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九章 荷蘭人的挑釁

「三噸半黃金,給你算十五億,」李代表把計算器按的飛響,「從采礦、冶煉、熱處理到加工廠,對了還有配套小型電站,水力兩套,火力兩套,太陽能你修不了,劃掉!」

「還有育種基地!」

听到張守言澹澹的聲音,李代表揚揚眉頭︰「好吧,但不會太大。」

「另外就是送你的東西,一座小型火力發電廠,老式采油機一百二十套,儲油罐三百個。」

李代表忽然合上了本子,認真的看著張守言︰「一年後,每月兩萬桶,直到四年後為止。」

「若是做不到,其他的優惠你就別想了。」

張守言笑著沒有討價還價,只伸出了兩根手指︰「再加兩座化工生產線和化肥廠。」

「沒問題,但你的黃金不夠!」

「呵呵,六十年代封存的小型生產線,你們也好意思開這個價格?」

「所以這些東西全部打五折!」

「不可能,最低八折五!」

「六折!這些設備再留下去,連非洲的老表們都看不上!」

「七折三,這是我最大的權限!」

張守言把頭搖得飛快。

「六折五!一口價!多出的額度用來買剩余的那十艘風帆炮艦。」

李代表遲疑了一下︰「台灣還是倭國?」

「是台灣,」張守言有些懊惱的回答,「我準備征服朝鮮後搞倭國的,可台灣的荷蘭人卻提前惹到我頭上來了。」

李代表聳聳肩︰「那就讓他們自求多福吧!對了,朝鮮怎樣了?」

听到朝鮮兩個字,張守言露出了奇怪的笑容。

「和現在一樣。」

「嗯?」

張守言左手比了一個三,右手比了一個八。

李代表噗呲一聲沒忍住,笑了起來。

從張守言攻入朝鮮開始,整個東亞的形勢都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在張守言從朝鮮回到京師後,朝鮮的戰事依然將繼續。

南方李義的勢力已經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在開城之役後,李淏帶著不足四千人逃回平壤。

開城向新王投降。

除了釜山守軍依舊不承認新王外,整個開城至金化以南,甚至包括半島北部的部分城市都向新王稱臣。

李義的舅父京軍都總管姜客邈大為振奮。

他從漢陽守軍和楚軍俘虜的朝鮮兵中選了八千人,匯集各路王軍勢力,合兵二萬六千人北上,準備一舉剿滅李淏殘部。

張守言在保住了裴恆相位之際,姜客邈也包圍了平壤城。

當時,得到消息的張守言原以為李淏是朝不保夕,已經開始打他兒子的主意。

可誰知姜客邈這個廢物,居然中了李淏部將的苦肉計,被李淏半夜一把火燒了大營。

最終逃回南方漢陽的王軍不足一萬,之前倒向王軍的北方城市又紛紛投到了李淏的麾下。

隨後李淏集結了近萬兵力逼近開城。

要不是陳策所部做出了從江華島登陸的假動作,嚇跑了李淏,朝鮮王軍的局面幾乎一夜回到了開城之戰前。

平壤之敗後,想要李義能短時間消滅李淏,已經成為不可能。

李淏的使臣也抵達了北京,一來是謝罪進獻,二來是向大楚稱臣。

換而言之,李淏已經認清了現實。

他知道在楚軍對王軍的幫助下,靠軍事統一朝鮮已經不可能。

所以他采取了最現實的舉動——割據北方,同時預備稱王,並向大楚稱臣來試探張守言對朝鮮的真實態度。

兩家的使臣在京城上竄下跳,見面之後差點拔刀相向。

但整個北京官場都對此事保持了緘默,因為皇帝把李淏的告罪折子留中了!

皇帝是否有意維持這種半島僵持的狀況。

十月二十五日,正武帝隨手在半島上劃了一條線,讓雙方暫時休戰不得隨意挑起爭斗。

因為大楚對外關注的目標發生了變化。

九月初,佔據大員(台島)的荷蘭人,攻擊了福建沿海!

九月十三,荷蘭人逮捕了上百名到澎湖打漁的大楚漁民。

當地的地方官向大員方向派去了聯絡員,要求荷蘭人作出攻擊大陸的解釋並釋放漁民。

可荷蘭人的「解釋」卻很有趣。

他們對楚國在東北亞的軍事行動感到憂慮。

荷蘭人認為楚國的行動干擾了荷蘭人與朝鮮人和滿清人的貿易。

楚國需要對此作出解釋和保證,並賠償損失。

張守言被氣笑了。

他立即把留在北京當寓公的鄭芝龍叫進宮,當頭就問了他一句。

「你認為荷蘭人也配與朕兩敗俱傷?」

鄭芝龍被嚇得汗流了一地。

沒有鄭家的示弱、暗中扇動和提供假消息,荷蘭人怎麼會忽然對大楚在北方的行動感到「擔心」?

當然這里面也有荷蘭人試探大楚這個新生國度的想法在里面。

畢竟以他們之前的了解,東方國度這些年的內亂非常之嚴重,新生的大楚也應該極為羸弱。

某些錯誤信息的引導下,他們認為或許自己能成大楚帝國的身上獲取到一些好處。

比如割讓的領土或者開放的港口。

鄭家之所以會這樣做,是鄭家中的一些人不甘心就此退出海洋的表現。

他們需要一場大楚與荷蘭人之間的戰爭,來替鄭家在大楚海軍中獲取足夠的地位。

這個結果讓張守言極為震怒!

這讓他征服倭國的計劃不得不延後。

沒有德川幕府、各地大名內庫的黃金,以及那些極容易開采的金山銀礦供應,他改造大楚的計劃就無法實施。

鄭芝龍因「御前失儀」,被罰俸三年,並被剝奪了第二艦隊的指揮權。

消息一出整個東南沿海都震了三震。

大楚與大明開國時不同,開設了十個對外通商口岸。

分別是旅順、天津、登州、連雲港、松江、杭州、泉州、福州和廣州。

作為第二艦隊的指揮使,鄭芝龍父子雖然在北京,但泉州、福州的對外貿易中有四成都控制在鄭家的手里。

可鄭家一旦沒有了第二艦隊指揮使的職務,或者皇帝任命了其他海商頭目為指揮使,鄭家的份額會被迅速的稀釋和澹化。

在東南沿海尤其是福建,鄭家的地面勢力已經被朝廷化解。

而駐守在這一帶的福建提督賀千川所部,大多數來自湖廣一帶的帝鄉。

鄭家人如果想反抗的話,唯一的出路就是駕船出海,前往南洋與佛朗機人爭鋒,遠遠的避開大楚的鋒芒。

出乎沿海各家勢力的預料,鄭家直接選擇認慫,還主動獻出了十來個勾結紅毛番的子弟。

時間到了十一月一日,大楚帝國正式回應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挑釁。

大楚皇室從內帑撥款五百萬元,向荷蘭東印度公司及荷蘭共和國宣戰!

鄭芝虎代理第二艦隊指揮使,負責攻擊台島。

以第二艦隊指揮使張名振為東海行軍總管,下轄大楚第一、第二艦隊,又兩個新式帝國步兵團,負責清理台島一帶的荷蘭人。

與此同時,完成了在登州兵營訓練和整編的一千多第二艦隊水手,駕駛著四艘大楚新式炮艦返回了泉州港。

加入了對金馬一帶的海上巡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