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

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就這麼突然的爆發,又突然的結束,萬遼國大軍基本上被殲滅了,剩下的逃走的,也無傷大雅,他們最少形不成破壞力。

可是對于定海軍來說,終于跟遼國接觸了,這既是一個挑戰,同樣的也是一個機遇。

在趙信的強行命令之下,定海軍跟遼國之間的接觸,是比較謹慎的,對于北方女真的勢力範圍,還有草原上面的蒙古,是盡量的壓制打擊,佔據盡可能多的土地,可是對于遼國,能夠不觸動,就不觸動的好,畢竟,現在的定海軍,還遠沒有做好準備。

遼國的襲來的消息,傳導到了草原的中心,定海軍登陸海參崴一共是50萬軍隊,其中,進入到內蒙的,高達0萬,幾乎佔據了4成以上,在清繳了整個草原的游牧部族,獲得了大量的人口和牲口之後,更多的動作是尋找礦脈。

這中間,首當其沖的就是白雲鄂博的鋼鐵,還有位于原來蒙古境內的那個金銅礦。

當然了整個內蒙非常的龐大,不但是土地比較的龐大,各種的資源也非常多,也有很多貴金屬礦,需要多多尋找。

目前分散在各地的軍民,主要是以發現狗頭金的位置,確定某些金礦,並且做出標注。

因為很龐大地盤,00多萬平方公里,听起來不大,可實際上,特別的大,幾十萬人,撒下去,根本就不起眼,所以,邊境的防護相當的薄弱。

在這個節骨眼上面,遼國的進攻到來,說實話,嚇了一大跳,雖然用了000人的守備團,打贏了,全殲了對手,可是如果遼國再派人來呢?

經過了元昊的削弱,再加上北宋的北伐,遼國已經相當的薄弱了,從地盤到人口,幾乎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國再怎麼說,也是東亞第一強國,巔峰時刻,甚至擁有100萬以上的軍隊,絕大多數是騎兵。

如果真的遼國發現不對,過來打國戰的話,定海軍不預先的進行防御的話,肯定會吃大虧的。

整頓軍隊,最少布置了10萬人,分別位于遼國和蒙古邊境的部分,隨時等待著遼國的進攻,同時,在這里,開啟了稜堡的修建。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戰爭,定海軍已經用事實證明了,稜堡的強悍作用,只要有稜堡的地方,在輔助一定的守備力量,這將會是一個幾乎無法攻破的堡壘。

定海軍,只是做到了這一步之後,就不再繼續了,對于定海軍來說,在慶歷七年的任務,不過是拿下整個中國的北方,除了遼國,西夏的地盤而已,最多佔據一部分的東三省而已,其他的,暫時沒有準備跟遼國擺明車馬開戰。

這個克制是有選擇的,不是說被動挨打,如果這個時候,遼國想要過來跟定海軍硬踫硬的話,那就不客氣,干掉,只要有10萬大軍,就足以對付遼國。

這一點從之前的戰爭之中,就可看出來,000對上萬,10倍的差距,卻在短時間之中結束戰斗,如果是10萬對上100萬的話,結束的只會更快。

在戰爭之中,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哪怕是堆積10萬,甚至100萬大軍,單位軍隊的戰斗力,不可能全部的壓上去,否則的話,個人,或者5個人打一個,怎麼可能打不過。

在一個相對的面上,能夠不投入戰場的只有那麼多的軍隊,只要這個軍隊能夠撐住,不會產生潰敗,戰場的局勢還可以焦灼。

可是對于熱武器來說,就不是這樣的,普通的步兵,或許受到站位和戰場面積的影響的,不可能全部的鋪開,可是火炮和一些遠程的武器,卻可以,特別是火炮。

那就意味著,如果說戰場大概是0萬級別,0萬遼軍對上萬定海軍,如果從之前的狀態看,應該是差不多的,也跟之前的一戰一樣,可實際上,整個後續部隊的火炮,都可以支持給萬大軍,並且還不用他們出人,這種情況之下,火力何止加強幾倍,戰斗力也大大的增加了。

草原上面,探礦的工作被減少,只留下了相對少的人員,繼續在龐大的草原上面探礦,具體能夠探明多少,那就真的不好說了。

跟遼國的這一戰,除了影響到了蒙古之外,也影響到了目前定海軍的大本營。

從去年登陸了海參崴之後,在最初,整個派遣軍的指揮部是放在海參崴,哪里是天然的港口,在控制港口周圍的前提下,哪里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伴隨著逐步的深入,單純慶歷六年,就向內延伸了00多公里,到了慶歷七年之後,繼續的向內延伸。

雖然定海軍已經盡可能的解決了交通的問題,可是超過的1000公里,甚至以上的前提下,控制起來,不是那麼方便。

特別是進入到了蒙古之後,就更是如此的,從海參崴,到蒙古的深處,可能就是兩千,甚至更遠的距離,一次聯絡時間太長了。

無論是發展,還是為了控制,一個位于中心位置城市的,就必須要建設。

之前,有過一些調查的,得到了一個大體的範圍,就是在後世中國的黑龍江之內,在經過了慎重的挑選之後,最終把這個位置,確定在了綏化。

綏化,如果對解放戰爭的歷史有所了解的話的,遼沈戰役之中,對于綏化的攻擊,那是一場戰役之中的重點,除此之外,綏化在整個中國的版圖上面的,不那麼的重要。

可是目前,在位置的選擇上面,綏化是最好的選擇。

在確定目前在北方大陸的中心,交通是最重要的問題,同樣的,還必須要有重工業資源的,否則的話,整個定海軍如果進入到大陸,還要從定海軍運送物資,哪怕定海軍有這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船隊,這個耗費也有些高。

重工業的基地,需要的東西非常的多,無論是在琉球,還是在定海軍本身,大型的冶煉基地,存在了巨大的問題,那就是資源,在世界還沒有一體化的時候,定海軍主要,就是通過運輸,通過新建成的鐵路,把位于北宋的各種鐵礦石,運送出來,這種方法,在定海軍龐大的運力,還有統籌的方法之下,成本增加的並不是特別的明顯,可是再怎麼運輸方便,也不如在本地。

綏化這邊,本身,就是後世的交通樞紐,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都有一定的儲備,還有大量的有色金屬礦。

同樣的,這里也是一個關鍵性的地方。不但水資源豐富.

工業是必須要耗費水的,一些越大規模的工業越是如此,打個比方吧,在後世的澳大利亞,被稱之為礦山上的國家,在他們的國土之中,有龐大的礦山,他的鐵礦的儲量,還有品味,都是世界罕見的,可是在那些盛產鐵礦的地方,卻沒有一個大型的鋼鐵集團,原因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那些礦山,大多數都位于西部,或者是沙漠,或者是澳大利亞荒漠化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水資源極為的缺乏。

缺少一點,未必不能強行建設一個鋼鐵聯合體,可是卻得多了,如果從外圍運水過來,這個耗費更大。

綏化擁有了一定的礦產,還有水資源,並且他的位置上,也比較的適中,距離海參崴,還是距離內外蒙古的深處,基本上距離都差不多,這個交通位置上面非常出眾。

趙信不是東北人,可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卻是大大的有名,三年陣痛的時候,東北的大型重工業,逐步的破產,當時很是引發了一股動蕩的風潮,到了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也沒有緩過來。

在東北,如果選擇重工業基地的話,最適合的應該是撫順,哪里附近,有鐵礦,有煤礦,還有石油,可是定海軍明明知道,這個地方,更加的適合,甚至是天賜的一樣,卻不能選擇。

原因很簡單,跟之前蒙古一戰的結果一樣,那就是不過度的刺激遼國。

撫順在什麼地方,在沈陽的圈子之中,沈陽是目前遼國的東京,本身,在失去了南京折津府,幾乎失去了整個幽雲的前提下,在失去了撫順,那麼,就要逼著遼國打國戰。

在全面獵裝了熱武器的前提下,國戰,定海軍並不懼怕,從某種意義上面說,全面的開戰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位于北方50萬軍隊,如果全力以赴,直搗黃龍的話,滅掉遼國沒有問題,可是之後呢?

趙信的目的,是從外圍包圍,最終實現登頂的最終意願,那麼一塊貿然得到的飛地,跟一個成熟的,已經被控制的土地,這個意義是完全不同的,最關鍵的是的,趙信的年齡。

因為一體機的改造,趙信的身高已經超過了1.60米,在身體素質上面,甚至超過了普通的士兵,可是他怎麼說,也只有8歲,對于老舊王朝來說,這個太年輕了。

時間對于定海軍,對于趙信來說,都非常重要,在他的計劃之中,準備用五年的時間,逐步消化掉東北和內外蒙古的龐大的土地的,這中間,主要發展的就是東北,內外蒙古,會選擇一些地方發展,它們的自然環境,相對比較的惡劣,不太適合大規模的開發。

等到5年之後,年齡上面已經超過1歲,並且用了5年的時間,讓整個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交通和城市的布局之下,成為了穩定的整體的時候,才是解決遼國最好的時候。

這樣的前提下,整個戰局東北,進入到大陸的計劃,就做的比較的保守和穩健。

這一片的領土面積,是非常的龐大的,從海參崴方向,一直延續到整個黑龍江,擴張到蒙古,超過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單純這麼一片土地,面積已經超過了沒有佔據幽雲之前的北宋了。

只不過,這里要麼是高寒地帶,冬季里面不適合人們生活,要麼是草原,不適合大規模的城市和工業化。

佔據盡可能多的土地吧,並且讓這些土地上面,布滿了各種的生產力,然後把這些城市以點帶面的鏈接起來。

蒙古和更北更高維度的地方,可以選擇先掌控住,之後,在選擇全面的開發和運作。

這些是一個完整的,長達五年的規劃,在整個規劃的最前方,那需要重點建設,這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海參崴,作為東北的第一個港口,這里會擴建成為東北最大的港口,跟定海軍已經佔據的島嶼進行聯絡。

之後就是包括綏化在內的,分布在東北和蒙古的8個重點城市,這些城市會形成點,然後以交通為基礎,拉成面,最終輻射到的整個土地上面。

開發目前的綏化,以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少,要保證農業的自給,還有一些基礎的礦產還有工業的建立。

這部分不用很多,並不是為綏化建設一個龐大的工業基地,只要能夠支撐50萬大軍的大部分的花用就可以了。

從定海軍運輸,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可是畢竟要繞行整個日本海,這里是屬于深海,南北洋流對抗,波浪的高度相對比較的高一點,這種情況下,定海軍擁有大量的西式帆船,也未必能夠一定沒有問題。

盡量減少,對于定海軍的依托,並且下形成龐大的城市群,以容納最多的人口,按照定海軍的人口抽比,如果說,要在整個東北和蒙古,準備好70萬到80萬大軍的話,最起碼要準備800萬人口,甚至更多。

定海軍才500多萬人口,要一下子抽調800萬,甚至是1倍,1600萬的話,這中間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對于航運的壓力也很大,可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興建一個龐大的城市,容納下這麼的人口。

現在綏化等城市已經開始建設,跟海參崴的轉運倉庫不一樣,這會是以定海軍為藍本,不停擴張和完善的一個真正的工業城市,一旦這個城市建立,定海軍在東北和蒙古的任何行動,將會有一個巨大的依托,到全部移民完畢,並且完善的運轉之後,定海軍才算是把這麼一片領土給吃下來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