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18章 注水的阿童木

青雲影視,副總辦公室。

汪玉瑛剛到公司,還沒坐熱,就听外面有人敲門。她應了聲,那人推門而入,卻是營銷總監李揚。

「李總,有事兒嗎?」

她略微驚訝,《建國大業》、《風聲》分別帶著4.5億和3.08億的票房下映了,青雲最近也沒什麼需要搞特大營銷的大項目啊。

「嗯,不打擾你吧?」

「不打擾,來,坐!」

李揚也不客氣,坐在她對面,張口就道︰「華億那邊又想挖我過去。」

「是麼?」

汪玉瑛一樂,問︰「那你的意思呢?」

「我擔心公司其他人會經不住誘惑過去。王仲均給我華億副總裁的位置,待遇也極其優厚,做滿三年,還給100萬股華億股票,誰知道他給其他人開的什麼條件啊?」

李揚一臉擔憂,他是李欣敏招來的第一批人。

他持有的青雲嘉禾股權雖不如汪玉瑛,但在青雲的一眾高層中絕對能擠進前五,要不然早就和陳立志一起出去創業了。

「100萬股,七千多萬呢,你就一點不動心?」汪玉瑛調侃道。

「王仲均什麼德性咱還不清楚麼,他這100萬股,那麼容易拿的啊!」

李揚一臉輕蔑,又催促道︰「你和鐘總想想辦法吧,別下邊人都被他給忽悠走了。」

「忙你的去吧,我們早有對策。」

「閔姐,停一下,幫我拿下手機。」

正在享受理療師按摩的姚東,蹭地坐起來。

此時電視機里播的是磚兒墊台的一檔新聞,正報道的是︰

「上月23日,動畫電影《阿童木》在國內上映,3天後,發行方光縴傳媒稱︰《阿童木》的票房已超過4000萬,創下了動畫影片首周末票房的新紀錄。

而僅僅隔了數天,《中國電影報》卻報出了另一組數字︰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從各大院線的計算機終端獲取的實際數據顯示,《阿童木》上映3天,票房僅為1700萬。

當時便有網友質疑,《阿童木》的票房造假,但發行方並未回應。直到本周,多家媒體接連報道之後,才捅破了這一內幕。

據記者調查獲悉,《阿童木》的票房確實大量注水。

而《中國電影報》的數據顯示,同期上映的幾部電影中︰俄羅斯反恐大片《特工008》上映12天累計票房1260萬,《倔強蘿卜》3天累計票房580萬。

但他們的發行方卻聲稱︰《特工008》上映5天,票房超過1000萬;《倔強蘿卜》首周3天,票房達870萬元。

這一現象在電影界相當普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超過八成的國產電影都存在票房注水的問題。

可以說,吹噓票房已成為電影宣傳的慣用伎倆,某些影片的注水程度甚至能達到50%.

究其原因,無非是人為的制造觀影熱潮,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通常首周票房被動手腳的可能性最大,因為這段時間電影的新鮮度和關注度最高,如果票房紅火,將大大增強後續市場吸引力。

眼下幾乎所有的新片上映,都會緊跟著出現‘首周票房飄紅’的新聞,有的甚至還不到一周,數據竟然提前出爐了。」

一旁的安老師抬頭一瞅,樂呵道︰「這事居然鬧上磚兒墊台了?」

「嗯。」

姚東應了一聲,朝剛接通的電話笑道︰「喂,瑛姐呃,你和王總喝茶呢。那你們先聊著,明天你和鐘總一起來趟青雲門。」

新聞說得沒錯,這個現象非常普遍,其實這一直都是行業的潛規則。

04年之前國內票房都是人工統計的,不僅耗時耗力,還不夠準確。

04年開始,官方鋪開了軟件系統,通過互聯網來計算票房,而負責統計發布的,正是總局的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

這是國內唯一的權威票房統計機構,來源于全國影院計算機售票終端實際收到的數據,每周二出爐,每周四在《中國電影報》上發布。

但由于發布不及時,又沒有合法的網絡轉載,認知度和影響力十分有限,很多人連《中國電影報》長啥樣都不知道。

此外,即便以這種方式統計,仍然存在統計票房比實際票房低的現象,而且還不小。

中國的電影市場分為三級︰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

一級市場問題倒是不大,電影院信息化改造的挺酷,但是在很多二級市場、農村市場依然采用的是老辦法。

正是因為信息的不透明和次級市場的落後,發行方吹起牛來不僅沒有心理負擔,而且還覺得理所應當。

每次都收了發行方紅包的娛樂媒體,對這個潛規則一直都是知而不報的。

光縴這次把1700萬吹成了4000萬,的確是很過份。

但能直接被捅上磚兒墊台,充分說明了兩件事︰

一是有人背刺光縴,這點和青雲關系不大。

二是上邊有人對電影市場的亂象看不太下去了,給大家伙提醒呢

「《阿童木》注水,《倔強蘿卜》注水,本以為中國電影有希望了,誰知道是畫餅充饑。」

「還是中影、青雲、華億有良心,《風聲》、《建國大業》都沒事。」

「只是沒爆出來,天下烏鴉一般黑!」

「中國電影是做大的,不是吹大的。」

「一直有個疑問,他們虛報的票房越高,交的稅不也越高嗎?」

「稅務有自己的一套財務統計,跟這個不發生關系。」

「哈哈哈!親眼見證了啥叫‘吹牛逼不上稅’!」

「其實不算秘密,這種不影響國泰民安的東西,人家都懶得揭露。再爛也有中超墊著,電影票房算什麼黑暗?」

《阿童木》這事在上磚兒墊台之前,就已經被網友們傳的沸沸揚揚。

磚兒墊台的一錘定音,讓那些真正喜歡電影,也肯掏錢去影院捧場的網友,深深覺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觀眾有權看好的電影,也有權知道電影背後的真實數據。

《阿童木》的做法不僅是在挑戰大家的底線,更在挑戰大家的智商。

一夜之間,相關人等被網友口誅筆伐,瘋狂鞭笞。甚至不少人聲稱,打死都不會去看跟光縴傳媒有關的片子

翌日,來到青雲門的除汪玉瑛、鐘莉方之外,還有王常田和光縴影業的CEO張召。

姚東領著幾人剛進包廂,王常田就吐槽道︰「別人注水都沒事,我們才水一把就被逮著了,電影局還要我們給個交代,我怎麼怎麼交代啊!」

姚東笑而不語,在茶具前坐下,靜靜地泡茶。

上個月還借著《建國大業》和《風聲》鼓吹產業輝煌的電影局,被你用《阿童木》啪啪打臉,不找你光縴要交代找誰啊?

「姚總你別光是笑,也幫著想想辦法,光縴也是你的公司。」

王常田見姚東不吭聲,裝出一副慘兮兮地樣子道。

汪玉瑛接茬道︰「王總,昨天不和你說了麼,這事光縴道個歉,再低調一陣,以後注意著點,事情也就過去了。」

「欸!」

張召嘆了口氣,無奈道︰「道歉倒沒什麼,可投資人的信心怎麼挽回啊?」

得!

姚東一听就明白了,王常田、張召這是沖著項目來的。

他心里有了譜,看向汪玉瑛,道︰「《司藤》這項目讓光縴也參與進來吧,另外讓李揚把國內票房的統計方式在網上傳一傳。」

他拎起茶壺,又沖王常田,道︰「你那邊道歉的稿子寫的誠懇點,該認的就認;電影局肯定不會因為這事處罰光縴,但是光縴可以自罰一下。」

「噢,怎麼個自罰?」

剛剛還抱怨的王常田,此刻滿臉都是笑容。

「拿點錢出來做做慈善,讓網友們心里舒坦一點。」

鐘麗芳接上話茬,又道︰「我們院線在考慮下映《阿童木》,其他院線估計也一樣。我看不如光縴自己主動宣布下映,讓影迷和網友看到更多的誠意。」

「這」

王常田瞬間笑不出來了,和頂峰娛樂一起花4000萬美金制作的《阿童木》,本就虧的一塌湖涂,還提前下映?光縴還要掏錢做慈善?

「鐘總,《阿童木》才上映10天!」張召也急了。

鐘莉方直言道︰「本來就沒什麼人看,這一鬧騰,還有誰買票看啊?」

「那就听鐘總的!」

王常田掐著自己的大腿,朝著張召吩咐道︰「回京城就開發布會,委屈張總代表光縴給影迷道個歉。」

「這有什麼委屈的,慈善做不做?」張召應聲道。

「當然做!」

王常田重重點頭,又笑道︰「我們也學學滄海,給希望工程捐所小學。」

「喝茶。」

姚東抬手請茶,又拎起茶杯,吹捧道︰「王總好魄力!」

「嘖。」

王常田一飲而盡,自嘲道︰「我這叫什麼魄力,被逼無奈而已。」

他放下茶杯,又開始賣慘︰「光縴這次損失著實不小,姚總可得多幫襯著點。」

張召放下茶杯,從包里掏出一份厚厚劇本,笑道︰「這是光縴和環亞的一個項目,姚總這幾天抽空看看有沒興趣?」

「我說你沒檔期,他們非得讓你看看劇本再說。」汪玉瑛樂呵道。

「噢?」

姚東接過劇本,可只是瞅了眼封面上的「精武風雲」幾個大字,就沒了興趣。

這都2009年了,精武門早就被拍爛了,演的干嘛?

他放下劇本,提起茶壺給眾人到茶,道︰「劇本張總帶回去吧,我們和鄭小龍導演有個電視劇項目,光縴要是有興趣,回京可以和汪總談。」

「青雲明年的電影」

「王總!」

汪玉瑛出聲打斷,又凡爾賽道︰「《猩球崛起》、《狩獵》公司投了3000萬美金,鄭小龍那個項目保守一個億投資,青雲最少得投三千萬,《何以笙簫默》、《司藤》兩部劇加一起估計也得投個三千萬,我們的院線還要繼續擴張,青雲哪還有錢再投一部電影啊?」

「」

張召听的暗自咂舌,光縴傳媒全年營收才兩三個億,青雲一年的影視投資就3個多億了,擴張院線更是個無底洞。

「汪總你這就謙虛了,誰不知道青雲最不缺的就是資金啊。」王常田夸張道。

姚東喝了口茶,道︰「也不瞞兩位,我讓瑛姐、鐘總來這,的確是有新的項目,但不是電影,是互聯網。」

「姚總的互聯網項目,誰不想跟著一起啊!」王常田吹捧道。

「可別這麼說!」

姚東擺了擺手,坦誠道︰「這項目可不適合投資!剛開始每年估計虧個幾千萬,之後一年虧幾個億,甚至虧十幾億,我反正是沒看到任何盈利點。」

听說一年就得虧十幾個億,汪玉瑛和鐘莉方對視一眼,靜靜等待著姚東的下文。

王常田卻樂呵道︰「什麼項目啊,有這麼燒錢麼?」

他一點不信姚東沒看導任何盈利點,這年頭殺頭的買賣有人會做,但虧本的買賣可沒人做。

「網絡購票平台。」

姚東喝了口茶水,笑道︰「我也不瞞著二位,這想法就昨晚看你們新聞才想到的。假如說全國所有影院,都有幾台青雲的取票機,那青雲不僅可以線上賣電影票,還能實時更新電影的票房、幫著電影院做宣傳。」

小馬哥之前找姚東商量過如何擴大藤訊支付體系的市場應用範圍,直白點說就是如何和馬天行搶市場。

藤訊財父通的用戶比支父寶可差的遠了,在微信面世之前,姚東壓根就沒想過要和支父寶搶用戶。

但昨天看到電視里的新聞,讓姚東想起了網絡購票平台。

有這麼個玩意,呆在微信或者qq的小端口里,給用戶帶來方便的同時,還能給財父通或者是微信支付增加用戶。

但這網絡購票平台,是真沒有盈利點啊。

用戶在進行網購時在家就能收到快遞,但在網上買電影票,最終還是得去電影院看電影。

所以,網絡購票平台必須得求著電影院,在電影票這方面是沒辦法賺錢的。

能給網絡購票平台帶來收入的就只有廣告費,但是取票終端、打通影院渠道、服務器、人工都需要海量資金!

而且這玩意藤訊不做,阿狸是無所謂的,反正用的都是支父寶。

但藤訊只要敢推出來,阿狸為了支父寶的江湖地位,那是一定會跟上的,然後就得開始燒錢搶用戶。

這個錢哪怕是藤訊都會覺得疼,更別說是青雲了。

網絡購票平台只能是單獨拿出來做,去燒那些投資人的錢。

至于如何包裝吸引風投投資,藤訊有的是專業人士包裝。

姚東喊汪玉瑛、鐘莉方來,一方面是談談如何利用購票平台或者app對電影進行宣傳,另一方面則是讓她倆配合藤訊悄悄的進行開發。

ps.感謝「北方有佳人茜_絕世而獨立」的打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