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面對

邁進這個曾經東亞的中心,曾幾何時,中京作為遼國的中心,它的任何決定,可能只是隨意的一個決定,就可以讓整個東亞都震動,過去的100年之中,遼國就如同一個盟主一般,控制著整個東亞,不過現在,已經是過去式了。

定海軍的攻城,烈度不可謂不大,超過0萬人,數千門的火炮,都一一的對準中京,毫不客氣的說,傾斜了整個定海軍開始向北攻擊以來,最大烈度的炮火,甚至空氣之中,都彌漫著硝煙的痕跡。

在這種前提之下,趙信進城了,對于這個決定,手下的眾多將官,是持反對的態度,敵人的京城,剛剛經過了慘烈無比攻勢,這個時候進城太危險了。

不過,趙信執意如此,以趙信對于整個定海軍的權威,還沒有人敢于反駁他的命令,只能夠是加強警戒。

剛剛平靜下來的中京,再一次的亂了起來。

遼國也在一定意義上面,受到了北宋的影響,中京的人口,哪怕沒有汴梁那麼多,卻也有接近0萬的人口,加上十幾萬的軍隊,在破城之前,中京是擁有5萬左右的人口的。

不過在戰爭之中消耗,死亡,甚至是先知先覺的逃走,在戰後,只剩下0萬左右。

在11世紀這個時代,哪怕是0萬,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人口,這個城市剛剛被佔領,硝煙還沒有散盡,哪怕定海軍宣布了安民告示,也表現出了井水不犯的態度,可是被佔領著心中的恐懼,還是佔據了上風,他們不知道,在中京陷落之後,這些佔領者要對他們做什麼。

現在,又加強了警戒,宣布任何人都不準出門,這在一定程度上面加劇了危機感,無法反抗,他們只能夠惶惶不可終日的躲在屋里,不敢放出大氣。

這就是戰亂,趙信進城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麼一番場景,經過了儀仗的粉飾,再加上一些部隊的維持,甚至還弄出來一些所謂迎接者,對于此,趙信不置可否。

到了他現在的層次,有些虛榮的東西,已經不能夠動搖他了,可是他要讓手下的有成就感,在他本身而言,就算是不警戒,又能夠如何。

到了慶歷九年,趙信已經接近9歲了,可是實際上,他的身高體態來說,跟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沒有任何的區別。

身高已經達到的175,體重也超過了85公斤,听起來是很胖,可是實際上,趙信的身體還是那麼的縴瘦。

原因很簡單,卡牌系統潛移默化的改變,那種不知道是基因,還是別的改變,讓趙信的身體,越來越向超人轉變。

早在5歲的時候,他就能夠跟禁軍士兵一樣,開1.5石的弓,在經過了孫吉的檢測,知道他的身體可以承受之後,又接受了孫吉一些功法的。

這些更多的是呼吸,動作,協調等方面的方法,按照孫吉所說,也就出現他這麼一個大成的,但是要訓練到極致,開6石弓,弓馬嫻熟是沒問題的。

來自未來的基因技術,加上了孫吉的功法,居然創造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從1.5石到7石,只用了半年的時間,進展的速度之快,也超乎了孫吉的想象。

趙信隱隱覺得,這恐怕也是古代的一種特性,早秦漢,三國時期,曾經有猛將的記載,不說那些野史,就算是在正史之中,也有力拔千斤猛將的存在,並且在哪個時代是普遍的現象。

後來,到了唐朝之後,逐步的減少,到了宋朝,更是鳳毛麟角,類似孫吉這樣的,已經算強的了,可是孫吉這樣的,真的跟三國時期的猛將相比,恐怕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歷史上,對此,沒有多少研究,歷史講究的關鍵的節點和關鍵的人物,類似的猛將,最多能夠改變局部的戰爭,而無法影響大勢,不是歷史學家研究的重點。

到是在網上,有眾說紛紜的解釋,比如說,有的認為,在漢唐,或者更早的時間,有一些出色的藥物,這些神奇的,可以產生基因方面改變的藥物,加上一些秘法和功法的存在,讓這些猛將遠超過常人。

也有一些說法,是古代有某種靈氣,這個靈氣,可以讓人蛻變,讓功法修煉事半功倍。

具體是哪一種,趙信不用知道,可是經過了孫吉功法的修煉,增長速度居然比未來的卡牌系統來的更強,這就不得不重視了。

趙信皇子的身份,雖然說對于繼承沒有多少用,可是他想要看皇宮的秘傳,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在修煉有效果之後,直接找到了皇宮秘傳,找尋一些功法。

要知道,太祖趙匡胤,他的武力可不是一般的高,一把虯龍棍,打遍天下無敵手,孫吉的功法,給他比起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更強的功法果然有,而且不止一個,趙信通過選擇,嘗試,還真的就練了四五個。

無一例外,似乎經過了未來卡牌系統的調整,整個身體,更加的適合這些功法,進度非常的快,早在7歲的時候,個人的實力已經全面的超過了孫吉,除了經驗上面差一點,其他的全面超出。

到了9歲,力量上幾乎是孫吉的一倍,抗擊打能力,恢復能力,甚至是精神感官的敏銳嗅覺,都是出色的。

一倍的力量,各方面的整體素質,這個代表著實力可不止是孫吉的一倍,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面,來上十個八個孫吉,就算是以組成軍陣的方法,圍攻趙信,都不帶勝利的,常規武器的偷襲,幾乎沒有效果,甚至因為速度夠快,尋常子彈都難以打中。

在火槍還掌握在趙信的手中,而且身上還穿著從皇宮里面得到的神奇軟甲,這個世界上,能夠對付趙信的人不多,除非是大量火炮的覆蓋攻擊,最少要覆蓋100米以上的方圓,否則的話,以現在超人的速度,百米不超過秒的速度,跑也跑掉了。

不過,趙信除了在孫吉等絕對的親信和武將的面前,很少暴露出自己超人的實力。

畢竟,孫吉這樣的人,還能夠稱之為正常的,到了趙信這樣,才9歲,就擁有著難以想象的實力,這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

同樣的,在發動力量,大力發展熱武器開始,個人的武勇,已經沒有太多的作用,類似孫吉這樣的,以前的他,在距離和戰術選擇正確的前提下,可以對付100人以上的隊伍。

可是現在,使用熱武器的前提下,在正面戰場,恐怕10個以上都相當吃力了。

這就是熱武器帶來的去個人化的作用,未來的戰爭,需要的是武器裝備的不斷的提升,需要的紀律和訓練方法的不停提升,個體的那些個性,要被軍營所磨平,反倒是會成為負累了。

整個進城,並沒有持續多長的時間,簡單的看了一下城內的情況,中京並不大,遼國雖然向北宋學習,讓中京相對比較龐大,可是固有的一些習性,還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讓整個城內,都相對比較單一,沒有繁華的市集和坊市,只是堆砌了一些建築物。

很快,趙信被引到了皇宮的位置,遼國的皇宮,還相對的比較奢華,比起曾經的北宋皇宮要強,只不過遼興宗的一把大火,把核心的幾個宮殿給燒毀了,定海軍的將士們,盡可能的救火,可是核心宮殿的缺失,剩下的只是一般的宮殿。

趙信進程,當然不是為了住進皇宮,當然了,在穩定了整個遼國,把遼國徹底的消化之後,他肯定是要登基的。

這個時代,還沒有所謂的民主和革命,皇帝是唯一的選擇,在基本上取代了遼國之後,如果不登基,不成為皇帝的話,你讓下面的人,該如何的凝聚,哪怕是為了跟著他人員,有個奔頭,他都需要登基。

可是那種登基,不是現在,趙信可不想回到北宋,或者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重復之中,皇帝可以有,可以類似于後世一戰的德國那樣,皇室和大臣的做法,皇帝,大臣,軍功貴族,三個相互協調,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

甚至更加復古一點,可以采用先秦的做法,先秦的做法,非常的先進,以軍功定地位,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窮兵奢武,一直到最後崩潰了。

可是這是因為,秦朝當時有他的歷史局限性,在農民這樣生產力相對較低的方法的前提下,無法支撐不停擴張的軍功,而當六國滅亡,秦朝成立之後,要支撐這個龐大的軍功體系,必須不斷的征戰,所以,哪怕是秦朝統一六國,也沒有偃旗息鼓,繼續的戰爭,征匈奴,征南蠻,大軍幾乎被浪費了,到了農民戰爭高漲的時候,只能夠依靠修建陵寢的工匠出馬。

這一點對于未來的定海軍來說不存在,科學的種植方法,可以讓北宋現在的耕地,創造出更好的價值,一年兩季的前提下,可以達到600到700公斤,這也就是1石以上,算下比後世更多的田畝,整個東北,蒙古,中國月復地,還有南方,差不多可以擁有0億左右的土地,00多億石的糧食,足以支撐10億,甚至更多的人口,這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而工業的財富,哪怕是沒有外界的市場,內需也可以支撐不停的攀升工業,至于打仗,近的遠的,定海軍發達的軍事和商業,幾乎可以打下整個亞洲,還怕沒有封賞和未來麼。

具體采用哪種措施,那是以後來定的,現在,趙信只是要過來看一看,穩定一下軍心,並且對這一次滅遼之戰的有功之臣進行獎勵。

有功要獎,有錯要罰,只有賞罰分明,才能夠讓一個軍隊持續擁有戰斗力,這一點,從佔據了遼國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下來。

接下來,按照既定的方法,召見了所有,在這一次滅遼之戰的有功之臣,一一獎勵嘉獎,並且做了幾次全軍範圍的表彰,只不過因為遼國這邊,地方不太合適,以方面為單位,南方,蒙古方面,綏化方便,分別獎勵。

這個獎勵,有職務上面的,不多,現在定海軍還沒有建立政權,軍制和政治制度還不算特別的統一,貿然的提升,會影響整個定海軍的體系結構,這對于定海軍,並不是一個好事情。

既然職位不能提高多少,那就從榮譽上面提升,定海軍早已經建立了7擋1種各類的榮譽,加上一些臨時的,比如說,海參崴登陸勛章,滅遼勛章等等,這些獎勵可以讓榮譽上面得到滿足。

同樣的,就是物質方面,定海軍現在,物質方面非常的龐大,當然了,最高端的,還是從遼宮之中,還有整個中京和遼國的權貴之中繳獲的。

百年多的時間,遼國從成立開始,到現在,被定海軍滅亡,一方面,因為定海軍的實力,確實是遠遠的超過了遼國,可是另外何嘗不是腐化的結果。

整個遼國千萬人,龐大的國土,加上管轄範圍的龐大部落,一起來供給整個遼國最頂尖的那一批貴族,當然過的日子是奢華無比的,這些東西,都被繳獲過來,作為獎勵的一部分,加上定海軍的龐大產出,足以讓近90萬人,都相當的滿意。

用了天的時間之中,處理了定海軍的內部事務之後,趙信終于抽出功夫處理外部的事務了,對于定海軍而言,外部的事務就只有,曾經滯留在中京的那些外交使節了,這中間,北方的游牧部落,蒙古的部落,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的本身族群都被滅掉了,因為定海軍速度夠快,他們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已經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些人都拋開了之後,就只剩下北宋了,這個有些復雜,留在中京的,有北宋的常駐使節,一般是禮部的五六品的文官,在關鍵時刻,才會有宰撫一類的過來出訪,其他的時候就只是一個擺設。

除了使節之外,還有各類的密探,這些廣泛的分布在中京和遼國重要城市的,這些對于定海軍,特別是趙信而言,不是什麼秘密。

以前需要封鎖,因為怕走漏了消息之後,造成變故,現在遼國滅亡已經是既成事實了,那麼面對北宋,也是趙信現在應該來做到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