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

肉類之中,大部分都含有維生素A,可是魚類,特別是海魚是富含維生素A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是最為健康的食物之一,經常吃海魚,可以長壽。

從遠古時期,原始人獲得食物的方法,分成了采集,打獵和捕撈,這中間,打獵和捕撈,是肉類最重要的來源。

伴隨著人口的增長,人類的活動,越來越影響到了動物的生活,打獵已經成為了偏遠地區的專長,人們從打獵和捕撈,轉為了養殖,食物獲取的來源開始提升。

河流湖泊之中的魚類,就算是放養,也是有限的,除非是後世那樣,高密度的養殖,否則話,他的容積率不高。

只不過,海洋捕撈卻是一個例外。

跟河流湖泊一樣,海洋之中的魚類,相對較少,可是跟河流湖泊不同的是,海洋的總容積卻比河流湖泊大太多了。

不說深海,就說是近海的大陸架,00米左右的水深,再加上龐大的面積的,單純一個最小的渤海,總容積都不是河流湖泊能夠相比的,跟別說黃海,東海和南海。

這不是1世紀,因為大量拖網漁船的出現,過度的捕撈,讓海洋的生態平衡,處于崩潰的邊緣,這是億萬年都不曾被索取的海洋,在整個東海和南海,蘊藏了很多種的魚類。

哪怕到了後世,在整個海洋被過度索取的前提下,海洋捕撈,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一些島國,或者是靠近的海邊的國家,海上捕撈一直都是一個重要的收入。

打個比方吧,亞洲,甚至是整個世界都數得上的捕撈大國日本,每年跟魚類有關的經濟總量的,佔據了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相當部分,這可是曾經的世界第二,被中國超過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

為什麼當後世,國際上面屢屢爆發的,動物保護組織,對于日本的指責,可是在如此的強大指責之下,日本依然一意孤行的捕鯨,捕撈珍貴海產品,無外乎就是利益。

一頭鯨魚,按照100噸左右的藍鯨來計算的話,他的價值高達1萬美元,這還是只算最基礎的價格,以肉類為主,實際上,鯨魚的價值遠不止如此。

一個全副武裝的捕撈船,在攜帶了大量的先進工具的前提下,一次出海,可以捕捉8到10頭鯨魚的,就算是最基礎的價格,也高達10萬美元,這才是吸引著日本根本原因的,單純日本每年鯨魚肉的銷售總值,就高達00萬美元,這也是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本身的傳統,再加上龐大的利益的,數千萬美元基礎批發,再加上由此衍生的十幾二十倍的相關產業,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的,如果禁掉了捕鯨,對于日本的海洋作業,將會產生巨大的打擊。

到了1世紀,海洋因為過度捕撈而逐步惡化的時代,海洋捕撈都這麼的熱門,更別說這個時代,這可是億萬年都沒有遭到捕撈的海洋。

人類改變世界,是從周圍開始的,森林,到陸地,再到越過湖泊河流,一直到擴張到海邊,這個過程到了這里,開始放緩,海洋,那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介入的。

這個時代的海洋,人類最多涉足的是近海,還不是全面的開發,僅僅依靠那些普通漁民的網,恐怕連魚類增長的數量,都沒有消耗到。

生物之所以是生物,那是因為它可以不斷的繁衍,在沒有天敵的前提下,可能幾個生物,一兩百年之後,就會變成成千上萬。

海洋之中,有自身生態平衡,再加上海洋的流動性,沒有出現,如同澳洲那樣奇葩的事情,不會有某種生物,能夠佔據海洋之中的所有的資源。

一個完整的生態平衡,從底層到最高層,階級森然,而決定總量的極限的,不是最高級的,是最低級的。

海洋之中最低級的存在,就是浮游生物和海藻,後者比前者更低的,這兩種,基本上都生活于的大陸架上,所以,龐大的海洋,絕大多數的生物,都生活在近海大陸架。

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海藻可以合成氧氣,自身生長,成為了食草類的魚類的糧食,而以此類推,大量的食肉類的魚類,分別排列在接下來的位置上面。

沒有足夠的海藻,整個食物鏈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沒有外力作用的前提下,這個平衡是相當穩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食物鏈的自動恢復性的,會讓小規模的影響,很快的就得到補充。

比如說,總量龐大的底層魚類,如果被消耗了一部分,它不是永遠都被消耗掉的,只要海底的海藻還在,原來可能因為食物缺乏,被淘汰掉的那些魚,可能就有機會成長,然後一段時間之中,會恢復原來的平衡。

這就是生物鏈的天然恢復性,甚至長時間的捕撈,還會讓整個種群退化,就比如說,草原上,原來是有狼的,狼死了之後,看起來,牛羊這些,就沒有了天敵了,可以過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

可是時間長了,種群開始退化,老弱病殘開始增多的,甚至就有了滅絕的危險,最終解決的方法很簡單的,弄幾個狼過來,增加威脅,優勝劣汰之下,種群的健康肯定會上升的。

適當的控制和捕撈,對于生物來說,也是比較有好處的。

這對于定海軍而言,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在穩定了周圍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還給定海軍獲得了許多的漁業資源。

魚類富集,只受一個因素影響,那就是食物,一般天然的大漁場,往往處于洋流交匯的地方。

兩個洋流交匯,下層和上層,會產生對撞,把位于海底富集營養給卷上來,讓整個海水之中,營養物質增加,浮游生物開始大量的滋生,進而引來大批的魚類。

這就是生物鏈的平衡,絕大部分的生物,大多數,都是依靠本能來行動,這也讓這些漁場的位置比較的固定。

在東亞,就有一個世界級的漁場,是後世四大漁場之一,就算是到了北宋,這一點依然沒有改變,目前的北海道,還是冷暖兩條洋流交匯的地方,產出大量魚類。

當帆船大規模的制造完成,大規模的前往日本,這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到北海道,就有些危險了,遙遠是一方面,冷暖洋流匯聚,會讓底層的富含營養的物質上來,可是也會加強海洋的活動,卻也會形成大量的風浪,甚至是暗流。

這也是四大漁場,一直到現代才徹底的出名的根基,魚是很多,可是也危險啊。

定海軍的帆船,倒不必考慮的風浪的問題,本身就是在高海情環境下的,可是跋山涉水,有些不太方便,除非定海軍,能夠把北海道拿到手。

這個時候,北海道還不屬于日本,在北海道生活著一些,遠東人種,在目前,日本傳統的疆域,只有個島。

北海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不說漁業資源,就說本身的面積,就非常的龐大,比起台灣,大的多了,而且位置重要,不但可以扼守朝鮮和日本,甚至如果能夠從北方登陸,甚至可以橫掃北方民族。

定海軍未來,就算是發展,擁有了強大的實力,也不會隨隨便便跟北宋輕啟戰端的。

定海軍哪怕擁有了熱武器,哪怕從北宋移民了大量的人口,也不過是的一兩千萬,本身較少的人口,讓他控制力就弱,再加上北宋跟定海軍,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開戰,天知道民眾跑不跑。

可是北方游牧民族就不一樣了,不說是蒙古女真,就說是遼國,那可是跟北宋是世仇的,打他們沒有任何的問題,還士氣高漲。

同樣的游牧民族的控制力弱,一個已經失勢的元昊,帶著萬把的人馬,就讓整個遼國人仰馬翻,幾乎失去了一半的人口,如果換成定海軍呢?

定海軍沒辦法跟北宋開戰,可是對付起游牧民族來說,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的,火器本身就克制游牧民族,再加上定海軍的生產力。

困擾曾經明軍的問題,在定海軍這里,一點都不成什麼問題,只要修建幾條鐵路就可以了,軍隊打到哪里,鐵路就修建到哪里,再加上一系列稜堡和城市,未來拿下來的土地,將會牢牢的控制在手中的。

曾經封建王朝無法控制的土地,原因是這些土地沒有糧食生產的能力,從中原運輸過去,成本太高,沒辦法之下,就只能夠放棄了。

可是定海軍,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鐵路可以快速的把各種各樣的物資,運送到前方,稜堡和城市的控制,可以讓打下來的地盤,徹底的控制下來,就算是蠶食,也可以把周圍控制下來。

至于之後,連周圍,甚至南北,都被拿下來,在彰顯一些武力,北宋還能夠怎樣,趙信畢竟是仁宗的兒子,由外而內的強悍,才是最終讓他入主的根源。

北海道,目前,距離趙信太過遙遠了,真的去一趟的話,哪怕漁業資源再怎麼的豐富,單純路上的支出,就會讓他受不了,好在,在中國的近海,也不是沒有漁場的。

在中國的近海,大面積的大陸架,這些是漁場的天然所在,河流眾多,河流的入海口,從河流送入到海里的水,不但帶著強大的動能,也攜帶了大量的營養物質的。

沖擊加上本身攜帶的物質,讓大部分的江河湖泊的入海口,都是浮游生物比較多的地方,這里也就吸引了的眾多的魚類。

在畜牧業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海洋捕撈,可以在短時間的獲得海量的肉食資源,而且不必擔心枯竭的問題,最少說,在幾千上萬的拖網漁船之前,不存在魚被捕撈完的問題。

有了的大量的,廉價的魚類,數量有保證,成本也相當低的前提下,可以極大的解決肉類的問題。

按照目前的標準,每月400萬斤肉,用豬來解決,需要萬頭豬,可是如果用魚來解決呢?

鯨魚的話,就是40頭100噸左右的藍鯨,當然了,目前為止,定海軍還沒有捕捉鯨魚的能力,可是其他的小魚呢?

只要使用的拖網式漁船,捕魚的效率一定可以大規模的提升,就憑借著00艘改造好的漁船,每月收獲個000萬斤魚,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這等于說,一艘船不過是捕撈10萬斤,換算成的,噸的話,不過是50噸。

50噸魚很多麼,在這麼一個漁業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可能一網下去,就是幾噸的魚,在關鍵的地方,多下幾次漁網就可以了。

000萬斤的魚,對于整個定海軍來說,絕對夠用了,在眾多的肉類之中,海魚之中的維生素A的含量,應該是比較多的,有每個人10斤魚,加上斤肉,最少可以大規模的減少夜盲癥,這對于定海軍而言,那是巨大的好處。

工人的工作時間,可以相對延長,機器的使用率,會從現在的每天16個小時左右,提升到4小時,看起來,只是三分之一的效率的增長,可是長時間不關閉,沒有啟動和減緩的過程,這個效率提升最少應該50%.

同樣,大量蛋白質和魚肉的攝入,會減少的糧食的消耗,減少定海軍的糧食壓力。

雖然定海軍不可能產出糧食,也不可能做到糧食自給,可是如果把一部分的糧食,轉化為捕撈獲取,這不但可以加強定海軍的穩定性,減少變數的存在。

實際上,最關鍵的,趙信希望用捕撈,來鍛煉隊伍。

海軍跟其他的軍中的不同就在于,同樣的一艘船,掌握在生手和熟手手中,發揮出來的威力,是截然不同的,可能整體的實力,會差幾倍。

北宋沒有海洋的傳統,定海軍要想向外擴張,幾乎必然,要走上海洋的道路的,有了大量大型的漁船,不但可以給定海軍提供更多的蛋白質的補充,也會讓定海軍擁有一批穩定,技術可靠的海軍力量的補充,這一點,對于定海軍而言,尤為重要。(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