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

接下來的幾天,渭州大會依然照常召開,牛的數量增加了一些,馬的數量卻下降了一些,但是無一例外的,馬的交易不斷的創造新高,每一次爭奪的時間並不長,幾次舉牌之後,大部分,都叫到了最終的價格,僵持的局面很少出現。

換成牛,就不一樣了,除了最開始的兩天,後面的幾天,牛的交易量持續走低,到了第三天的時候,牛數量開始減少,到了第四天第五天的時候,是固定每天2萬頭,還沒有辦法完全完成交易。

從需求上面,馬的需求,主要是在商業上面,用馬幫或者是馬車,運送貨物,通達四方,在這個上面,總量是有限。

牛就不一樣了,對于種植為生的北宋農民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任何一個家庭都缺乏牛,有了牛的話,對于勞動強度,還有產出比例,都會有巨大的提升。

可是,為什麼馬這麼高昂,一直都受到青睞呢?

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在中國北方舉行的牛馬大會,太過偏遠了,也就是宣傳到位,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來,否則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成交量。

在這個時代,出行的成本還是非常高,可能整個北宋而言,能夠買的起一頭牛的家庭,可能超過數百萬,可是讓這些家庭,不遠千里,甚至更遠,過來買一頭牛,那是絕無可能的。

現在,也就是在渭州的周邊,不超過300里的地方,知道了這個消息的一二三等戶會過來,在有,就是錢莊們為更大範圍訂購的那些。

同樣,熱潮的購買,也讓錢莊和商會,考慮了順道購買一部分耕牛的想法,跟著未來馬隊一起回去,也不算付出更多的成本,11貫左右,一頭牛的價格,在一些耕牛缺乏的地方,還是有兩三成的收益。

正因為是附帶,所以總量也不會太高,甚至韓琦都有些擔心,這些牛不一定可以全部成交,這從日益縮減的銷量上就可以看出來,到是馬,比較固定了,每天拿出幾千匹左右,都可以完成成交,價格上面微微有些下降,幅度卻不是很大。

接下來的幾天,波瀾不驚,商人也非常的明白,這個拍賣會,總數是固定的,一共是20萬匹馬,30萬頭牛,他們有足夠的機會的,不用在一次兩次的爭奪,非常有默契的,只要達到了115貫左右,就停下來了,除非是擁有2匹以上的軍馬的情況。

渭州牛馬大會,進行的相當的順暢,第二天的5000匹馬,最終全部成交完畢,最終馬的平均成交價格,在112貫,比起最開始的少了一點,因為連續的成交的關系,他們的熱忱也沒有那麼的高了,馬的價格開始逐步的回歸,回歸到了比較幾平均的價格上面,預計明天,馬的價格,依然會相當的降低,到最後,整個馬的價格,會降低到比100貫多一點的程度。

這是正常的事情,在第二天之後,就有人提出來,加大馬的投放力度,減少牛的投放,因為到了第三天,牛的成交量就大規模的萎縮,之前的交易量集中的爆發,現在,當這個交易量減少之後,很自然的,就到了低谷。

不過因為馬的數量,稍稍的提升,到第三天之後,每天拿出來的馬,就超過了8000匹,成交量也穩住了。

8000匹馬,一匹馬112貫,也就是說,僅僅是一天的馬的成交,就高達的90萬貫,五天累計,接近450萬貫。

也就是說,韓琦提取的保證金,前兩天的馬的成交量,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的,之前所有的程序,系統的問題,全部都不是問題了,剩下的,將會是淨利潤。

當牛的數量降低到了2萬頭牛的時候,開始穩定了每天的成交量,成交價沒有馬那麼的熱切的,不可能提升一成多的價格,略微的有些降低,最終平均的價格在11貫左右,比起預計的12貫,略微的有些降低,22萬貫的價格,也讓一天的整體的拍賣銷量,超過了百萬貫,這就成為了固定的數字。

這其中,渭州令的臉上,充滿了笑容,5差不多是550萬貫,也就是說,單純這個,他可以留下的就是接近17萬貫。

才五天的時間,就有這麼多錢,而付出呢?

滿打滿算,整個投入也不過是3萬多貫,也就是說,不說第二天,單純第一天,就足以讓他們之前所有的投入,都已經回本了,那麼接下來的,就是淨利潤了。

當然了,當拍賣會進入到了正常的局面的時候,他找到了韓琦,提到了錢的問題,當然了,他不是擺明的直接提出的,是比較間接的,只是提到,現在渭州的特別情況,之前支出資金太多了,整個渭州運轉都出現了問題。

對于這個,韓琦非常大度,他也很清楚,只要這個拍賣會能夠繼續下去,渭州就是繞不開的點,之前,渭州說沒錢,現在,在整體資金還沒有結算的前提下,他決定,直接把17萬貫提取出來,讓渭州提前進行一些建設。

17萬貫,如果跟整個拍賣會的交易總額比起來,真的不算太不多,可是拍賣會跟渭州,這是兩碼事情,渭州原來,哪怕整個州調動的資金,挪用了一些撥款,也不過是三萬多貫,現在,直接翻了五倍。

韓琦提取這些錢,也不是那麼的輕松,原因很簡單,錢不是立刻到賬的,需要一定的時間,特別是匯票這樣,只有直接購買,或者拿出現金來購買的,才會直接的到賬。

到現在5天的時間,賬面上超過了550萬貫,可是實際上的現金,就算加上金銀,也不超過70萬貫,拿出來17萬貫,等于是一下子拿出了五分之一多一點。

可是韓琦毫不猶豫,這個渭州大會,已經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渭州的城市規模小,承接力量有限,如果想要把渭州牛馬大會作為一個常備的狀態經營下去,就必須要做出改變。

沒錯,在目前的狀態,牛馬屬于是一個稀缺資源,一場牛馬大會吸引了整個中國,最頂尖商人之中的一部分,這已經是非常可怕的,可是之後呢?

別人不知道,北宋一共收獲了多少牛馬,可是韓琦能夠不知道麼,500萬匹馬,800萬頭牛,這一股牲口的進入,必然會讓北宋吃飽。

可是之後他對于靈州的規劃,是在邊境軍州的基礎上面,大規模的發展畜牧業,這不是韓琦主動的,而是情況逼著他來做。

超過2000萬頭的牲口,其中還有1300萬的大型牲口,就算是北宋這麼一個強大而富庶的國度,要想消化,也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幾年,在這樣的前提下,這些牲口,要找個地方養起來,並且增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在沒有得到靈州之前,要養活這些牛不容易,可是現在,靈州龐大的草場,還有因為靈州的屏障,而安全起來的其他西北軍鎮,也擁有了大規模放牧能力。

可想而知,伴隨著這麼一個雄厚的基礎,哪怕西北沒有西夏產出的牲口那麼多,未來牲口也不是一個稀缺的東西,特別是牛來說,這種情況下,從稀缺資源變成一般資源的話,再想如同現在這樣,吸引這麼多的商會來,那是絕對不行的。

那就必須要愛接待上面做文章,保證一些基本的接待能力,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

本身,渭州令在得到通知,要來拿錢之後,還很高興,可是到了韓琦這里,卻知道了,拿到這個錢,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這一筆錢,必須要用在牛馬大會上面。

韓琦還大度的表示,不但錢會全部到賬,還會預付一部分的勞力,主要是馬和牛。

牛馬作為整個世界是上,最出色的畜力,它可不單單是幫助建設這麼的簡單,歷史上面,能夠發展起來的文明,基本上都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其他的州很難,甚至連人類起源的非洲,也是一盤散沙,原因很簡單,沒有牛馬的存在,或者說,他們要想獲取牛馬非常難。

沒有牛馬,就沒有遠超過人的蓄力,就沒有快速的工具,更加沒有力量的結合,他們依然保持著原來的發展,沒有走上強國這一條路。

整個北宋都缺馬,渭州也一樣,他們用資金動員了大量的人力,才完成了渭州大會提前的準備,

現在,如果有這些錢,還有預付的這些牛馬,他們的效率就會更高了,可能原來需要更龐大的人力才能夠完成的項目,現在只用一半,甚至更少,就能夠完成。

不過,這可不是之前那樣,臨時性的,甚至簡陋的建築,這是包括了幾個永固的場館在內的一系列的項目,投入也會更大。

一個簡單,甚至可以用簡陋來說的牛馬大會的會場,總共花費了3萬多貫,可是一個永固的,能夠承接短時間的大規模大會,和長期的不間斷的交易的市場,這個投入可是巨大的,保守估計就是30多萬貫,足足翻了10倍。

這讓渭州令有些猶豫了,如果,按照平常的估計,1000多萬貫的交易額的話,他收獲的,也就是30萬貫,要把所有的收益,都投入到這一個永固性的建築上面,這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