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九十五章 經典鏡頭背後的艱難

那個中年男人,其實也就是那兩架直升機機組的飛行員員。也是這次飛行任務的負責人,叫張立成,今年四十多。之前在某陸航團服役,副團轉業到地方,成為了這家通用航空公司的直升機駕駛員。

其實國內直升機或者說國內民間航空業,尤其是直升機方面發展比較緩慢。其主要原因還是國內政策限制,使得我們低空空域一直沒有開放。

直到08年51後的救災過程中,空中運輸力量,尤其是能夠不受地形現實起降懸停的直升機短缺,使得這方面嚴重依賴軍方。不僅影響了救援的力度和時間,還影響了國防戰備安全。

所以在這之後,國家也開始重視民間航空力量的建設,從而出現了一大批新興的航空公司。

而這次韓櫟他們所租用的這兩架直升飛機,就是來自于川蜀的一家民間的航空公司。之所以選擇這家航空公司,主要還是看中了這家公司的直升機機型。

一架為貝爾公司的貝爾407,而另一架來自國內的直九民用型號。

這其中貝爾407屬于是輕型直升機,而它這次的主要用途則是擔當劇中反派所駕駛的直升機追逐主角車隊。之所以選擇這個型號,主要還是它是國外飛機型號,而且賣的數量多,使用它更加合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款飛機的外形不錯,加上為了這次拍戲所進行的重新噴涂,看上去十分的帥氣。

而另一家直九呢,這是直九飛機的民用型號,也是為了打開民用航空市場大門的優化型號。

這架直升機算是中型直升機,因此可搭載的人數和重量都比輕型直升機要多。所以這次韓櫟他們將用這架飛機作為他們的航拍直升機,將搭載攝影師進行空中的航拍工作。

張立成听到韓櫟的問題以及眾人的目光後,想了想隨即道︰「其實飛行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問題,我們兩個飛行機組都是老飛行員,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

這里的地形雖然比較復雜,而且還有側風,但多飛幾次熟悉一下,也沒什麼問題。

對于我們來說,真正難題或者說真正比較困難的,是超低空飛行,以及直升機與車隊之間的配合。」

說到這,張立成看了眾人一眼,然後隨手抓起一把沙子道︰「這里雖然不是真正的沙漠,但沙化還是十分嚴重的。沙粒比較細,車隊在行駛的過程中後面肯定會揚起一陣沙塵。這對于後面跟隨的車輛來說見狀如遮天蔽日一般,很容易造成事故。

而這也是我們直升機所擔心的,一方面是擔心車輛揚起的沙塵會阻擋飛行員的視線,從而產生重大事故。

而另外一方面原因,則是擔心這些沙塵進入直升機內部,從而造成飛機內部故障。

當然了,在超低空飛行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直升機螺旋槳會卷起大量的沙塵,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所以這種潛在的風險,使得我們對于這次拍攝任務不得不慎重。」

說到這,張立成看了一眼韓櫟,然後道︰「其實對于我們來說,還有一個隱患。

在飛行的時候,必須要求空域干淨,周圍空域不能有危險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機場周圍要設置禁飛區和禁飛管控的原因。

而這次,我們兩架直升機要和三架無人機在同一個空域進行飛行,不管是對于飛行員來說,還是對于無人機操控師來說,都是一個考驗。

無人機損害了或者出事了,或者說一個側風,甚至是飛行員的失誤都會影響直升機的安全,所以這方面我們也比較擔憂。」

听完張立成的話,眾人不由的點了點頭。雖然大家都不懂飛行,但張立成所說的這些問題,大家也听出了大概。

可就從這大概的問題中,眾人也不由的頭疼起來。一方面是在發愁這段戲到底該如何拍攝。這時期,國內在這事情向這樣的戲份還沒有過,所以在拍攝方面都沒什麼經驗。

即便是在好萊塢待過的童永峻,對這方面也僅僅是熟悉和知道。因為在好萊塢,影視拍攝其實是走工業化路線,行業工種分的很細。關于這方面的特技飛行和特技拍攝,都是由專門的飛行團隊和攝影師來負責的。

可在國內,根本沒有這樣的工種存在,一切都需要他們自行來模索。

當然了,劇組也想過請好萊塢專門的團隊來負責這方面的拍攝。但一詢問價格都在大幾十萬美金,劇組實在是沒有這個預算。

其實拍攝至今,並沒有花多少錢,所以劇組還是有錢的。但有錢也不能亂花,尤其是這錢還要用于大量的後期特效制作,這筆錢是不能省的,因此不能亂花。

所以經費還是十分有限的,這場戲還是得他們自己模索拍攝才行。

「有沒有可能將這場戲拆開了來拍攝,然後再後期進行合成。」韓櫟看著沉思的眾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

既然不能一起拍攝那就分開了拍,最後在一起合成,這樣一來不就消除了之前張立成所將的那些風險和隱患了嗎。

听到韓櫟的話,這次跟走的特效小組負責人連忙搖了搖頭道︰「後期合成也是需要條件的,如果是分開來拍攝的話,那需要在拍攝時候進行一些布置。比如在一些特別的地方鋪設綠幕或者藍幕等等,方便後期扣圖合成。還有,這次拍攝……」

這人話還沒說完呢,就被韓櫟打斷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將鏡頭來分開拍攝,比如飛車逃亡的鏡頭,直升機追逐的鏡頭,以及角色人物特寫的鏡頭。

這些鏡頭既是緊密相連的整體,又是獨立分開的個體,所以我覺得可以分開拍攝。這樣一來雖然工作量會增加,但難度和風險都會降低很多。」

「我覺得可行,電或者說影視劇本身就是無數鏡頭拼接的結果,我們這次只不過是將這些鏡頭拆分開了拍攝而已。再說八九十年代那時候我們的條件和經費有限,一個劇組也就那麼一兩台攝像機。可我們就是采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拍攝的,還不是拍出來了很多的經典。」牛導開口肯定道。(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