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

大名府,北宋最重要的北方陪都,在遼宋之間戰爭時期的橋頭堡和基地。

曾經在運河上的時候,過大名府而不入的,現在,用于可以踏足其中了。

大,這是大名府給趙信的第一印象,然後就是人多,保州那樣的普通城市,跟大名府比起來,真的差了很多。

大名府不但大,熱鬧,而且往來的富商也多,整個北方的家族,絕大部分都在大名府,就算不在,也會在大名府置辦一個宅院。

趙信來到大名府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十幾把神兵利器給賣掉,除非是前往東京汴梁,否則的話,大名府是最合適的地方,另外一方面,也要把肥皂和饅頭包子,推廣到大名府,同時,經過了趙信培養的那些廚師的,也可以在大名府開一個飯店。

炒菜,還只是樊樓這樣的飯店的不傳之秘,一盤青菜高達一貫的價格,讓這個炒菜的利潤極高,用饅頭包子,再加上炒菜,就可以在大名府立足下來。

之前,趙信非常的謹慎,輕易不進入到其他領域,現在連二皇子都放下了,賺點錢怎麼了。

一個保州侯的名頭,足以震懾一些宵小,至于更高級別的,他們有資格知道趙信的身份的,只要不是搶劫他們家,趙信規規矩矩的憑著本事賺錢,又有什麼可以說道的。

本身,還準備弄一個拍賣行或者兵器行,不過想來之後,有些太麻煩了,最終,14把劍,被送到了大名府最大的一家珍奇行。

這是類似奇物和拍賣結合的店鋪,根子深深,不知道是哪一家出來做的,他們的眼力也很好,刀劍的質量,他們很快就看到了,再加上孫吉指點和表演,頓時驚呆了他們。

代表著大宋防護力最強的步人甲,面對著這些刀劍,都沒辦法,一刀下去兩斷,這已經不是強了,是非常強。

最終,這家店的老板出來了,主動承擔起一切的銷售和宣傳,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最多拍賣4件,從這個意義上面,14把刀劍,最少要四五個月。

趙信現在很缺錢,但是缺的不是這麼的小錢,有了之前賣給韓琦的刀劍,已經籌集了差不多一萬貫,這些用于前期的工作,已經不錯了。

第二天宣傳就開始了,關于神兵利器的傳說,就開始在大名府流傳,怎麼夸張怎麼的來。

大名府相對于東京,武人更多,一把難得的神兵利器,著實吸引眼球。

很快,郭氏將門的一個紈褲,上門去驗證,最終結果秘而不宣,之後,就有消息傳來,郭家對這樣的寶物,勢在必得。

這個也是套路,這個珍奇行本身就是郭家的產業,對著一個神兵利器感興趣紈褲,也是真的,他是真的想要把這個寶物得到,可是知道了身後的人是保州侯之後,偃旗息鼓了。

郭家,這個仁宗皇後家族,雖然郭皇後因為種種原因,並不受寵,可是身份擺在那里,郭家也是頂級將門,他們是有資格知道的趙信的一切的。

保州侯是二皇子,他的東西,不給錢就拿到,這個代價太大了,左右是一件武器,大家爭奪就好了。

因為郭家的進入,楊家,種家,潘家等一些列的大宋頂級將門介入到了這麼一個爭奪之中,頓時,吸引了整個大名府一些列的權貴。

趙信很希望這個武器賣出一個好的價格,可是這不是最重要,肥皂店,飯店,還有饅頭包子鋪,這其中,趙信要親自盯著的是飯店。

一個跟樊樓同樣檔次的飯店,賺錢就是其次的,關系和消息才是最重要的,一個高檔的飯店,是一個巨大的名片,可以以此來撐起一個巨啊的關系網。

在苗家莊的時候,趙信只是出于的興趣,傳授了苗家莊的廚師炒菜,味道不錯,可是品相上,就不是太高了,好在,這里是大名府,各種廚師不知道多少,他們只要掌握住炒菜這個核心技術就好了,刀工和美觀效果之類的,都可以交給其他人。

炒菜其實沒有那麼難,一方面,必須用油,回帶來更高的溫度,在短時間把菜炒好,然後最大限度的留住的飯菜的味道的,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用大火。

這個時代,還沒有油氣火,可是用了精煤加上一些鼓風機之類的,也勉強可以的,接下來就是熟能生巧和控制。

在招募了一批廚師,把苗家莊帶來的幾個作為大廚,固定了一批菜品,以豬肉,牛肉羊肉為主打,兼顧了魚,在北宋這個時代,還是蒸煮這樣為主的前提下,紅燒和爆炒成為了這個酒樓的一個名片。

另外一方面,暫時,先購買一個現成的酒店,先把這個菜肴給做起來,未來一旦形成風潮,大名府第一樓的計劃,也就會開啟。

那可不是樊樓這樣,听起來高,實際上,卻只是幾層小樓的酒店,那是真的高,最少是10層的結構,最高會超過40米,分成普通大廳,三層底層,三層中層,和最高三層,不同的層次,都需要不同的資格。

或者是財氣,或者是官位,或者是才氣,總之,又要上檔次,又要分出來不同的層級,如果說,能夠把玻璃和燈具這樣的東西弄出來,那才是真正的豪華。

想想明窗淨幾,並且燈光特別的酒樓,再加上不輸于樊樓的名菜,會讓大名府產生多少的風潮。

饅頭包子店很快就開啟了,暫時,量不是特別的大,由幾個心月復負責掌控純堿,剩下的,就在的本地招募,只用了一兩天的時間,就順利的開起來了。

跟保州差不多,甚至比保州還要稍稍的好一點,原因很簡單,大名府這邊,更加有錢,閑人和達官貴人更多,甚至有些人去過保州,吃過保州的特產,饅頭包子就比保州的推動,多了一層基礎。

最關鍵的是,大名府人更多,最少是保州的10倍以上,交通更加的發達,大名府本身就是扼守運河交通的要道,每天在大名府經過的南來北往的船只,幾乎是保州的10倍以上,流動人口也相當的多的。

肥皂也差不多,都是質量取勝的東西,有實實在在的效果,噱頭什麼的都不多,只要是使用,就肯定引爆的。

跟饅頭包子微微不同的是,肥皂的生產還是放在保州,因為它是勞動密集型的,如果未來,當苗家莊廢棄的時候,可以遷移到大名府,更可以放到未來的營地之中。

這兩個沒有神兵利器那麼的引動風潮的,只是悄悄的開始銷售,但是每天的業績都相當的厲害,在潛移默化之中,很快就達到了2000貫左右的程度的,如果按照保州來推斷的話,可能最終能夠達到6000貫左右,會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金母雞,給趙信提供資金。

而另外一方面,經過了10天左右的醞釀,4把神兵利器的拍賣,重于落下了帷幕,潘家,郭家,楊家分別得到了其中的三把,另外一個是被大名府留守拿到的,他不是將門,卻也是參知政事一級的高官,沒有多少人跟他搶的。

最終的價格是3300貫,3500貫,3800貫和1800貫,每一個價格,都超過了趙信的估計,只是4把就完成12000貫,給了一定的宣傳費用,1000貫之後,趙信得到了1.1萬貫,這些錢,用于初步的奠基是夠了。

可惜這件事情宣傳的太過了,也引來了眾人的追捧,把神兵利器潛力給耗費一部分,按照他們的估計,如果說一個月之後,再來一次的話,價格不會超過1500貫,那麼好不如再停停,等到兩三個月之後,在開啟。

趙信嘆息一聲,果然,這玩意真的不能夠太過了,4把神兵利器換取了1.1萬貫,卻耗費了潛力,一年下來,也就是兩萬貫左右,看起來利潤率高的嚇人,卻不是真正買賣。

反倒是饅頭包子和肥皂,只要有市場,有銷售,每天的銷量可能會超過6000貫,那就代表著一個月幾十萬貫的收入,一年下來幾百萬貫,這才是大頭。

留下王松坐鎮,他們此去是海邊,沒有什麼危險性,再加上大名府在未來,會成為城市建立之前,一個現金女乃牛,這會成為一個重要的點,在信任的人之中,也只有王松有一定的經驗,也只能夠交給他。

來到大名府,不過是十來天,一個根基就打下來了,實際上,後人分析趙信的時候,差點就漏掉了這一點,真正奠定基礎的是海寧軍,也就是為來立足海邊城市,可是實際上,苗家莊和大名府,都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基礎。

一個奠定了起步的基礎,饅頭包子,肥皂神兵這些東西,都是在苗家莊起步的,另外一個奠定了錢的基礎,一個在建設之初,就可以容納50萬人的城市,僅僅依靠的仁宗和北宋政壇提供的幾萬貫的資金,那是杯水車薪,當時誰都以為這個城市會以十年甚至二十年為單位建設下去,誰知道,2年的時間,一個可怕的城市就成型了,然後又以可怕的速度,飛速的發展了下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