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1章老丈人被懟了

9月12日,下午,姚東匆匆趕到《太陽照常升起》首映酒會。

好家伙,居然是先酒會再紅毯,然後再放影片。

酒會現場,姚東整個人都傻了,去特麼的高朋滿座,然後姚東愣是沒見著一個熟人。

姚東旁若無人的掏出手機,隨手拍了一張照片,給安老師發了過去,又發了一條文字消息︰全是牛鬼蛇神。

安老師很忙,她正給學生上音樂課呢,教學生們唱《少年中國說》呢。

李欣敏在窗外偷拍了一張照片,直接發到了名為「家」的qq群里。

Goblin︰媽,你拍照的時候兩只手拿手機,你看你抖的,照片都湖了。

康︰字寫成這樣,這不誤人子弟麼。欣敏,讓她先把板書練好,再上講台。

Goblin︰爸,茜茜這會教的是音樂,不是書法。

康︰你少慣著她,上了講台就得有個老師的樣子。

敏︰老安你行了啊,現在年輕老師寫的都這樣。

麗︰你別理他,再多拍幾張,手拿穩一點拍。

姜聞瞅著姚東一個人拿著傻樂,帶著周走到跟前,笑道︰「你躲這偷著樂啥?」

「姜導、嫂子。」

姚東收起手機,舉起酒杯和兩人踫了踫,笑道︰「你們忙你們的,我自個呆著就行。」

自個老丈人被兩位媽媽懟這事,屬實只能自己偷著樂,不好對外說。

姜聞抿了口酒,也不再追問,笑道︰「你媳婦兒今沒來,紅毯給安排李鄉和你一起走沒意見吧?」

「我都行。」姚東隨意道,來都來了自然得客隨主便,反正不在黑名單里

東方新天地影院,在媒體的聚光燈下、影迷的歡呼聲中,姚東鑽出禮賓車,整了整衣領,站定揮手招呼,李鄉緊隨其後跟著下車,讓媒體拍照。

幾秒鐘後,姚東很紳士的抬手示意,該走紅毯了,沒成想李鄉卻走近他想挽著他一起走。

他敏捷躲開,尬笑拒絕,然後兩人就並肩走上了紅毯,兩人剛在背板上簽完名,媒體還沒采訪呢,現場就有人推倒護欄,沖上紅毯。

這種情況,還接受個P的采訪啊,直接就進入放映廳了。

只能說發行方伯納牛掰,酒會都沒結束,就讓媒體和觀眾在影院護欄外等著紅毯。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9月的京城,可一點都不涼快,真特麼以為這些花錢買首映票的觀眾沒脾氣啊。

影片放映正式開始,已經看過電影的姚東,好想繼續鼓搗手機,可這屬實有點不尊重人了。

盡管《太陽照常生起》這部電影演員選的非常牛鬼蛇神,但電影本身還是一部好電影。

但這電影票房注定不會太高,這電影屬實太特麼姜聞了!

由四個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小故事組成,劇情結構非常不清晰,而且影片中超現實主義的處理手法太多了。

這部電影的觀影門檻有點太高了,不管什麼年代,都沒幾個觀眾會為了看懂同一部電影,多次付費走進電影院。

即使是《讓子彈飛》和《盜夢空間》這樣的「燒腦」神片,大家多是在電腦或者用碟片反復觀看,進電影院多刷的人是有,也終究是極少數。

電影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都只是娛樂方式的一種,業內人士、影評人的評價再高,也不會有幾個人願意去電影院學習。

姜聞的敘事手段為什麼如此復雜?

他也無奈啊,他可是被禁過5年的。這部電影是近7年,唯一導演掛他名字的電影。

這部電影只有這樣的雲山霧罩,讓每個人解讀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才能過的了審,電影中的那些隱喻,敘事手段稍微直白點,就特麼得改或者給刪了。

不管是誰特麼讓姜聞解釋解釋,姜聞都是讓再看一遍,看到懂為止。

一方面這是導演的官方回答,另一方面他電影中的那些隱喻,誰都可以解讀,唯獨他自己不能說。

影片放映結束,互動環節,姜聞對于觀眾關于電影的疑問,答復依然是︰「沒看明白再看一遍。」

姚東走出放映廳,還是被媒體給堵住了。

「姚東,你覺得《太陽》有什麼不足,為什麼威尼斯沒能拿獎?」

姚東瞅了眼記者話筒,嗆聲道︰「《太陽》的首映禮你問我電影不足,是想讓我現場拆台麼?還問我這麼一個威尼斯都沒去過的人,為什麼《太陽》在威尼斯沒能拿獎!這種問題你不該去問評委們麼,你怎麼混進渣浪當記者的,渣浪什麼人都收的麼?」

藤訊娛樂記者幸災樂禍地接著提問︰「姚導,此前姜導說他的下一部電影,已經確定是和你合作,方便透露下什麼電影麼,你們一起執導還是一起出演又或者是?」

「導演當然是姜導,我們會一起出演。具體情況目前還不方便透露,時機到了公司會通知大家的。」姚東笑道。

京城晚報記者提問︰「姚導,孟京輝導演曾說過‘觀眾看不懂我的戲不是我的問題’你同意這種觀點嗎?你覺得觀眾看不懂《太陽》,是觀眾的問題還是姜導的問題?」

「孟京輝導演作為話劇導演,特別是先鋒實驗的話劇,遇到‘看不懂’的問題是很正常的。」

姚東頓了頓,又道︰「觀眾看不懂《太陽》,我覺得既不是觀眾的問題也不是姜導的問題,而是時間的問題,現在看不懂,以後也許就懂了。」

先鋒實驗的話劇,觀眾看不懂,還真不怪導演,本就是先鋒實驗的啊。

「先鋒實驗」意義就在這,電影從業會根據觀眾的反饋來探索新的拍攝手法,再應用到文藝片里繼續試驗,最後經過大浪淘沙成熟之後才能用到商業片里。

電影一百多年的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現代商業片的拍攝手法大多是這樣由小眾發展到大眾的。

文藝片的現在就是商業片的未來,所有商業片的套路都是文藝片的探索,觀眾討厭的就會被淘汰,觀眾喜愛的就是新的藝術手法。

商業片是保守的,為了風險最小化,大量使用已經被文藝片成功模索出來的套路。

為什麼觀眾看商業片會覺得俗套呢,因為新的藝術手法看得多看得久了,以前的經典文藝片,放在今天來看都是商業片。

觀眾的觀影要求越來越高,電影從業者要想推陳出新,最好的辦法就是向文藝片取經。

電影節的評委們那麼推崇文藝片,不僅僅是在擺姿態而已,也是為了推動電影的發展。

姜聞的電影觀眾看不懂,審查真只是一小部分,主要還得是姜聞自身的原因,但這話是不能明說的。

姜聞的才華不可否認,他有自己的堅持和報復,他的確喜歡玩花活,逗弄審查也逗弄觀眾。

他從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開始,就沒想過要討好所有觀眾,他那部讓他被禁導5年的電影,哪怕是不禁,又有幾個人說自己是真的看懂了呢?

他之後拍的《讓子彈飛》里,張麻子和師爺的那場「我想站著把錢賺了」戲,足以說明,姜聞從來就沒想過妥協,不管是審查,還是觀眾。

應付完記者,姚東鑽進保姆車就掏出手機開始鼓搗。

老丈人在群里被懟的沒脾氣,直接給姚東發私聊讓忙完回電話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