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

在趙信的辦公桌上面,有一份報告,這是今年第一季度的統計報告。

定海軍從立足定海軍開始,整個經濟的量能,都非常的龐大,就拿純堿來說,按照一斤1貫的價格,定海軍在剛剛上島不久,就達到了月銷售超過200萬斤,之後,又迅猛的增多,到了目前,純堿已經可以通過開采,或者是礦石提純出來,而遍布在整個北宋的批發渠道,幾乎讓北方的主食發生了改變,饅頭成為了遍布在整個北方的主要食物。

純堿只是一個方面,實際上,在定海軍,跟純堿同樣一個級別的東西非常的多,這些東西,都廣泛的銷售到北宋的各個地方的。

經濟數據,對于任何一個經濟體來說,都是秘密的,就算是目前,世界各國爆出來的所謂國民生產總值,誰敢保證,他就一定是真實的,說不定,就是有一些水分,或者是隱瞞的。

誰也不會把整個生產力水平暴露出來,哪怕是在21世紀,世界核平的前提下,在蘑菇彈巨大的威脅下,常規戰爭,也未必是不可能爆發的。

定海軍的工業水平,經濟收益,當然是絕密之中的絕密,定海軍可以讓北宋的高層中樞知道,定海軍是商人,做生意很有一手,可是卻不能夠讓他們知道,整個定海軍到底創造了多少利潤。

如果北宋中樞知道,單純定海軍的內需,已經可以創造出超過北宋歲入的收益的時候,恐怕會吃驚無比吧。

這就是工業的神奇,當初在大名府,只是一個簡單的調整,讓分段式的冶煉,加上一些對于火焰,對于催化劑的一些改進,就讓大名府的鐵匠的效率,提升了30倍以上,極大的降低了冶鐵的難度,也帶來的鐵的大幅度的降價。

可是這些,只是初步的工業,充其量,就是十**世紀,手工作坊類的工廠的水準,可是到了定海軍,趙信可以大刀闊斧的來改革,這下子拿出來的東西,那是真正工業,不但帶來的流水線,同樣帶來了標準化和體系化的管理的。

這種軟的方面,卻更容易的提升整體的效率,人們習慣了某些布置和標準,每一步都抱著更加節約的前提下,每一個人的效率看似提升的不多,可是整個的效率提升的明顯。

這就是生產力的進步,原來,對于北宋的農民而言,他們的工作,就是種田,偶爾有手工業者,他們會制造東西,正是上億的民眾的共同努力,這才造就了燦爛的中原文明的。

可是這是用量能最終集中下來的結果,北宋的勞動力水平,比起世界上其他的國家,都要高,還高很多,可是這個高,並沒有形成代差。

定海軍的高,是真的高,目前接近200萬的人口,其中專業的勞動者大概是40萬左右,可是這40萬的勞動者,他們的生產效率,平均達到了北宋的30倍到50倍,也就是說,這是相當于2000萬左右的勞動效率。

北宋看似有1億的人口,可是真正有勞動能力的並不算多,充其量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目前定海軍的生產總量,已經接近北宋的一半。

用一個小島,連一縣之地都不到的地方,卻創造了整個北宋,萬里疆域的一半,這在工業時代,那是司空見慣的,富可敵國的企業,不是一個兩個,甚至有些企業本身,就營收來說,已經是世界前列了。

這是在北宋,人們的眼界和認知還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程度,就如同現在定海軍在汴梁的店鋪,誰都知道,這個店鋪生意很好,可是除了掌櫃的,誰知道,他的銷售額是多少。

4000多萬貫,哪怕這個數字爆出來,都會讓整個汴梁嘩然,更別說其他的。

如此廣闊的一個國土,在民間居然蘊藏了如此多的財富,最終還出現財務問題,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怪圈,甚至北宋跟明朝末年還不一樣,明朝的財政惡化到,最後的時候,每年的歲入只有一兩百萬兩的時候,對于一個擁有龐大面積的帝國而言,那已經是噩夢了。

北宋不是這樣,哪怕到了北宋末年,財政收入也超過了千萬貫,只不過,巨大的花費,還有一些固有的問題,讓這些錢,沒辦法用到實處。

一個汴梁的店鋪,都能夠有4000萬的營業額,其中還有大部分是利潤,由此可見,定海軍能夠創造多少。

這中間,有些細節的數字,比如說,一些東西,原材料,各種糧食,還有一些必須要加工的材料,這些需要進口,而一些銷售的東西,也有運費了,其他方面的開支。

在3個月的時間之中,定海軍完成生產4.5億貫,其中銷售數字達到了7.8億貫,庫存物資1億貫,利潤總額超過了3.3億。

這是一個很輝煌的數字,以定海軍的生產速度,庫存是正常的,不過定海軍及時調整,通過遍布在整個北宋各地的銷售網絡,對生產進行調整,以保證庫存不大幅度的增加。

同樣的,在這個審計報告之中,有一個增幅巨大的銷售數字,那是定海軍本地的銷售數字。

從去年最後一個季度的3000萬,增加到了3億,幾乎提升了十倍,也就是說,去年的時候,定海軍大概有120萬人,平均每一個人每一個季度的花費,不足30貫。

可是到了現在,定海軍的人口增加到了200萬人,可是3億的銷售數字,代表著,定海軍每一個季度的消費數字達到了150貫。

平均每月每人50貫,這是一個可怕的銷售數字,按照定海軍的平均工資來計算,定海軍今年的第一季度,平均工資數量達到了120貫,這等于說,消費率相當的高,幾乎達到了4成。

最低工資水平保持在39貫,最高工資,主要是不含獎金和其他福利在內的工資,最高檔次的是牛大力,因為他是定海軍最頂級的科學家,所以那的是最頂級的工資,是第一級,1200貫保底。

30倍以上的增長幅度,也算是合理,不過這個消費率有些太高了一點。

定海軍物價水平並不高,趙信的目的當然不是給了高工資,然後在日常消費之中,就把錢拿回來了。

因為海島的關系,糧食價格,各種副食的價格,比起北宋的一般州縣,要貴一些,畢竟有運輸,可是比起大名府,汴梁這些大城市,絕對是相對比較低。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一個人普通的果月復的話,一個月能夠吃上一貫,已經算多了,就算是加上肉類,還有其他的東西,要想吃飽吃好,3貫也相當高了。

為什麼花這麼多,原因很簡單,其他的消費。

定海軍不停的攀升科技線,在卡牌系統,還有趙信的龐大投入之下,很多方面,遠遠超過了北宋的科技水平。

有時候,快人半步是天才,可是快的多了,那就是瘋子了。

比如說,目前定海軍的很多產品,以棉織品為基礎的高檔印染,還有使用了很多新材料的成衣,家庭之中使用的很多工具,這些只有對生活,對于效率追求到極致的定海軍才會使用,連家里面的刀都有的不同種類的七八種的,這對于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八瓣花的普通農民來說,沒有這個閑錢。

定海軍有,最早來到定海軍的,已經接近兩年了,哪怕只是30貫的工資水平,兩年的時間,也差不多千貫的收入了的。

更別說,定海軍的工種,升級的非常快,只要能夠掌握工序,成為熟練工人,就是50起步,稍稍強一點,比一般的工人專注一點,就是70以上,絕大部分來的早的,已經邁過了平均的檻,達到了150貫到180貫的月薪。

龐大的收入,雖然有些人回家買了點地,蓋了房子,花費不少,可是跟家鄉比起來,還是定海軍更好,不少人都選擇購買定海軍的房子,在定海軍定居下來。

這麼定居下來之後,沒有了後顧之憂,畢竟,不同于農民的靠天吃飯,定海軍的這些工人們,每個月都是有工資的,有工資有存款,為什麼不花呢?

定海軍在今年,大力推動的促進消費的政策,正好讓這些人的消費熱情給迸發出來,3億內需,直接解決了不少工廠開工不足的問題,也極大的降低了庫存。

定海軍的產品,利潤都相當不少,再加上各種稅收形式,趙信對于稅收沒有多少的研究,直接照搬了後世中國的一些,比如說,增值稅,生產稅,消費稅之類。

在種種比例之下,保證整體的稅收總額在20%左右,這是被後世驗證過的,比較合理的一個水平,定海軍生產旺盛,依靠高附加值的產品,開始剝削北宋財富。

這個剝削,肯定有一個極限和終點,在極限到來之前,盡可能的增加內需,以保證不會在北宋的需求縮減的前提下,影響到工業的擴張。

現在看來,這個政策進行的還不錯,定海軍的內需極大的擴張起來了,只要這個政策延續下來,單純內部生產的東西,就足以讓定海軍工廠,保持一定的開工率,並且一些高端的產品,也可以繼續的研究,推陳出新。

收入很可怕,4.5億的生產之中,是出廠價,其中要包括了工廠的利潤,稅收,還有工人工資等一系列的東西,經過了復雜測算,最終,進入到定海軍利潤的,高達2.9億貫。

北宋目前,經過了調整,降低的消耗,提升了收入,特別是定海軍的店鋪創造的那些,都是足額完稅的,這樣下來,預計今年的歲入,大概是2700萬貫。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仁宗和葉清臣的預期,北宋的財政狀況,到今年,會出現一個巨大的逆轉,第一次出現了巨大的結余,如果再加上定海軍送給仁宗的幾百萬上千萬,三司手中能夠動用的資金非常的龐大,哪怕是投入到了黃河農田水利,也可以的承擔。

可是這個數字,跟目前定海軍第一個季度的淨收入比起來,差了差不多10倍,如果算上整年的,預計今年一年,定海軍的財政收入可能超過9億貫,那就是20倍的差距。

這就是工業化跟非工業化的不同,定海軍幾百萬人創造的價值,比起一億宋人都多,並且活力很好。

收益高,投入也大,定海軍在目前,建設已經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在一季度,又完成了規模投入1.5億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條15公里長的運河,還有運河兩端的大量的船塢,這是為了定海軍走向遠洋必須要投入的東西。

除此之外,一季度研究所的投入,達到了1.2億貫,加上教育民生,等諸多方面的投入,定海軍實際上,是存在赤字的,這個赤字被定海幣的收益所沖抵了,可是赤字就是赤字。

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定海軍本身的建設,會逐步放緩,運河已經是最大規模的一個投入了,接下來,一旦琉球完成開發,整個投資的重點,將從定海軍,轉移到的琉球,到時候,又是一個大開發的過程,耗費的會更多。

審計報告之中數據很多,都是趙信按照後世的審計報告之中提出的,他在21世紀,只是一個博士,還沒有總攬全局過的,他真正的看著這個報告的時候,卻從這些數據上面,讀懂了一些東西。

定海軍現在的發展,有些激進,卻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中,解讀數據,最終回到了生產力上面,在今年的一季度,定海軍實際的生產能力是在擴大的,大概擴大了70%左右,預計到運河和造船廠完成建設之後,會擴張一倍。

這才是現象之後的本質,這代表著,定海軍基本的生產能力在,而且,一些調整也在開始,比如說,一些普通的輕工業產品的增長在放緩,北宋的市場會逐步的飽和,完全的投入其中,會產生問題,到時候銷售不出去,就會浪費生產力,而一些跟實力有關的項目,比如說鋼鐵,武器,還有化工產業之類的,在逐步的放大,這是好事,這代表著定海軍的強大。

一份報告,趙信解讀出了眾多的問題,也看到了欣欣向榮的定海軍,只要方向不出現大問題,定海軍的發展,幾乎是一片坦途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