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

馬車進入到藥材市場,很快就挑選好了藥材,止血和消炎一類的藥材,是遼國的一些特產,在廣闊的遼國大地上面,其實各種的藥材很多的,可是比較重要的就是這樣的藥材,或者是貴重的。

真正貴重的藥材,只是會小批量收購,然後拿到汴梁,大名府哪些地方來銷售,比如說,東北人參,高麗參,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靈芝之類的名貴藥材。

這其中,一部分,不是原產遼國的,這些藥材在保州形成了一個比較固定的市場之後,也會運送少許從別地方弄來的藥材,湊齊了常備的藥材,因為是批發的關系,價格只有正常市場價的七成,也就是趙信具現價格的一半左右。

整個交易的過程,趙信都沒有下車,就在上面觀看,具體的事物由孫吉來控制,他帶過兵,熟知軍隊之中需要的這些藥材的,甚至很老道的跟老板講著價格,很快的,比原來的價格又低了一成。

要知道,他們收購的可是大量的傷藥和消炎藥品,其中有一部分還是比較名貴一點的,比如說田七、血竭、當歸、紅花之類,這些重量輕,可是價值卻高,差不多一車藥,就超過了150貫。

150貫,對于這個時代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錢,可是對于現在苗家莊來說,一切都沒有任何問題,利潤之中的七成,拿出來,作為未來團練使用,每天超過千貫,只要支撐住團練最重要的前期,給團練提供足夠的裝備,只有700人,一個月的時間3萬貫,絕對可以支撐的起來。

看著一個個的藥材定下來,趙信不在意孫吉他們購置的藥材的,是看著別的,來到藥材市場,並不是他的想法,在南樂一個重要的中藥鋪,已經把世面上大部分的中藥都給點亮了,來到中藥鋪,沒有什麼作用。

無聊的看著周圍,看著看著,還真的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他們來到保州城的時候比較早的,這個交易的時候,正好是早上,人還不多,在批發商和前來購買藥材的商人那里,居然可以可以看到饅頭和包子的身影。

稍稍一想,趙信就明白了,對于這些商人而言,早餐什麼的,是最麻煩的,這里是一千年前的北宋,縣城之中的地盤有限,保州哪怕是大一點,地盤也比較有限,都是類似的鴿子房,有點地方,儲存一點產品,也就夠了。

在這個女人不拋頭露面的時刻,大部分的商鋪都是男人,不會攜帶家眷過來,沒有女人的這些老板,又沒有多少的早餐可以選擇,往往都是隨便亂吃的。

饅頭和包子的出現,解決了他們的大問題,以前最老大難的早餐,很多人都選擇不吃,或者有什麼吃什麼,現在,有了包子和饅頭,無論是饅頭陪著大蔥和咸菜,或者是熱一熱昨天的剩菜,都可以,不想麻煩了,直接來幾個包子,配開水都很好,如果有一個雞蛋羹,也是難得的美味。

在保州城的各個坊市之中,包子和饅頭的流行度,甚至比軍營更高,這些商人們,每年的流水都很高,錢對他們來說,是最不成問題的地方。

一般的士兵,或許還在擔心,到底是吃包子,還是吃饅頭的問題,這些商人們,就是有什麼吃什麼,一頓飯吃四五個包子,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困難的。

特別是苗家莊的包子,還相當的鮮美,看起來是豬肉,可是沒有一絲豬肉的味道,反而有一種肉質之中帶有的清香,一口下去,滿口流油,哪怕是見多識廣的商人,也相當的愛吃。

相對于普通的市民和士兵,商人似乎是最忠實的人群,整個保州坊市,長期的最少有的5000人左右的商戶,加上一些大一點店鋪,會雇佣一些伙計之類的,總人數要超過2萬人,很大一部分,一日三餐,都會用到饅頭包子,這些人的銷量就超過了7萬個,平均每戶人家高達14個之多。

不但這些商戶們吃,他們吃起來,也影響到了前來保州的客商,眼前這個,是從青州來的客商,同樣在這里收購藥材的,他們來的比較早,已經定下來了,只因為路途較遠的前提下,他們需要裝船,自然有下面的伙計和勞力來搬運,他們也沒有吃早餐,在看到老板吃包子,特別是咬開之後的那股香味,頓時吸引了他們。

老板也是大方,他買的包子夠多,一下子有十個,大方讓青州客商來品嘗,青州客商可比孫吉他們買的多了,整整3船的各種藥材的,總數高達900貫,是孫吉他們的6 倍,就這一單生意,老板最少能夠賺200貫以上,幾個包子算的了什麼。

青州客商還真的沒有吃過這個包子,只是走南闖北之下,見多識廣,听說過樊樓包子的名頭,沒想到在這里也有,特別是嘗了包子之後,感覺到這種有異于尋常食物的香味,頓時被捕獲了。

這不,立刻做主,前去購買200個饅頭和400個包子,作為今天他們幾個人的口糧,他們一共有十來個人,這些包子饅頭,一天肯定吃不下,剩下的一些,也作為回去的干糧的,吃了包子之後,誰願意肯不好吃,也不怎麼耐饑的干糧啊。

世界是流通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商業活動,只要東西夠好,慢慢的,就可以流通出去,原來只是在保州流行,通過了集市,又流傳到了各個鄉鎮。

現在,正緩慢的向外擴展,保州的商業和批發,就是這種擴展的引子,而往來于保州的這些船隊,也把包子的大名,向外宣傳,可能潛移默化之下,一個中華名吃就會誕生,可能一千年之後,保州包子就會變成一個龐大的產業。

就在趙信暢想千年的時候,孫吉談好了生意,交割了錢財,把藥品送到了馬車之上,趙信也跟著薛玉下車,他的打扮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子,跟在薛玉的身後非常不起眼,就在大量藥材送上去的時候,一道紅光閃過。

紅光,趙信已經非常熟悉了,他心中一喜,又點亮了什麼,果然,在之後找機會,進入的卡牌系統之中,他看到了新點亮了一味藥材,藥材名為猴頭菌。

猴頭菌大名鼎鼎,是一種菜肴的,猴頭,熊掌,海參,魚翅,這是四大名菜,其中的三個,都是動物性的菜肴,唯獨猴頭是一種植物類,有山珍猴頭和海珍燕窩之說,這里的猴頭可不是猴子的頭,而是猴頭菌。

當然了,它也是一味藥材,在北宋產的相當的少,多產自遼國北方,因為數量稀少,價格相當的昂貴,只是十幾個的一小盒,就差不多有5貫錢。

沒想到,在中藥市場,還有這樣的收獲,趙信簡單的詢問了孫吉,買這些的原因,結果讓他的臉有些發燙,原來,是為了他買的,而不是傷藥。

猴頭菌是一味山珍,對于孩子和老人,都有滋補的作用,孫吉之前听過他的名字,正好看到,就買下來了。

這倒是提點了趙信,南樂那里,位于大運河上的要沖,距離大名府很近,中藥材非常的豐富,可以說那個藥店,基本上把常用的中藥材,都給點亮了,可是縣城畢竟是縣城,一些珍貴的,使用面相對比較窄的藥材,應該是沒有點亮。

保州是州府,也是遼國和北宋藥材的重要集散地,哪怕名貴的藥材也少的,卻不是沒有。

是啊,名貴的藥材不多,卻也不少,真的全部點亮,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促進,趙信一改之前毫無興趣的做派,開始拉著孫吉等人,在藥材市場之中轉了起來。

每到一個大一點的店鋪,直接進去,必問名貴藥材,果然,遼參,高麗參,冬蟲夏草,鹿茸,熊膽之類的北方特產,在這里都有,各個都是鎮店之寶。

雖然,趙信沒買一個,店鋪的老板,也不太相信這麼一個小孩子,能夠買的起,可是馬車上單單的藥味,無不證明了他的身份,過來采購藥材的商人,天知道會不會做成一單生意。

一圈轉下來的,在中藥市場之中,還是活的了相當的點亮,全部都是珍貴的藥材,甚至還有一個碗口大小靈芝。

趙信不得不承認,中國中藥的發展,其實在北宋時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從春秋時期的望聞問切,到秦漢時期的各種偏方驗方,再到唐宋時期的中醫理論的,可以說,宋朝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度,各種各樣的物品,都能夠進入到藥材之中,重要可以說是一種大雜燴的概念。

找到的大部分的有用的卡片,幾乎都是在重要領域,甚至未來,開啟化工的一部分,也會在中藥之中尋找,現在,是更加完善了,這讓他高興異常,走路都帶著風。

趙信這麼的興奮,倒霉的卻是孫吉他們,在人多嘴雜的地方,他們不能主動的提醒趙信,只能夠跟著他走,好在這是早晨,藥材市場,除了幾個早起的外來商人之外,就沒有別的人,他們也就听之任之了,一旦人流量加大,他們必然會干預,讓趙信回到車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