帝,親自來接,還迎出了一二百里,韓琦自問,他沒這個資格,目的當然是苗妃,這是好事情的,這也代表了,他能夠把談判的底線,向上提升。

如果韓琦知道了,就算是他最高的底線,趙信也不在意,完全同意都沒有問題,不讓北宋有讓步有有什麼關系,後世無數的方法,人的心態趨向,這些東西都沒辦法量化,總之,更好的生活,這天然擁有吸引力,這對于後世,比較健全的國家,邊境都有士兵守護的情況下,都擋不住,更別說,北宋這樣,到處都是篩子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遠遠不足,還讓定海軍長驅直入。

真的當北宋意識到不對的時候,一切都會晚了,這種情況之下,北宋是處于弱勢的一方,別說是這樣的情況,就算是如同遼國當年在汴梁那樣,使節趾高氣揚,飛揚跋扈的,北宋都必須要忍下去,更別說這樣的小事情,無論是韓琦,還是富弼,都沒有理由來阻止。(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