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附和倒幕軍

「下國自數百年前,禮樂崩亂,幕府之內操莽橫行,下臣徐氏一族雖名為國主卻實為他人傀儡。數十年前伐朝之戰,亦或騷擾上國倭寇之亂,並非下臣一族所能掌控。」

慘綠少年哆哆嗦嗦的跪在船板上,頭也不敢抬的背誦著自己姐弟琢磨了大半天的自辯表文。

「望天子垂憐,匡扶下國正朔,清掃人間妖氛!」

這位後世謚號為後光明天蝗、名為紹仁的少年,在被楚軍俘獲的一天里受盡了驚嚇。

似乎是有意的,他接觸到的楚軍將士全是一米八以上的重甲士兵,都喜歡如同擰小雞一般提著他的領子。

美其名曰是為了讓他走的快一些。

這讓徐紹仁感到很羞恥、很無禮、也很無助。

在倭國天蝗一族因為被神話,所以沒有姓氏,但現在他卻必須自稱為徐紹仁,是先秦叛國之後。

也就是從他被迫自稱姓徐開始,倭國就妥妥的成為了中原天子理所當然的管轄之地。

中原天子繼承的是從三皇五帝傳下來的法統,先秦罪人正該他管。

紹仁本來是打定主意寧死不肯遵從的,但從京都到兵庫津的一路上,他見到了大楚全如妖魔一般的士兵、鋼鐵洪流一般的騎士群、毀天滅地的炮火和大如山岳的戰船。

這一切都將倭人心底對唐土的千年畏懼徹底激發了出來。

尤其是在面聖之前,身高二米的御林軍副統領朝魯將這個倒霉孩子提起來,好奇的打量了一番。

徐紹仁在覲見之前,由他姐姐親手打扮了一番。

其他的服飾都還好說,但那慘白的粉末妝和被涂黑了的牙齒,委實太丑。

朝魯憐憫的拍了拍徐紹仁︰「咱們陛下雖然英武,可你小子好歹也是一國之主,卻扮個小丑模樣去博我家陛下的開心,也是真可憐。」

一時善心大起的朝魯,倒擰著兩腳亂蹬的小倭皇,用一桶冰水給他好好洗了一回臉和牙齒,這才把人擰進了內艙。

龍船內艙很大,鋪滿了華麗的西域地毯。

周邊燃著十多支兒臂粗的鯨油紅燭,徐紹仁磕頭的甲板邊上,還有個巨大的六足銅爐正散發出澹雅的龍涎香味。

內艙靠里的位置是一處六寸高的木台,方圓足丈,鋪滿了光亮水滑的純黑熊皮。

楚帝張守言披著白虎皮大髦,斜著身子靠在上首。

他眼角都沒掃一下,下方戰戰兢兢跪著的少年倭皇,手里正拿著幾份戰報在思索。

而在木台的邊緣,有一個侍女打扮的女子在低眉順目的替張守言輕輕捶腿。

這個女子便是前任倭國女天蝗——興子。

無聲的氣氛持續了良久,直到興子將張守言的兩只腳按了個通透,他這才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文書。

「朕听聞,你們兩個也喜歡自稱為朕,你們一族還自詡是太一東皇之後,故而自稱天蝗。嗯?」

澹澹的一句話讓這對姐弟恐懼到了極點,興子趴俯在地上不住顫抖,而紹仁則滿頭是汗的進行著辯解。

「下國久居海外,不服王化,夜郎自大是有的,擅越之處頗多,下臣不敢狡辯,但所謂天天天蝗之語,斷然不敢與陛下並提絲毫,不過是國內自娛之語罷了。」

張守言輕笑了一聲︰「朕這幾日也看了你們國內的一些典籍,禮儀方面的書籍倒也寫得不錯,似乎就有涉及到與我中原諸皇的比較。」

幾本倭國書籍被張守言扔在了紹仁的跟前,這回少年嘴巴都開始哆嗦,大冬天的已經汗濕透了一身上下。

「別解釋這些沒用的,」張守言從慘綠少年的身上收回了目光,「且下去擬定一份謝罪表文和討伐幕府的檄文,屆時看朕心情再予以發落。」

隨著張守言話音落下,兩名御林軍隨即上前架起渾身發軟的紹仁出了內艙。

整個內艙便只剩下了張守言和低著頭不敢動彈的前任女天蝗興子。

「你這手法按著不錯,接著按吧。」

「嗨依!」

听到楚帝澹澹的話,渾身緊繃的興子這才松了一口氣,低著頭又認真的按了起來。

興子的容貌看上去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覺,故而艙外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陛下或許會龍興大發一回,畢竟興子曾經的天蝗身份倒也承受得起這個榮耀。

可就在興子給張守言按過腳之後,大為滿意的張守言直接派船將其轉運往國內。

「這女子手上的這套倭國佛門按捏手法確實不俗,正好皇後、甘妃等人都在孕中,雙腿多少有些浮腫,賞徐興子為從五品令侍(皇貴妃,貴妃身邊女史)在各宮輪流伺候。」

且不提那些有著怪趣味的大楚將領們,對自家陛下有多麼失望。

被折騰了一天的小倭皇居然挺了過來,沒病沒災的寫了幾篇文章發布出去。

他在文章中先確認了自己一族的先秦罪人來歷,隨即向中原皇帝獻土內附,又號召倭國各地大名反抗德川幕府的不正當統治。

負責教導、審查小倭王寫文章的是禮部侍郎陶文友,故而這幾篇文章充滿了美化大楚的文字。

天蝗被俘和天蝗投誠獻土,對于所有倭國人來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成為中原子民,哪怕是二等子民也讓不少倭國人怦然心動。

天蝗都內附去當中原皇帝的臣子了,那咱們還反抗個什麼勁?

想想千年以降,多少倭國先賢達人奮斗了一輩子都還混不上一個中原戶籍。

天蝗的謝罪、內附二表,討伐幕府的檄文剛剛傳開,另一個消息傳來,讓這幾篇文字的威力直接翻了倍。

神原政應十余萬大軍在一日之後被楚軍剿滅!

在傳聞中,從楚軍的雷海焰山中活著走出來進到俘虜營的幕府士兵不足一萬。

整個播磨丹波戰役中,陣亡的幕府士兵達到十萬規模。

在此之前,主動接受削藩獻土令的倭國大名只有小貓三兩只。

而在天蝗內附、播磨丹波戰役之後,主動投誠獻土的各地大名便多了起來。

尤其是來自大和尹賀國的大名中村氏家,直接領兵襲殺了同在一國封地的同僚全家,然後領著旭日干搶劫了奈良、尹紀等地。

這些投誠過來的倭國武士,對付起之前的自己人來,手段比楚軍狠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凡沿途村落不懸掛黑色大楚旗幟的、村里有人參加了幕府軍的、或者有人對大楚出言不遜的,都會被這些瘋狂的「倒幕」武士掃蕩一空,雞犬不留。

隨著這些倒幕武士的加入,被楚軍佔領的北九州、山陽道、山和近畿地區的治安迅速好轉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