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

仁宗行動很快,很快就通過了一些渠道,聯絡到了汝南郡王。

雖然說,他們兩個人,相互都忌憚著對方,可是對對方明里暗里的一些東西,都是心知肚明,

沒花費多少工夫,就把消息傳進去了,因為這個渠道的問題,得到消息的幕僚,根本不敢怠慢,直接找到了汝南郡王。

汝南郡王雖然只是一個郡王,可是長期擔任的宗正,再加上一些想要稍冷灶的捧腳,他的能量還相當的大。

這段時間,因為保州的事情,偷雞不成蝕把米,他最近也沒有敢蹦,生怕被仁宗遷怒了。

「你說的是真的?」趙允讓再也保持不了的平靜的態勢,有些的不敢相信。

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誰也沒有想到,會這麼的落到了他的頭上,這是騙他麼的?

可是那個渠道,他很清楚對面是什麼人,如果要是騙他,為什麼不弄點靠譜的,這麼一個條件算什麼。

事情非常的重大,重大到了連趙允讓都不敢怠慢的程度,他沒有急于做出決定,現在做出決定太早了點,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他需要確認這個渠道。

很多的網開始散過去,開始調查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搞他,故意看他的笑話。

不過一圈下來,沒有什麼動靜,反而受到了另外兩個回復,還是這個方面的,很顯然,都是在京城,仁宗也一直都在關注這件事情,他很清楚趙允讓是一個多麼小心謹慎的人,當然在哪里等他了。

通過三個渠道,都確認,這件事情,是從仁宗這里過來的,反倒是趙允讓猶豫了,他再三確認了這個渠道的正確之後,趙宗實不相信的看著幕僚,仁宗到底是什麼意思。

幕僚實際上,也是抓瞎,開什麼玩笑,說實在的,他們這一次沒好,從運河截殺就開始出現問題,到最後,不得不的選擇保州病變的方法,投入了巨大的代價,人力物力還有渠道,卻沒有達到目的,現在,都沒有殺死趙信,雖然還有些手段,可是拋出來,不足以解決問題。

他們最近都在收縮,防止被仁宗不停追擊,最終追究到比較重要的地方,很多方面他們都主動的斷線了。

當然了,仁宗反擊也是凜冽的,他們的底層勢力,被清理了許多,七品以下的官員,被清理了超過70個,還有4個指揮室,6個州府的官員,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如果說,這麼大的代價,干掉了趙信的話,那當然是最好了,趙信只要一死,仁宗合格的繼承人,就沒有了,那麼曾經被送入到宮殿之中,當做嗣子來養的趙宗實,就是唯一的選擇了,他跟他的支持者,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現在,仁宗居然說,只要給苗定一個身份,不用太高,伯爵就可以了,然後就可以安排趙昕這個身份假死,退出爭奪,這不是開玩笑麼?

耗費巨大的代價,連兵變都搞出來了,都沒有做成功的事情,這麼上嘴皮踫下下嘴皮,仁宗就願意答應了,這他不相信。

以己度人,哪怕是放在他趙允讓的身上,他都不可能答應的,更何況是睿智的仁宗。

趙允讓跟幾個核心幕僚,面面相覷,整個屋子里面,已經超過一個時辰,一個人說話都沒有,趙允讓有些著急了,問道︰「你們說,到底要怎麼辦?」

「會不會是仁宗的試探。」一個幕僚試著說道。

「這個當試探,這算什麼,一個伯換一個皇太子?完全不對等啊!」

實際上說,趙允讓心中想的也是這個,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如果是公的話,還有可能,畢竟,公爵的地位也相當的高,也算是比較合理的交換。伯爵,太低了點。

一直都沒有說話的,趙允讓的首席幕僚,一直都在考慮,在進入到僵局之後,說道︰「王爺,我知道王爺煩惱的,並不是這個所謂伯爵的身份,而是這里面的意義!」

「沒錯,張昭,你給我說道說道!」

張昭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不過下棋人有時候會下一步看起來什麼用都沒有的棋!」

趙允讓臉色一變,這不是消遣他麼,還扯什麼下棋。

不過接下來張昭的話,讓他眼前一亮︰「不管皇帝是什麼目的,這個條件不高啊,答應了又何妨!」

這句話聯想到之前的故事,很顯然,這是一個目的,既然不知道對方想要干什麼,何必去強行的找出來,下一手看看反應就好了。

苗定的身份,只是苗家的一個庶子,還是一個趙信偽裝身份的庶子,求封的也不過是一個伯,能夠影響到哪里去。

勛爵系統,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這個作用,主要是看封的人身上。

宗室的起點就是公,甚至一些近的,還被封為王,可是除了少部分,其他的有用麼?

如果說一個宰撫,一個伯,候,公,影響巨大,一個四歲的庶子,在朝堂之上,沒有任何的影響,一個伯,不過是給予一定的待遇,還有每年的年奉而已,又不用他汝南郡王給,只不過在勛爵國立上面,微微的有些過分了,跟他有什麼關系。

汝南郡王並沒有看明白這里面的意圖,甚至說,如果趙信明跟他說了,他也未必能夠理解,身居高位,擁有著龐大的勢力,他天生就不用看底層的臉色,從來都是普通官員巴結著他。

可是如果趙信以苗定的身份生活,那麼,一個後戚家族的庶子,有什麼影響力,特別是當他還掌握著一筆龐大的財富的時候,鋌而走險的人不要太多了。

有了這個提議,等于是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其他的兩個,他們沒有這個決斷性,想不到這個辦法,可是補充的能力卻很強,稍稍的商議一下,一個看的去的辦法就想出來了,首先要給這個爵位,如果仁宗真的是試探的話,不能把這個爵位給廢掉,可是一些相應的待遇和職級,也會得到壓縮,這是他們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至于通過的問題,趙允讓從來不認為,他是一個問題,勛爵體系,本身就是宗正的權利,當然了,普通的襲爵或者是繼承任命的,宗正這里就可以直接決定了的,只有伯以上的,才會由內個票議,只要其他的宰撫不反對,就能夠通過,仁宗只是讓他同意而已,其他宰輔哪里,應該是有一定的交代的。

事不宜遲,對于汝南郡王來說,為了等待這一天,已經等待了太久太久了,哪怕是萬一的可能性,他都不願意錯過,更別說,這個可能性還很大很大。

沒錯,通過各種的渠道反饋過來的問題,都得到了仁宗的回應,為了騙他,只是為了這麼個小小的伯爵,沒必要,真的要是仁宗這麼做了,他或許不能夠明面上反擊,暗地里面散步的東西,都會讓仁宗難受,甚至連苗定這個身份,也會有問題。

畢竟,這並不是一個真實的身份,只是一個代用的身份。

果然,第二天上朝,有人拋出了這個問題,宰撫們根本不在意,不過是後戚家族的一個孩子,最多得到仁宗喜愛而已,這有什麼關系,況且,仁宗之前還做了鋪墊,把淑妃提升為貴妃。

這可是皇後之下,最尊崇的位置,如果說淑妃還只是小老婆的話,貴妃就是小老婆的組長,一旦大老婆出現問題,把一個淑妃扶正這有些問題,可是貴妃,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甚至宰輔們都沒辦法阻攔的。

可是接下來,就有些過了,因為韓琦直接上書,把軍功按在了他的身上的,這多多少少有些讓人奇怪,一些宰撫也坐不住了,開始提出反對,最多的就是範仲淹,這兩者如果都是單一存在,那麼沒問題,無論是提升一個後宮貴妃的弟弟,還是一個保州兵變的軍功,這都沒有什麼問題,都是合格的,只是稍微越線一下。

可是兩個結合到一起,兩個越線的最終混合,為的就是一個侯的位置,這就有些太過了,將軍萬里覓封侯,這是詩文之中所說的,北宋的侯爵,雖然沒有漢朝時候那麼的離譜,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勛爵,連韓琦現在都不是,他已經是樞密院副使了。

範仲淹是一個個人操守很高的,不可能讓這樣明顯的違規的通過,哪怕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候,還是給後戚的,對于朝堂上面,沒有什麼影響的。

旗幟鮮明的反對的,也只有範仲淹,其他的宰撫沒有直接表態,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意向並不是合拍的汝南郡王和仁宗,居然在一個問題上面統一了意見。

朝堂之上,到處都是陷阱,到處都是旋渦,特別是牽扯到汝南郡王和仁宗,這兩個人之間,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已經產生爭斗了的,哪怕他們表面上統一了,實際上呢,貿然的介入進去,說不定,就要陷進去了。

這一個議題,因為有人反對,還有其他人沒有表態,暫時擱置了,可是接下來,朝堂之下,各種的暗流涌動,所有有關系的,沒關系的,沾邊的,不沾邊的,都開始調查這件事情,到底是為什麼,這個苗定到底是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