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章 箭呢?

孫吉還是敗下陣來,左右不過是一次測試,趙信既然喜歡,那就試試吧,帶著這一把可能是玩具一樣的弓,有些不自然的向外走。

剛出了院門,就看到嚴華似笑非笑的站在那,他們當然想看看趙信到底弄的什麼,看到孫吉手中的弓,都是一臉的笑意,似乎在看笑話。

他們微小的動作,沒有瞞過趙信的靈覺,趙信看了他們一眼,說道︰「走,都一起去看看吧!」

兩張本來是帶著笑容的臉,在趙信說著這個的瞬間,立刻就垮下來了,他們兩個,沒有想到,是這個結果,兩個人面面相覷,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趙信當然不是看他們的笑話,這有什麼笑話好看的,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他要是一個壯年男人還好,只是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有太多太多,可以威脅到他的,必須抓緊一切時間發展。

長弓的強大,必須要形成規模,才有效果,在苗家莊,趙信起碼要有50以上,100個最好了,長弓不是單個的武器,一把兩把根本沒有用,走的就是團隊暴力流,數量越多就越有用。當這個數量達到300以上,500以上的時候,配合一定數量的步兵,比如說150-200的長槍兵,配合400以上長弓兵的話,同樣數量,稍稍多一點的步兵和騎兵都不懼,能夠比較少的消耗的勝利。

長弓手訓練簡單,也是要訓練的,訓練完成了之後的,才能夠發揮作用,這其中,還必須有一些指揮官,這才是最精銳的力量,他們要懂得辨別位置,確定方位,引導其他人來進攻,否則的話,形不成齊射的話,就是亂射了,發揮不出長弓的效果。

無論是長弓的訓練,還是指揮的,都必須要專業的弓手,否則就是無源之水,這中間能夠利用到嚴華等人,那就能夠讓效率增加,甚至嚴華等人是天然的隊長人選。

他們還抱著就看笑話的心態,如何大規模的擴張,必須在第一時間,把他們拉入到這個圈子之中,進行訓練之前的準備。

孫吉看著嚴華兩人,立刻胯下的臉,有些似笑非笑,也是,剛剛他們看笑話,都一起來,做好的不止一張弓,剛剛的時候,又做好了幾個,順手遞到了兩個人的手中。

嚴華還想推月兌,想要借口自己弓箭用的不好,卻被孫吉直接的截停了,瞪了他一眼,使了一個眼色,別想跑。

被孫吉壓制住的嚴華苦笑一下,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在這里,直接回去休息了,拉拉手中的弓,很輕,跟他之前想的一樣,不過他卻有了別的想法。

在外面听到,這個弓的造價相當的低,如果是這樣的話,也不是那麼的差,軟弓也算是軍中的一種裝備,威力不大,制作起來的難度沒有降低多少,價格是一般一石弓的7成左右,一石弓的價格已經超過了兩貫,這個更是達到了1500文,如果用100文,甚至是200文的弓,更換這種弓的話,取代一部分軟弓,也算可以了。

這倒是另外一個思路,一個孫吉沒有想到的思路,軟弓使用的不多,可能在整個大宋軍中,也就是廂軍和少部分非專業弓手的效用才會用到,總量也就是兩三萬,這就可以直接減少兩三萬貫的軍費,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弓。

作為初學者的訓練用弓也不錯,新手訓練的時候,往往不注意發力技巧,稍稍不慎,就容易出問題,新弓的消耗也很大,這也是弓箭手培養的難度較大的根本原因,有了這麼一款便宜的,容易制造的弓,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孫吉就跟嚴華聊了起來,卻沒有在意,趙信的臉色在發黑,他一個劃時代的大殺器,最少跟短弓巔峰,相比的弓箭,居然成為最差,他恨得牙癢癢,正要發作,卻發現孫吉突然停下了腳步。

旁邊正跟孫吉說的熱鬧的嚴華也跟著停下了腳步,卻看到孫吉一臉古怪,最後說道︰「箭呢!」

箭呢?孫吉的問話,趙信這才想起來,只顧著弄弓了,箭沒有弄的,這事情弄得,只有弓沒有箭,根本就測試不了。

這難不倒他,在卡牌系統之中,有軍中裝備,其中一款床弩的箭頭,比較適合長弓,差不多是普通箭頭的三倍左右,床弩的箭身有些粗,用長弓來射的話,就如同一個笑話一樣,是根本不可以的。

轉身回去,吩咐的王慶元,制作幾個圓形的木桿,把尺寸給說了一下,發現王慶元沒有之前的那種輕視,也是,在沒有特殊的工具的時候,加工原形的木桿,還是要混元一體和筆直,這根本是不容易的,純粹是手工的話,耗費的時間不會太長,可是對于技術的要求較高。

這讓趙信一陣陣的郁悶,看來以後,肯定要把木工機械給制作出來,這說白的,就是一個鋒利的,可以切削木工的刀具,呈現出螺旋槳一樣切削的,稍稍嘗試一下,就可以做出簡單的人力版的,未來,研究一下,傳動裝置做好,可以做出水力版,那樣可以大幅度的增加生產效率。

他也能夠具現各種箭,相對而言,長弓的可怕在于他的投射能力,制約他的擴張最大的地方,就是箭,英格蘭長弓之所以強橫,不但在于英格蘭有培養長弓的傳統,還在于,英格蘭有一套的完整的制作長箭的過程,手工了半機械生產的前提下,英格蘭可以給長弓提供足夠的箭,這就讓長弓成為了英格蘭的標志性兵種之一。

相對于普通的短弓,一分鐘6發散射和4發精準射擊,受過嚴格訓練的英格蘭長弓手可以完成12次精準射擊,無差別的散射更是可以達到15次以上,要知道,英格蘭長弓使用的,從來都不是短箭,是長箭,大部分都是箭頭在60克以上的重箭,甚至還有80和100克重的箭頭。

在相同的材質之中,重量就代表著一切,這是客觀規律,這玩意才對帶甲部隊,有著巨大無比的殺傷力,遠距離就破開厚重的鎧甲,產生殺傷力,這是長弓的威力所在。

長弓把投射數量提升到了一個極致,中國弓的發展,反而走上了另外一條路,為了追求準確度和射程,甚至使用了輕量化的箭,這些箭或許射程很遠,或許可以精準的命中遠程的目標,可是沒多少作用,對手只要穿上一定的鎧甲,甚至是紙甲或者扎甲,就能夠有效的抵抗這種弓。

為了增加殺傷力,這個科技樹,就向著另外的方向越走越遠了,越是這樣難以命中,就越是追求精準度和速度,這樣就必須把箭弄的更輕,到後期,身中幾十箭,還依然戰個不停的,大有人在,這也一定程度上面,制約了短弓的威力,這幾乎把反曲弓和復合弓的路走絕了,大威力的他們,注定是無法大規模使用的那種,制作難度極大,軍隊之中,沒有幾個能夠使用,在加上他們耗費的材料巨大,最終,被鐵器和火藥為主的火槍給取代了。

到了元朝之後,伴隨著火器的崛起,弓在整個戰場上面的戰斗力越來越弱了,基本上處于輔助的地位,很少成為正面戰場的主力兵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