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

長江口,最少有三十艘大型漁船在這里作業,從最初的三艘,到現在的0艘,出產量高出了10倍,龐大的長江口漁場,也可以支撐0艘漁船的不斷捕撈。

從最開始,船多人少,到現在,經過了長期的培養和訓練,已經擁有最少組的人員。

經過了簡單的調整之後,除非是大風天氣,或者不適合在海上進行捕撈的天氣,其他的時間,漁船一直都不停歇的捕撈。

原來,漁船在裝滿的魚獲之後,會選擇回到丁海軍,可是現在,伴隨著長江口海門的開發,大型的加工企業,可以制造腌魚,魚罐頭等一系列的產品。

單純的魚,要運輸起來,並不容易,就算是噸位較大,也不可能全部的利用,加上漁網,機械,還有人員,大部分的空間是沒辦法運的。

可是貨船不一樣,把腌魚腌制完成,然後曬成干,可以減少大量的重量和體積,加工的產品和罐頭,更是可以的完美的利用的整個船的空間,特別在大量的運輸船的出現之後,更加的不成問題。

0艘支援北伐的船只,在次運輸之後,實際上是在機動之中,可是當時丁海軍已經有了0艘船。

一艘1.萬料的漁船,最多就是容納幾百噸的魚獲,可是一艘1.萬料的運輸船,可以運輸的東西,是漁船的數倍,甚至是十倍,在權衡了效率之下的,大概是0艘運輸船,已經能夠保障,所有運回到丁海軍的魚獲,順利運回去的。

趙信在完成了汴梁之行之後,並沒有直接回歸丁海軍的,到現在丁海軍的發展,已經處于了一個瓶頸的狀態,土地和人口,是制約丁海軍發展的最大問題,這一點,就算是有卡牌系統這樣可怕的金手指,也沒辦法憑空變出來。

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科研體系,趙信只要偶爾關注一下,不讓一些重點項目跑偏就可以了,剩下的時間,讓趙信自己來處理的事情,並不多。

趙信這才有功夫,從繁重的政務之中月兌身出來,去看一下關于丁海軍未來發展的事情。

人口,地盤,這是關系到丁海軍未來發展的關鍵,目前,丁海軍借助著各地的商隊,把觸角深入到了整個北宋,在潛移默化之中移民,目前效果非常好,從這一年開始,幾乎每個月的移民人口,都上了一個台階,預計到了年末,可能總人口會突破500萬,過完年之後,在現實作為例子之下,可能會有一個更大的突破。

同樣的,趙信也把目標打在了北地的漢人身上,這些北地漢人,受到了遼國多年的管理,已經成為了習慣,未必會很快的歸附到北宋的懷抱,就算是北宋拿下了幽雲十六州。

與其還要分功夫去管理,去鎮壓,倒不如把這些不願意依附的人,還有俘虜,交給趙信來管理,這樣,也是人口的新的增長點。

無論是自然增長,還是從外界的移民,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除非如同元昊那樣,直接逼迫和擄掠,那樣會造成後遺癥。

目前,對于北宋而言,最大的事情是北伐,趙信只要做好後勤,做好支持就好了,而在這樣前提下,增加人口,才是最佳的選擇。

人口短時間之中,不會產生巨大的變化的,最多是把工作作細,對于一些受到壓迫,甚至是窮困潦倒,幾乎過不下去的,提供足夠多的支持,讓他們快點到丁海軍來,卻不能夠大規模的,集中化的,丁海軍的發展還很稚女敕,還沒有這個能力,真正跟北宋正面對抗。

人口沒辦法了,土地就是一個的關鍵性的地方。

丁海軍的土地,也就是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連百里候都不如的,可是北宋,甚至是過去中國,對于島嶼的不重視,讓趙信找到了機會。

登陸琉球,拿下了一片基地之後的,等于說是領土的擴張。

從佔據琉球到現在,已經有了幾個月的時間了,從第一批的上島,再到戰爭,到現在,第二批的人員和支持,源源不斷的上去,等于說已經開疆裂土了。

船只安全上面的問題,如果是乘坐著以前的中國式帆船,趙信絕對不會選擇,在這個時間,前往琉球,可是現在,大量西式帆船的完成,在高海清的條件下的,穩定性大大增加了,這樣提供了足夠的安全。

趙信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還是冒險去一次,他所了解的琉球,都是後世新聞之中,後世因為歷史的原因,台灣的人口極為的稠密,經濟也發達,可是這個時代,哪里還是一片不毛之地。

雖然,幾乎每周,都有關于台灣的消息傳來,陸陸續續,選拔上島的人員也超過了10萬了,物資更是不遺余力的,可是沒有上島親眼看看,他還是多多少少不放心。

在沒有繼續擴張的前提下,目前琉球已經是丁海軍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更遠的海南,跟琉球差不多,甚至平地更多,可是距離實在是太遠了,而北方,是未來兩三年之後的事情,更加需要放在一邊,用5年的時間,讓琉球變成一個穩定的工農業基地,以保證未來的不停擴張,這才是穩定丁海軍根基的做法的。

陸上,走京杭大運河抵達長江口,用的時間並不算長,在長江口換成的大型運輸船的,這一次去琉球,趙信是專門,也是順帶,他搭乘的是專門用于琉球補給的一個船隊。

這個船隊一共有5艘商船組成,他們專門把長江口捕撈的這些魚獲,還有從長江流域購買的物資和糧食,運輸到琉球的。

同樣的船隊還有一個,那是直接從丁海軍到琉球的,主要是人員和一些必要的設備,在北宋可以自產的物資,哪怕價格貴一點,也不通過丁海軍運輸,原因很簡單,運力不夠。

從江南運輸,不但更近,也不佔據人口,琉球的重要性,在目前的丁海軍的發展方略上面,是第一序列,這種情況下,不太適合外來的移民前來。

必須要在丁海軍工作一兩年以上,從各方面評估,已經是忠于丁海軍的人員之中,挑選願意去的。

在一年之內,會逐步的增加,當總人口開始超過50萬的時候,才會有選擇的,讓一些新加入丁海軍的人員上來。

未來,丁海軍本身,會從一個全面性發展的,逐步的轉向研究,軍事,還有航海,琉球則負責生產力方面,幾乎大部分的工廠,都會逐步的轉移到琉球。

相對于狹小,幾乎無險可守的丁海軍,琉球更具備發展的根基。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未雨綢繆的想法,實際上,在火炮已經出現了,哪怕是老式的青銅火炮,哪怕使用的是黑火藥和硝化棉結合,火器的威力,已經讓的丁海軍形成了代差,只要不是丁海軍本身的疏忽,人海戰術,對于丁海軍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作用。

面對著火炮,沒有任何的集群沖鋒,能夠起到作用的,就拿這個時代,所向無敵的重騎兵來說的,面對著火炮的攻擊,他們幾乎就是一個靶子。

通過小船,上到了大船之上,這是從海門開出的船只,本應該在大半天之前,就扭頭向下的,卻不得不在這里停留。

不過,在這個船上,趙信卻意外的看到了一個人,薛玉。

作為留守丁海軍最高的將領,薛玉實際上相當的無聊,丁海軍沒有多少軍事行動的,最多,就是訓練,所以,在北宋北伐的時候,他請纓而出。

現在的他,本應該在北方,渤海附近的,保障山海關和遼東半島的,他怎麼到了這里。

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山海關方向,已經完成了6座稜堡的建設,已經把個缺口堵得是相當嚴密了,在山海關方向,因為遼興宗的御駕親征,繼續加強山海關,又興建了兩個稜堡。

這兩個,可不是之前那樣,為了緊急堵住關口,用最快速的修建的。

這種稜堡,只擁有稜堡基本的防御,就連高度也才0米左右,一些建在高山上面的堡壘,可能都接近這個。

後來修建的兩個,是在前面兩個的基礎上,在合理的位置,修建的真正的稜堡,光是高度就是0米以上,體積和防御能力,更是大上了幾倍。

一加一並不一定等于二,合理的布局,甚至會大于,當這兩個稜堡完成修建的時候,4個稜堡會把整個山海關防護的水泄不通,不但堵住了缺口,對任何方向,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因為所有的行動都是秘密的行動,遼國根本沒有意識到,偷襲遼東半島的是宋人的,因為短暫的交戰,並沒有暴露身份的,他們也就沒有意識到,北宋的攻擊目標的,絲毫都沒有注意到山海關這邊的變化。

同樣的,遼興宗動用了5萬大軍,加上留在東京的軍隊,總計超過了40萬,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種諤能夠對付的極限了,甚至這麼龐大的兵力,讓遼東半島能夠回旋的余地都不大了的。

遼東半島的面積並不大,也就是三四萬的樣子,也就是台灣和海南島的面積的,比起內陸的任何一個省都要小的多的,這樣的面積,對于騎兵大範圍的機動來說,並不適合。

種諤在得到了樞密院的提醒之後,思考再三,決定繼續向北,順著白山黑水,一路的向北,去體味一下東北的風光,等到把遼興宗的主力,調動的團團轉之後,再回來。

對于此,薛玉除了佩服之外,就沒有別的可以做的,這樣的一個調動,最起碼,要1個月,兩個方面,都不需要的他,听說了的趙信要前往琉球,這就調動了一艘快船過來。

因為北伐的關系,丁海軍專門派遣了艘快船,用于北方的情報和信息傳遞,這些船多是傳遞信息,可是只要是船,就能夠載人,關鍵是人多人少,舒服不舒服的問題。

為了最快的時間過來,再加上海船不可能調動,必須要留在渤海,應對變數,只能夠少數人過來,選擇這些快船是最好。

對于薛玉的解釋,趙信也有些無奈,好在,薛玉也不是被任命負責運輸的,他只是靜極思動,想過去看看,整個船隊另外有人負責,再加上薛玉跟孫吉之間的關系,過去看看也可以。

多了薛玉這個意外,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一隊五艘船,開始向深海航行。

琉球,畢竟有些遙遠,哪怕是從長江口出發,也最少有900公里以上的海上距離,換算成海里的話,是500海里。

季風也算照顧,不是直接的風向,卻也給與了不低的船速,平均時速超過了9節,也就是說,一天可以航行一百海里以上。

因為趙信的關系,只是在深海航行,到了夜間的時候,不會繼續航行,而是選擇在岸邊停靠,這樣安全有保證,花費了6天的時間,抵達了福州,在福州新開闢的港口,修整了兩天,跟隨著另外兩只船隊,一共組成了0艘大船,00艘小船的巨大船隊,開始前往琉球。

到了福州之後,就簡單很多,這個海峽相對比較的平穩,比起其他的外海,要好很多,又是經過了測算,不會有大規模的風暴出現,同樣的龐大的船隊也是如此。

海水逐步的變深,然後又漸漸的變淺,因為沒有走澎湖線,是直達的,中間沒有經過幾個島嶼,差不多用了一個白天的時間,早晨出發,接近傍晚的時候,才看到了龐大的陸地。

在一覽無遺的海面之上,看到陸地,這種感覺的不同,相對于趙信的平靜,其他的船長和船夫們,可是緊張的要命。

能夠執行這一條航線的,都是丁海軍最值得信任的,他們對于丁海軍的情況,也了解的最多,整個丁海軍,幾乎都是趙信一手締造的,幾百萬人,加上可怕的財富,趙信要是出點什麼問題,那麼亂子可就大了。

台北港在望,幾個月的發展,在清理掉了土著們的威脅之後,第一個的修築和擴建的就是台北港,萬料大船,可以直接的停靠,同樣增加了效率,各種運來的物資,也可以迅速的裝卸,投入到了琉球的建設之中的。(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