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

趙信關注玻璃,利潤肯定是關注的重點,在明清的時候,一塊巴掌大小的鏡子,都能夠高達百兩,物以稀為貴是肯定的,在最初的時候,鏡子的配方,一直都掌握在威尼斯人的手中,為此,他們整整保存了400年。

所有生產鏡子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囚犯,被孤立到一個島上的生產,這個生意也成為了威尼斯人最暴利的生意。

後來伴隨著研究和時間的推移,玻璃的配方開始流傳,可是一直以來都解決不好玻璃制品之中的氣泡的問題,當時,只有威尼斯人,能夠制造出完美的玻璃制品,其中包括了一些高檔的,美輪美奐的工藝品,還有大型的鏡子。

這些工業品,幾乎可以稱之為寶物級別的,每一件都相當的昂貴,很多人,一直都在尋找關于他的秘方。

最終,用了幾百年的時間,花費了不少的代價,最終得到的秘方卻非常簡單,就是一句話,均勻的攪拌。

在加工玻璃液體的時候,通過均勻的攪拌,就可以清理掉玻璃之中的氣泡,就這麼的簡單。

氣泡是因為玻璃之中的一些礦物,通過加熱之後,發生了熱反應,最終變成玻璃這一種化合物的過程,在變化過程之中,會產生一些氣體,傳統的方式的,不注重清理氣體,這些氣體之中的大部分,都被封存到玻璃之中,形成了難看的瑕疵,這也制約了玻璃價值。

真正完美的玻璃,那是不能夠有氣泡,而且擁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在沒有秘方之前,往往要幾百次,甚至是幾千次,才能夠成功一次。

趙信也是當一個故事听到了關于玻璃的東西,他可以說,掌握了玻璃制品的最高秘訣,可是他卻沒有入門的知識,現在,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方法,制作出透明的玻璃出來。

可是,這沒問題,知道了玻璃的基本材料,就向著這個方面努力就好了,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實驗方法,總是能夠制作出來的。

只要制作出來,以玻璃鏡,還有玻璃本身變換多端的形態,可以融入不同的色彩和圖案,可以隨意的制造的形狀,這個玻璃制品,肯定能夠獲得海量的收益。

錢,肯定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一個可怕的,足以容納千萬人的城市,就算是在後世,都需要無數的投入,深圳這個中國最新型的大城市,也是在天時地利,甚至在國家資本的支持之下,用了足足20年的時間,才基本上有了千萬的規模,那已經是21世紀了。

可是在北宋,依靠著現有的科技條件,需要的投入就更大了。

就目前定海軍,容納120萬人城市,還有大規模的工業,看起來是半年之中興建起來了,可是其中的投入是多少,不說本地生產的,節約的費用,單純一些原材料和必要的商品的購買,就超過了2億貫。

這就是一個城市的可怕的,在不發達的封建社會,興建一個城市更加的可怕,看起來,這個城市,沒有亭台樓閣,沒有宮殿樓宇,也沒有什麼看起來花錢的地方,可是就是這麼的細微之處的花費巨大。

什麼東西,哪怕再怎麼的便宜,當這個基數達到巨大的時候,最為可怕,比如說,鹽,在北宋價格算中等,可是乘以整個北宋億萬的人口之後,就非常的可怕。

定海軍別的不多,就是各種基數大的東西多, 40多萬套房子,1000多棟工廠,還有類似鋼鐵廠,水泥廠這樣的大型工廠,甚至單純種植的抗污染作物夾竹桃,在可怕的面積之下,耗費就超過了千萬貫。

鋼鐵和水泥,會伴隨著產量的繼續增大,價格不斷的降低,趙信也想過,保持10年到20年的時間的高利潤,可是最終,還是被他放棄了。

無論是鋼鐵,還是水泥,都代表著整個國家的力量,足夠的鋼鐵和水泥面前,游牧民族的鐵騎將會寸步難行。

原來,一座座的城市的興建,是耗子巨大,可怕到了極點的投入,可是現在,伴隨著鋼鐵和水泥的應用,真的打起仗來,城市就會變成叢林,鋼鐵興建的叢林,讓任何敢于進來的,都葬身其中。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真的,以定海軍的七八層樓房為例來說的話,首先高度,25米以上的高度,只要封閉了下面,就是一個天然的炮樓。

鋼筋混凝土和水泥,阻燃性也比較好,不容易被燒著,傳統的攻擊方法,很難對他的主體產生影響,這是一個天然的堡壘,只要有所準備,整個北宋大地上面,各個城市,甚至是鄉村,都是這樣的話,游牧民族的騎兵再怎麼厲害,還能夠縱橫麼。

明末的滿清,滿萬不可敵,說是夸獎,實際上,滿清滿萬的有多少,在崇禎二年的那一次入關,雖然說,打到了北京城下,可是不是勢如破竹的打過來的,那是一路的避重就輕的過來的,幾個關鍵性的城市是有攻城,可是大部分的城市是放開的,甚至一些堅固一點村寨,都沒有順勢的打下來。

草原的承載能力,讓游牧民族在人口上面的比較,遠不如農耕民族,之所以強大,一方面,是北方惡劣的環境,跟天地對抗,產生的更加強大的體魄,再有就是馬。

可是當水泥和鋼鐵的大量應用,當長弓這個準熱武器標準的武器的大量使用,可以把堡壘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或許,有些地方,會讓游牧民族的騎兵出其不意的攻破,可是再如同的之前那樣,迂回的長驅直入,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在攻擊的過程之中,會崩掉他們的牙。

當游牧民族跟農耕民族,拼起消耗來,別說是一比一,甚至一比二,都能夠把游牧民族給換光了。

在鋼鐵和水泥,未來可能會降低到合理的利潤水準的前提下,在定海幣也沒有辦法大規模的量產的前提下,尋找其他的財源,則是必然的選擇的。

在石化和日化這兩大化學產業,因為安全性的原因,不得不暫緩發展,放在積累實力的實驗模索的過程的時候,玻璃就應運而生了。

玻璃也算是一種化學反應,可是他的整體,跟煉鋼類似,都是通過熱處理,讓一些原料進行混合,其中,不可控有毒有害氣體,也不算很多,這就成為了幾乎必然的選擇。

玻璃,肥皂,火藥,被稱之為穿越者的三**寶,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容易制造是肯定的,這三者,都能夠在古代的環境之中,找到原材料,並且通過模索制造出來。

特別是後兩者,根式容易,一個人,小作坊,留能夠做出來的,玻璃是三者之中的技術含量最高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是只有有幾個幫手,有一定的資金,模索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做出來,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當然了,錢雖然是趙信選擇,是選中玻璃的一個重要方面,可在某種意義上面,還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玻璃除了賺錢這一個的選擇之外,還有他的實用性。

玻璃,在後世,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常見工業產物,玻璃產業,跟鋼鐵,跟水泥一樣,也都是大宗的產業,是龐大企業的代名詞,玻璃也分化出了無數的品種,成為了日常生活中間,最重要日用品之一,可以說,生活之中的每一個行為,都跟玻璃有著不小的關系。

最日常的使用,就是鏡子了,後世從玻璃鏡開始,穿衣鏡,衛生間鏡子,化妝鏡,甚至是隨身攜帶的鏡子,幾乎遍布到了家庭和身邊的各個位置。

一個家庭的,如果家里沒有幾個玻璃鏡,就真的不能夠稱之為的家庭,有些家庭,甚至以玻璃和鏡子為主題進行裝修,也算是一個另類的風光。

除了玻璃鏡之外,日常用具之中,玻璃器皿,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方面,在一些喜歡玻璃用具的家庭之中,甚至跟瓷器什麼的,不相上下。

至于實驗室之中,更是沒辦法拒絕玻璃的存在,以玻璃為主的器皿,成為了實驗室之中的標準配置,各種器皿對于精度和小幅度的加熱,都有巨大的作用。

這些都是趙信投入到玻璃研究上面原因,卻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趙信這麼投入到玻璃上面,原因只是為了制作出可靠的玻璃窗,也就是傳統的,大型平板玻璃。

玻璃窗在後世,已經是稀松平常的了,這個一般家庭必備的東西,甚至有無數的玻璃種類進行挑選,透明玻璃,單面玻璃,毛玻璃,還有其他的,所有的用戶,都可以通過個人的喜好,對玻璃進行挑選。

趙信現在,連玻璃都沒有做出來,對于玻璃工藝也沒有模清楚,他卻非常需要玻璃窗。

定海軍的房屋是鋼筋混凝土,這種跟北宋原有的建築截然不同的房屋,目前,使用的卻是傳統的木質紙糊。

建築物,跟材料相匹配的,紙糊的窗戶,中國使用了幾百年,可以說,已經深入人心了,可是在高層建築上面,卻不太適合的。

低矮的房屋的,因為植物的遮擋,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效用,貼近地面的風很少有很大的,在經過油脂處理過的紙,可以遮風避雨,同時可以保暖,可是在更高的層上,比如說,五層以上,相對較高的地方,風就很少得到遮擋,這樣的風力是相當強的。

在大規模的普及了高層建築之後,三層以上,紙窗的破損率就很高。

本身,改進一下造紙,也不是很難,可是在確定了污染的問題之後,趙信經過一定的猶豫之後,停下了這個步伐。

後世任何人都知道,造紙是一個污染非常嚴重的企業,一些先進的造紙集團,往往要承擔很大規模的治理污染的費用,所以才會有一些小型造紙廠,他們選擇流竄的方法的,到窮鄉僻壤之中排污,或者是直接深埋在地下的排污管道進行排污。

趙信對于紙一知半解,如果花費力氣和資金,在集中了工匠的前提下,未必不能把更加廉價的紙給制造出來的,可是那樣有什麼用,還要承擔著的污染的危險。

定海軍對于紙張的需求,並不算很多,北宋的各種紙坊也相當的發達,分門別類的數百種紙,完全可以滿足一切需求。

可是這個需求,是在傳統的消耗之上,這個糊窗戶的紙,就不在計劃之中,這樣大規模的破損,不但耗費資,跟定海軍自己可以生產的東西不一樣,所有的紙都必須要外購。

外購也無所謂,定海軍有足夠的資本,支撐大量外購,可是就怕,購買也購買不到。

定海軍是工業化的生產,勞動效率和工作效率,被擺在第一位的,所以支撐起體量那麼龐大的煉鋼廠和水泥廠。

可是其他的北宋工坊,那就是一個手工作坊,加上對于秘方之類的控制,他們的產能非常的有限的,定海軍的介入,已經讓紙的領域,有些缺乏,再加上新增的這些,這是突然出現的增長額,要想在短時間之中,平衡這個供需關系,比較困難。

既然平衡不了,類似的產能恆等,需求加大的前提下,那就自然而然的根據市場的規律而來了。

市場規律是什麼,供需失衡,在供小于求的前提下,幾乎必然會漲價,在更高的位置,尋求新的平衡,這對于定海軍而言,是無法接受。

定海軍需求可不是什麼小數目,無論是研究,學習,甚至單純是糊窗戶的紙,這個從40多萬戶之中,聚沙成塔,已經非常可怕。

資金的壓力,永遠是次要的,在掌握了定海幣這個利器之後,錢是不缺的,可是物資不是錢能夠直接變回來,就算增加價格,搶了別人的貨物,也不是無休止。

可偏偏定海軍的需求,增長到了可怕的程度,每個月都帶來的增長,可能會讓紙的價格上天去。

這是趙信不願意看到的,當每月的采購量,基本上不能滿足的整個定海軍70%需要,關于類似紙張的價格,又有巨大的提升的前提下,選擇替代物,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