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

正因為步人甲已經基本到位了,未來第二批第三批,可能要推後,畢竟,一個步人甲四五十斤,幾十萬個,對于整個後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如果說,這個交易,沒有任何的變數,韓琦一定會樂的慢慢來,可是對于北宋來說,一切都在爭分奪秒,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注意,甚至一定前提下,遼國隨時都有可能推翻之前的決定。

韓琦在其他的東西上面想辦法,這一次的,價值300萬貫左右的,糧食,鹽,其他的綾羅綢緞和奢侈品,相對比例就較高,這是一個試探性的行為。

這些東西,在北宋也是高價的物品,相對于步人甲而言,這些東西獲得起來,相對比較容易,而且運輸也非常方便。

隴西距離四川比較近,這一條路不好走,出川的道路,最好的,就是在長江上面行船,千里江陵一日還,說的就是這一條出川的通道。

在北宋,四川的文名很重,不少高官都是出自四川,但是,幾乎沒有哪一個,是從四川到陝西這邊的。

畢竟,出川的道路難走的,跟跋山涉水,不停攀登出陝道路相比,乘船是最好的選擇,不但能夠去繁花錦繡的杭州,也可以順著京杭大運河,前往汴梁。

或許這一路,更加的遙遠很多,可以說,是繞行了大半個中國,可是一定程度上面,甚至更快。

水路,除了少數惡劣的天氣,其他時候,可以泛舟而行,特別是針對長江而言,不用乘帆,也可以快速的行進,這極大的節約了時間。

水路是出川最好的一條路,可是另外一條路,也沒有廢棄掉,關中到四川的道路,曾經,也是楚漢之爭的關鍵,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也是誕生在這里,到了唐朝,四川的鹽鐵,是一個王朝興盛的根基,李唐正是得到了四川之後,才獲得了稱霸的根基,走起了跟秦國同樣的道路。

到了宋朝,因為長期的戰亂,關中平原有些荒廢,北宋實際上,在陳橋兵變之後,臨時的佔據了周朝的首都的汴梁,作為國度,之後也曾經想過,向洛陽,或者長安的遷移。

在宋之前的歷史之中,統一的中原國家,這兩個交替成為國度,幾乎是掌控了整個中國的歷史,這兩個城市的底蘊,是其他的城市所不能相比的。

可是最終沒有成行的關鍵,實際上還是在基礎上面,關中平原,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沃土千里,支撐起漢朝和唐朝兩大強大王朝的根基了。

洛陽也不行,五代十國的戰亂,洛陽這個天下的中心,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再加上北宋的制度,以中央壓制地方,僅僅是中央的禁軍,就高達數十萬,河南也無法支撐龐大的人口,這時候,汴梁這個位于京杭大運河關鍵地方,可以便捷的連接南方的地方,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可是再怎麼的破敗,洛陽和長安,根基還在,底蘊還在,洛陽,成為了河南府,而西安成為了西北的中心的,所以聯絡西安和四川,也不是一點都不通行。

在西北,也不是沒有大城市的,特別是西安,也是一個重要的大城市,哪怕比起來四京來說,已經不復曾經漢唐風采,可是比起一般的城市來說,底蘊更加深厚一點。

因為蜀錦的價格高昂,一些高端的絲綢鋪之中,也有一些留存,以韓琦的能力,在這里調動一些蜀錦,是可以辦到,他專門調集了很多絲綢。

這一百萬物資之中,除了10萬套的步人甲,佔據了三分之二左右之外,剩下的三分之一,都是這些高檔的奢飾品,其中,又以蜀錦為主。

這是韓琦的一次冒險,他也想探一探對方的底線在哪里,以方便接下來的行動,靈州合約已經簽署,按理說,是不能修改的,可是三次交易,還是可以找到一些漏洞,比如,調整一些比例,這一次,他就增加了相當數量的錦緞。

遼興宗貴為遼國皇帝,不是一個沒有見識的,作為歲幣的一部分,加上宋皇的賜予,偶爾也是會見到蜀錦,但是,那都是最低級別的蜀錦,跟這一次這麼大量,質量上還在中上的,是有些區別,精美程度更高,數量也更多。

當然了,歲幣是什麼,那是不平等條約,又沒有約定要給多少的,作為賞賜,也不可能大量的給,偶爾一些,都是漏出去的,也不是最好的那種,畢竟,澶淵之盟約定的是20萬匹絹,這些多是一些遼國的重要節日,或者是一些外事活動之中,獲得的賜予。

靈州合約,不一樣,這是交易,那麼就盡可能的拿好的,貴的,也可以,只要價格上面足夠的高,也是可以接受。

一匹上等的蜀錦,價格也相當的昂貴,就算是在北宋的,也同樣是如此的,最便宜可能也要5貫以上,一些稍微上一點檔次,價格更是高昂。

韓琦挑選的,當然不是中下等的,那對于他而言,拿不出手,他選擇北宋這邊的價格在30-80貫,可是給遼人,那就是翻了10倍,300-1000貫,甚至一些少見的精品,他的價格高達3000貫一匹。

看起來是有些漫天要價了,可是跟那些只是見過普通的白色的絹,哪怕是綾羅之類的,都沒有見過的遼人來說,他們何曾見,如此精美的錦緞。

一匹蜀錦,就是一副美輪美奐的畫卷。甚至一些,可以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變換出不同的圖案,甚至可以通過特別的裁剪,形成別樣的風格,這不是衣服的材料,這本身就是獨立成畫的東西。

這一點,不得不說中國古代的創造性,這一批批的錦緞,都是中國,用了千年的時間,依靠著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一點點的積累下來的智慧的結晶,別說是現在,剛剛從愚昧和落後的狀態之中走出來的遼國,就算是同樣有發達文明的歐洲人,也是從未見過。

古絲綢之路是什麼,不就是不遠萬里,把絲綢,從中國運往歐洲的通道麼,任何一匹普通的絲綢,從中國到了歐洲,都可以比黃金更加的昂貴,一些稍稍好一點的,甚至比起黃金,更加昂貴10倍,要知道,因為處于對外商的不信任,連稍稍高一點的絲綢,都不會賣給外國人,更別說是精品和貢品。

連千年之後外國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這個時代的遼人來說,也同樣如此,當一系列的樣品,展現在了遼國君臣面前的時候,一個個的朝臣和皇帝的眼,都放大了許多。

這些,就算是放在北宋,都可以吸引眾人的眼球,更別說是土包子一樣的遼國,他們何曾見過這樣的東西,還不嗷嗷叫著上來的。

這麼的珍品,可能在某些憤青的眼里,是不能出來的,可是哪怕是韓琦,也不在乎多給一點,這些,對于北宋來說,真的是無足輕重的。

沒錯,這玩意,對于國與國來說,沒用,要知道,在高官的眼里,這玩意,就是一個玩賞的價值,沒有多少的實際價值,兩國交戰的時候,指望你穿著綾羅綢緞來戰斗,恐怕北宋會笑醒。

給了他們,還減少兵器等的給予,等于是浪費遼國的金錢,這中間,韓琦還是捏著一把汗的,也做了適當的準備,如果真的,遼國大怒的話,他會用的差不多2萬套步人甲,還有其他的約定的武器,換下這一批奢侈品。

不引起遼國的惱怒,哪怕在原有的方案的基礎上面,更進一步的把靈州和議給確定下來,都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如果遼國終止合約的話,最終吃虧的是北宋。

可是讓韓琦沒有想到的是,對于韓琦超過比例的做法,遼興宗和遼國貴族,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是歡迎,這不是表現上,客套的那種歡迎,而是真正的歡迎。

這個歡迎,不但表現在樣品的過程之中,也表現在交易的過程之中,之前在韓琦的印象之中,遼國從來都不是那個有效率的那種,可能當北宋的交易物品到位之後,他們的東西,可能要十天半個月的才到位。

可是這一次,在見過樣品之後,第三天,遼國就急吼吼趕著牲口前來交易,雖然把北宋負責交易的人員累的夠嗆,幾百萬頭牲口,要檢查有沒有問題,並且簡單評估一下,這需要大量的功夫。

韓琦當然準備的妥妥當當的,可是大量集中起來,任務也相當的集中,有些昏天霧地的感覺。

不過,這都是底下人忙乎,韓琦只要知道結果就可以了,就在他等待結果的時候,卻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遼興宗還專門給韓琦來了一封信,對于這個綾羅綢緞,相當的滿意,甚至還詢問,可不可以多一點。

這麼莫名其妙的要求,讓韓琦有些不知所措,為什麼會這樣呢?

哪怕這樣的要求,正應了韓琦的下懷,可是事出無因,還這麼的古怪的,到底是因為什麼,不搞清楚,他會睡不著覺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