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

簡單的寒暄了幾句,韓琦不經意之間,提到了這個稜堡,從這個稜堡的功能開始,旁敲側擊的提出想要上去看一看。

趙信微微一笑,韓琦這麼一說,他就明白,韓琦的意思到底是什麼,趙信最初就準備立威,這個立威,是實實在在的立威,而不是坑蒙拐騙的,當然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不過,要等到前面的幾個項目結束,因為這是演習之中的一個必要的項目。

韓琦從抵達這里開始,就沒有停下來觀察趙信,想要從趙信身上,看出定海軍有什麼不同。

可是定海軍的不同,注定超月兌了這個時代,別說是韓琦這麼一個外人,定海軍中層的很多官員,要想全面的了解定海軍都不容易。

韓琦現在的才不過是41歲,還非常的年輕,雖然不能說是北宋歷史上最為年輕的宰撫,更不能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宰撫,可是他卻算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少數年富力強的那種。

定海軍處于大變革的時期,因為跟定海軍密切關系的北宋,也同樣處于大變革的時期,各方面的變化都很大,在這樣的一個時期,年輕的韓琦,走上政壇,卻做的相當不錯。

現在,不能說歷史上面的地位的問題,就算沒有定海軍的亂入,韓琦在歷史上面的地位很高,也同樣在仁宗的朝,走上了首輔的這個地位了,不過整整早了7年。

對于北宋這樣穩定的朝政,7年的時間相當的漫長,同時,走上權力巔峰韓琦,並不是一朝游,仁宗作為北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一共在位40年,可是在四十年的時間之中,單純宰撫,就走馬燈的換,在權利中樞比較長的,前有呂夷簡,後有韓琦,同時,韓琦也有擁立之功,在仁宗亡故之後,成為了三朝元老。

這樣的地位,讓韓琦在整個北宋年間的,特別是仁宗和神宗之間的關聯上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也是比較特別的,因為轉變非常大,比較的靈活,一個從年輕時候的變法派,變成了神宗時候的保守派,這中間的轉變,不能夠稱之為自身的利益,很多的東西看的會相對的透徹的。

跟趙信合作之後,很多趙信想要去傾向的東西,韓琦都做的非常的好,在趙信的估計以上。

比如說,西北,南方,還有幽雲,如果說,將來有機會,把遼宋並為一體的,那麼韓琦就是首相的不二人選。

年輕,執行力度強,接受新的東西比較多,最關鍵的是,跟趙信比較的合拍,也比較的近。

北宋養士百年,很多方面,已經有了固有的東西,到了仁宗這一朝開始了大爆發,經過了科舉,為官,層層磨勘,最終走出來的出色的官員,都是一時俊杰,這樣的人,只要接受定海軍的一些制度,他們吸收並且蛻變之後,最終的成績,要比現有定海軍的官員要高不少。

定海軍的發展,更多的是依靠趙信的能力,在定海軍逐步擴張的前提下,趙信越來越感覺,自身的能力,已經無法處理整個定海軍千頭萬緒的事情了,那麼逐步的下方,增加中層,甚至是更下層的權限,就成為了必然。

在這個必然之中,未來如果真的順利的話,北宋的官制體系,比起定海軍來說,除了固化和接受有些問題之外,其他的沒沒有一點的問題呢。

看看目前定海軍的官員,無論是薛玉,孫吉,還是其他的文官,他們的底子都太過于薄弱了,未來的發展前途並不好。

韓琦並不知道,趙信會這麼想,如果知道,一定會惶恐,在拿下遼國,就在考慮吞並北宋,雖然趙信有這個能力,可是整個北宋,可不是一片白紙,那是一個真正的,數以千萬,甚至是億萬的人口,紛繁復雜的體系的一個大國家,這個國家,沒有那麼容易融入。

趙信寒暄了之後,簡單的介紹了這一次演習的重點,這是也一個類似于後世的閱兵的演習,前面都是閱兵的內容,唯獨在最後,加入了攻擊稜堡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知道了會把稜堡放在最後的時候,韓琦也就放心了,而詢問了一下的,最後面的,那些稜堡的技工們的隊伍,還在最少0里之外,可能要半個多時辰才能夠抵達,再詢問了一下趙信是否可以開始演習,演習很快就開始了。

第一項,按照定海軍的傳統,實際上,也是曾經趙信大學時候軍訓的項目,隊列。

這個項目對于整個軍隊來說,是一個基礎,就算是在北宋禁軍之中,也會有類似的軍陣,不過那是講究陣營,很多時候,大差不差就可以了,哪怕是精銳的禁軍,能夠一擁而上,按照指揮,進行進退有序,已經算是不錯了。

可是類似定海軍這樣,一行一列整齊劃一,分列式的,行進式,追求到極為苛刻的程度,這就算是韓琦,也有些愕然,為什麼吹毛求疵,這樣完全沒有意義。

趙信不是軍人,更不懂得軍訓的意義,可是這些經過了無數鮮血,失敗,最終總結出來的經驗的,在戰爭之中,應用的非常的廣泛。

越是這樣的覆蓋遠程攻擊,對于陣營,對于紀律,要求也就越高,因為紀律帶來的,巨大的功效,這一點,在長弓上面,已經明確的顯示出來了,在火槍上面,就更是如此了的。

在觀看隊列訓練之余,韓琦的眼神,明顯的注意到了,每一個方陣的手中的那個武器。

果然跟甲午所說的那樣,短短的,有些像是短槍一樣的,上面還有刀鋒,說是槍,有些太短了,說是刀,可是整體,刀鋒很少,似乎在一些密探說過,這個是遠程射擊的,可是看起來,沒有弓弦,到底要依靠什麼來遠程射擊。

韓琦主動的向趙信提起,可是趙信微微一笑,只說,一會就知道了,韓琦的好奇心被勾起來的,卻只能夠壓下來。

隊列只是一個展示風貌和令行禁止,只是進行了0個左右的方陣的演練,而剩余的方陣,全部都如同樹一樣的站著,穩定如山,更是讓韓琦感慨定海軍的精銳。

整齊和听從命令,這是在定海軍成立之初,就刻在了骨子之中的,定海軍不同于北宋的禁軍,這是全面的,專業化的軍隊,同樣的,訓練非常的刻苦,同時伙食也非常好,全面的蛋白質營養,加上科學的訓練方式,才造就了整個定海軍的軍隊,這中間的投入,遠不是北宋所能夠想象的,養活一個士兵投入的資金,是北宋的0倍以上,甚至連裝備也是10倍以上。

在隊列訓練之後,差不多也是走了半個時辰的時間,那些在後方,緩緩而來的人員,也都抵達了,他們也跟定海軍一樣,站起隊列起來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狄青這些將領,他們所帶的親兵,算的上是整個軍隊之中,最為精銳的,可是單純隊列這一項,就迅速被對方比下去了。

對方在他們抵達之前,就不知道在這里站了多久了,甚至說,從他們看到這個隊列開始,到現在,也差不多一個時辰了,可是整個隊列,紋絲不動的,這一點,就非常可怕。

回頭看了一眼鬧哄哄的隊伍,拋開那些工匠,就算是精銳的軍隊,他們已經站了相當的陣營,可是跟定海軍比起來,還差的很遠。

很快的,隊列離開了中心的位置,趙信對韓琦說道︰「你不是想知道,那個武器到底是什麼用的麼,現在就是這個武器演練!」

韓琦定定神,開始全神貫注的看著場地的布置,這個場地,實際上,也是應用剛剛,隊列的場地,不過在一邊,幾個巨大的箭垛子,被擺放在了隊列訓練的盡頭,然後,上面被張貼了靶紙。

靶紙韓琦沒有見過,可是上面一圈圈的圓心,有些像是射箭的垛子的,大體上的作用有些明白了,應該是一種遠程武器,不過它擺放的太遠了,最少也有五六百步那麼的遠。

想了一下之後,韓琦試著提議道︰「定海侯,要不要過去看看,這不是太遠了!」

「不遠,這里正好合適!」趙信說著,遞給了的韓琦一個望遠鏡,這是整個定海軍最為先進的望遠鏡,不但倍數足夠的高,成像的效果也極好,別說是幾百米遠,就算是幾公里,十幾公里,也沒有一點的問題。

接下來的測試,是100人的精銳打靶,而且是遠程靶。

這是從定海軍,上百萬軍隊之中,挑選出來最精銳的神射手,他們不但天賦一流的,最關鍵的是,他們用了成千上萬的子彈喂出來的射術。

射擊是可以練的,特別是定海軍這樣,已經逐步的完成定裝武器,在掌握了一些瞄準的方法,每一個人的射術都可以精進,只不過有天賦的,更加容易一點。

雖然說,大規模的普及定裝金屬子彈,還比較的困難,可是在精銳哪里普及是沒有問題的,大量整齊劃一的定裝彈,通過工廠生產出來,然後用手工制作的,精度最高的武器,讓遠程的狙殺成為了可能。

這種口徑更大,制作更加精密的滑膛槍,射程高達650米,在使用了瞄準鏡之後,一般的精銳射手,可以在500米之外,進行狙殺。

百步穿楊,這是古代,形容射術一流的射手,可是在長弓時代是,這個百步已經提升到了00步左右,現在,更是超過了700步,這幾乎是孫吉這樣非人的存在,能夠達到的程度,定海軍在精挑細選之後,更進一步。

100個從定海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他們幾乎都可以超過射程進行攻擊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攻擊距離,在標準的射程之上,也就是說,達到了700米,到750的程度。

700多米,就算是放在戰場上面,也相當的長,幾乎看不到的程度,在擺好了靶子之後,很快的,射手們也在位置上面站定。

韓琦看看前方的靶子,再看看射手們站定的位置,略顯吃驚的說道︰「射程這麼遠!」

這個射程太遠了,幾乎超過了長弓極限射程的倍以上,如果這個武器是普及的,大面積的裝備的話,那麼他完全可以吊打長弓。

韓琦的臉色有些難看,他把手中的望遠鏡,遞給了的狄青,小聲的詢問道︰「你注意一下,這個射程的武器,到底什麼樣的威力的,對我們北宋禁軍的威脅如何!」

狄青看到射手們站立的位置,也相當的吃驚,這已經不能夠稱之為遠了,是超遠的,從戰立的位置,開始,就隱隱有些注意的,這個射程太遠了。

從漢唐開始,伴隨著鐵的使用的深入,遠程武器,也越來越成為主導戰場的武器,裝備的數量越多,軍隊的戰斗力就越發的強大。

遠程受到了許多的制約,比如說,射程,比如說,持續攻擊的時間,攜帶性能等等,這些都是戰斗力的表現形式,如果定海軍真的能夠制作出一款,射程超過700步的遠程武器,幾乎可以肯定,可以吊打整個北宋的所有武器,甚至一些高手也不例外。

孫吉借助著改裝過的落月弓,可是完成千米的狙殺,可是這樣的人,在整個北宋也只有這麼一個,定海軍大規模的改良過落月弓,也相對的量產了,可是真正能夠使用,並且保持千米射程的,寥寥無幾,幾乎只有的孫吉一人。

可是看現在,定海軍的這些舉措,顯然,這不是小規模,而是大規模的,最起碼,眼前的100多人,應該是最精銳的,那麼除了這些,到底有沒有,有多少,成為了關鍵。

不過拿著望遠鏡,認真的觀察的狄青,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望遠鏡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演習的100個人,他們手中的武器,跟普通士兵的武器,微微有些不同,似乎更長,也更粗了一點。

狄青小聲的告訴韓琦,韓琦也借助著望遠鏡看了一遍,一直懸著的心,稍稍的放下,如果說,10萬人的,全部都可以在600多步外進行攻擊,那麼北宋就不用打,完全被吊打,但是如果是小規模的,只有100,或者是100,雖然同樣地厲害,卻可以接受,怎麼的,數量級就小了很多。(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