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運河的開挖非常的順利,此時,不是定海軍的雨季,天也照應,沒有大規模的一些降雨,因此整個開挖不會受天氣影響,比起計劃的速度,還要快很多。

密集的人流,大量的工具,合理的布局,這個就算是在北宋的歷史上面,都能夠算是龐大的工程,從立項到開始修建,時間並不長,這些優勢,在運河的興建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河流在向前延伸,分成的幾個標的,迅速子啊蔓延。

在劃定了整個河道之後,在河道的邊緣,也聚集了大量的人員,哪怕是河道沒有開挖完成,這些造船廠和船塢的前期工作也在進行。

這些船廠,還沒有引入水,可是只要船塢挖掘好了,就可以進行造船。

船塢只有在最後,通過注水,讓船漂浮起來,這樣才能夠讓船通過航道進入水中,否則的話,哪怕是定海軍,擁有的足夠強大的起重器材,也沒辦法把超過2000料的船,直接的從船塢,吊到水中。

可是這些船塢,並不是按照最大噸位來興建,按照現在的標準的,每一個船塢的規模,大概是3萬料到5萬料之間,其中差不多有20%在10萬料左右。

料,是一種容積單位,大概是一立方尺左右,10萬料,也不是標準的配備,他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面,擴大了足夠的倍率。

現在,定海軍,還沒有辦法興建10萬料的船只,甚至一定意義上面,連3萬料的,都只是計劃之中。

龐大的船塢,是為以後奠定基礎,而不是現在,就拿著平均3萬料的船塢為例,如果興建1萬料左右的船的話,最少,也可以興建兩個的。

時間,對于定海軍而言,是一個最重要的事情,還有最多4個月的時間,就會變幻季風,這對于海商而言,這是一個大好事,那意味著,停留在的北宋的這些海商,會離開北宋,回歸自己家鄉。

因為大規模的聚攏海商,形成的龐大的運力,會一下子減少九成,這對于定海軍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到時候,說不定連生活必需品都不足,才是定海軍最大的危機的。

人口稠密的地方,糧食永遠是最大的危機,汴梁如此,定海軍更是如此,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面,定海軍更加的嚴峻,因為人口更多,面積更小。

從走向海洋之後,特別是各種的實驗船的建設,定海軍實際上,已經開始了走向海洋,之前22艘實驗性的船只完成了之後,擴建的22個造船廠,也都會在半個月之內,完成擴建的工作,接下來,可能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22萬料的船只。

這樣連續的生產4個月之後,將將可以滿足定海軍的需求,彌補海商船隊離開的差額的,這是關系到整個定海軍的大事。

這只是一個彌補,定海軍的發展,幾乎每天,對于運輸量的要求,都會加大不少,人口和生活必需品,對于定海軍而言,只是一個必需品,卻不是最重要的,現在前往定海軍的眾多船舶,運送的而更多的,還是的原料和商品。

一個以商業和工業為主的城市,在這樣的要求之下,能夠修建更多的船,肯定要修建。

在實驗船的時候,全部的船塢,都興建在海邊,定海軍的不是沒有河,定海軍一共就有三四條的河流,還都是斷流,要修建船廠,必須要在靠海的地方。

不是每一個靠海的地方,都適合作為造船廠的存在,哪怕定海軍這里的經緯度,遭受自然災害可能性很小,也不可能一點防護都沒有,必須要考慮到海灣的問題,才能夠興建造船廠。

只有不足300里周長的定海軍,22個港口,不能說全部了,已經是大部分了,或許認真的尋找,還可以找到幾個,可是這已經是極限了。

定海軍對于船舶的需求,是巨大的,在更新的技術,沒有辦法開啟的前提下,目前大規模的興建造船廠,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趙信之所以推動運河的建設,就是因為如此,只有龐大的運河,才能夠容納足夠多的造船廠,定海軍不缺人,也不缺乏各種的材料,缺的只有適合興建的場地。

運河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只要在預定的位置進行建設,最多半個多月的時間,一個可以進行建設的船廠,就可以完成,哪怕沒有水,也可以先放在船塢之中,不耽誤下一個建設,除非船塢已經充滿了。

趙信重點要開鑿這個運河,目的就是這樣,15公里的運河,如果按照一個船廠250米左右來計算的話,能夠容納的造船廠多達120個,如果減少長度,向縱深,甚至可以達到180個之間,對于未來,定海軍可怕的船只需求量,只有大規模的建設這樣的造船廠,才能夠讓定海軍獲得足夠多的船只。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在運河和造船廠的興建,都不錯順利的前提下,說不定不等季風到來的時候,龐大船隊已經形成,到時候,屬于定海軍的船隊,將會給定海軍龐大的支撐,把來自北宋的原材料運送過來,再把各種商品給送走。

趙信基本上,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運河和船塢之上,整個定海軍的大部分工作也在運河和船廠的時候,另外一個消息的傳來,打亂了整個定海軍的布局。

這個消息來源,不是別處,而是琉球。

在目前的情況之下,琉球在某種意義上面,代表著整個定海軍的未來,在一兩年之內,伴隨著定海軍的運輸力量達到一定程度的,肯定是會被開發的。

為了挑選琉球的官員,趙信還把周重等人召集在一起,雖然沒有點明,可是周重和王雪,先後都調查了琉球的東西,對于琉球的情況,也就心知肚明了,本以為要幾個月之後,甚至是半年之後,才會開啟的選擇,被這樣突如其來的消息給打破了。

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遭遇戰,發生在靠近台北盆地邊緣的一座山上,距離他們所在營地,差不多有70公里,是他們探查的極限所在,探查的隊伍,本身應該是秘密前行,卻應為種種原因出現了失誤,20個精銳士兵組成的小隊,跟一個原住民的捕獵隊不期而遇。

在發現的時候,雙方已經處于交戰距離,在相互之間的距離只有300步的地方,雙方都發現了對方。

語言不通,又處于相對的試探的階段,一場戰斗,在不該發生的地方發生了,具體誰先動手的,已經說不清了,總之開始的快,結束的也不慢。

20對30,一方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全副武裝,在密林之中沒辦法穿著重甲,可是以連環甲和軟甲相互配合之下,他們的防護能力,比起步人甲,也只是弱了一線而已。更別說這些人,是定海軍挑選出來的職業軍人,各方面的素質都是頂尖的。

定海軍擁有眾多的青壯,如果是從抽調軍人的角度來說,定海軍能夠抽取的軍人數量繁多,可是龐大的工業體系之下,這些人,最佳的工作地點,永遠是在工廠之中。

定海軍,軍隊的數量,永遠是少數,否則的話,就沒有辦法快速的發展,更加沒有辦法生產出龐大的產品,產生海量的現金流,來推動定海軍的發展。

人數少,沒關系,趙信一直以來,都認為,武器的精銳與否,肯定會對士兵的戰斗力有很大的影響,這些精銳士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武裝到了牙齒。

各種武器,全部都是精鋼所做,甚至還有大量的便攜的弩,這個北宋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在定海軍面前,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利用獨特弓弩,可以獲得非常大的力量,哪怕一個小弩,也可以達到100步以上的射程,並且經過了各種的校準,還有瞄準鏡,在近距離的準確性相當的高。

一方是武裝到了牙齒,一方只是土人,哪怕人員數量佔據了一定的上風,可是一旦遭遇,肯定是摧枯拉可。

第一時間,最少12把弩箭,就首先干掉了10個人,一瞬間,就把雙方的人員對比,拉到了一比一的程度,接下來的各種的遠程和近程,打垮了土人。

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素質,定海軍的士兵,都是佔據優勢的,第二輪雖然沒有第一輪那麼的強悍,也干掉了8個人。

兩輪遠射之後,基本上,已經奠定了雙方的根基,定海軍是必然取勝。

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中間出了一點點的問題,土人們非常熟悉周圍的環境,他們在面對著第一輪,第二輪攻擊之後,發現不敵的前提下,立刻開始逃走的,士兵小隊經過了盡可能的阻攔,最終干掉了其中的25個,有5個人跑掉了。

這是這個小隊沒有想到的,他們也嘗試過追擊,可是周圍全部都是密林,尋找這些人員,本身就不方便,對方又熟悉密林之中的一切的,根本就沒有留下多少的痕跡。

在嘗試著,追擊了半個小時之後,除了一些痕跡之外,就沒有敵人的蹤跡,最終的,沒有達到願望的這個小隊,停止了追擊,迅速的後退了回去。

這是登陸到島嶼之後,跟原住民的第一次接觸,最終的結果並不好,哪怕他們沒有受傷,哪怕取得了大規模的優勢,可是逃走的土人,會帶來怎麼樣的結果。

在之前,定海軍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建設營地之上,再加上4個月的時間,都沒有跟土著接觸,讓他們有些大意了,

之前的探查,他們有意的避開了一些關鍵性的地方,就是為了避免產生沖突,可是這樣的事情無法避免,他們只要在島嶼上面活動,跟土著之間接觸是必然的,只不過沒有在這麼的快。

這個小隊按照命令,應該不是在這個區域,他們探查的範圍,應該在北方10里的地方,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沒有辦法改變,先頭部隊,除了保持著警惕之外,還給定海軍發送了信件,告急的信件。

同時,他們也在信件之中,詳細注明了雙方之間的差別,他們之前的調查,恪守一些要求,沒有跟土著全面的接觸,卻也不是對土著一無所知。

在間接的數據之中,在這一片山區,土著的數量,最少也在1萬人以上,甚至可能是兩三萬人,精確的數字沒有,卻又一個大略的數字。

富饒的大山,給了他們足夠的糧食,除了一些世仇的部落,其他的部落之間,相互之間的關系,比較的和睦,也沒有什麼大規模的爭斗和屠殺,人口當然多了。

保守估計,整個琉球山區,擁有的土人數量,大概在30萬到50萬之間。

不管到底有多少,不管這是不是一個龐大的部落,如果真的是周圍,有密集的30萬到50萬人,並且可以投入到登陸點的戰斗之中,不管對方拿著怎麼樣的武器,在沒有稜堡的前提下,這個營地很難的阻擋。,

現在危機已經開始展現了,哪怕這個部落只有幾千人,戰斗人員一兩千,對于定海軍的營地,都是一個威脅,畢竟,沒有稜堡,一旦土著們進行飽和的攻擊,結果就不言而論。

先頭部隊已經做好了準備,戰斗之前,永遠無法考慮是否會勝利,這還是在一個2000里之外的島嶼上面,支援成為了唯一的想法。

要怎麼支援呢?整個定海軍之中,所有的高層都得到了通知,當然了,趙信也說出了琉球的重要意義,那就是,未來整個的定海軍之中最重要的島嶼。

這麼一個島嶼,肯定不可能主動放棄,救援是肯定的,因為在千里之外,現在得到的消息,最少也是一周之前的,定海軍的定居點到底怎麼樣,哪怕在有信心的人,也不敢保證,那麼,支援的問題就復雜了,到底怎麼支援,是抱著完全沒有前提下支援,還是緊急的機緣定居點的人員、

這不是趙信一個人都能夠決定,在經過了慎重的考慮之後,趙信決定,擴散這個消息,並且開啟了定海軍第一個軍事會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