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二百九十三章 伏爾加河防線

細絨金色大帳的簾門,被兩邊的武士伸手挑開。

一身鎧甲的老谷子大步走了進來。

大帳頂端吊著一盞自明燈,將大帳內照得如同白晝,帳內地面上鋪著厚厚的精美波斯地毯。

靠近大帳最里面是一處方圓兩丈的平台,高出地面九寸,鋪著金黃色的龍紋地毯。

帳內只有三個人。

站在平台下方右首的是一個渾身黑色鎧甲,挎刀而立的高大武將,這是身高近兩米的朝魯,陛下的貼身護衛頭子。

一位身穿白色錦衣的清秀男子正殷勤的將一個手爐塞進了另一人的手中。

老谷子不敢往這位清秀男子的臉上多看,他知道那是陛下的寵妃——甘妃,曾經隨著陛下東征北戰的女子。

張守言從甘寶兒的手里接手手爐,轉身看向了帶著風雪進入皇帳的老谷子。

「陛下,陸軍第二師傳來消息,昨夜他們的一支十人搜索隊沒有及時回營。特種營同時發現,在薩拉托夫方向曾出現了微弱的電波反應!」

「情報部判斷,那只小隊已經全部陣亡。」

張守言踱了幾步。

「老谷子,你算算看,這些日子以來沙俄那邊大概已經拿到了我們多少裝備?」

老谷子想了一下︰「最多大概能裝備一個百人隊。羅波夫斯基應該已經了解到他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對手!」

張守言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他不知道羅波夫斯基會不會如同己方預料的那樣行動。

之前得知沙俄軍隊會在冰雪未消的情況下提前發動進攻,張守言與部下們商議後,增加了一個戰略目標。

西征集團決定付出一些代價,例如擴大搜索範圍,讓沙俄方面正視甚至恐懼來自西征集團的真實實力,主動將決戰日期延後,以獲取更多的兵力和資源。

隨著西征大軍入駐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來自東歐平原和波羅的海地區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在了解到歐洲東部和北部的大概態勢後,卓布剌和陳策提出了一個更為宏大的戰役目標——一舉擊潰或殲滅沙皇俄國的全部主力!

打斷沙俄從封建領主制向中央集權化的發展的內政進程。

在結合後世資料、情報部各網點的電報和最近收集的信息來看,張守言也不得不贊同兩名屬下的觀點。

這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殲滅沙皇俄國主力,甚至說是戰爭潛力的絕佳機會!

現在的東北歐局勢,對沙皇俄國進行內部發展極為有利。

因為沙俄最大的三個,與其交界的競爭對手︰瑞典、波蘭-立陶晚聯合王國(之前的表述錯誤,不是波蘭-烏可蘭聯合王國)和奧斯曼帝國,都處于麻煩纏身之中。

首先是控制了幾乎整個波羅的海北部、西北部地區的瑞典王國。

縱橫無敵的古斯塔夫二世,在1632年呂岑會戰中戰死,他六歲的獨女克里斯蒂娜女王繼位。

在女王親政之後,瑞典國內出現了動蕩。

尤其是1650年以來,因為瑞典是路德派教徒國家,而女王卻是天主教徒,國內的貴族們都在密謀讓女王讓位給其表兄,巴拉丁奈特-茨韋布呂。

隨著正武十年(1654年)女王遜位,瑞典進入了德意志血統的新王朝統治時期,新登基的卡爾十世正忙著與滿國的貴族們談判分贓,以鞏固自己的權力,根本無法顧及東方的沙俄。

位于沙俄西南方的波蘭-立陶晚聯合王國,剛剛從王國的巔峰跌落。

于正武四年(1648年)爆發的烏可蘭哥薩克大起義,本來應該在去年就結束,從而根除了波蘭貴族與他們的猶太調解人對烏可蘭地區的統治。

但是隨著沙皇阿列克謝在英倫人的勸誘下,把沙俄的注意力移動到了東方中亞地區,失去了沙俄支持的烏可蘭哥薩克人沒能在去年徹底擊敗波蘭的翼騎兵部隊。

而且隨著巴甫洛夫斯基的失敗,沙皇俄國不得不從兩國邊境撤軍向東防御,這使得聯合王國得以將更多的翼騎兵從兩國邊境調入烏可蘭地區平叛。

歷史從此發生了轉變!

最後一個奧斯曼帝國,正處于蘇丹女QUAN時期的巔峰,柯塞姆女蘇丹(皇太後)通過操控她的兩個兒子和孫子,掌控著正從巔峰跌落的龐大帝國。

穆拉德四世是最後一位在戰場上發號施令的奧斯曼帝國蘇丹,但他在27歲就病逝,皇太後將另一個兒子易卜拉欣一世扶持上台,又在八年後(1648年)將其廢黜,改立她的孫子年僅六歲的穆罕默德四世登基。

正武七年(1651年)柯塞姆女蘇丹死于宮廷政變,奧斯曼帝國權利落入丞相之手,宣告蘇丹女QUAN時間的結束。

如今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才十三歲,而在歷史上1651年到1656年期間,科普律魯家族正在整合帝國內的地方勢力,從1656年奧斯曼帝國將進入科普律魯家族出任帝國大維齊爾(相當于宰相)的五十年統治期。

也就說科普律魯家族家族正在整合國內勢力,也沒空理會北方的沙皇俄國。

這是沙皇俄國在17世紀中葉最好的發展時間。

但也正因為這樣,這個空窗期也落入了卓布剌和陳策的眼中。

張守言之所以會任命卓布剌和陳策為自己的副帥,就是因為這兩個人也和他一樣認為沙俄才是帝國西征的最大障礙。

「不如泄露部分情報給沙俄統帥,逼得沙俄將全部軍力和戰爭潛力都集中到伏爾加河流域中來,然後一舉殲滅!」

這是陳策的原話。

只有一戰消滅沙皇俄國的戰爭潛力,西征集團這才好施然南下收拾布哈拉汗國的那一攤亂事和莫臥兒帝國。

果然後續不出張守言的所料,被嚴密監控的沙俄軍隊一改準備隨時出擊的姿態,分散的部隊再次聚集在一堆。

從正武十一年三月開始,大批的沙俄農夫和農奴被投入到薩拉托夫地區。

沙俄軍隊的人數也飛快的在增加。

到了三月底的時候,薩拉托夫地區的軍隊人數已經超過了三十五萬人。

在莫斯可的貴族聚會上,時不時的有人在開著玩笑。

「盡情歡樂吧,親愛的。說不定明天他們就會運走莫斯可最後一個面包!」

西征集團則在進入二月後,按照張守言的命令開始收縮。

並圍繞伏陽城外圍、伏爾加河中游沿線,著手興建一條由巨木和混凝土構建的防線——「伏爾加防線」。

一個由八十個炮兵陣地,六百多座機槍碉堡和鐵絲網構建的防御體系。

從哈密運來的武器彈藥給養庫存,足夠西征集團高強度作戰三個月之用。

張守言就怕最後來的沙俄軍隊不夠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