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

來自汴梁的人,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個景象,地理位置的關系,幾條合理的水渠,聯通西平湖和黃河,大量水,通過合理速度,從黃河之中,注入到西平湖的,他們抵達的時候,正好是注水第三天,三天的時間,讓整個西平湖蓄水2米多,在巨大的湖泊的深度來說,只是蓋住一個底部。

湖泊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是一樣深的,那不利于防洪,巨大重量,壓制著湖壁,會產生巨大的問題的,只有類似天然湖泊那樣,循序漸進,才可以。在整個西平湖之中,開挖的關系,核心地方大概五六平方公里,是超過30米的深度,之後逐步降低,到最邊緣的地方,會降低到了三四米的樣子。

這樣獲得較多容積,方便施工,同時,對于整體的結構壓制不是那麼的大。

此時,只有核心區域,五六平方公里的地方,有淺淺的,兩米左右的水,算下面積,3天的時間,累積需水量,已經達到了1500立方米,數量非常龐大。

有6平方公里左右的水面,波光陣陣,因為上方,還是比較干的關系,一些之前沼澤,也都清理了一遍,露出黃土,按照一些技術人員的介紹,每天的需水量到一定的程度,如果黃河水一直都可以以現在的情況的話,大概50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蓄水。

當然不可能是50天,這個時代,或許可以完成水閘,水閘的效率不是那麼的高,就是一個巨大絞索,必須用人力和畜力,每一次開啟和關閉,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是整個靈州水利工程的核心,關系到周圍60萬畝水澆地和接近100萬畝旱地的澆灌,水澆地是水渠周圍3里,可是其他地方,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費費力氣就可以了,總之,比起其他的地方,也要容易很多,這個可以開成半水澆地。

蓄滿水,然後再開放流入到其他溝壑之中,這需要大量的時間,一邊放水一邊流入,大概在水位到25米左右,就可以放水,到時候,蓄滿的時間,就更久了。

這又不是水庫蓄電,要蓄滿水之後才能夠發電,這只是最基本的農田水利的,本末搞清楚就可以了。

一目了然的結果,雖然蓄水的只是位于核心位置,不到6平方公里左右的小湖泊,可是稍稍看看周圍的布置,就已經知道,整個蓄水的面積到底有多大了。

有什麼,跟實際的例子相比,哪怕是最想挑刺的那些保守派,也無話可說,都擺在明面上了,還拿什麼說,這麼一個巨大的蓄水池,把黃河之水進入,只要通過溝壑,就可以引流到其他位置,甚至,真的沒有落差的話,還可以用畜力拉的水車,進行抽水,這樣的效率,比單獨人的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水是流動的,只要有一定的力量作用,就可以自動的進入到溝壑之中,然後滿足灌溉的用水。

對于基礎建設,對于農田水利的投資,之所以有人反對,那是因為資金的關系,朝堂上面的資金,都是拙荊見肘的。

朝廷的資金,需要首先滿足整個朝堂的正常運行之後,才會考慮到其他的方面,就算是稍稍剩下一筆錢,也就是縫縫補補,不考慮效率,只考慮可能出現的問題。

沒問題,或者是少點水,最多就是減產而已,可是一旦出現問題,比如說,大範圍的水災的話,那個影響可就大了,一旦淹沒超過百萬畝,百萬畝絕收,帶來的影響,可不簡單的是100萬石糧食那麼的簡單,那個局面是連鎖性。

在遇到趙信之前,葉清臣更多的是糊裱匠,在目前北宋比較惡劣的財政狀況之下,不停的游走,減少一些支出,讓五個蓋子,蓋住六個瓶子,每年能夠做到的有限。

也就是趙信的出現,讓葉清臣有機會,整修一下北方的農田水利,因為此時此刻,因為資金的長期不足,北方水利系統已經到了崩壞的地步。

就這樣,也是滿頭包,效果如何先不用說了,資金問題更加的嚴重了,好在,有限的一點資金,哪怕浪費很大,還是用到了實處,只要在兩三年的時間之中,持續的投入,當一切貫通之後,就可以的讓北方的水利,發生明顯的變化。

連三司使葉清臣,在掌控著龐大的資金的前提下,都不能夠合理做好北方的水利工程,更別說一切都沒有基礎的西北。

這些人,沒打算讓韓琦跟葉清臣相比,靈州的基礎,比起北宋的北方來說,差了不知道多少,雙方都是在利用黃河,可是黃河下游,跟黃河中游,哪能一樣麼?

真正看到了西平湖的時候,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了,這是一個何等偉大的工程,這個蓄水池完成,不斷的引入黃河水,借助這周圍的溝渠,會帶來多少的良田,一些主抓民生的官員,甚至可以從目前一片枯黃的草原上,看到未來一片郁郁蔥蔥,麥子黃了的景色。

一些還不甘心的保守派,想了想,想說原來就有,可是張張嘴,他們卻說不出來。

西平湖還沒有徹底蓄滿水,不說是那些周圍的附屬工程,就說最核心的6平方公里的湖面,距離最上面,還有的最少25米左右的距離,這些邊壁,沒有經過水泥處理,只是簡單的加固,上面還留著各種的痕跡。

在湖壁的這些痕跡之中,明顯一下下開鑿出來,跟天然的湖泊,這中間的差別,只要是長了眼楮的,都可以看到,說瞎話都沒辦法說了。

一般的湖泊,大部分,平均水深在4米以下,最深超過10米水深的湖泊,都非常少見,除非是天然形成的結構,或者是海洋,才會有更深的水深。

超過25米未蓄水的面積,還有大量的水,源源不斷的注入,誰都清楚,這是一個新挖掘的,不管利用了多少地利,只看這麼一個湖,只要是對灌溉有一些了解的,都清楚它的作用。

如果這個還不能說明問題的話的,蔓延在周圍,最少12條主干渠,分支了無數細小的,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周圍的水渠,還不能夠說明問題麼。

站在其中一處較高的地方,可以把西平湖,還有周圍的所有水利工程,都看在眼里,靠北方一點,一共是四條水渠,在不停的向著西平湖注水,那是聯絡黃河的水渠。

他們沒什麼地理認知,卻可以看到,這四條水渠,遠遠的通向遠方,看不到盡頭。

人的視線,看到的東西,遠近真的很難說清,抬頭看到星星,那是在億萬光年之外,平地上面,基于地球的曲度,一般在平地上,也就是幾十公里的樣子。

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三五十里,已經算是正常了。

前後左右,12條溝壑,哪怕每一個只有50里,也是600里長的溝壑,加上這個池塘,這個總的工程非常的可怕。

甚至一些官員,還上前詢問了一下,這里距離黃河到底有多遠。

不算遠,也不算近,北方距離黃河有400里以上,西方距離黃河近一點120里,這四條水道,其中有兩條是從西方引來,兩條是從北方引來。

單純4條水道,就超過了1000里溝壑,這樣的大手筆,誰都難以想象,這都是已經開始出水的,在西北,除了黃河,還有什麼的河流,水量有這麼大麼?

看著一個個震驚的莫無表情的眾人,負責這一項工程人員,一臉的笑意,他們得到了韓琦的囑咐,知道他們是為什麼來的,當然要震震他們,否則的話,在西平府周邊看看就可以了。

西平府周邊溝壑密度,也不小,可是跟這個西平湖周邊,是不能相比。

好容易找到了西平湖這個地方,有天然的環境,一般的工程量,就能夠早就出接近一倍的效果,同時周圍的地勢,環境,只要下雨的話,很容易通過溝壑,還有其他的方法,流入到這個湖泊之中。

這是一個天然蓄水池,不但能夠引入黃河水,還可以加強對周圍降水量和地表徑流的利用。

灌溉,其實最適合的,還是降水,後世借助科技,在沙漠之中,開墾耕地,種植蔬菜,那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神奇,可是只要是稍稍有些頭腦,或者有些辦法的人,一處有降雨的地方,跟沙漠相比,都不會選擇後者。

在降雨之下,很自然的,會產生一些多一些少,風調雨順,不過是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而已,真正能夠實現的,少之又少。

地面上,為什麼會形成河,就是因為,降雨所帶來的的水量,無法排泄,通過最開始的泛濫,接下來,尋找合適的地方,流入到大海之中,形成一個平衡,這就是河流的成因。

西平湖也一樣,自然沒有形成的環境,在人類的改造之下,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核心,在測試了一下之後,就形成了這個北方極少見到的,總蓄水量超過了2.5億立方米的人工湖,這個工程只要完成,幾乎自然而然的,會成為核心和焦點,拿這個出來,震懾這些不懷好意的人,是最適合不過的結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