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

趙信很早,就推動了熱武器的研究,曾經也投入了巨大的財力,放在了火繩槍上面,只不過,這個投入有些可笑。

定海軍的科技線,跟火繩槍是完全兩碼事,就算是集中了整個定海軍全部的先進科技,也不過是讓火繩槍的射程,達到100米左右,這個射程,連普通的弓箭手都比不過,更別說是長弓了。

趙信也知道,定海軍各方面的發展,並不均衡,科技在沒有基礎的前提下,生生的得提升到了現在的這種程度。

在契合度較高的項目之中,當然是如魚得水了,比如說,有了牛大力的鋼鐵工業,可是在其他的行業之中,就不是那麼順暢了,只有跟基礎有關的科技,都彌補上來,才可以繼續的推進。

經歷了火繩槍的失敗之後,趙信也清楚,熱武器門檻有些高,在目前還有長弓可以使用的時候,暫時放緩。

誰曾想,在趙信把精力放在了有機化合物上面的時候,這個熱武器就給了他這麼一個驚喜。

在最初知道滑膛槍完成了一個的實驗室產品的時候,趙信吃了一驚,他以為是不是把燧發槍當成了滑膛槍,當這麼一款搶真正的送到了趙信的面前的時候,他才知道,定海軍的研究所,克服了重重困難,一下子把火器武器,推動到了滑膛槍的程度。

實際上,在大類上面,槍械往往分為滑膛槍和線膛槍,前者是槍壁光滑,後者是有線膛的。

早期的火門槍,火繩槍,燧發槍,都屬于滑膛槍,可是趙信所指的,則是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地步,有了後世步槍雛形的滑膛槍。

實際上,在19世紀的時候,滑膛槍已經有了後世步槍的樣子了,從滑膛槍開始,到一戰二戰,步槍的基本形態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一直到二戰中後期,突擊步槍的出現,步兵用自動武器的出現,才算是改變了這種形態。

完美的滑膛槍,已經擁有了扳機,槍托,激發槽,槍管等諸多部件,後世增加,也只是在性能和某些方面的改變,外觀改變的並不多。

咨詢時代帶來的知識,並不是研究過才能夠帶來的,有時候看到的一些圖片,電影和電視劇的,這些基本的東西還是會有的。

趙信當時,因為熱武器的難產,趙信並沒有多重視熱武器的開發,在這麼一款滑膛槍的開發之中,提供了基本的圖紙。

在21世紀,大量自動武器的使用,這些老舊的槍械,早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關于他得到圖紙並不難找,趙信沒有見過比較標準的,卻听過一些簡單數據。

以後世常見的,抗日神劇之中步槍的形象,中正式,還有三八槍的基礎上面,按照一定的規格,畫出了屬于滑膛槍的圖紙。

長長的,幾乎佔據了大半長度的槍管,封閉後部,燧石,火門,分別裝填的火藥和槍彈,這些都是滑膛槍的要點,巨大的口徑,也是它的特點,在20以上。

當時趙信不過是根據電視劇看到的步槍的形態,還有一知半解的了解,畫的圖案,這個圖案,放在後世,哪怕是在愛好者的論壇上面,都會被吊打,有專業的人員,會來說明,這些錯的有多麼的離譜。

可是在定海軍,這個圖卻給了研究人員很多的靈感。

槍械是什麼樣子的,之前有了火繩槍那樣的經驗,很多人,很自然的就往哪個上面靠,可是火繩槍,不太適合大規模的使用,而趙信選擇的,是從18世紀開始,一直到20世紀中葉,一直都是熱武器最大數量步槍的樣子。

世界上,各國的步槍,在內在的東西上面,有一定的不同,可是外表形象,都是大同小異,為什麼會這樣,經典的東西都是殊途同歸的。

在趙信的這幅圖上,讓這些設計師們,第一次明白了,有了槍托,用柔軟適中木質槍托,可以減輕後坐力對身體的傷害,更容易平穩的精準射擊,

槍管下來的木質結構,一方面,避免了槍膛的溫度對人體的傷害,另外一方面,更容易握住,保證射擊成為一條直線。

當然了,這一款搶的誕生,除了趙信給予的靈感之外,研究者也加入了自己的東西,這麼一款由趙信來畫出,交給的研究者滑膛槍,實際上,已經跟趙信畫的,有一定的不同了的。

最到的不同,實際上是在口徑上面,定海軍使用的滑膛槍,經過了研究人員的改裝,口徑變小了。

滑膛槍,作為十**世紀,經典的滑膛槍,已經在趙信的胡亂畫下,在定海軍點歪的科技樹下,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面,還是變的更好。

口徑更小,滑膛更長,這本身就是增加射程的方法,滑膛槍之所以射程偏近,並且精度不高,沒有膛線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可是本身過重的重量,也是一個關鍵性的所在。

19世紀初,滑膛槍大力發展,成為了戰場上面的標準配備,也誕生了大量出色的槍械,可是那個時代的槍械,槍管是鐵為主的,火藥大多數使用的黑火藥。

為了追求穩定性和安全性,槍管做的非常的厚,防止炸膛,而黑火藥相對較弱的威力,也進一步的降低了滑膛槍的射程。

定海軍不存在這個問題,他直接跳過了鐵質的層次,直接進入到了鋼制,而且還是相當出眾的鋼。

鋼比鐵強的多,這一點是公認的,硬度指標在5.7以上的鋼,還是特別考慮到了火藥和火槍的特點,制作的鋼,本身的性能出眾。

在最初的時候,使用趙信繪制出來的滑膛槍的圖紙,厚厚的槍管,那幾乎是無法破壞,在考慮到了趙信所說的,槍械不可能長時間的使用,再怎麼厚的槍管,也不可能保持永遠使用,在槍械的使用壽命和重量厚度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成為了關鍵的問題。

牛大力這麼一個鐵合金的專家,對于定海軍的作用,簡直是一個核武器一樣,趙信只要把大致性能交給他,他就能夠找到合適的材料,然後弄出來一個性能指標。

最終,牛大力給弄出來的,只是比後世步槍,稍稍厚一點的槍管材料,整個的重量,比起最初的,最少節約了三分之二。

這可是巨大節約,滑膛槍,最重要的就是槍管,19世紀的時候,歐洲成熟的滑膛槍,他們的平均重量,大多數在10磅左右,其中,槍管最少佔據了七八成。

節約了三分之二的重量,等于是滑膛槍的重量,直接節約了4磅左右,6磅的重量,對于滑膛槍的提升巨大。

重量的減輕,可以節約士兵的消耗,同樣負重的前提下,攜帶更多的子彈,持續作戰更長的時間。

滑膛槍的改變不止這些,節約重量,還有口徑上面的減少,20口徑滑膛槍有些太大了,在材料許可的前提下,減少口徑,對于滑膛槍的提升非常的大。

火藥類的武器,說白了,是利用火藥燃燒之後爆炸力,產生巨大的動能,做工的結果。

決定射程和威力的,有多方面的因素的,火藥使用的多寡,火藥使用的優劣,還有本身槍支的其他特點。

在火藥使用一樣的前提下,更長的滑膛,更小的口徑,射程一定會更遠,原因很簡單,力是一樣的前提下,重量越輕的東西,被推動的距離就越遠,初速度和飛行也越強。

從20口徑,也沒有減少多少,不可能達到後世那種,6,或者是7.2的程度,勉強達到了9左右,從20左右減少到9,可能整個重量只有之前的五分之一,再加上使用了更好的硝化棉。

黑火藥,是人類使用和發現,最早的一種火藥的,在整個熱武器的發展歷史之中,黑火藥有非常濃重的一筆。

可是在後世不斷發展的火藥之下,黑火藥的威力,真的是不高。

用黑火藥為基礎推動的武器,無不是傻大粗的代名詞,就算是最簡單的硝化棉的火藥的,他的威力,比起黑火藥,都要高出三四倍的樣子。

三四倍的火藥威力,四五倍的重量減少,整個滑膛槍的初速度,幾乎是一個相乘的關系,整體的威力比起19世紀的成熟滑膛槍,最少是提升好幾倍。

按照這個實驗槍械的實驗室數據,最遠的射程達到了600米,這是絕大部分的弓箭手,所不能夠達到的距離。

槍械的威力,在這里盡顯無疑,一個只要簡單的訓練,學會開槍的方式,就可以威脅到600米外的目標,這對于兵種來說,有著巨大的顛覆性。

哪怕是訓練簡單,用齊射作為最強大的武器,追求覆蓋殺傷比精準設計更高的長弓手,勉強拿出手,也需要一個多月的訓練,真正的精銳,那是一年為單位的。

可是現在出現的這麼一款武器,只要一個農民,听從指揮,簡單的訓練兩三天,就能夠排上用場,這可真的有些天方夜譚了。

武器就擺在哪里,雖然,在實驗室的結果之中,有諸多的問題,比如說,精準度。

更低的口徑,更加規整的槍管,讓精準度,有了較大的提升,最少在200米左右,還是可以保證。

更高的初速度,可以讓滑膛槍在400都有相當的殺傷力,精準度不行,可以用密集的陣營來彌補,跟長弓一樣,這個追求是集中的攻擊。

不過,射速上面,滑膛槍跟長弓遠遠不如,60息4-5次的射速,比起15-18次攻擊的長弓,有些差距。

可是相對于長弓,滑膛槍的持久作戰能力就更強了,哪怕是精銳的長弓手,也最多能夠完成200次左右的射擊,在15次的射速之下,大概是15分鐘左右。

這是長弓的弊病,也時長弓手永遠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長弓再怎麼的使用彈力材料,使用這些彈力材料的,都是人,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無限的增長的,超過自然規律,就必須要休息的。

相對而言,火槍兵對于的體力要求也是有的,5斤左右的重量,要舉起來,並且裝填,需要一定的力量,這個力量遠比長弓輕的多,只要有足夠的後勤材料,這些火槍兵,可以戰斗一天。

同樣的,長弓的射程很遠,可是大部分的威力射程,在200米左右,真正能夠做到射出300米的,很少了。

可是滑膛槍可以保證400米有巨大的殺傷力,極限殺傷力在600米左右,這可是可怕的要命。

也就是在長弓大規模使用,射程的優勢才顯現出來,利用多段的攻擊,100米左右的射程優勢,足以讓長弓奠定勝局,在跟其他弓箭手的對戰之中,只要合理利用這個優勢,就足以壓倒性的獲得勝利。

比長弓射程更長的武器不是沒有,但是那些武器,已經不是單兵武器了,要麼是神臂弩這樣的,價格高昂的金貴武器,要麼是大型的床弩,總之,都不是都跟長弓放對的大規模使用的武器。

現在,一個滑膛槍的出現,改變了這個認知,哪怕這個滑膛槍還在實驗室之中,並沒有大規模的生產,可是這個武器展現出來的威力,已經凸顯。

200米的射程優勢,200米的殺傷空間,不說雙方的訓練和熟練性的對比,單純這些,就足以讓滑膛槍進入到定海軍的武器序列。

定海軍軍方的將領,都在打听滑膛槍的售價,還有生產的情況,可是打探出來的結果卻是的,極低。

滑膛槍的技術難度非常的高,雖然定海軍已經解決了材料和發射藥的問題,制約槍械生產的難度是降低了,可是一個槍管,就足以阻斷大規模生產的路。

在沒有鑽床的前提下,槍管的生產是卷管,這個難度不大,也容易大規模的生產,可是性能就不穩定了,可靠性太差,甚至整體的重量和性能,也會有較大的縮水。

滑膛槍的優勢,在于射程的,沒有足夠的射程,就沒辦法跟長弓相比,真的到了跟長弓一樣射程,甚至更近的程度,做出來就沒有意義了。

這麼一個實驗室生產的滑膛槍的,這種非常出色槍管,並不是卷出來的,是高手匠人,一點點的掏出來的。

能夠做到這樣地步的高手匠人,一共只有4個人,哪怕不眠不休的生產,兩天一把是正常的,平均每天2把,這麼的槍,沒有大規模生產意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