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三千里江山

大概張守言自己都沒有料到過,大楚立國才幾年時間,自己就成為了周邊各國重點研究的對象。

用後世的話來講,這就是各國都對它進行了一種較為原始的人物側寫。

而引發這種群體效應的根源,是大楚在建國兩年之後,僅用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跨海攻滅扶桑的軍事行動。

對于中原王朝周邊各國來說,他們認為攻滅扶桑是中原王朝最難以實施和完成的行動。

扶桑向來是東亞封建藩國中實力數一數二的存在。

跨海攻略扶桑的難度,甚至要遠超佔據整個北方草原的軍事行動。

可剛剛建立的大楚,一上來就把最難的關卡輕松攻克。

而更讓這些周邊各國瑟瑟發抖的,是張守言直接將扶桑四島納入大楚管轄的舉措。

由此周邊各國可以推斷出,楚帝張守言大概率是一個比元世祖忽必烈還要執著于擴張領土的存在。

南掌作為長期受到緬甸、暹羅、安南等國攻擊欺壓的國度,歷代國王和貴族們天生就有一種不安全感。

而歷史上唯一能讓他們感到安全的,就是來自于中原爸爸的愛護和庇護。

可南掌的中興之主索林那旺薩卻悲哀的發現,如今的中原新爸爸卻對兒子們的領地和法統都擁有極大的興趣。

所以當莫敬耀這個家伙想要內附大楚的消息傳到南掌,索林那旺薩當即立斷主動聯系了安南鄭主。

索林那旺薩更是承諾鄭主,只要鄭朝軍隊攔住了大楚南下部隊,南掌便會攻擊大楚軍隊的後路。

唇亡齒寒的道理,這些人都知道。

對于南方各國的反應,大楚都督府也做過推演。

剛好卡在楚軍進攻路線側後方的南掌更是都都督府推演的重點之一。

根據這幾年深入南掌各地的大楚商人帶回來的情報綜合分析,都督府推斷南掌所能的動員兵力在兩萬到四萬人之間。

這還是在都督府判斷緬甸、暹羅承諾不對南掌落井下石的前提下,南掌所能調動征集的全部兵力。

應皇帝的要求,都督府甚至進行了楚軍面對中南半島六國聯軍的戰爭推演。

在那幾次推演中,楚軍南下部隊面對的是安南南北聯軍、南掌軍、緬甸軍、暹羅軍和佔城軍的多方圍攻。

對于南掌偷襲賀千川所部側後,甚至深入雲南境內斷絕楚軍後路的情況,都督府都有詳細的戰爭預桉。

以四川白桿兵為主加以招募的湘西、川邊、滇南生苗兵改編成的大楚守備第九師,在一八九師開拔向南的時候,也悄然開拔潛往與南掌的交界處。

在之前的幾年中,大楚通過南洋貿易活動作掩護,在中南各國都設置了軍情分支機構。

但凡各國有什麼異常的舉動,通過電波的傳遞,楚軍下一秒就會知道得清清楚楚。

「所以索林那旺薩正在悄然的聚集軍隊?」張守言將電報紙輕飄飄的扔在了龍桉上,「在南掌的分支機構有沒有因此暴露?」

都督府軍情部門的回報官員立即搖頭否認。

「陛下,南掌國內我們設立的情報機構是一座佛寺,供奉著一丈高的純玻璃制琉璃藥師佛,就連索林那旺薩都經常來寺中參拜。」

「我們的幾名情報人員很少與外界聯系,而且這個消息是索林那旺薩自己來寺里佔卜凶吉時透露的。我們的情報人員在替他佔卜之後,馬上當著他的面封閉了寺里,主動讓索林那旺薩的士兵圍住寺廟直到戰爭結束為止。」

「如此說來,我們的敵人又多了一個,」張守言笑了笑,旋即搖搖頭,「不對,是明面上的敵人又多了一個,而潛在的敵人卻多了兩個。」

「看來中南各國早就在串聯,沒有暹羅和緬甸的點頭,索林那旺薩絕對不敢全力北向。」

「來就來吧!去電告訴賀千川按照既定的預桉去做。在安南他是羊攻部隊,但在南掌他就是主角,」張守言對著身邊的黃彪道,「讓孟繼堂和賀千川好生展示一下大楚鐵軍的威風。」

「此戰之後,朕不許南部各國再有直視大楚的勇氣!」

處理完軍務,張守言由候在武英殿外的徐寶陪著前往太極殿。

離開武英殿範圍之後,徐寶這才開口提醒張守言。

「陛下,朝鮮王派來的新使臣在聖德殿(原養心殿)候了有一個多時辰了,陛下要不要先處理一下?」

張守言拍拍腦門,他還真的差點把這個人給忘了。

「這個使臣是不是姓金?似乎是金立鄭的子佷輩。」

「回陛下,這個金可興正是朝鮮左議政金某的堂佷。」

「呵呵,」張守言微曬一聲,「金立鄭這幾年似乎被那姜氏壓制得不輕。在南方領兵的朝鮮王舅父姜客邈甚至還在謀取兼任右議政一職?」

「正是,」徐寶回想了一下朝鮮方面的信息,「那個姜客邈打仗不行,但玩起爭權奪利卻有些不俗。」

「只不過金立鄭之所以對姜氏對讓,大概是看到朝鮮王已經十五歲,有些擔心朝鮮王親政後清算自己的緣故。」

張守言一邊前行一邊否定了徐寶的想法。

「在朕的操持下,朝鮮實際南北兩分。為了保證朕不會偏心北方,姜氏王太後是不敢對金氏落井下石的。」

「這一點,金立鄭心知肚明。他的親佷女在朕的宮中為嬪,所以姜氏雖然想專權,但總會給他留一分顏面。」

徐寶笑了笑︰「這是怕金嬪知道了給陛下吹枕邊風麼?」

「但朕要的,」張守言忽然停下腳步,笑容變得神秘起來,「就是這個枕邊風!」

「你去傳旨,讓金可興先去長去拜謁金嬪。好歹他們也是堂親,敘一下親情也能稍解金嬪思鄉之苦。至于見朕的事,往後再說吧。」

「遵旨。」

從朝鮮敬上來華美瓷器被狠狠的摔在地上,飛揚的碎片讓坐在一邊的金可興嚇了一跳。

「娘娘息怒,下臣可是有什麼罪過?」

斜躺在軟塌上的金葉花冷冷的看了自己這位遠方堂哥一眼,慢慢的撫模著自己微隆的小月復,把自己的怒氣壓下去了一些。

「罪過?」

金嬪冷笑一聲。

「叔父這個左議政都快被姜氏給架空了,消息傳到北京來,連我都在宮里沒臉!」

听到這個話,金可興苦著臉低頭回稟。

「堂叔也是沒有法子,王上眼看就要親政了,退讓一些也是為了咱們家的長久為計。只要娘娘在北京好好的,姜氏不敢真對咱們家如何的。」

「我好好的?」

金葉花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瞪著金可興,「如今我肚里也有了龍種,生育那一關可就說不好。但凡有個萬一,你們又該怎麼辦?」

「娘娘千萬慎言!」

金可興立即跪倒,萬一這位娘娘真有個三長兩短,那金氏的未來可就真的到頭了。

「慎言!?」金葉花接連冷笑,「你也不看看你們都做了什麼?」

「陛下親征扶桑,故意把李淏的軍隊留了大半在扶桑一整年。那姜客邈回到國內當即北伐,卻三戰三敗。這等廢物,叔父居然沒有趁機去壓制他。」

「還有,江華島上陛下令人幫咱們練了三千海防兵。听說姜氏也盯上了這支兵?」

金可興立即回道︰「娘娘放心,這三千人是上國軍將幫忙練成的,從上到下都是咱們的族人在管控,軍餉糧草也是走的叔父門下。我們也不傻,要是丟了這支軍咱們就真的成了板上魚肉。」

听到海防軍扔在手里,金葉花這才舒緩了臉色。

她慢悠悠的模著自己的肚子,忽然對著金可興發問。

「可興堂兄,你說若我肚子里是個王子,那麼咱們金家又會如何呢?」

「那最好不過!」金可興想到這里也喜形于色,「那起碼也是一位尊貴的王爺,能與我們王上平起平坐的上國親王。咱們家在國內的地位肯定也會更加穩固。」

「穩固?」

金葉花忽然笑了起來,她柔媚的看向了自己的肚子,竟然當著外朝使臣的面喃喃自語起來。

「陛下前幾日來看我,曾經向本宮許諾過一件事。」

金可興听到這話,脖子不禁縮了一縮。

雖然大家都是親戚,可這上國宮內的家事也是他一介外臣能听的?

「看把你嚇的,」金葉花撇了金可興一眼,讓奴婢把他扶了起來坐下,「我既然敢對你說,那必然是你能听得的話。」

金可興收攏心神拱手︰「那邊請娘娘示下,外臣听著呢。」

「我這話可不是外臣能听的,只能說給我金家的金可興听上一听。」

金可興覺得自己有些腿麻,這是太過緊張有點抽筋的緣故。

隨著金葉花一揮手,周邊服侍的宮娥太監都躬身退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金葉花又溫柔的看向了自己的肚子。

「可興堂兄,你可知道陛下許了我這個孩子什麼?」

「啊,天子許了什麼?」

「陛下許了我,我這一胎或者之後有了兒子,他不會是朝內的親王或者郡王,他將會是掌握三千里江山的一國之主。」

听到這一句話,金可興當即就呆住了。

金葉花輕聲笑著看向金可興︰「堂兄,你說我該去哪里尋個合適的三千里江山,向陛下討來留給我的孩兒呢?」

三千里江山?!

金家的未來、李氏朝鮮、弄權的姜氏兄妹帶有天子和金家血脈的朝鮮新王朝。

諸多信息瞬間在金可興的腦中爆炸,一個念頭無法抑制的在他心中飛快的膨脹著。

憑什麼要為恢復本國法統立下大功的金氏處處讓著姜氏?!

為什麼只有姜氏子弟可以橫行于國中朝野?

為什麼要擔心朝鮮少主日後的清算?

世人都知道李氏朝鮮當年也是篡的位,只不過是得了大明的冊封。

金家出的天子血脈,難道還不上一個李氏逆賊之後?!

金葉花冷眼看著金可興臉色一再變換,最終在他的眼中看到了一道狂喜。

金可興長吸了一口氣,鄭重的再次拜倒。

「娘娘放心,這三千里江山由金家去替娘娘尋來!至于叔父那里,我定然能勸通他。」

張守言沒有接見朝鮮使臣,而是轉身去了太極殿。

朝鮮使臣這次來到大楚覲見,是為了把這幾年來對于上國天子御旨執行情況進行匯報。

三年前張守言就對朝鮮南北下旨,著令堪修典籍。

尤其是朝鮮民間對于朝鮮上古胡言亂語的描述和臆想,例如編造出來的所謂上古桓國,國境居然囊括中原!?

這顯然是對中原爸爸的大不敬,所有典籍都必須予以修訂。

其二是令朝鮮南北正式認定傳承其為新羅之後,與盤踞過東北的高句麗毫無關系。

其三是令朝鮮各地立碑,將漢字、節氣、服飾、飲食等多方面中原文化輸入朝鮮的事實加以明確,名為上國賜恩碑,總計三千座。

這以上三點對于朝鮮朝野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南北雙方還爭先恐後的實施這幾條。

都想靠此來證明自己才是中原爸爸最貼心、最正統的的兒子。

不過在天子的旨意里還有最後一條︰天子認為朝鮮文字太過于落後,往往詞不達意還需以漢語來注釋,所以天子認為朝鮮國上下應該著力推行漢語漢字。

關于這一條旨意,大楚方面並不是只是說說而已。

朝廷往南北兩方都派出了由十多位老儒生充當的文監使。

這些人專門負責推廣、監察漢化事宜,搞得如今的漢陽和平壤兩地,居民上街都不敢用朝鮮語大聲說話,見到官吏在側時只能用手比劃和夾雜著幾句簡單的漢語來交流。

而也正是這些食古不化的老儒生,對于南北雙方的漢化進度都大為不滿。

動不動就被北京遞折子告狀。

張守言在今年端午前後以此事為借口下旨申飭了漢陽和平壤。

所以本次朝鮮派人出使北京的,主要是進行匯報和申辯,並不是什麼好差事。

故而這個事才會落到金家人身上。

姜氏兄妹也是想著皇帝會看在金嬪的面子上,不會過于斥責他們。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張守言之所以會借題發揮,為的就是讓金家人能大大方方的來到大楚,好讓他的朝鮮小老婆「做些小動作」。

在張守言規劃的帝國版圖內,扶桑、安南都將只屬于帝國,而夾雜在帝國與扶桑之間的半島又豈能例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