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

此時,在洪澤湖的旁邊,依然是一片蘆葦蕩,不過,當2.5萬壯年勞力,開始工作的時候,很快就產生了變化。

葫蘆吊,各種精鋼制作的工具,還有一些適合挖掘和砌牆的工具,再加上從大名府和定海軍過來的專業人員,最多3個月,這里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趙信,沒有取管這里,跟大名府一樣,他們都是附帶的,真正的關鍵,是在定海軍。

這個寄托了趙信在這個時代的希望,甚至為了這個定海軍的建設,不惜放棄皇位繼承權。

在這個時代的人的眼里,這個是不能放棄的,甚至在後世,在穿越者的眼里,同樣如此的。

有了這個名分,只要安安穩穩的待上十年,再稍稍的發展,埋下一些勢力,就可以掌控整個北宋這麼龐大一個國家,這種誘惑,絕對稱得上的無以倫比的。

哪怕充滿了危險,哪怕充滿了劫難,都有人願意試一試的,這是一條捷徑。

可是種田,則是另外一條路,充滿了艱險,也同樣充滿了各種考驗,稍稍不慎,說不定就會被摘桃子。

趙信卻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其中,並且耗費巨資,開啟了整個的建設,原因無他,他更有信心。

一個可以讓他隨便書畫的地方,一個充滿了靈性,甚至會成為超越這個時代工業區。

這麼一個史無前例的地方,遠超過這個時代的工業區和城市,趙信怎麼可能會放心。

在大名府,鐵匠作坊的存在,是關系未來的重點。

更別說之後的一些列的事情,從政府訂單,到民品銷售,從拍賣會,到定海幣,每一件事情,都是關系到未來的重要事情。

鐵匠作坊順利生產,創造了一個可怕,充斥著無數生產力巨無霸,一年可能高達3000萬貫的產值,2000萬貫以上的利潤,這個可以支撐起之後的任何事情。

更別說,因為鐵匠作坊而延伸出來的定海幣,雖然現在定海幣,還無法使用工業生產的辦法。

畢竟,在這個時代,直接出現信用貨幣,跨的步子實在是太大了,有些太超過這個時代,只有當定海幣流通一段時間,再到定海軍的勢力和財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開始推行,到時候,這個定海幣,就會直接從貴金屬貨幣,直接進入到了信用貨幣的層次。

百分之一的成本,如果還不稱之為信用貨幣,那麼什麼才能夠算是,趙信現在,不過是打一個時間差而已。

一個新的工業區,一個跟目前北宋完全不一樣,充滿了科技氣息的工業區,那時金山銀山堆起來,別說是三五百萬貫,未來的投資,可能會超過目前北宋整個的財富。

甚至是數以十億都有可能,只有龐大的資金,才能夠堆起來可怕的生產怪獸,當這一個的火車真正開動起來,別說是普通人了,坦克也擋不住。

正因為定海軍太重要了的,趙信在安頓了廂軍之後,就向著定海軍去了,4個月沒有在這里,當時只是留下了幾個人,還有大量的錢,去了大名府之後,通過鐵匠作坊賺到的錢,除了一部分放在鐵匠作坊,用于擴大生產之外,其他的,都送到了定海軍。

可以說,從開始到現在,趙信在在定海軍身上,最少砸下了500萬貫資金。

500萬貫啊,听起來不多,整個北宋,一年的所有歲入,應該不會超過3000萬貫。

這個可以支撐整個宗室,勛貴,官員,還有整個政府的全部工作,甚至包括了一些水利,農田,工程的全部開銷,不過是這一筆錢的6倍,現在,砸到了一個比一個縣大不了多少的區域。

這個區域不但小,還會孤懸于海外,整個島嶼也沒有多少平地,是以山區為主,相當的險峻和崎嶇。

這一筆錢投下來,哪怕是在現在,各方面都不發達的時代,投下去之後,也會產生可怕的效果,最少說人力是不用愁了,還有大量的物資,這些都是定海軍最缺乏。

趙信選擇了定海軍,這里除了位置之外,其他一無是處,不但是一片靠近海邊的荒地,也沒有任何的資源。

只有大量的錢,才能夠購買到各種的材料,別的不說,一個海港,最重要的就是船,沒有足夠的船,海港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當然了,趙信也不可能光給錢,就放任不管了,因為沒辦法直接監控,只能夠遠程控制。

陸陸續續,也有一些消息傳來,比如說,大型的水泥窯,磚窯,還有小型的鐵匠作坊,都已經分別投產,在定海軍附近,也發現了一些小型的鐵礦和石灰窯,足以支撐建設的使用。

之前,淮南東路,擔心定海軍的承受問題,後來在鐵匠作坊步入正軌了之後,大量的錢糧抵達之後,他們也放心了,源源不斷的把人員送來,現在,定海軍已經有了超過25萬人了,其中,絕大部分是青壯。

听起來,是非常不錯,發展也非常的好,可是不親自看看,趙信還是不放心。

鐵匠作坊就是如此,很多問題,不是你說了命令,並且按照命令執行,就可以執行的很好。

命令跟最後的結果,會出現偏差,這個偏差,說不定會有大的影響。

趙信越晚抵達的定海軍,可能最終的影響就會更大,特別是建設方面的。

一個港口,適合成為碼頭的地方不多,這個定海軍,已經算是天然的條件最好的地方了,扼守住整個中國海岸線的中心,從渤海一直到南海,這里算是一個中軸線的位置。

在這個時代更是如此,嶺南之地,太過遙遠,還遠沒有開發,現在最南邊的是湖南和江蘇,連雲港這里的位置就更好了。

趙信之前,已經相信的把位置給定下來了,三個港口,分別是初期,擴建和最終的狀態。

他不擔心,手下的會隨便定位置,可是二期和三期,還是比較重要的,如果有一些建築或者是工程,佔據了一點他們的地盤,到時候還需要拆掉,這不是浪費功夫麼。

洪澤湖這邊,沒什麼事情,未來的定位不過是一個河港碼頭和倉庫,容錯率很高,沿著湖邊,類似的港口不知道有多少,真的廢了,大不了重新建,也浪費不了多少時間,有2.5的勞動力在這里,給他們工作,防止他們胡思亂想,這就可以了。

當天,就騎馬出發了,一天時間,趕路了200多里,在海州稍事休息一夜,然後第二天,就乘船前往定海軍。

只有幾里的海面,卻有些讓人郁悶,趙信甚至在上船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遠處,高聳的稜堡,那是來之前,就樹立下來,一共有4個,護衛著島嶼最關鍵的所在。

當時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建設了4個稜堡,並且留下了足夠多的長弓隊,防御上面,弱了點,可是除非是類似大宋這樣規模的水軍,傾城而攻,否則的話,一般的小海匪,根本拿定海軍沒辦法。

實際上,也不會有水匪,把目光放在定海軍,這是一個沒有多少油水的荒島,哪怕是定海軍開始建設,也好不到那里去,都是一些原料,還有糧食之類,這對于海匪來說,是最不值錢。

幾個月的時間,風平浪靜,趙信想的更多的,還是這個定海軍的發展,對于別處來說,可能幾個月的時間,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可是對于砸了最少的500萬貫的定海軍,一定是日新月異的。

船很快就抵達了港口,這個被定位未來定海軍三大港口之一,也是最初的港口,已經初具規模了。

還是北宋港口的樣子,卻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和磚,顯得特別的平整。

借助著水泥,而不是巨石,在特定的區域,修建了巨大的防波提,如同一個強大手臂,把港口納入到其中,就算是有台風經過,錨泊在這里的船,也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趙信滿意的點點頭,這跟他之前的計劃,差不多,龐大的人力,財力,加上水泥和磚頭的使用,共同實現了這個港口。

新建港口,也沒有什麼交易,只有30多艘船,這些都是淮南東路,從各個地方調動過來3000料左右的超級大船。

北宋的船舶制造,相當的發達,從唐代,甚至在往前的朝代,航海業就非常發達,甚至在秦漢時期,都有來自東南亞,甚至是阿拉伯的商人的記載,這些在海上而來的商人,數量很少,如同傳說一般。

可是唐宋是也一個節點,唐朝時期,船都是阿拉伯的,哪里的船的性能出眾,海上船的性能就是最關鍵的,這是硬指標,不然的話,遭遇了風暴,沉了也沒有人來救。

宋朝之後,就一直使用著中國帆船,他不但載重很多,性能也非常的穩定,而且還越早越大,听說目前北宋,最大的船接近5000料,3000料以上的,也是少見的大海船。

趙信沒有想到,這些海船來的這麼快,他還以為,淮南東路會稍稍推辭一下,沒想到這麼干脆,似乎,可以在船上做一點文章,讓定海軍,甚至是北宋的海軍,發展的更快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