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

三種方式,都不行,火槍上面,曾經使用過卷的槍管,因為比較小的關系,雖然有些問題,卻也不是不能使用,可是在火炮上面,哪怕是最輕的寸炮,重量也在150公斤以上,這就對動力提出了巨大的要求,至于更大的,定海軍目前最大的9寸火炮,干脆就是不行。

總重量超過15噸,這個重量,單純把它抬起來,就非常的困難,更別說卷制。

至于泥範和鐵範,也不行,定海軍在這個上面,根本就沒有經驗,鐵範,容易讓炮管跟鐵範結合在一起,如何分離這是一個問題,泥範也同樣有問題,用什麼樣的泥,其中需要添加什麼,比起鐵範,泥範還成功了一個,只不過,質量太差。

短時間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趙信也清楚,火炮的發展,並不可能如同想的那樣,一帆風順的,能夠手工打造出來,9寸的火炮,已經是天上掉餡餅了,如果趙信有時間的化,用一個鐵甲船,外加十來門火炮,在這個時代,在大海上面,還有什麼人是它的對手。

這就切切實實的展現了的,數量已經沒辦法威脅到對手,小船來再多,面對著鐵甲艦,都完全不是對手,甚至連接舷戰都會受到影響。

鐵甲艦,會參考後世輪船,會用更高的船身,大部分的地方,會高出水平面5米以上,光滑的鐵甲,沒有可以攀爬的地方,到時候,海上的戰斗,他們面對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個堡壘。

趙信也只是想象而已,連蒸汽機都沒有弄出來,鐵甲艦用什麼推動,風帆麼?面對著比起一般額艦船,沉重了不知道多少的鐵甲艦,用風帆推動,它的速度真的會變成龜速,在沒有大動力推動的時候,弄出來鐵甲艦,只是一個笑話。

在目前的狀態之下,最為靠譜的方法,就是減輕火炮的重量,在重量和威力上面,弄出來一個平衡,比如說,9寸炮不行,那就尋找6寸,甚至是4寸5寸,總有重量合適的。

同樣的,會對風帆戰艦,進行一系列的加固,讓火炮能夠跟風帆戰艦結合,形成完整的實力,哪怕目前火炮的產量不大,可是湊夠100門,達到後世一等風帆戰列艦的程度,還是沒有問題的。

比起用黑火藥制作一等戰列艦,使用了硝化棉之後的風帆戰艦,它的威力會更大。

不過,火炮的問題也應該解決,趙信幾乎用了好幾天的時間,了解整個火炮研究的進度,看看,是不是他們方向走錯了,有沒有可以改動的地方。

可是耗費了巨大的精力,最終得到的結果卻是,沒有問題。

之所以做不出來,還是在用手工已經做出來火炮的前提下,原因就在于,定海軍對于火炮的了解太少了。

用出色的鋼鐵,通過手工挖洞的方式,已經實際上制作出了強大的火炮的前提下,卻倒在了加工上面。

哪怕是定海軍的冶煉廠,擁有了生產00萬噸鋼鐵的生產能力,哪怕在熔煉車間,大型鋼鑄件可以在這里完成的鑄造,形成巨大的,沉重鋼結構的,龐大的鋼鐵產量,讓鋼構房屋成為了定海軍的常見的東西,或許民宅這些,不太可能用鋼結構,可是在一些商業建築,大型工廠上面,鋼構比比皆是。

可是這些大型鑄造,只是把鋼水注入到固定的模具之中,對于要求不是太高,對于鋼的質量,還有蘸火沒有太大要求的,這可以,但是火炮不行。

如果按照沙模來鑄造的話,這玩意,幾乎肯定是會炸膛的,就算後期處理一下,也不可能有用。

趙信雖然不懂得制造炮鋼,卻也知道,後世,火炮使用的鋼鐵,多是通過了萬噸,甚至更大水壓機的鍛造,通過外界壓力,緩解內部的應力,讓結構更加的強悍。

在一戰之前,在英德兩國,為了戰列艦的標準,不斷追求的時候,火炮雖然不是全部,卻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沒有完善的萬噸水壓機的前提下,制作大型艦炮,那只是一個笑話。

現在,這個問題,落到了趙信的身上,在鍛壓上面,定海軍已經有了一些成果,通過的鍛壓一次性成型的各種日用品和餐具,以高效和低廉的價格,成為了定海軍新的發展方向。

可是那是在畜力和人力,通過了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的轉換,最終作用到鋼鐵上面,可以高效快速的產生物品。

原來用打造的話,需要用好多的步驟,甚至一兩個時辰的雕琢,才能夠打造好一個鐵碗,現在,用這種沖壓的方法,可能只要幾秒鐘,在固定的很傳送帶的幫助下,在規定的恆定速度之下,可能一個的沖壓機就可以相當于幾百個,甚至是上千個鐵匠。

金屬的延展性和塑形性,本身就適合于沖壓,不過,現在的沖壓,只能加工小型的物品,比如說,把一個薄鋼板,加工成一個小碗之類的東西,再或者是一些薄鐵鍋,原因非常的簡單,動力不夠。

有傳動裝置,有能力把力量放大,可是傳動裝置也是有極限的,100公斤的力量,增加10倍,到1000公斤,這已經是非常大的,可是對于沖壓機來說,還是不夠。

別說是火炮這樣的東西,就算是槍管,都很困難,稍稍大一點的材料處理,都無法用沖壓機。

動力,已經成為了定海軍最大的制約,趙信有時候,真的恨不得,穿越到400多年之後,那個時候,最起碼橡膠已經廣泛的流傳開去了。

現在,除了繼續委托印度的商人,幫忙尋找橡膠,就是通過一些含有橡膠的植物,進行提取。

可惜這個過程,是緩慢的而且沒有什麼收獲的,除了橡膠,其他蘊含橡膠的植物,含量有些太少了,比如說,在中國是一位藥材杜仲,它中間就蘊含了橡膠的成分,可以通過提取獲得橡膠。

可是跟天然橡膠,直接割樹皮采集液體,然後進行制作相比,杜仲就困難的多了,它必須要經過好多中的工序,然後從中間提純。

這個工作,在後世的中國可以做,因為當時中國已經擁有了很龐大的化工基礎,可以通過高分子提純的方法,從中間提取的橡膠分子,然後進行提純的。

可是這個過程,在目前,在北宋這個時代,異常的困難,有時候,對于化學來說,多了一個步驟,對于化學就是噩夢,更別說多了這麼多的步驟。

雙管齊下,尋找橡膠,並且提純含橡膠的植物,順帶的,趙信還在合成之中,每天弄出來100個高分子合成方法的,不是趙信不弄更多的,而是因為卡牌系統,也有一套的規則,沒有足夠物品和合成方法的,很難完成合成。

這一點,在無機物之中,就不存在,只要添加不同數量添加劑和鋼鐵,就能夠完成一次合成,可是在高分子領域,有時候,加入了不同的原料,最終作出來的,卻是同樣的東西,或者是相似的東西。

橡膠這個問題不解決,實際上,蒸氣機就永遠是一個瓶頸,在定海軍的科技不停的提升的前提下,實際上,關于蒸氣機的諸多子項目的研究已經完成,一些實驗性的蒸氣機,已經進行了數十個項目的改進,甚至連密封裝置,也做出來一些的。

定海軍生產的帆布,再淋上桐油之後,可以密封,只不過時效性並不好。

高溫容易讓桐油散失,讓它起不到的隔絕水汽的作用,然後浸濕了之後,效果就會大大減少,必須要工作一段時間,然後休息。

不能長期穩定工作的蒸氣機,就無法為工業化提供長期穩定的動力,可以研究使用,可以做臨時使用,卻不能遍布到工業的各個地方,為工業添磚加瓦。

連趙信都沒有想到,一個蒸氣機,會成為制約定海軍發展的巨大的瓶頸。

定海軍的發展太快了,原來的體系,很快就被替代,對于動力的需求是無限的。

如果現在,定海軍有大量的橡膠,可以徹底的解決掉蒸氣機的密封問題,實用性的蒸氣機大規模的裝備在定海軍,定海軍的生產能力,會在目前的基礎上面,擴張10倍以上。

有些事情是沒有如果的,定海軍目前就是這樣,橡膠沒有辦法解決,只能夠緩慢的向前發展,一些傳動裝置,還有大量畜力的使用,這些在小規模的物品上面,有不小的作用,就比如說,使用了沖壓方式的制釘機,就極大的促進了螺絲和鐵釘的生產。

實際上,鐵釘和螺絲,之前一直都困擾這定海軍,這兩種東西,看起來小,可是作用一點都不小,鐵釘和螺絲的作用,都是固定東西,只不過使用的地方微微的有些不同。

可是這麼的東西,在之前,只能夠通過打造,對于鐵匠來說,越是小的東西,做起來就越是麻煩的,必須要精雕細琢,甚至有時候,一件小東西,耗費的勞動成本,比起大的東西,一點都不少。

在沖壓獲得了基本的突破,在外力的幫助下,可以獲得500公斤到1000公斤的沖壓力的時候,趙信首先想到的就是制作鐵釘,實際上,這個制作是非常有用的,原來耗費巨大的人力的鐵釘,立刻獲得了突飛猛進,原來高昂的價格被降低了,對于整個定海軍,都有階段的好處。

現在,除非是幸運,一下子從卡牌系統之中,合成出橡膠的實物,否則的話,就必須要等,等待找到橡膠,並且把橡膠樹的液體的,加工成天然橡膠,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可以通過卡牌系統進行合成出來,到時候,大量蒸氣機就可以上線,最起碼在最重要的領域,有可靠的蒸氣機。

不行的話,那麼材料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加工工具也沒辦法,鐵炮只能夠通過現在的方法,用純手工的形式的,加工成少量。

這一條路,實際上,是走不通的,趙信也不希望,未來的火炮,完全都是通過人工的方法,就算是寸炮,要制作一個炮管,個工匠,也需要好多天的時間,這是為了趕工期,如果是平衡時間的話,保證長期穩定的干下去,這個時間會更長。

似乎,一切都進入到了死胡同,趙信之前也清楚,現在就走向熱武器,有些太早了,長弓都沒有完成換裝,就走向熱武器,可是火炮比起火槍,更值得弄出來,當000人左右,擁有四五門火炮的前提下,這個方陣的攻擊力,將達到極限。

思緒飄飛,趙信呆呆的看著前方,這是它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在思考問題走不通的時候,它往往會選擇這樣的方法,想從入定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期待著天上掉落的靈感。

不過這一次,靈感並沒有幫助它,它沒有獲得什麼收獲。

或許就這樣了,連趙信都束手無策的前提下,定海軍的火炮,就只能夠的緩慢的發展,最多,弄出來一艘戰列艦,火炮跟隨著長弓隊作戰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不過,趙信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卻被下面人解決了,在趙信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時候,其他人也在思考,其中一個研究者提出了,既然鐵不行,那是不是可以換用其他的金屬,比如說銅。

銅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地球上,唯一可以天然出現的金屬,也成為了人類使用的第一種金屬,無論是那個古文明,第一個就是青銅器時代。

因為銅的冶煉溫度低,再加上多年的研究,對于銅的冶煉鍛造,相當的深入,早在中國夏朝,就有大型的青銅器的從產生,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巔峰,秦始皇統一六國,就是借助著可怕的青銅武器,秦弩的可怕,射穿了整個中國。

當這個想法,通過層層的考慮,被眾多人認可了之後,最終匯總到趙信這里,趙信也是松了一口氣,沒錯,鐵不行了就用銅,銅能制作火炮麼,當然能了,太能了,在整個火炮的發展的早期,銅炮是唯一的選擇。(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