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五十二章 影視劇中的“武器裝備”(二合一)

之所以說武器裝備道具方面比較頭疼,這主要還是因為國內有著十分嚴格武器裝備管理法律和相關規定。

即便是拍影視劇所使用的道具,也得到了嚴格的限制,所以為了這件事情韓櫟他們沒少頭疼。

就目前國內影視劇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道具來說,主要有三個來源。

首先第一個來源,那就是專門用于影視拍攝的真武器裝備了。這里武器裝備雖然是真的,但比較陳舊落後,基本上都是解放前的裝備武器。

為了安全起見,這類武器裝備也都進行了去武器化改造。比如槍管內部焊封住,只留一個小孔。甚至有一些呢直接將撞針等關鍵部件拿掉,只留下一個殼子。

不過為了在影視劇中達到逼真效果,或者是減少後期煙火特效投入,這些武器裝備還會使用空包彈進行拍攝。不管是槍口噴發出來的火焰,還是退殼都十分的逼真,可以和真家伙媲美,或者說這本身就是真家伙。

而且這類武器裝備的型號還十分豐富,除了各種槍械外,還有什麼迫擊炮山炮,9步兵炮,甚至連裝甲車坦克都有。

但是呢,就像之前所說的,這類武器裝備的型號比較陳舊,所針對的影視劇類型也都是一些抗日劇或者解放前後的戰爭戲。

而在國內影視劇中,這類劇集拍的最多,所以這方面的武器裝備道具自然就比較豐富了。

可韓櫟他們這部戲是現代戲,所使用的武器裝備也都必須要符合時代特色,總不能在戲中大家都拿著三八大蓋射擊吧。

所以這類武器裝備雖然好,但卻不太適合他們。

而第二類武器裝備呢則就需要自己制作或者是向專門制作相關道具的公司和工作室購買。

只不過這類購買和制作的武器裝備雖然外表和真實武器裝備沒太大的差別,但質感還是差了不少。而且也沒什麼功能,基本上就是一個木頭或者塑料所做的道具。

因此,其所需要的射擊煙火,退殼等一系列槍械射擊效果都需要在後期中利用特效制作。

值得說的是,很多低成本的抗日神劇為了節省成本,也會使用這類道具,甚至還會更加粗糙。

而射擊效果也都是在後期中制作的,只不過為了省事和節省成本,基本上都是找的那種小工作室,用素材直接合成的,號稱三天能制作玩一部四十集電視劇的那種。這種于是就被觀眾賦予了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五毛特效。

可如果要提高質量的話,那不管是前期的道具制作還是後期的就要費一些心思了。比如在前期的道具制作上面,那就要盡量的制作精細一些,甚至有些還用上了翻模和D打印,為的就是還原武器裝備最真實的樣子。

別看只是一些假的道具,但如果制作好了價格也相當的不菲。比如某空戰電影中所需要制作一架幻影戰機,其制作費用就超過了百萬。

而在後期制作中,為了呈現武器裝備最真實的樣子。因此需要更加細致的制作,每把槍的槍口煙火,退殼,都需要專門的制作渲染,這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

最後一類呢,那就是現役裝備。這自然沒得說,其所呈現的效果自然也十分的震撼。可事實上真正能拿到現役裝備進行拍戲的卻劇組或者說影視劇卻屈指可數,一般情況下都是一些有部隊參與的劇集。如‘特種兵系列’,前面所提到的某國產空戰電影等等。

只不過這種影視劇都是有部隊宣傳部門參與,擔負起對外宣傳的作用,所以才能有這方面的優厚條件。

可韓櫟他們這部劇呢,基本上沒有這個可能,也沒這個優厚條件。因此只能是先聯系相關道具制作公司或者工作室,看有沒有合適的。

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只能是自己制作了。

盡管學校的軍迷協會是自己制作過相關的武器裝備道具,但其精細程度還達不到上鏡要求。簡單來說,那就是細節不夠,在鏡頭下顯得有些假。

可經過他們一番聯系,發現國內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武器裝備道具制作公司或者工作室。

是有這類的道具制作公司和工作室,但他們絕大部分所制作的是抗戰劇所使用的武器裝備,亦或者一些冷兵器盔甲等這類道具。

現在武器裝備道具太過于特殊,這些道具制作公司和工作室一般不會來踫。

盡管是有那麼幾家願意和他們溝通,但動不動就是願意為他們開模成批量制作的話語讓韓櫟他們自覺掛了電話。

在這部《奪寶特工隊之大漠孤城》中,其實劇中的武器裝備並不多,而且也基本上都是一些槍戰。這主要是因為韓櫟在寫的時候考慮是國內,為了躲避風險所以將戰斗的規模寫的比較小。

其小說中主要的武器裝備來源都是一個國外雇佣兵隊伍和一個盜獵團伙,因此武器裝備的種類比較簡單,數量也不多。

所以經過仔細的討論,大家還是決定這些武器裝備道具由他們自己制作。為了達到最為逼真的效果,他們這次不但是使用了翻模雕刻技術,還用了D打印部件。甚至在一些比較要求金屬質感的部件中,韓櫟他們還專門用車床制作了一些純金屬部件,和真槍上的無異。

也就是說他們所制作出來的這些道具除了不具備真槍的功能外,在外表和質感,甚至是持握感覺上都和真槍無異。

為此,他們還惹了不少麻煩。比如道具組的道具師為了給做出了的幾把槍械噴漆,所以就放在了外面,利于氣味的會發。

可住在附近的熱心居民卻不知道,看到幾個道具師在擺弄這些槍械以為是真家伙呢,所以就報了警。

而警察一听有人擺弄槍械,而且數量不少,于是就當做重大警情來處理。不僅是驚動了刑警,甚至連特警都觸動了。

……

梆梆梆,幾聲敲門聲讓正在忙碌的幾個道具師回過神來,一位年輕的道具師放下手中的活邊沖門走去,邊喊道︰「誰啊!」

「物業的,來檢查一下煤氣管道。」門外傳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

這個道具師沒多想,隨即就將門打開了。

可在開門的一瞬間,他就被從外面涌進來的幾個全副武裝的特警按倒在地上。然後有一群特警舉著槍向室內沖了進去,只听見有人喊道︰「不許動,警察!」

當被這一幕嚇蒙了的幾個道具師回過神來的時候,之見幾個穿著警服滿臉嚴肅的警察正盯著他們。

不知所錯的他們還不知道,正是因為他們的粗心大意,這才招來了警察。

不過現場懵的不僅是這幾個道具師,還有這些沖進來的警察。原本以為是大案要案呢,卻沒想到所看到的槍械居然都是一些比較逼真的玩具,甚至連玩具都說不上,只能算作是模型。

這仔細一問才知道,這幾個人是劇組的道具師,現在正在制作道具。在得知這些是道具後,警察們有些哭笑不得。笑是因為將道具當成了真槍還出動這麼多警力,哭同樣是因為這一個假的警情而興師動眾了這麼多警力,還不知道該怎麼交代呢。

而且這個案子怎麼還和劇組扯上了關系,這就意味著不能僅僅當作普通警情教育一下直接走人。稍微處理不當的話,就可能被那些八卦娛樂記者鬧的整個互聯網都是,到時候倒霉的可就是他們了。

所以這些警察只能是一邊向上面報告,一邊呢聯系劇組的負責人。

作為劇組的導演,童永峻自然要出面解決這個問題。只不過他回國沒多長時間,不懂得國內的情況。而且本身韓櫟也算是這部戲的負責人,這更是在安西,算是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得陪著童永峻一同前往。

等雙方的領導這一踫面,事情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韓櫟本身在安西也算是比較出名的年輕人,所以也算是在這領導眼中掛上號的。

再加上這部戲之前也在市局中備案過,所以這本身就是個誤會。因此在客套一番後,大家自然也就各自散去。

當然了,警察那邊怎麼處理韓櫟不知道,至于這邊的幾個道具師,韓櫟則是沒好氣的臭罵了一遍。

雖然好像他們也沒什麼過錯,但很不爽的韓櫟還想找個對象撒撒氣。

除了這些槍械道具外,還有一部分則就比較特殊,甚至是比較危險了。那就是用于拍攝爆炸場景以及戰斗場景的炸藥炸點。

一般情況下,劇組中所使用的爆破材料都是汽油彈,說白了就是用礦泉水瓶中裝汽油,然後用電雷*引爆。

這種方式常用語拍攝一些影視劇的爆破場面,其中抗戰劇用的最多。而且這種方式雖然看上去威力比較大,但殺傷性比較小,相對比較安全。

更重要的是材料比較容易獲取,成本也比較低,所以被大量劇組所使用。

第二種那就是真實的乳化炸藥和黑火藥,甚至是戰爭中常用的TNT炸藥了。這部分炸藥的威力比較大,爆炸範圍比較廣,殺傷性比較強,因此危險程度很高,所以基本上都是由專門受過這方面培訓的煙火師專人負責。

可即便是這樣,國內對此管轄也比較嚴格,僅僅只有在申請獲批的劇組以及一些大型戰爭劇中才有可能用到。

而這次韓櫟他們在外景拍攝中將會有幾個實景爆破的鏡頭,這已經是專門委托給相關專業團隊進行負責了。到拍攝的時候,他們只需要按照導演的意圖進行布置,然後在鏡頭前爆破就行了。

整個過程中,不管是演員還是劇組的導演都接觸不到這些危險品,所以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而這也算是國內做的比較專業的幾個為數不多的行業之一吧,當然了也是特殊行業和國情需要。

此外呢,則還有一些炸點,這個的管理就沒有上面所提到的炸藥爆破那麼嚴格了。所有的炸點都能通過渠道買到,而且安全性也很有保障。

簡單來說,這類炸點總共分為兩種。

首先第一種是模擬子彈射擊到地面,濺起的揚土灰塵所用的大炸點。這種炸點的含藥量比較高,因此威力比較大。需要專門的煙火師來進行布置,一般都埋在土里。

當然了,也有埋在沙袋,樹上,牆上,水里,雪里等等,總之就是模擬子彈射擊到這類物體上的效果。

因為這種大炸點的威力比較大,所以在拍攝的時候,需要演員來記下行進移動路線,確保不要踩到炸點,從而產生危險。

但是,演員也不能因為炸點有危險就遠遠的躲開,這樣就沒有影視劇中那種驚險的效果了。

一般情況下,炸點基本上都是在身邊一二十公分的位置炸開。因為是采用定向爆破方式,所以只要保持距離,注意炸點所對應的角度,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每年在橫店象山等影視城中,因為拍攝這類抗戰劇,被這種炸點上了的演員不在少數。

一般傷情都比較輕,沒什麼危險。但還是會對一些演員造成永久性傷害,其中最多的,那就是人最容易受傷,也是最柔軟的眼楮。

當然,一般這類受傷的都是群眾演員或者替身演員,因為劇組對于主演們的保護比較周全,而群演和替身們卻並不是太在意。

而第二類炸點,則是含藥量比較少的小炸點。這類炸點通常是使用在演員的身上,用于模擬劇中角色中槍的效果。

為了達到真實情況,一般這類小炸點還會配合小血包使用。這樣在炸點炸開後,就會有血流出來,更加真實的模擬中槍情況。

當然了,隨著影視劇行業分工的不斷精細,現在已經有專門的這種集小炸點和血包合二為一的物品了。

一般情況下,這類用于影視劇的血包或者說模擬血液道具總共分為三種。

一種是化學顏料調制的血液,但是這類血液通常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所以基本上逐漸淘汰。

第二種呢則是使用動物血液,這類血液最為真實。只是太過于血腥,而且不太干淨,並且還需要現場取用,所以不常被劇組使用。

第三種則是用紅酒和食用色素所調制出來的血液,這種血液在于干淨無毒。通常真實性比較差,但卻也是目前影視劇中用的最多的。(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