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3章 君命難為

而此時的瓦剌也已經在西蒙古慢慢的崛起,他們卻將目光聚焦在了李洪的身上。

說到瓦剌,他在元朝時是主要居西域北部,是以準噶爾盆地為中心的天山北方的人群;也有一部分南進西域中部。

瓦剌在明朝初期,就已經和韃靼形成了對峙的關系,他們不是韃靼的那些元朝的皇親貴族,而是別的姓氏,所以在韃靼人看來就是和明朝一樣的。

這種看法也導致了他們的不和。

非已即異,這就是部族之間的關系,瓦剌其實也一直不把韃靼人當成同族,他們在看到元廷勢力微弱,便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當時曾是元臣的 可帖木兒,此人因為曾在元朝當官,他在這個冬天召集了幾個部族的頭領。

「都看到了,這些明人竟然在馬鬃山那里修建了城關,這擺明了是在防著我們!」

 可帖木兒對于大明有著莫名的抵觸,他雖然是元朝的舊部中將領,但心中卻從未將大元看在眼里。

元昭宗更是被他看成一個窩囊廢, 可帖木兒正如瓦剌的其他的首領,時時刻刻都想著將這四萬余人的部族,慢慢的發展壯大。

這樣的人勢必會沒有機會去制造機會,就像是一個小偷,他只要確定了主人不在,那他就可能闖進去,成為這個家的新主人。

 可帖木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給他機會,他甚至要竊奪了這個國家。

膽子這種東西,就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所謂膽識過人,就是干一些別人不敢干,不可為之事。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是想朱元章當年若不是想到了造反,怎麼可能活到現在,要知道,元人的統治,當時可是無處不在。

對于起義者的屠殺,是每時每刻,但就是這樣,還有一部分人敢于站出來,殺了元人,最後推翻了元朝。

其實他們一開始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膽識最後成了他們這麼做的原因。

 可帖木兒看了眼面前的幾個部族的首領︰「現在我們的機會來了,只要我們趁著這個機會,帶著人去攻下明人的城關,到時候奪了他們的物資,咱們的這個冬天就算是有了保障。」

似乎對于這些元人來講,地盤和城池遠沒有物資來的實惠,他們畢竟是一些騎在馬背上,就算是擁有了天下的人。

視角的不同,讓他們相信,有馬就有天下。

其實直到他的孫子,那位曾把大明朝的皇帝,當成狗一樣豢養的也先,也不過是在北平的城外,策馬而奔,豪氣是有了,可一點的實惠也沒有。

若是漢人,可能那時候圍而不攻,跟著揮師南下,到時候大明也就沒了那後來的二百年的基業。

元人其實也是一樣,但他們的祖先,明白了地盤對于他們的重要性,他們的馬總要在地上奔馳而行。

這就是 可帖木兒他們這些瓦剌人與大元的後裔不同的地方,以至于,後來的韃靼人還是和大明聯合,曾經幾次的將瓦剌人殺到了絕地。

不過,準噶爾一部的生命力那是沒的說,他們最後還是讓韃靼人不得不先一步退出了歷史舞台。

而他們直到清朝的中葉,也還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之上,甚至曾經有問鼎中原的樣子。

但最後還是被乾隆帝打敗,這才慢慢的退出歷史。

 可帖木兒看了眼面前的幾人︰「現在的機會來了,元廷新敗,他們現在蜷縮在居延海附近,根本就不敢出來,我們知道出手,那麼就可以奪了這塊肥肉!」

「他們據說三萬人,我們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他們又有城池作為屏障,我們怎麼沖進去呢?」

「是啊, 可帖木兒,你別在搞事情了,你的父親曾說過,大明的強大不是我們可以對付的!」

「哼!看看你們,真的是鼠目寸光,要知道,這天下誰說就一定是大明的,我們如今族人就已經發展了十幾萬,而且可以戰斗的士兵,也有兩萬了,干什麼不拼一拼,那些明人,根本就不能打!」

幾個部族的首領對此並不是很積極。

 可帖木兒將他們幾人送走後,大罵他們沒有頭腦,他思來想去,這個必須有人幫著才行,畢竟他的部族也只有八千的人馬。

但找誰來合作呢?

畢竟李洪的大軍三萬,還有城池,思來想去,他還是想到了元人。

 可帖木兒連夜寫了信,讓人送往元廷,他希望兩方能夠合作,將明人的城池給奪了。

也是 可帖木兒走遠,他的人只花了十幾天就找到了元廷,元昭宗接見了此人。

打開 可帖木兒的信,對于他來說,消滅李洪其實就是報仇,畢竟,納哈的兩萬人都被李洪給全殲。

這個仇不報,他元昭宗的臉面何在,答應了 可帖木兒,他隨之召集了擴廓帖木兒等人。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擴廓帖木兒卻直接告訴他,這個事情不能做,因為冬季不是出兵的時候。

「有了 可帖木兒的人馬,我們前後夾擊,難道不是大滅明軍的時候嗎?」

元昭宗這個時候,似乎忘了之前的虧,他也是報仇心切,直接命擴廓帖木兒率領兩萬人,直接前往馬鬃山配合瓦剌的行動。

沒辦法,君命難為,擴廓帖木兒只能帶著人出發,冬天對于元人來講,真的是太難了。

他們不像是明軍,後方的糧草充足,而他們這個時候,本就是物資極為貴乏的時候,大軍行動,兩萬人的吃喝那可是不小的消耗。

等擴廓帖木兒將大軍帶到了馬鬃山的前沿,其實已經是物資消耗殆盡,只剩下三天的糧食。

這時的 可帖木兒也帶著人來到了城關的外面,十余里處,瓦剌人將大營駐扎。

李洪其實也接到了塘報,他並未將 可帖木兒太當回事,但元人的接踵而至,讓他明白,這一次是雙方的合作行動。

嘉峪關的建造還是引起了他們這些大漠部族的注意,而他們這個時候,最最缺少的就是物資。

三萬人的修城大軍,是個人都能想到,這里面有多少的吃喝物資,所以李洪早早的就將人馬分成了城內城外兩撥。

內外形成掎角之勢,相互配合,一萬人在城外駐扎,來抵御元人的擴廓帖木兒。

這位大元名將還是不容小看。

至于瓦剌人,李洪對于他們並不是太看重,畢竟,這些人實戰上的經驗不多,而且人數實在是太過少了。

只有八千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