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六章 忽然跳出來的徐弘基(三更)

鳳陽府西北,宿州。

鳳陽總督臨時駐地之外,江北諸衛指揮使、千戶、鳳陽各府主官都等在門外候見。

新任鳳陽總督張守言六月十二走到宿州,便不再南下。

使得一干在鳳陽苦等的屬下不得不遠赴宿州前來參見。

轅門外,諸位文官議論紛紛,而諸多武將都屏氣凝神,不敢高聲妄語。

任誰都知道新任鳳陽總督張守言,如今怕是滿腔怒火無處可去。

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去撩撥他的虎須。

兩日來,張守言只見了新任安廬巡撫徐世蔭一面,其余人只能候著。

行轅內後院,張守言悠然自得在池邊垂釣,與外面諸官猜測的模樣迥然有異。

憤怒?

那是不可能的。

五月底,一直告病在家的太傅魏國公徐弘基上書皇帝,請再領南京防務,以破圍城之賊。

接到魏國公的上表,崇禎急功近利的性子再次犯了,只以為張守言會從南陽繞道,趕到南京起碼要到七月初。

五月三十,崇禎再次啟用魏國公徐弘基為南京守備領後府、操江提督,主持南京防務,並節制南直隸軍務。

這是生生從張守言的轄區里把挖走了一大片,南直隸的事忽然間與張守言沒了關系。

整個江南官場都議論紛紛,有人說徐老國公這是犯了官場的大忌,也有人猜測是舊勛貴給新晉勛貴的一次教訓,似乎武陵伯獲爵之後並沒有與京城的各勛貴府里走動。

張劉氏似乎連英國公家里都沒去拜訪過!

不過因為天生與勛貴不合,各地官員這次都站在了張守言這邊,論調極為一致。

鳳陽總督辛辛苦苦帶著五千軍馬一路不停,橫穿河南闖軍控制區,結果到了地頭發現自己被「頂」了。

便是對方是與國同休的魏國公,也不能這樣辦事。

朝廷已經從西北調了新任鳳陽總督,人家剛剛上路,你的病就好了?

這除了搶功之外,更是主動結仇。

在抵達宿州的第一天,張守言便立即展開反擊,彈劾徐弘基縱容南京諸衛糜爛如斯,視南京為徐氏禁臠。

張守言彈劾魏國公徐弘基的罪名很重,可惜並無實據。

在行轅釣魚的張守言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彈章最多讓徐弘基「戰戰兢兢」上表自辯一回,然後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張守言故意停在宿州,其實是為了避嫌。

不去鳳陽上任,他的言外之意︰南直隸的事便交給徐弘基去做,自己留在宿州鞏固亳州武平衛的防御,以防止闖賊從河南入寇。

畢竟自己才狠揍了李自成一頓,南京出了什麼事也賴不到他的身上。

同時,張守言也是在等一個人。

六月十六,兩個外鄉人從後門進了鳳陽總督的行轅。

書房內,一個做小子打扮的小個子直接跳進了張守言的懷里,好生嬌憨了幾聲。

而另一個帶著帽子的大漢則規規矩矩的跪倒在地,摘下了自己的帽子,露出光  的頭皮來。

「你就是潘和尚?」

潘和尚小心的回道︰「回大人的話,小的就是甘四哥手下的潘和尚,小的給大人請安。」

「砰砰砰,」

三個實心實意的響頭磕下,潘和尚的額頭紅了一片。

「起來說話,寶兒去給他搬個凳子。」

張守言懷里的「小子」聞言起身,搬了個凳子給潘和尚。

潘和尚謝了甘寶兒,小心的坐下,一半懸著空。

「劉進忠那邊,如今是個什麼境況?」

「回大人的話,自我們六家打圍了南京,朝廷各地的官員私下聯絡咱們的不老少。靠著把持了孝陵,劉進忠還把他兒子劉保要了回來。但自從劉進忠和革里眼(賀一龍)掘了孝陵,想招安咱們的人就少了許多。」

張守言頓了頓又問︰「那魏國公府有聯系你們麼?」

「怎麼沒有?」潘和尚笑道,「都說南京一半姓徐,所以就屬徐家的人來得最勤快。」

「掘了孝陵之後,他家的人還往營里來麼?」

潘和尚想了想︰「自從掘了孝陵之後,似乎他家的人來得更勤了些,俺听甘四哥說最近徐家的大管事還去了老回回的營里,住了好幾日。」

張守言眼楮一亮,指節輕敲桌面,原來如此!

怪不得徐弘基之前一直裝病,卻非要在這個時候不管不顧的跳出來?

「馬守應這是想應了招安?」

「回大人的話,似乎不是,」潘和尚低聲回道,「甘四哥從劉進忠處打听到,是徐家肯付大價錢買大家伙退兵,這些天價錢都談得差不多了。」

「哦?」張守言好奇起來,「徐家到底出了多少錢,能打動你們六家?」

「老回回十二萬兩,革里眼十一萬兩,賀錦、劉希堯和劉進忠都是十萬兩,現銀給付。」

「現銀給付?」

張守言露出了一絲神秘的笑容,他大概猜到徐家在南京城里玩了什麼花樣,這些錢怕徐家自己一分沒出,還得了滿城人的感激涕零。

「那可有商量好如何個撤圍法?」

「回大人的話,就是為了這個撤圍的法子才耽擱到現在,」潘和尚笑了一笑,「徐家還想要軍功,向我們索要一萬顆流民的頭顱,說好是十兩一顆,撤圍的時候還要演一場。老回回和賀錦不願意造這個孽,但革里眼和劉進忠又想答應,這就拖延了下來。」

「一萬流民~!?」

听到張守言的語氣轉為森冷,潘和尚急忙跪倒。

「回大人,甘四哥我們幾個可沒在里面摻和。」

張守言沉吟了片刻,這才示意甘寶兒把人扶起來。

「那現在談得如何了?」

「十萬兩,只有三千顆!都是這兩個月各營戰死和病死的人,大不了再挖出來一次就是了。」

張守言在書房里踱了幾圈,心中便拿定了主意。

「甘老四如今混得如何?」

「劉進忠手下有八千精銳,一半是他兒子劉保領著,一半是甘四哥帶著。四哥最近與劉保打得火熱,事事把這個家伙捧在前面。」

張守言微笑起來。

「你給甘老四帶個話,讓他務必把羊敗的任務拿到手里!你仔細听我說,。」

听完張守言的吩咐,潘和尚頭上出了一層細汗。

臨走的時候,他又給張守言磕了幾個頭。

「大人放心,小的們一定把事情辦好!」

「不用叫我大人了,」張守言笑了笑,「甘老四如何稱呼我,你就一樣吧。」

潘和尚一愣,隨即大喜,立即再磕了一次頭。

「謝主公收留!」

「起來吧,寶兒給他支一百兩金子帶著,算是入我門下的見面禮。」

潘和尚頓時滿臉笑成了花,一百兩金子,那可是一千兩銀子啊!

這輩子都夠了!

潘和尚走了之後,張守言在第二天便接見了各地官員,又令中都留守司、江北各衛兵馬聚集蒙城操演。

他知道各衛吃空餉嚴重,故而很貼心的只要各衛調集三成「精銳」聚集蒙城。

各衛指揮使大大松了一口氣,很懂事的使人將一個個盒子悄悄的送進了總督行轅後門。

張守言也來者不拒,只是吩咐甘寶兒把這些錢財都一一造冊,附在一封密折里送去了北京。

而這封密折的內容,正是他彈劾徐弘基勾結逆賊挖掘孝陵,又圖謀南京之事。

總督的密折是直接送到皇帝手中的,張守言這是風聞奏事,與前一封彈章一樣沒有真憑實據。

目的就是給徐家先把坑挖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