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二章

第一批幾乎在戰斗結束之後,不足半時辰就走了,第二批則是在一個時辰之後。

這一批是俘虜,一部分士兵,還有後勤物資,當然了,還有繳獲,這些在臨時拼湊的一批馬車的帶領下,在俘虜們的背負之中,緩慢的前進,這是最重要的一批,好在,也是擁有車輛最多的一批。

他們的速度較慢,只有10里不到的速度,也就是普通步行的速度,這樣的速度當然不可能持久,從古至今,也沒有多少軍隊,在一段距離的行軍之中,每天保持著60里左右的速度。

但是,一天是沒有問題,連續的行進6個小時,足以讓任何一個硬漢沒有抬不起腿,可是靈州是絕對安全的地方,只要進入了靈州,一切都安全了的。

10里每小時的速度,從這個地方,趕到靈州境內,最少也要3個時辰左右,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不過,韓琦覺得,還是可以爭取的。

如果說,遼軍在追擊的話,他絕對毫不猶豫的,放棄這部分輜重,選擇立刻的離開,可是遼軍沒有。

西夏或者遼國的幸存者,他們在北宋的追殺下,勉強的逃走了性命,要想給遼國報訊,需要時間。

這里距離興慶府最少也是60里,按照的西夏軍逃到興慶府之下1個時辰,遼國決定和準備1個時辰,再過來一個時辰過來,這樣算下應該是可以的安全。

能不能盡全功,實際上,還是看最後一批的。

這兩者,是最關鍵的兩個部分,一部分代表著收獲價值最高的,另外是戰利品和物資,單純數百萬只長箭和幾十萬只穿甲箭,就足以讓韓琦重視了,這些東西,哪怕是在大名府采購,也需要相當的資金。

韓琦的動作,已經把事情向最壞的地方考慮了,遼國已經表現出了可怕的惡意了,專門的弄出一隊鐵鷂子進行偷襲的,只要達到消息,肯定會過來的,這點不可能帶有任何的僥幸心理的。

北宋,是不用做任何的保留,他們必須要盡可能前往靈州,不惜一切代價,當然了,能夠盡可能的保住牲口就保住,分成三部分也是這樣。

如果萬一保不住,就放棄跑的最慢的羊,現在已經分成了三個部分,牛馬這樣跑的比較快的,提前先走了,走的最慢的羊,加上還在收尾,盡可能的從戰場上面搜索足夠的物資。

這部分人員會在戰場上面,停留要給時辰左右,然後出發,在三組之中,他們是最慢,當然了,絕對的速度,要比之前第二個部分要高一點。

在熟練牧民的趕之下,羊的速度,要比步行的人快一點。

如果是科學的選擇的話,應該是最慢的先走,爭取達到同時到達。

可是韓琦不敢賭,甚至不敢用價值超過450萬貫的資金來賭,萬一這部分回不去的,那麼這一戰之中,最大的收獲,將會不復存在,這也是無法接受。

這也是明知道遼國可能擁有惡意,甚至做出了準備,但是有一絲的希望,宋軍依然在的根本原因,就是這一筆牲口,是無法拒絕的。

軍隊會隨著第二批,快速的回歸,一旦遭遇到攻擊,在發現無法戰勝的時候,他會選擇拋下俘虜和物資立刻的離開,對于最後一部分,專門留下了5000騎兵。

這已經是韓琦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因為在這樣的而戰爭之中,只有5000重騎兵,能夠發揮作用,其他的,就是添亂而已的,在錢和軍隊這兩者的考慮上面,更多的還是考慮軍隊。

韓琦的一系列的料想,實際上,都已經實現了的,或許是遼興宗對于西夏有些信心,或許是北宋的戰斗太快了的。

遼國沒有派遣追著西夏軍,只是在西夏軍中,留下了幾個,主要是負責監控和聯絡的,沒有派遣探馬跟著。

在遼國看來的,西夏軍有心算無心,已經是佔據了相當的優勢了,他們只是等待著消息就好了。

從開始到結束,不足一個時辰,絕大部分的西夏軍沒有逃走,只有在最終的時候,才有人趁亂逃竄,又在探馬和追兵的追趕之下,倉皇逃命,也就是幾個時辰之後,才想起來的,該怎麼做。

真正給遼軍報訊的,已經是6個時辰的晚上了。

從早晨到晚上,整整7個時辰的時間,這些殘兵敗將們,趕到了興慶府的時候,還遭遇了一些阻礙的。

真正知道這個結果,已經是深夜了,遼興宗又因為擔心北宋的偷襲,所以第二天才出發。哪怕遼軍的速度極快,出動也都是一人雙馬,甚至是三騎重騎,已經是最少15個時辰之後了。

一共才60多里的距離,30個小時,哪怕2里一小時,也跑完了,實際上,3個小時,第一批已經抵達靈州了,6個多小時之後,在確定距離靈州不遠的地方,軍隊也月兌離了第二批,首先的回歸靈州。

當兩者都安全的前提下,就剩下第三批和重騎兵了。

重騎兵不用擔心,韓琦很相信騎兵的統帥,他清楚會做出最好的選擇,一共就40萬頭羊,要是放棄有些可惜,真的遇到不可抗力的時候,也沒辦法。

在使用了新式的裝備之後,新式重騎的速度,應該是在遼軍之上的,只要不是意外被包圍的話,應該可以保證逃回來的。

第三批有些慢,不但出動的慢,走的也不算快,估計最少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夠差不多的走回來的。

連韓琦都沒有想到,遼國居然會給他們30個小時的時間,這等于說一個晚上的時間都給他們了。

整整走了一個白天,對于最後的這一只隊伍來說,絕對可以稱之為用毅力來趕路,到最後,幾乎是在牧民們騎馬和堅持之中,趕到了靈州這邊。

不但牧民們筋疲力盡了,那些羊也是累的夠嗆,就算是牧民們的大範圍遷徙,也不會連續的趕路 15個小時。

也因此,這些養之中,最少有半成,因為連續趕路,而受到了影響,要麼掉膘,要麼死掉。

雖然說,在西北,殺羊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的,在西北,因為羊較多的關系,一頭羊的價格,還不足700文,可是在汴梁,一斤羊肉的的價格,達到130文以上,可以說,1貫錢,連10斤的小羊都買不到。

按照一個成年的羊, 80-100斤的毛重,出40斤左右的精肉的話,一頭羊在汴梁的價格可能會高達5貫。

這中間拋開運輸的費用,也相當的驚人,能夠把40萬頭羊,完整的送到靈州,無論是賣還是吃,都很的劃算,哪怕按照最低的價格來算,也超過30萬貫。

當最後一批的物資和羊送到了之後,韓琦這才算徹底的安穩下來,這一次興慶府執行,等于說完美的結束了,甚至比想象的更加完美。

這一次興慶府執行,不說從靈州這一片繳獲,遼興宗給予的,就算是最後一戰,一個4萬匹馬,其中還有1.5萬精銳鐵鷂子戰馬,這些都是西夏精心挑選和培養的,每一匹都可以在的北宋賣出1000貫以上的高價。

戰馬,絕對是北宋稀缺的兵種,任何一匹,出現在北宋月復地,都會引發爭奪。

這樣的價格當然是少數,最多幾百匹的賣,之所以精品戰馬,在不北宋,價格如此昂貴,原因就在于物以稀為貴,在大量駑馬和普通馬的前提下,精品的戰馬和千里馬就顯得昂貴,可是真的把4萬匹推向市場,還不讓整個價格出現斷崖式的下降啊。

這絕對是韓琦不願意看到的,作為整個繳獲之中,數量最多,也是最為昂貴的戰馬的,韓琦也沒打算賣。

長弓是有出色的作用,也無愧于主力兵種,特別是在這一次戰斗之中,4萬長弓手對3萬鐵鷂子,野戰中,戰而勝之,這是長弓的勝利,但是也暴露出了問題。

如果兩軍對壘,沒有偷襲的時間,會怎麼樣,或者長弓的實力暴露出來,對方不跟你野戰,而不停的調動你怎麼辦。

長弓可以騎馬,也可以擁有一定的機動性,可是跟正規的騎兵相比的,還是有差距的。

真正配合是正奇相合,特別是跟游牧民族戰爭,一個靠譜的重騎兵隊伍,是真正的關鍵。

在很多時候,可以進可攻退可守,一定程度上面,是比較機動的兵種。

在正面作戰甚至在有限度的野戰之中長弓手發揮的作用,遠比重騎兵發揮出來的作用,大,而且是大的很多,

用騎兵的力量壓迫,讓他們按照規定的方向,用長弓來收割,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對方跑都跑不掉。

換成之前,組建一個萬人以上的騎兵部隊,是一個天方夜譚,在西夏和遼國,的控制之下,根本達不到相當的數目,整個西北,加上汴梁的支援,才湊夠了5000重騎,其中還有不太合格的馬,上萬的主力騎兵根本不可能。

以前是沒有合格的戰馬,現在有了遼國的賜予,還有這些繳獲,只要盡心的培養,慢慢的來,在短時間之中,會拉起一個2萬人的主力騎兵隊伍,還有接近4萬人,跟之前的騎兵差不多的,這就是所有的主力,足以支撐在短時間的發展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