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

在本身世界的發展線上,鋼鐵龍骨,那是在鐵甲船,最起碼,也是木船鐵肋的那種,才會使用鋼鐵龍骨,再次之前,木質一直都是龍骨的唯一選擇。

趙信在定海軍的發展,第一時間,發展了鋼鐵,本身只是因為鐵的使用範圍非常的廣泛,用于賺錢的。

牛大力這樣一大批鐵匠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面,讓趙信的計劃出現了偏差。

這個偏差是好的方面,本來,按照工業發展的一般規律,輕工業是比重工業更先的出現,原因很簡單,重工業需要的科技含量和投資更大。

現在多了天才的牛大力,還有北宋本身的鋼鐵工業的底蘊,雙方的結合起來,就造就了現在定海軍的輝煌。

基礎,牛大力,穿越和卡牌系統,最終讓定海軍的鋼鐵工業,不低于曾經十九世紀一戰之前,世界上主要強國的水平,這種情況下,鋼鐵根本就不是問題。

在龍骨的選擇上面,在船匠們提出,就算是定海軍擁有非常不錯的烘干體系,可以快速的對船材進行處理,一般的船材沒有問題,龍骨的船材,還是有問題。

在知道了的這一點之後,趙信就拿出來了鋼鐵龍骨,鋼鐵龍骨的出現,最初,著實讓船匠有些爭議,趙信開啟的實驗,最初是答應了他們,只有實驗的步驟,其他的,就按照他們的設計來,可是這個強制性的龍骨,讓他們不放心。

同樣的,這個龍骨不但是鋼鐵龍骨,形態上面,也跟普通的龍骨有所不同,這種情況下,船匠們猶豫了起來的。

龍骨是什麼,是一個船的核心,在大海上面,經受住風浪,船之所以能夠不解體,原因就在于這個足夠強大的龍骨。

在造船技術的發展初期,龍骨從來都不是問題,在森林沒有大規模的砍伐的時候,大樹還是有很多,船從小到大,每增大一米,船的噸位都會快速的增加的。

從一兩米到十幾米,二十多米,這已經是非常龐大了,超過20米長的船只,哪怕是一艘木船,也會超過1000料,這樣的船制造的難度很大,也就是到了北宋時期,才大規模的出現。

20米高的樹,還是適合造船使用的,找到的難度非常的大,而且處理起來,也比較的困難,就算是一般有所準備的造船廠,他們也最多能夠拿出來十幾個,這對于定海軍而言,就比較的困難了。

這還是1000料一下的船,

可是伴隨著船只越來越大,到了1500石,2000石的船只,這幾乎已經超過了大樹的最大的長度了。

當然了,如果是在北美,北美的雲杉可以達到60米左右的高度,只不過這個東西,是不是可以制作60米長的船舶,趙信就不知道了,他是研究歷史的,卻偏重于中國史,對于世界史,只是涉獵,對于航運和航海歷史,知道的不多。

中國的船舶制造,已經出現了組合龍骨了,最起碼也是兩根巨木結合在一起的組合龍骨,否則的話,超過3000石以上的船舶,正常的前提下的,就很難的制造完成。

可是哪怕是船舶制造,到了大明海船,3萬石這樣的程度,也是使用的木質的組合龍骨。

這個龍骨,還是各種的木材,通過連接,粘合,在一起的情況之下。它們的強度大大的增加,可是再怎麼的強悍,也比不過鐵的龍骨,更別說鋼龍骨。

不過最初鋼龍骨出現的時候,這些船匠們,並沒有認為這是鋼龍骨,這些工匠,對于定海軍的水平的,了解的不算多的,一個鐵龍骨,已經是出乎預料了,精鐵龍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鐵的價格之前是80文一斤,可是精鋼,少則1貫,多則兩三貫。

哪怕是鐵龍骨,這些工匠們也不認可,提出了異議。

技術的領先確實是有用的,為什麼鐵器會替代的青銅器,原因,就是在于鐵器的先進性,在這樣的先進的前提下,鐵器武器才能夠取代青銅的武器。

早在春秋戰國的時代,鋼鐵就已經出現,之後就迅速發展起來,可是在龍骨上面,考慮過把鐵作為連接東西,卻沒有考慮過,純粹用鐵做龍骨。

一方面,在封建社會的手工作坊的前提下,一個龍骨,哪怕是得10米左右長的龍骨,也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

鐵的比重在的,7,8,10米的龍骨,再怎麼的少,也差不多有兩三個立方,按照密度來說,3個立方鐵,差不多就是二十四五噸,換算成斤的話,差不多有5萬斤的鐵,這樣的龐大鐵器,還是龍骨的樣子的,這對于非工業化生產的時間,幾乎是一個無法完成的。

長的船不行,小的船總行吧,鐵的價格高昂,如果是超過這個世界,最大的噸位的船,在用普通的木質材料,無法制造龍骨的時候,用鐵龍骨來努力一把的,三四米長的小船,這樣的龍骨材料,在船廠可以說是堆積如山,甚至連定海軍,稍稍處理一下木材,就可以獲得不少,為這個,弄一個鐵龍骨,這有些太過了。

小船,用鐵的龍骨根本沒有這麼的必要,畢竟,小船,不可能到大海之中,這也就是中國從來都沒有考慮這個的原因。

同樣的,鐵也有易碎,容易斷裂的,這是船匠顧慮的根源。

趙信大包大攬,所有的一切,都成功的供給,不用考慮到物資和造價的問題,連那些供給他們的軟帆,也是用絲綢做,這麼奢侈的行為,也做的出來,用一個完整的鐵做出來的龍骨,又有什麼不可以接受的。

他們更多的是集中在鐵龍骨的質量上面,在沉重的船只,很容易因為海上的風浪而解體。

趙信解決疑問的方法很簡單,當鋼鐵龍骨完成了之後,讓他們用大錘用力的錘龍骨,不用管什麼地方,都可以用力的去敲

趙信不懂得,船的龍骨到底需要多麼高的性能,可是一般的鋼鐵,韌性比較強悍的鋼鐵,就足夠用了。

鋼鐵的強度,再怎麼的,也比木材強的多,至于韌性,一些特殊的金屬的添加了之後,性能就會有巨大的提升,比起木頭不知道強大多少。

當然了,這個大錘,也不是的跟龍骨一個的強度的,如果是一樣強度的,或許,對沉重的龍骨,沒辦法奈何,也不可能打斷,可是再怎麼的說的,都是同樣的材質,在力量足夠大的人使用,或許無法讓龍骨彎曲,卻會在表面上面,形成明顯的痕跡,出一點點出問題,影響到整個船就不好了的。

哪怕不是鋼錘,也是貨真價實的鐵錘的,沉重,而且堅硬,首先,拿著石頭嘗試,在一個壯漢的手里,直接打的石頭碎屑亂飛,很快,一個巨大的石頭,就被砸開了了。

然後,對著龍骨,乒乒啪啪的一通亂砸,沒有多大的影響,連一點點的痕跡都沒有留下來多少,更別說變形了。

耳听為虛,眼見為實,之前,關于龍骨的性能,不管是下子,這些人才信服了,要知道,原來造船的時候,對于龍骨是相當注意的,有時候,稍稍的踫觸一下,都需要認真的檢查,有時候,稍稍大力一點,就會重新構築龍骨,原因很簡單,龍骨是一個船的根本。

其他地方,出現一點點的問題,就可以更換,龍骨這里出現任何的一點點問題,就容易在的出現問題,

別說是拿著鐵錘亂錘,就算是哪個小木槌,稍稍的踫幾下,船匠們,都會大驚失色的,在構築龍骨和最初的造船過程之中,幾乎都是最精細的時候,不但大匠經常在,一些專門匠人,幾乎長期在這里,只有初步的建造完成,到上層建築的時候,才會放松下來的。

能夠承受鐵錘的錘擊,不能夠代表一切,卻已經表明了,這個龍骨的質量,十幾本上過關的,別的不說,就整體性,鐵絕對比木頭強大的多。

當然了,趙信用于讓船匠們相信的龍骨,也沒敢拿去做龍骨,這些實驗船,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每一個船舶,都會嘗試著一個子系統。

這些子系統,根本就跟整個中國式帆船匹配,會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能夠讓龍骨的問題,再影響到整體,到時候,再出現問題了,那就麻煩大了,因為龍骨這里出現點問題,那就不能夠起到,測試的效果了。

在那些工匠們看來,這些龍骨,是鬼斧神工的東西,有了這些的龍骨,他們可以做出來更強的船舶,只是不知道這個東家,為什麼這麼有錢,這麼龐大的龍骨也會做,這要花費多少錢。

這就是工業化跟手工的區別,之所以,造船沒有想到龍骨,是因為之前,鐵器打造,都是用手工,在鐵匠們大大小小的錘子之下,一點點的打造出來。

資深鐵匠們,在這個時代,所擁有的那個能力,絕對可以稱之為鬼斧神工,不用測量,不用比對,只要拿著一個錘子,不停的敲打,就能夠打造出一個神兵利器。

這樣的神奇功力,也只是在刀劍等兵器上面,最多就是重武器,可是到了龍骨,這麼最少有25噸重的東西上面,用小錘子,那是無法想象的,甚至這麼大的東西,要怎麼的加熱,怎麼的燒紅。

可是工業化的力量,解決了這一點,甚至讓復雜的東西變得簡單化,在磨具制作出來之後,只要煉鋼廠的配方合適,連續注入到一個磨具之中,就可以了,只要後期進行淬火和修補,可能制作出來,也就是浪費一兩天的時間,就可以了。

隨便的停幾天的時間,然後更換這個龍骨,就可以了,這個測試龍骨,最終沒有用在造船上面,而是融化了之後,變成了鋼鐵的原料。

有了龍骨,把這個龍骨作為基礎,首先整個船,基本上就不會出問題。

用了西洋帆船的底部龍骨,加上了中國式帆船的主體結構,中間再夾雜了一些蓋倫船的子系統,這些明顯跟流體力學不符合的東西,不過強大的龍骨還有基礎的地步設計,帶來了較高的容錯率,毫不客氣的說,容錯率比較的高。

實際上,趙信也沒有奢望,這玩意有多少速度和性能,他只是想要看看,這些子項目,在這些船匠的努力下,能不能一一的完成,然後會針對這些子項目,做一些驗證,一旦驗證完成,就可以嘗試著整合了。

目前的驗證,這個船不會解體,不會側翻,其他都好辦了。

對于一些熟練師傅來說,這個龍骨是一個船的核心,一個龍骨的問題,最少制約了很多的人,可是當現在,這個龍骨解決了,其他方面,就更加不是問題了,雖然有些不甘心,可是定海軍包攬一切的前提下,他們也只能夠同意了。

入夜,連續奔行了一天趙信,在疑惑之中,進入到了帳篷之中,雖然說他歸心似箭,可是他的馬隊,畢竟不能跟800里加急一樣,有了500騎兵,一般的驛站,根本無法供給他們更換馬匹。

在每天奔行一定的里程之後,幾乎必然的要停下來,從應天府附近,一直到海州,一路上,700里不到,快馬加鞭的話,每天可以走250到300里不等,差不多就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之前,只是通過固有的渠道,傳遞過來一個消息,具體是什麼,他不知道,他很好奇,是那些項目完成了。

在所有的子系統之中,他實際上,更加關注的是軟帆,還有船首,還有前方桅桿。

這些都是中國式帆船,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設計,這些設計,很古怪,如果不是趙信的強行要求,這個是不可能設立的。

這些明顯是蓋倫船,和西班牙大帆船的特點,如果全部集中到一起,就會形成真正的遠洋大帆船,他很期待,一艘真正,適合海洋的,並且可以攜帶者大量火炮的戰艦,在他的手中快速的出現。

只要它出現了之後,背靠著海洋的定海軍,才真正有了安穩的能力,或許,在陸地上面,5000人,幾乎很難的對付5萬人,更別說50萬人,可是在大海上,只要技術領先,1對100,甚至是1對1000,都不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他所期待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