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章 北上與準備

「老爺,」魏驢子疑惑的看著被關上的督師衙門後門,忍不住出聲發問,「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咱們平日給楊閣老的孝敬就這樣打了水漂,居然見都不願意見上一面。」

張守言聞言示意他噤聲,臉上卻露出了笑來。

楊嗣昌和賀人龍在瑪瑙山一帶圍住張獻忠之後,為了處置湖廣的事,楊嗣昌留下賀人龍看住張獻忠自己回轉襄陽行營。

張守言是在得到了楊府老家人的實信之後,才知道朝廷準備把自己調往西北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其中似乎還涉及到了薛楊之間的帝卷之爭。

「楊閣部若見我,我心里才要發愁,如今避而不見可見這個西北大約是去得的。」

張守言一番話說的魏驢子頭大,他實在搞不得這些讀書人肚子里怎麼都是彎彎繞繞,為什麼他就沒看出來呢?

「老爺才升了員外郎就要被發配西北,怎麼還笑得出來?」

張守言只是笑,沒有給魏驢子解釋。

楊嗣昌是他的老鄉和薦主,若是他只是「發配」西北做一任撫民官,楊嗣昌絕對會與自己見上一次。可若是落在他身上的實際司職不止于民政,那楊嗣昌則必須要避嫌不再見他。

楊嗣昌本就是中原督師,中原江南各省兵馬都在其掌握,若是再干涉西北軍務便是犯了大忌。

既然楊閣老讓老家人把大致情況暗中通知張守言,但卻又不見張守言的面,這讓張守言明白了自己的去處不是那麼簡單。

五月下旬,劉進忠部突入龍湖,張守言便被叫停在了湖廣與後世安徽的交界處。

如今已經是六月末,流民大營已經回遷到了襄陽府的南部宜城一帶。

回遷到宜城一帶後,從房縣、谷城幾縣傳來的消息讓整個流民大營都陷入了「絕望」的情緒,襄陽行營從上到下竟然早把數縣的田畝重新「分」了個干淨。

各縣的黃冊、地契因為賊亂,全部「消失」得干干淨淨,當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

張守言麾下兩萬流民不但田畝屋舍都被劃給了別人,本人的戶籍也被刪除一空。

來自各家的豪奴甚至堵住了張守言的大營門口,準備隨時搶人,還放下話來︰「想要回本籍,只有乖乖的入了各家莊子門下才可成行,否則入境即視為流賊斬殺!」

這是擺明了要把這兩萬多人全部變成了各家門下的隱戶奴婢。

張守言一開始故意對這些豪奴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直到幾天之內連續有三十多人被搶走,流民們紛紛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他才派出民壯持棍追回了被搶的流民,又出動家丁驅趕這才沒讓這些豪奴得逞,但無疑他的做法已經與襄陽行營上下都對上。

楊嗣昌不見他一是為了避嫌,二是為了表明自己與襄陽行營各官員、諸將領同心無二。

張守言「悻悻」離開襄陽,讓許多官員將領無不拍手稱快,只當受到教訓的張守言會「知情識趣」把手里的人口露出來一些給他們。

這年月流民遷徙,死上一半太過正常,反而是如同張守言這般照看著才是另類。

張守言快馬回到荊州府遠安縣金竹坪後,立即拔營乘船北去,連半個人都沒有留下。

甚至流連在遠安一帶的眾多流民為了擺月兌豪奴們的搶奪,也紛紛跟著流民大營的尾巴一起往北而行。

襄陽行營上下對此憤怒異常,可惜張守言流民北上新野是朝廷的安排,除了給張守言暗中找些不痛快,還一時別無辦法。

流民船隊過襄陽走白河,沿著劉備當年從新野撤退往襄陽的故道北上。

當年劉備攜民南下是為了避禍,而如今張守言攜民北上也有異曲同工之意。

七月初八,張守言抵達新野境內立寨,至七月十二,陸續跟來的流民總數達到了三萬出頭。

到了七月十四,張守言在流民寨里接到詔令他入京陛見的旨意。

正好這天徐寶趕了回來。

「蘇州那邊如何了?」

「回老爺的話,杜三瓢吃了兩次敗仗,已經退回湖面上去,來征討的官軍追擊入湖,十停人馬只回來了三停,如今在湖邊耗上了。」

張守言點點頭︰「你辛苦辛苦,明日隨我一起進京一趟,先下去休息吧!」

徐寶叉手應了,又取了董小宛和陳圓圓的家信交給張守言,自去歇息。

張守言先看了陳圓圓的書信,除了日常問好和表露思念之意外,陳圓圓把張守言交給她的事細說了一遍。

這次蘇州水災,陳圓圓按照張守言的事先吩咐,從周邊收集了大量糧食運回蘇州,不求賣錢只以糧換人或者換地,一共又新置了四五處莊子和千余畝地,各處莊子已經安頓下了千余戶契戶。

在官軍將杜三瓢趕進湖區之後,陳圓圓和董小宛也回到蘇州,即刻在各縣都設棚施粥,獲取了不小的名聲。

放下陳圓圓的書信,張守言又拆開了董小宛的信。

董小宛開篇就是一首相思詩,讓張守言的嘴角不由得微微彎了起來。

幽怨了兩頁紙後,董小宛才把自己負責的事講了一番。

「蘇州被難之際,妾按君言收攏織工,已得百人之數,何時遣來君處,還望明言。」

張守言終于失笑起來,董小宛幽怨了足足兩頁紙,說事的就一句話,還真是她的風格。

七月十六,他交接寨務與南陽知府,隨即帶著徐寶、魏驢子和五十家丁前往京城而去。

張守言離寨之時,整個流民大營都靜默了下來,直到了第二日才有了聲響

仇萬歲盯著電腦足足有一個多鐘頭沒有眨眼楮。

因為他從來沒有接過這樣大的一個單子,他一度懷疑是自己的眼楮出了問題。

作為西北某縣私營馬場的老板,他整個馬場一年出欄的馬總共也才幾十匹。

可這一次有人卻給他下了一個天大的單子。

五年內他馬場里的所有馬匹,包括高價的尹犁馬、蒙古馬,就連普通的挽馬和駑馬在內,被人包圓了!

有多少要多少,但是得保質保量!

不過讓仇萬歲不敢相信自己眼楮的卻是合同上的一個條款。

「允許乙方代購馬匹再出售給甲方,四歲至七歲以內的健康馬匹!數目以兩千匹為頂!」

仇萬歲哆哆嗦嗦的接下了這個訂單,平台上百分之六十的預付款嘩啦啦的進入了他的賬戶。

「批這麼多尹犁馬、蒙古馬,價格還是零售價,傻子才不干!」

可仇萬歲並不知道,這幾天在批發平台上接到這類合同的「傻子」竟遠遠不止他一個。

有人一口氣下了整整一個億的訂單。

包括兩萬匹尹犁馬、兩萬匹蒙古馬和大量的挽馬、駑馬,交貨期都在明年的三月。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人對于馬匹的重視已經遠遠不如一只火銃。

而尹犁馬和蒙古馬放在古代卻是極好的戰馬,其中尹犁馬善于沖鋒,蒙古馬利于奔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