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

站在曾經的遼夏邊境,一年多之前,他曾經意氣風發的在這里,期待著擊敗遼國,奠定無上的聲名,可是現在,他再一次的站在這里,哪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實力上,卻比曾經相差甚遠。

從一個皇帝,變成了一個割據勢力,甚至一定程度上,他比起流寇好不了多少,如果不是機緣巧合的,他也絕對不可能累積這麼多的實力。

從跟遼國作戰,甚至是從之前,遼夏之戰的時候,元昊,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徹底的干掉遼興宗,哪怕是一年之前,他幸運的抓住了遼興宗,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放他離開,西夏還沒有承受住,殺掉遼興宗的後果的。

可是在進入到遼國境內當流寇的時候,他如果有機會,他會毫不猶豫的下手,只不過,他沒有機會。

15天7戰,在加上之前,三場戰爭,覆滅了4萬的鐵林軍,可以說,元昊幾乎把所有的力量都發揮到了極致,才取得了這樣的戰果,可是結果卻是,他已經拼盡全力了,再繼續下去,或許還會有戰果,可是結果卻是,他永遠逃不掉的。

元昊清楚的知道,哪里才是他的根基,有了從遼國這邊移民幾十萬人口,加上4萬軍隊和3萬裝備,在一年的時間之中,只要稍稍的累積的,就可以擁有一直有戰斗力的的軍隊,奪回原來的五州之地。

這才是元昊應該做到的,在遼興宗的周圍,長時間有最少8萬以上的軍隊,其中絕大部分是鐵林軍和皮室軍。

跟鐵林軍的交戰,元昊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可是正面的踫撞,也讓他明白了,對方不弱,如果不是借助著特殊條件,他根本不可能跟遼國相比。

連續的,長時間高強度的作戰,已經讓麾下的部隊,進入到了崩潰的邊緣,再堅持下去,失敗了,就不是遼軍了,而是他了。

最後看了一眼廣闊的草原,元昊毫不猶豫的離開,甚至明明知道,原來西夏的境內有些空虛,隨便的打打都能夠獲得巨大的收益,都沒有前去。

這是最正確的選擇,在遼興宗離開了之後,原來西夏的地盤上,絕大部分的留守遼軍,都龜縮到了城市之中。

經過了巨大的殺戮,還有靈州和議,西夏剩下的東西真的是不多了,就連人口,也因為韓琦跟遼國的協議,大量的輸送到了北宋,元昊此時此刻,前往西夏,根本不會得到任何的收益,反倒是會陷身到泥潭之中。

在元昊離開了遼國半個月之後,一只最少有8萬人的騎兵隊伍匆匆的趕來,長途奔襲之下,這一只有大半重騎兵的隊伍,顯得有些疲憊。

遼興宗看著元昊留下的最後痕跡,長嘆一聲,他是在15天前得到了消息,西北的重鎮大同府被攻克了,為了防止遭遇陷阱,他甚至調動了足夠多的軍隊,浪費了很長的時間,這才前往大同,可是大同留下來,卻是一片廢墟。

元昊雖然沒有利用大同府,攻擊遼興宗,卻也把大同府毀于一旦,整個城市都被焚毀,這也是遼國得到消息的根本原因,看著已經在烈火之中被摧毀的大同府的,遼興宗有些欲哭無淚。

在整個遼國西部,如果說有一個城市有底蘊,擔當起重要的任務的話,那麼大同府絕對是其中一個,現在,因為遼國佔據了興慶府,大同府的地位,稍稍的下降,可是再怎麼,也是一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城市,可是這個城市卻毀于一旦,還有跟這個城市一起滅亡的5000的遼軍。

元昊進入到遼國境內,造成的草原上面的殺戮,暫且不提,可是單純的士兵的損失,接近10萬,這對于遼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遼國帶甲數十萬,可是真正能夠動用的機動兵力,也就是二三十萬,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損失,這真的有些接受不了,更別說,大量人口的損失。

為此,遼興宗甚至越過了大同府,冒險的追擊,一路千里,可是只是跟著元昊的腳步,按照熟悉偵查話說,最少已經走了10天以上了。

對于全部是騎兵,在大草原上面,沒有任何阻擋的元昊而言,那幾乎是沒辦法追。

這一點,遼興宗之前就知道了,追到遼夏邊境,也是盡人事,可以肯定的是,元昊,就真的跑了。

遼國跟元昊之間的戰爭,就這麼的落下了帷幕,遼興宗匆匆趕回來,不但沒有取得任何的收益,反而損失巨大,不說的人口和財務的損失,就算是軍隊的直接損失,就超過了10萬人,這對于遼國而言,是一個沉重無比的打擊。

實際上,更大的損失,還在于人口的損失,可是現在,對于遼國來說,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能夠在舌忝舐傷口,全國範圍的征兵,已經開始了,對于遼國而言,他們必須要在短時間之中,盡可能的恢復兵力,以防止北宋和元昊的挑釁。

也就是在征集之中,出了很多的事情,原來可以征集到的地方,一下子少了很多人。

能不少麼的,400萬人都蒸發了,原來,富庶的部落,成為了一片白地,在這樣的地方,哪怕是的努力的去找,也找不到什麼人,在上面的高壓之下,下面之後能夠拼湊,一些超過了40歲,甚至是50歲的兵員,也被招募到了遼**中。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遼興宗和元昊,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場遠在千里之外的戰爭,幾乎整個戰爭的局勢,都被北宋記錄在案了。

從趙信出現了之後,開始認識到了的對于遼國情報的收集的。

原來,很難得到的絕密信息,現在卻可以通過一些商品的變化,一些市井的生活,就可以分析判斷出來,或許,這個有一定的正確率,可是對于情報工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別的不說,整個中京的範圍之中,大範圍喪葬,無不證明了這一戰的慘烈的,中京是遼國現在的首都,幾乎絕大部分皮室軍,鐵林軍都是在中京居住的,當陣亡的消息傳回來,當然是全家戴孝了。

或許這個不能判斷出整體的傷亡數字,可是這一次,北宋有一個天然的有利條件,在跟元昊交易之後,在北宋的要求之下,派遣了兩個情報人員。

在最開始的時候,是遭到了元昊的拒絕,可以說,當時元昊可是在鋼絲上面行走,任何的一點點的疏漏,都可能全軍覆沒,怎麼可能讓兩個北宋的人員跟著。

但是北宋做出了一些讓步,主要是物資上面的,並且可以提供一部分的情報支持,再加上,只有兩個人。

元昊也是一方人杰,他很清楚,兩個人,特別是被他盯著的兩個人,怎麼可能傳遞消息,他之前只是麻煩而已。

現在,為了這兩個人跟著,他可以得到500套鎧甲,還有大量關于遼國的信息,這可是非常大的代價啊,在經過了討價還價,把這個數字提升到了800套之後了,元昊同意了。

這兩個情報人員,可以跟著元昊行動,他們不可能及時的傳遞消息,卻可以進行記錄,元昊在戰爭過後,也會把一些數據送給他們,在元昊看來,這些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東西,可是在北宋眼里,卻如獲至寶。

正因為趙信的提議,讓北宋提前進入到了數據的時代,什麼都可以作假,但是大範圍的數據是無法作假,這個數據,不但幫助北宋,評估了遼夏之戰,遼國的整體損失,也讓北宋可以近距離的了解元昊。

從作戰的方法,指揮的習慣,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方面,系統而全面的了解元昊。

很多時候,一些破綻,就是從這些習慣之中,暴露出來的,未來,當北宋跟元昊戰爭的時候,這些習慣,就會成為參謀們研究戰術的重點。

有針對的進攻,針對某些習慣的進攻,這在古代戰爭之中,是名將的標志,特別是長期形成的習慣,根本不容易改變,只不過,要打听出來,這並不容易的,北宋這麼做,也是無心插柳,他們更重要的是評估遼國的損失。

在跟隨著元昊的時候,這些情報人員,不可能傳遞情報,元昊也不可能給他們傳,天知道,他們是傳給什麼人的,萬一給了遼國,那不是暴露了麼。

可是在大同府之後,元昊已經決定,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當時按照他的偵查,周圍最少500里的範圍之內,沒有大股遼軍,最大的駐扎遼軍的地點,是在興慶府,也就是原來西夏的首都。

哪里駐扎的,要麼是投降的,要麼是二線部隊,而且總數只有5萬,這部分,元昊根本不放在眼里,3萬重騎,1萬輕騎,這樣的隊伍,別說是5萬雜牌軍,再來5萬也不夠看。

這種情況下,當然是沒有問題了,按照之前跟北宋的預定,他們的戰爭也結束了,就跟兩個情報人員分開。

這兩個情報人員,也算是不錯了,在離開大同府之後,快馬加鞭,用了1天多的時間,就進入到了北宋境內,然後第一時間,把從元昊身邊,記錄下來的東西,交給了秘密渠道。

這些人員,是被賈朝昌派出來的,當然承接著賈朝昌的意志,他們幾乎全程的觀察了元昊的戰爭過程,形成了報告,當這個報告,最終匯總到了樞密院之後,成為了北宋研究的重點。

當然了,除了樞密院之外,也出現在了的狄青等軍方精銳哪里,由他們共同判斷,遼國到底損失了多少。

這一份報告,送到了樞密院的時候,樞密院的所有,有資格接觸到這麼一份情報的人,第一個感覺就是,不可能。

沒錯,這是不是拿錯了。

西夏已經滅亡了,按理說,對遼國最多就是搗搗亂,可是看元昊在遼國的表現,的簡直在最不可能的前提下,辦到了這樣的戰果,以目前北宋,包括韓琦在內,所有的將軍,都不可能做的比元昊更好。

最關鍵的是元昊的狠,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在的草原上造成了無邊殺戮,保守估計,最少在400萬以上,這樣的血腥手段,任何一個北宋的將軍都做不到。

當然了,對付手無寸鐵的牧民,或者是雜牌的戰斗力的牧民,想殺是真的沒問題,8個月的時間,不停的殺,殺了這麼多,真的換北宋來,經過職業訓練的軍隊,會殺的更多,可是能殺跟最終的殺了,那是兩回事。

別的不說,只要這麼做了,那等待他們的,將會是噩夢,400萬的血腥,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就算是曾經的殺神白起,坑掉了幾十萬的趙軍,殺氣沖天,可是最終,還是被秦王忌憚,最終不得善終,那還是在先秦,到了儒家佔據主導的時代,的這樣的殺戮,對于儒家來說,那是不可饒恕。

更別說,在北宋,武將的地位,非常的尷尬,重文輕武的前提下,別說是有什麼問題,就算是沒有問題,也會弄個莫須有的問題,讓你身敗名裂,更別說殺人如此之多,不管是誰的,單純言官,就能夠讓他們徹底沉淪。

元昊好大的殺氣,幾乎已經確定,殺人是數量是一個確定的數字,那麼對于賈朝昌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確定遼國的損失,以及巨大損失之後的遼國,是否有能力抵擋住的北宋的突襲。

從確定對遼國一戰,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很長的時間,邊境稜堡,在賈朝昌的關心之下,選擇重點位置進行修建,按照狄青判斷,防御力度比之前最少提升了一倍。長弓兵的改造,也已經開始進行,禁軍的實力提升了很多。

這些都是對北宋有利的地方,可是最終,沒有成行的原因,還在于,對于遼國的判斷,這是幾十年來,唯一向遼國的出手,必須要保證萬無一失,否則的話,一旦損失,不用韓琦去爭,他賈朝昌自己都要下去了的。

這一戰關系到了賈朝昌的政治命運,哪怕是一點點的成績,也足夠他穩定住局面,甚至更進一步,不得不小心起來,整個樞密院都開始,以這個名義運轉起來的,大量人員共同分析這一個遠在數千里之外的戰爭,幾乎把每一個細節都給分析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