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

按照原來的計劃,趙信是要去綏化的,哪里也算是未來東北的一個重要的城市,可是現在,得到了苗妃即將到來的消息,他取消了自己的一系列的活動,回到了沈陽。

此時此刻的沈陽,還沒有完全的建設完畢,主要的工業區還沒有完全興建完畢,可是趙信卻提出了一個要求,是建設一個行宮。

趙信並不是一個很鋪張浪費的人,不然的話,在之前整個定海軍,都建議大興土木的時候,他卻提出了反對,對于趙信而言,一個普通的,擁有三大殿,還有眾多的職能性的建築的宮城,就已經足夠了,趙信還未成年,沒有必要的弄那麼大的宮殿。

在奢華和大氣面前,趙信選擇的是功能性和實用性,只要功效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不行,苗妃要來。

面對著這個身體的母親,趙信必須要給他一個對等地位,那麼可以跟北宋皇宮相比的一個大型的宮室,就是唯一的選擇,趙信有這個能力,興建這麼龐大的宮室。

按照之前信件之中得到的消息的,整個使節團,會在半年之後,也就是趙信給出的開國日期到達,一切還來得及。

在趙信的想法之中,並不是北宋宮廷那種,以各種的亭台樓閣為主的宮殿群,而是一個宮殿藏在園林之中,到處都充滿了非常良好的景觀的一個中式園林。

一個完整的園林,給趙信印象最深的,就是類似于頤和園那樣的消夏園林,畢竟到時候,正好是春夏之交,相對而言的,比較炎熱一點,類似頤和園這樣的消暑聖地,適合苗妃和福康公主居住。

以目前定海軍的建設能力的,大規模的宮殿,肯定是不成問題的,只要有足夠的人力和材料,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就算是如同太極殿這樣的龐大的宮殿,可能建設起來,也就是一兩個月的時間,定海軍有眾多的經驗,甚至有建設一個城市的經驗。

可是園林不同,特別是趙信要求的,一個真正擁有著南方和北方的魅力的園林,還要有眾多的水上景觀,這個不但是要設計,同時,一些假山之類的東西,哪怕是用建築來堆積,也是需要時間,甚至真的要盡善盡美,還有一點來不及。

歷史上有名的園林,包括頤和園在內,那都不是半年,一年能夠建好的,單純頤和園,那是在清代不少園林的基礎上面,整合修建,幾乎綿延了整個清朝。

趙信想要一步到位的,還真的有些過于自信了,好在,趙信有錢,他可以為了迎接苗妃,投入數千萬貫,修建一個園子,雖然這看起來有些浪費。

趙信突然想開了,想要大興土木的修建園林,出乎了定海軍各級官員的預料,可是他們是贊同的,一個大國,就要有一個大國的樣子,之前的宮室,看起來很雄偉,可是在他們看來,太寒酸了,除了三大殿之外,就是一系列的建築群,完全沒有宮室,這算什麼皇宮。

現在,趙信主動的興建這麼一個規模龐大的園林,就算是這個園林,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耗費巨大,定海軍都願意支撐,更別說,這個園林還在接受的範圍之內,或許興建這個園林的理由,有些讓他們無法接受,是為了迎接定海軍的太後。

到了現在的這個時候,整個定海軍的中層,已經知道了趙信的真實身份的,仁宗唯一的兒子,苗妃的兒子,苗妃的到來,確實身份尊貴,哪怕是用這個園林來迎接,可是園林之後還是留在定海軍,這也代表著定海軍的氣派。

在這樣的心理之下,整個定海軍從上到下就動員起來,先給出設計的,一部分曾經做過江南園林的設計師,他們在趙信給出的一個大體結構,在這個結構之中,進行整合,把山水和結合,大量的水榭,還有一些大規模的植物園,說實在的,就是類似于後世動植物園那樣的,又增加了宮殿和一些景觀而已。

同時,加入了一些定海軍特有的東西,一些富含時代氣息的樓房,還有一些特定的建築物,總之,讓這個園林足夠大,也足夠的美麗。

在眾多人員的群策群力之下,一共確定下來,包括了40多個湖泊在內,1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在內的龐大的園區,這個園區不能放在沈陽城內,雖然中層官員很想放,但是放下之後,對于整個皇城都會有影響,在城外,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比如說,天然有河流,小山的地方,進行改造就可以了。

除了天然的山之外,最高的山,也不過是百米左右,可是這是完全在一個平地上面的造山,這耗費的功夫一點都不小。

有施工隊,先堆砌一些湖泊假山之類的,而大量的用于裝飾類的石頭,也會在附近,或者是整個東亞附近獲取,總之,一切都向這里傾斜,爭取用六個月的時間,建造起一個經典的,富有特色的園林景觀。

在給苗妃準備這麼一個避暑聖地之外,趙信也為福康公主準備了禮物,在他的建議之下,還準備了一個樂園,兒童樂園,在之前,北宋的意義上面,沒有什麼兒童樂園之類的,男孩小的時候,就只是讀書,女孩子小的時候,多是做家務或者是女紅之類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屬于孩子們的休閑。

趙信在後世,也去過很多的游樂場,見識過很多的活動,可是那些項目,幾乎都是用動力推動的,真不依靠動力的,很少。

在趙信的建議之下,一些旋轉木馬,城堡,攀登地,秋千之類的,不需要人力的項目,被首先確定下來,然後就是一些可以用畜力來取代的,比如說,摩天輪,一些需要拉動,自動的依靠慣性來運轉的東西。

這些東西,都是創造性的,不過必須要保證安全,這些都需要設計人員不停的研究和設計。

好在,時間還很早很早,距離苗妃他們抵達,還有最少半年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之中,連游樂園的位置還沒有確定,他們在樂園建設完成之後,再把設備準備好,放入進去,也不遲。

趙信做的這一切,北宋還不知道,此時的北宋,還在做出準備,參加定海軍的開國大典,這沒問題,一個觀光而已,什麼人來都可以,可是到的人,需要討論什麼,是雙方之間的地位問題,還是邊境的眾多的區劃問題。

這需要一點點的做出來,首先,設定下來的,就是邊境的,之前跟遼國,雙方沒有劃境,是在實際控制線,也有彈性的進行,遼國和北宋的邊境,會流出一部分的區域,這部分的區域,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打草谷的地方了。

在遼國強勢的時候,這里會成為遼國騎兵的樂園,北宋的百姓在這里是苦不堪言。

雖然北宋也想要,把這一個地方的人口,都給清理干淨,可是故土難離,再加上一些民眾是實在沒有辦法,在內地生活不下去,不得不選擇在這里,這就成為了遼國殺戮的對象。

現在,定海軍取代了遼國,這部分的國境線,就必須要劃分出來,從根上就斷絕這種事情發生。

當然了,在這個劃境之中,有幾個方案,會根據定海軍的強硬程度,進行不同的選擇和讓步,真的要是定海軍特別強勢,為了締結最終的合約,那麼讓步也是必然。

這中間,也需要苗妃做出努力,這一點,是在仁宗同意苗妃去定海軍之後,就提出來的,要求苗妃進行配合。

仁宗也是很無奈,後宮不干政,這是一個鐵律,仁宗一朝,除了最早的垂簾太後之外,其他人,根本不能夠涉足到朝堂的事物上面,現在又讓苗妃這樣做,苗妃甚至在後宮之中,都是那少部分不願意多說多做的,這件事情,真的有些難為她。

試著提一下,苗妃卻同意了,理由很簡單,大家和和氣氣多好的,干嘛非要打仗。

仁宗听著這個理由,也是啼笑皆非,如果苗妃能夠從朝堂上,從政治上說,他還不相信了,這個理由,還真的有苗妃風格,仁宗听完了之後,就知道再繼續的說,沒有意義。

在苗妃的心中,無論是仁宗,還是趙信,一個是丈夫,一個是兒子,他們之間的任何矛盾,都不是她希望看到的,同時,她也沒有意識到,定海軍已經強大到了北宋必須要仰望的程度了,現在擔心的並不是定海軍,而是北宋。

仁宗告知了韓琦,苗妃的回答,听到了之後,韓琦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想著找理由,讓苗妃講大道理,可是想了一圈之後,最終還是放棄了,如果苗妃懂得這些大道理,她就不是苗妃了,以韓琦對于趙信的了解,恐怕真的教了苗妃這麼說,說不定,還是起一個反的作用,弄巧成拙也未必。

苗妃起到的作用,最多就是一個輔助一點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應該是他,他還是跟同僚們,討論一下北宋的底線,到底從哪些方面說服趙信。

實際上,北宋和韓琦,都有些多慮了,沒錯,定海軍是拿下了遼國,在拿下遼國之後,定海軍也有些吃撐了。

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橫跨整個東亞的北方,這麼龐大的土地,對于之前只有幾個小島的定海軍來說,控制起來,並不的容易的。

接下來的,對于定海軍和趙信而言,建設依然比開疆裂土更加的重要,只有徹底建設好了,才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果。

一個沒有開發過的地盤,完全比不上開發過的,定海軍,不說後面的琉球,濟州島這樣的地方,單純琉球本身,他能夠產生生產力也足夠的大。

佔據地盤,是給一個國家穩定的根基,也是為了亮相之後,減少對北宋的依賴。

工業化的定海軍,對于物資的消耗,是一個何等可怕的程度,用于吞進猛獸,真的不為過,在這樣的前提下,只要北宋封鎖,定海軍就會非常難受。

而遼國,幅員遼闊,土地和各種資源豐富,借助著後世的些了解,把一部分的礦產都給開發出來,就足以支撐定海軍很長時間的使用了

可是遼國的各種的基礎設施的落後,空有寶山而不知道的,大部分的礦藏,都白白的躺在地下,對于定海軍來說,對內深挖是關鍵。

當然了,必要的交流還是要有的,定海軍目前,對于北宋的要求,只是一個人口而已。

更大的人口基數,不但可以讓定海軍爆出更加龐大的產能,對于人口的增長,也是非常關鍵的,對于北宋而言,生育還存在死活,能不能養活的問題,可是對于定海軍,這方面幾乎不存在,只要努力,就可以成長,一年龐大的生育數量,是未來定海軍的基礎,將會在長時間,是穩定不動搖。

人口,永遠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源,在目前的狀態之下的,定海軍已經解決了糧食的諸多問題,甚至連化肥這個東西,都已經完成了制造,並且小批量的進行生產了。

化肥,作為19世紀的最大發明,對于糧食的作用是出色的,雖然大量的施肥,會帶來土壤板結,肥力下降等諸多的問題,可是在面對著有吃和沒吃的前提下,化肥的作用巨大。

大量的施肥,科學的種植,再加上用各種基因和科技的方法,篩選出的種子,它們天然就擁有更高的產量,最少說以現在的狀態和耕地,在人口超過的5億之前,不必考慮糧食的問題。

至于之後,開疆裂土也好,從美洲獲得三大作物也好,再有就是養殖業和一些其他產業的提升,會讓定海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中,不必擔心糧食缺口的問題,那麼人口越多,定海軍也就會越發的強大。

到了工業社會,國土的面積很重要,卻已經不是重點了,一個龐大的國土,並不能帶來很大的實力,只有國土,資源,還有人口等諸多的方面的結合,才能夠真正的提升實力的。

如果說,漢民能夠提升到5億,10億,那麼向外擴張都沒有問題。

在整個世界加起來,只有漢族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的前提下,光是一個同化的作用,都會讓整個世界,被黃種人所佔據,這一點,哪怕是這些分裂成不同的國家,也是如此,這也是趙信的終極目標。(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