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5章 無主之地

「我這便讓人回京和聖上請命,定然要將嘉峪關奪回來!」

听著李思齊說完這些,李文忠是再也坐不住,騰地一下直接起身,面色嚴肅的說著這些。

而王保保佔據了嘉峪關,這便相當于,北元朝廷在明朝北方版圖中安插了一處橋頭堡,整個北方都會成為蒙古人的後花園,想進就進,想出就出!

「我這便讓人回京和聖上請命,定然要將嘉峪關奪回來!」

听著李思齊說完這些,李文忠是再也坐不住,騰地一下直接起身,面色嚴肅的說著這些。

李思齊此時已經下定決心投明,因此倒也還真稱得上是盡心盡力,開口言道︰「將軍,莫急,這嘉峪關為北方第一門戶,當真是易守難攻,可比我這潼關還要難打,若真打算奪關,還是要從長計議,不能急于一時!」

李文忠也知道李思齊所言非虛,皺著眉頭苦著一張臉重新坐回位置,不言不語。

酒席間不知沉默了多久,李思齊突然再次開口,只不過這一次卻是看向了李洪,笑著說道︰「這位李公子,小小年紀,卻是不可小覷,竟然能憑借一千多人,拿下我這頭重兵把守的潼關,卻是不知道李公子對此事可有什麼妙策?」

李洪一愣,這火怎麼又燒到自己的身上去了,他可不想摻和這件事,雖說歷史軌跡發生了改變多半是他的問題,但是畢竟又不是他弄丟了嘉峪關,現在的李洪可是只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趕緊回京,靠著拿下陝西和潼關的功勞換取丹書鐵券。

至于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想搭理。

但是李思齊將問題拋了出來,那李洪也不能真的置之不理。

無奈,只得想了想,也沒太深思,直接是有些異想天開的說道︰「他蒙古人打下嘉峪關,威脅了我們北方門戶,但是他蒙古人的門戶同樣也是對我們敞開的,如今李大人已經歸順朝廷,那我們就直接派大軍,從陝西走,經過河套,直接去漠南,轉道漠北直逼他北元朝都,我不信他王保保不回兵救援!」

「若是不回兵,那也好,直接將應昌城給打下來,切斷他王保保的補給線,他王保保再次孤立無援,那他就死守在嘉峪關好了,反正那里全是沙子,沒法放牧更沒法種地,不是餓死就是凍死,除非他王保保還能把漫天黃沙變成吃的!」

李洪基本上也只是隨口一說,卻未想到,李思齊和李文忠卻是听的眼楮越來月亮。

李思齊干脆直接拍起了巴掌說道︰「不愧是少年英才,竟然能想到這種妙策!」

李文忠臉上也沒了擔憂之色,只是不斷撫著胡須,點頭贊嘆道︰「此計甚妙!」

這二人的反應,直接讓李洪預想不到,震驚的看著二人,磕磕巴巴的說道︰「我就是隨口一說,二位皆是人杰,還是再謹慎想……」

李文忠卻是十分霸氣的大手一揮,說道︰「這還想什麼,賢佷你也不用自謙了,你這計策,就算是諸葛孔明在世,多半也不會超過你了!」

李思齊則是點頭附和道︰「沒錯,這王保保拿下了嘉峪關,定然是早早便和北元朝廷通上了信,說不得現在北元朝廷已經又分了兵,去幫王保保駐守嘉峪關,以免朝廷反撲,如此一來,這北元國都正是防備最為松弛的時候,如此一來,定然能一舉建功!」

兩人在這里一唱一和,甚至都已經將此次出擊的利弊和細節都已經開始商量的差不多了,半點都沒有給李洪插嘴說話的余地。

李洪無奈,只得任由兩人在這里商量,但是心里其實也是無所謂的。

二人既然覺得他自己的這個計策好,那就讓他倆人去商量吧,反正和他沒關系。

可就在此時,李文忠突然開口說道︰「賢佷,這計策既然是你提出來的,那不如這次便由你出馬,率兵直搗黃龍,一舉掀了他蒙古韃子的老巢怎麼樣?」

李洪聞言頓時一驚,這火盆怎麼繞來繞去,又繞道自己身上去了。

霎時間,李洪臉都給嚇得便白了少許,急忙擺手說道︰「我就是隨口說了個計策,讓我擔此大任,是萬萬行不通的!」

李文忠卻是沉聲哀嘆一聲,言道︰「我知道此舉十分冒險,我本不該讓賢佷你身陷險境,可是我如今需要鎮守西北,實在是走不開,且這行動,貴在神速,若是讓蒙古的韃子皇帝或是王保保那廝反應過來,說不得這計策便不靈了,因此請命聖上,讓其另外派來將領也不現實……」

「如今看來,好像這里也只有賢佷你能擔此大任,不過賢佷你放心,我做叔叔的必然全力支持你,保證要護得你的周全,你想要多少人馬,你盡管開口,我絕對不回一個字!」

李洪听著李文忠說了一堆,心里卻是沒有半點動搖,剛想要開口拒絕,李文忠卻又突然站了起來,一臉敬重的舉起酒杯言道︰「為了我大明江山,為了我漢人尊嚴,賢佷你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我敬你一杯!」

李洪瞬間人都麻了,這李文忠是直接就把他給架上來了,大腦中開始飛速的運轉,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委婉的借口將此事推出去。

但是李文忠的動作卻是更快,竟然已經直接一仰脖,將那杯酒給咽進肚子了。

更可氣的是,李思齊竟然也站了起來,同樣也端了杯酒,言道︰「那不才也便在這里敬李公子一杯,提前在這里給李公子慶祝,馬到成功,百戰百勝……」

……

陝西,南鄭縣,也便是後世的漢中。

出了這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便已經不算是明朝的地盤了。

再往前那便是河套,河套南接陝西,西隔河毗鄰寧夏,東隔河毗鄰山西,北與遼闊的蒙古高原接壤,可就地理牧養戰馬以助軍資。

可以說是個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現在這片區域,其實是屬于一個無主之地的狀態,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明軍,都將視線重點放在了嘉峪關這邊,明朝不管這里,是因為這里生活的族群復雜,漢民稀少,管理起來難度大,且當時中間還隔著一個陝西沒有收復。

而北元不管這里,則是因為北元朝廷扯到了漠北,而河套出去則是漠南,雖說同樣是蒙古人起家的地盤,但是這其中還有許多繁雜的事情。

河套南接陝西,西隔河毗鄰寧夏,東隔河毗鄰山西,北與遼闊的蒙古高原接壤,可就地理牧養戰馬以助軍資。

可以說是個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現在這片區域,其實是屬于一個無主之地的狀態,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明軍,都將視線重點放在了嘉峪關這邊,明朝不管這里,是因為這里生活的族群復雜,漢民稀少,管理起來難度大,且當時中間還隔著一個陝西沒有收復。

而北元不管這里,則是因為北元朝廷扯到了漠北,而河套出去則是漠南,雖說同樣是蒙古人起家的地盤,但是這其中還有許多繁雜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