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六章 踴躍獲獎

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工坊之中,匠人們是應該改進的,這是他的本分,再加上鐵匠工坊又不是拿著月俸,是拿績效工資,也就是說,他們的勞動成果越多,最終拿到的錢就越多,這樣不是畫蛇添足麼。

很多人都不懂,包括王松在內,趙信也知道他們心中的想法,他卻沒有在意,有獎發明,這在後世,是常有的事情,任何一項對工廠,對于生產流程,有巨大貢獻的,都可以獲得獎勵,放在這個時代也是恰如其分。

有績效工資,可以保證工人們的勞動狀態,能夠全力以赴的,就一定會全力以赴,可是並不代表他們會深入的研究,特別是這個時代,還有一些秘傳和秘方,這些或許無法直接拿過來用,卻可以觸類旁通。

剛開始,沒有人相信,沒听說過,拿出來解決方法,還能夠給錢的,甚至有些小道消息傳聞,會不會,這就是騙他們的祖傳秘方的。

在這個鐵匠工坊,他們長了見識,從來不知道,冶鐵還能夠這樣,可是傳統,再加上一些森嚴的規定,讓一些人在猶豫。

趙信並不在意,只要心動就可以了,心動是一切的開始,總有吃螃蟹的是。

事實上,還真的有,500文到500貫,500文暫且不說,大匠們的績效工資,已經接近2貫,不用費那個心思,可是對于一些幫工們,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第一個吃螃蟹的,不是大匠,也不是幫工,而是一個普通勞力,相對于大匠他們,他對于這個錢更加的看重,他在自己勞動的過程之中發現,有一個步驟是重復的,拿過去,又要拿過來,而且這個步驟只是讓匠人們看一看,而不是在鐵匠台上面操作,他感覺,能不能讓幫工們過來一下,這也可以節約一兩個步驟。

他只是感覺,甚至沒有提出來一個解決的方案,可是這里是哪里啊,這里是鐵匠工坊,不但有趙信這樣,熟知冶煉,並且還有後世眼光的人,還有那些資深的匠人。

一些老師傅,他們算不知道統籌或者科學的道理,卻有豐富的經驗,趙信設定的評估組,就是由他來牽頭,最終聯合這些人興建的。

一個普通勞力,拿出來的方案,剛開始,沒有太多人在意,只是感覺走走過場,可是一看之下,果然如此,這個步驟可以節約兩個步驟,讓冶煉的速度提升一點點。

看起來一點點不多,可是集中到整個產出上面,可就多了,節約了時間,特別是勞力們,最關鍵的是,這是一個思路。

鐵匠工坊成立之後,所有的一切都是從冶煉,也就是從鐵匠的角度來看,從來都沒有從勞力上面看。

在眾人的一般認知之中,都會覺得,鐵匠才是工坊的主導,可是勞力何嘗不是,他們也是重要的一環。

從節約,節省時間,關聯上面,居然發現了最少200多個步驟,當將這些步驟優化了一邊之後,勞力們的勞動強度下降了35%,勞動效率上升了20%,連帶到整個生產效率上面,提升了7%。

7%這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可是也足以讓人側目,按照7個人一個小組,平均每天完成600件各種工具,如果當生產效率提升7%,那不是代表著,一個小組每天可以多打造40多件的。

每一件都是錢,單純一個小組,每一天就可以增加600多文的數字,哪怕是平均的分配的,每一個小組都能夠獲取的快百文的獎金,算到整個工坊3萬多人,每天增加可想而知。

不過在評定等級的時候,有些猶豫了,這個最初的提升,超越了第一等500文,可是跟第二等1貫有些距離,畢竟他提出的只是一個方向。

當方案報到趙信哪里,趙信一看,忍不住笑了,這個方向是他從來沒有考慮過的,這個幫工能夠做出這個推算,哪怕是基于自身,也足夠出色了。

而且提升7%的效率,對于總量達到現在程度的鐵匠工坊來說,也相當的可觀,本身生產能力已經非常龐大,再增加7%,看起來,支出增加了,可實際上,他的商品增加了。

這些商品達到都擁有不錯的性能,只要宣傳合適,進入千家萬戶,只是一個時間的關系,那麼更高的產量,也代表著更高的利潤。

哪怕只是每天,這個利潤已經超過了500貫的獎勵,他之前還真的沒想到,到了這種程度還有這麼大的提升。

想想之後,在500貫的基礎上,推出了一個團體項目,對于整個工序有較大提升,5%效率以上的,設立了一個團體獎的,因為這個獎項不太可能是一個人提出來並且完善的,這個獎項被暫時設定為3000貫。

提出這麼一個概念的幫工,被定位最大貢獻者,獲得了總體獎項的30%,負責完善,並且找到後續改進方案,並且改進12名大匠,則按照貢獻多少,均分了剩下的。

3000貫少了900貫,那就是2100貫,12個人均分,每人也差不多200貫,這對于這些大匠們而言,也是非常滿意的一件事情,可是其中最滿意的,恐怕真的要數那個幫工了。

他不過是提出了一個方案,本意只是想要最低級的500文,他字幾都沒認為,自己提出的方案,會獲得超額的獎勵,之前最高的獎勵才500貫,現在他一個人就獨得了900貫。

這可不是北宋末年,或者南宋時候,物價飛漲的年代,一艘最大的河運漕船,也不過是1000貫,900貫,幾乎可以買一條船了的。

就算不去買船,大名府一個普通的宅院,甚至是一些不那麼起眼的小店鋪,差不多也就是1500貫到2000貫,對于任何一個平民而言,這可是一輩子的積攢,是最大的財富,可是對于這個年輕的勞力來說,猶如天上掉餡餅一樣的,砸在他的腦袋上。

趙信重獎,一方面是這個提議,確實非常不錯,對于整個工序都有巨大的提升作用,讓整個工坊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這個價值巨大,不獎勵有些過不去,另外一方面,合唱沒有千金買馬骨的想法。

這個計劃提出來之後,願意提出的很少,終于有了一個,還是一個幫工,提出來的又是對整個環節提升巨大,這不是正好是機會和爆點麼,後世福利和體育彩票,剛開始的時候那麼火爆,不就是2元可以換500萬這個噱頭麼。

果然,這件事情,在整個工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在趙信的要求下,王松還開了一個大會,整個工坊幾萬人,都集中到一起,公開表彰。

3000貫,全部都是銅錢,一貫8斤,3000貫,2.4萬斤,別說是一兩個人,來上十個八個,都未必拿的走。

現金的沖擊力是巨大,特別是實打實的錢,一個連幫工都不是的勞力,居然能夠得到這麼多,900貫,幾十畝地啊,並且在這件事情之後,他也提升了兩級,成為了1000名幫工的一個大隊長,月俸直接跟手下的幫工掛鉤,哪怕是最普通的,只要完成了基本任務,就比大匠還要高一點。

願意出來打工的,不都是為了錢麼,否則,誰願意背井離鄉的來到這里,勞力事跡,別說勞力羨慕,就算是有些大匠也有些羨慕異常。

之前的規矩,操守,在**果的金錢面前,變得那麼的蒼白無力,之前沒有人行動,那是沒有一個吃螃蟹的,現在不但有了,還是吃這麼大的一個螃蟹,900貫啊,這是多麼大的一筆錢啊,哪怕是大匠們,按照現在的標準,也要連續工作超過3年的時間,才可以賺到,現在,提出一個條件就可以了。

甚至一些大匠還在想,他提出一個方法,並且把這個方法付諸實施,那就不是的900貫了,那是3000貫獨得。

3000貫,別說是普通的大匠,那些被選到評委會的資深大獎,也是深深喜歡,在萬貫家財已經是超級富豪的時候,3000貫的獎勵,跟後世500萬,甚至是1000萬,沒有多少的區別。

接下來,提出的方案開始踴躍了,各個階層的都有,趙信知道,這是一個好事,但也不是一個好事,就跟賣彩票一樣,特別是那種即刮的彩票,為什麼中獎都要鳴放鞭炮,那是為了告知大家,我們的獎很多,大家快來買吧。

趙信的擔憂,並不存在,這麼多的鐵匠,這麼多的人,每一個都有不同的角度,甚至一些人的手中,還有一些祖傳秘方,在3000萬貫這個數字的刺激下,什麼都顧不上了。

從第一天開始,獎勵就不停,大多數是500文,甚至1000文的小獎,可是不斷的獎勵,刺激了所有人的神經,甚至一些人開始考慮,如何找到合理的途徑,把這個獎勵拿到手。

事情發展到開始獎勵的第10天,達到了一個巔峰,因為這一天又有一個超級大獎誕生,而且不是之前勞力那樣,只是提出了方向,後續讓大匠們完善,而是一個人提出了一個方法,讓整個生產效率提升了11%以上,最關鍵的是,他是一個人完善了整套方案,獨得3000貫的獎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