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

這不是趙信第一次來樞密院,之前,討論幾個大單子的時候,他也曾經來過,不過進入到樞密院核心機構,還是在葉清臣的陪伴之下,還是第一次。

高層都知道趙信的身份,為了避嫌,也為了防止卷入到風波之中,他們很少跟趙信聯系,只有少數幾個,比如說韓琦這樣的,不怎麼害怕。

這一次,是有正當的理由的,畢竟接近100萬貫的資金,對于這一次的北伐非常重要。

以前,西北在對抗西夏的時候,別說百萬貫,數百萬貫也不算多,可是要看跟什麼比,從定海軍出現之後,很多物資的價格都大幅度的下降了。

這一次,定海軍給的,就大部分都是物資,這些物資都是樞密院急需的,如果換算成之前的標準,可能就是數倍,這中間,還沒有計算,因為重量減少帶來的提升。

單純一個壓縮軍糧,這就讓北宋每一次出征的投入,減少了很多,把1升糧食運輸到千里之外,跟100克的糧食運送到千里之外,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可是最終的效果一樣。

4萬貫的軍用食品,這對于前方軍隊的支持,是非常之大。

這些軍糧,都由定海軍提供了樣品,讓樞密院嘗試,說實話,當時震驚了所有人。

之前的壓縮餅干,已經讓很多人吃驚了,這麼輕的東西,居然可以讓人吃飽,很多人都認為,壓縮餅干可能就是一個極限了,誰知道,極限之外還有極限。

連最為平靜,對于定海軍相當支持的韓琦,也忍不住郁悶,如果,幾年前的好水川,他們的禁軍,有這樣的干糧的話,未必會敗。

好水川一戰,韓琦確實冒進了,可是禁軍的戰斗力是何等的強大,哪怕是被十倍的敵人圍困,如果不是糧食斷絕,絕對不會徹底的全軍覆沒。

有這樣的軍糧,隨便一個士兵,多攜帶斤的軍糧,就可以支持最少10天的消耗,10天,對于當時來說,就是援軍到達的時刻,穩守住營壘,然後外有援軍,多少西夏兵都不夠打的。

幽雲十六州雖然說,跟西夏不一樣,城市更多,人口稠密,可是畢竟是在敵人的範疇之內,或許會有繳獲,或許沒有,多一倍的軍糧,可以運轉的余地也就會更大一點。

更別說其他的軍事裝備,比如說,精鋼打造的多功能鏟子,很小,很輕便,卻可以做各種的工作,在戰斗時候,甚至也可以當武器,鋒利的一側,足以消掉人頭。

有了這些裝備,看起來絕對的戰斗力沒有提升,可是底蘊卻提升了很多,在特定的時候,作戰能力和完成的能力,將會提升好多倍。

這也是樞密院出面的根本,這個時候,面臨著北宋的國戰,哪怕這個國戰不是在北宋的境內,而是對外的國戰,他們對一個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的樞密使,見一見,甚至表彰一下,這也都是任何人都說不了的。

會議是賈超昌主持的,他首先表現了對趙信的感謝,可是話語之中的疏離感非常的明顯。

韓琦跟定海軍走的很近,葉清臣也是如此,這兩個都不能夠化作盟友,韓琦甚至直接就是敵人,這讓賈超昌怎麼高興的起來。

更別說,這一場他計劃了大半年的北伐,本來應該到了摘果實的時候了,誰知道,被韓琦直接在大朝會上面引爆,一下子,爆炸性和功勞少了一半以上,本應該跟韓琦拉開的差別,卻不得不分給韓琦一大部分,甚至韓琦還撈到了指揮作戰的權利,這讓他如何的高興呢。

趙信當然不能趾高氣揚,他不是皇子,只能夠以節度使的身份,好在節度使也是軍職,可以過問一些軍事,不算越權,他首先問道了,有沒有較為完整的地圖。

地圖當然有,樞密院的這些相爺,雖然是文官出身,可是在樞密院多年,對于軍事,還是不怎麼的陌生。

這些還真的應該感謝趙信,之前,他們要想弄到地圖,必須要走更高的關系,從遼國的高層軍官哪里弄。

可是遼國的一切,都是仿照中原而來的,骨子里面,還是野蠻人和部族的那一套,有一些文官,可是跟北宋比起來,不知道差了多少。

軍事地圖也有,可是如同鬼畫符一般,要想依葫蘆畫瓢,根本就找不到路。

趙信提出從細微的地方尋找之後,除了統籌的尋找的一些基本的物資的情況,進行判斷,另外一個,就是大規模的繪制地圖。

這一點,在樞密院和皇城司,派遣大量的人員之後,成為現實,數千,甚至更多諜報人員進入到遼國,幾乎地毯式的進行搜索,以點帶面,還真的繪制出了一個地圖。

這就是王國的好處了,趙信現在,還真的做不到這一點,派人容易,可是要怎麼派,怎麼不引起別人注意的派,這些都是問題,沒有北宋這樣多年的底蘊,根本做不到。

歷史的變遷之下,上述千年,整個地形圖都不一樣,後續在內陸,差別不是很大,大體的位置還是那麼多,可是在沿海,特別是黃淮附近,變化就巨大了。

比如說,淮河的洪澤湖,還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幾乎不起眼的小地方,連雲港還是島嶼,甚至是黃海和渤海的地形,也有很大的變化。

定海軍要想重新繪制地圖,就必須要派遣大量的人員,或者就是擁有飛機航拍這樣的工具。

這一點,趙信從來都沒有去考慮過,有北宋繪制的,或許在習慣和精確度上面,無法跟後世的軍事地圖相比,可是總算可以拿出來用了。

趙信提出要看看,幾個參知政事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了,趙信本身,無論定海候的級別,還是定海軍節度使的級別,這兩者,都到了保密的級別,有很多東西,是不用對他隱瞞的。

趙信的危險,在于他的身份,他是仁宗的皇子,哪怕是假死月兌身,也瞞不過這些朝中重臣的,可是恰恰是這個身份,讓別人都有可能把這些情報泄露出去,可是趙信不會。

離開了北宋,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最起碼現在還有一個定海後和定海軍節度使,真的投奔了遼國,難不成會被現在更加尊貴麼?

在樞密院的一個大房子里面,一個非常龐大的地圖出現了,這是樞密院和皇城司用了最少5個月的時間,才一點點繪制,並且總結出來的地圖,包括了遼國的大部分地方。

這個時代的遼國,主要分布在東北,內外蒙古,還有黃土高原的部分土地,總面積非常的龐大,只不過人口不多。

在上面,幽雲十六州和東北比較仔細,這里是遼國的核心地帶,也是調查的重點,至于內外蒙古,那是一片草原,就算是放在1世紀,要調查哪里繪制地圖都不容易,更別說這個時代,只是簡單的畫了一些小點。

趙信認真的看著地圖,跟後世區別不小,不知道是地圖繪制的時候,產生的誤差,還是自然的地形就是這樣。

不管是哪一個方面的原因,這個地圖已經有了較為直觀的表現,可以作為講解的東西了。

葉清臣也很奇怪,他一直都跟著趙信的,不知道趙信所說的最後一個好處是什麼,還要把樞密院的樞密使都給找過來,雖然處于100萬貫的面子,他們都來了,可是如果不說出所以然來,或者說非常重要的,那麼就真的會出問題的。

趙信並沒有繼續的顧左言他,而是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這一次攻擊的重點,肯定是幽雲十六州,雖然遼國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可是他們的兵力還是非常的龐大!」

「據我所知,遼國的大部分的兵力,主要分布在三個部分!」趙信隨便的找到了一個棍子,指向了地圖,道︰「上京,東京和中京!」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在做的參知政事們,這段時間,也考慮對遼國的作戰問題,當然非常清楚這一點。

南京,也就是折津府,這是幽雲十六州的核心,可是偏偏兵力不多,大部分的兵力都被抽調,或者在遼宋邊境,真正放在南京的不多。

地圖上,清晰的顯示這些地方,都是在北方。

趙信一個個的指出了這些位置,如果換成一些年輕的官員,或許會不屑,這些位置,只要對情報稍稍的了解,並且深入,就會知道,說這些有什麼用。

能夠做到參知政事的,哪一個都不簡單,那是在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來的,從一個讀書人開始,一步步的高中,之後又跟同僚進行競爭,走到了北宋最頂尖的這批人,哪怕一個的心思都不淺,他們不會輕易的表達,必須要到的趙信說道實質的之後!

趙信並沒有雲山霧罩,而是石破天驚的說道︰「我有辦法,讓攻擊幽雲十六州的時候,可以減少北方的威脅!」

「什麼!」韓琦眼楮抽了一下,然後猛然的瞪大,同樣的動作,還出現了大部分的參知政事的身上。

這段時間,研究北伐,雖然準備充分,可是遼國的數十萬大軍,永遠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一旦他們快速的調動過來,對于北伐軍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的。

因為種種方面的原因,能夠進入到遼國月復地的,不會超過5萬人,其他的軍隊,更多的是牽制,分散,讓遼國沒辦法在短時間之中,投入重兵到幽雲十六州之中。

這些都是不確定的,不管怎麼牽制,對方都在遼國的境內,主力軍隊又是騎兵,說不定,兩三天的時間,就可以運動到位。

如果,有一個方法,能夠阻止的北方的軍隊,不用太長的時間,十天半個月也就差不多了,只要這部分的北方主力,不影響到北伐軍,以北伐軍的實力,不說全部拿下幽雲十六州,那些其中幾個核心,特別是目前遼國的南京折津府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幽雲十六州之中,有兩個核心,一個是幽,一個雲。

幽是指幽州,他的核心在于折津府,而雲,則是雲州,他的核心在大同府,這兩個都是重中之重,不但是核心,也是熊城。

當然了,在遼夏之爭之中,元昊已經燒掉了大同府,要恢復起來,可不容易。

可是南京依然在,這個西周時期就屬于燕國的城市,可以說歷史悠久,從秦漢,到三國,再到魏晉南北朝,再到隋唐,特別要提到唐朝,讓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的,當時安祿山的大本營,就是北京。

可惜,宋朝一直都沒有拿回來北京,在遼國時期,這是南京,是攻擊北宋的大本營,到了金國,干脆就成為了金國的中都,蒙古更是定都這里,然後就是明清的兩代國都。

一個這麼重要的城市,當然是重點,拿下的折津府,等于是或,幽雲十六州的收復,完成了大半,最難以啃掉的骨頭都被啃掉了,接下來,就是慢慢的蠶食了。

「定海候真的能夠做到!」賈超昌此時也顧不得矜持了,雖然說他只是坐鎮後方,可是如果能夠拿下折津府,這對于他的地位穩定是相當重要的,韓琦哪怕立下再多戰功,也必須要給他一個領導功勞,到時候,恐怕他收拾不了韓琦,也最多是目前的狀態,平分秋色。

韓琦,還有其他一些對于兵事很清楚的參知政事,並沒有多說話,他們皺緊眉頭,他們在考慮,如何做到這一點。

趙信沒有讓他們猜測,指向一排山地說道︰「只要控制這里,建設稜堡,就可以守住!」

趙信所指的方向,正是折津府的北部,那是一連串連綿不絕的山脈的,在中國的歷史上,那個區域,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長城。

沒錯,從戰國時期開始出現,到秦始皇,幾乎每一個中央王朝,都把它作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點,這麼一道牆,不知道抵擋住多少游牧民族的攻擊,給農耕民族,留下了多少的元氣。

可是這樣的一個待遇,在北宋並沒有享受到,幽雲十六州在遼國的手上,長城在遼國的手中,不是全部,卻是最重要的一段,從渤海起,一直到大同府,這是長城最精華的地方,也是防御力最強的地方,這些落在遼國的手上,其他的地方再修築,也就沒有意義了的。

現在,這個名字再一次的出現在了樞密院,出現在了各個參知政事的面前,所有人無不動容。(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