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6章 徐達的部下

此時的潼關關口之前,李思齊未帶太多人馬,只有幾百親兵,以及一干陝西在元廷統治時便在這里的大小官員。

齊齊朝著關口上的李洪朝拜,無他,因李洪乃是甘陝巡撫,代行天子威嚴,因此他們只能向李洪受降。

明代的受降禮十分的繁瑣,好一陣忙活,才算是完事,而後李文忠就將李思齊請進了潼關。

這事情當然不是就這麼結束了,過幾日,李思齊還需要回一趟京城,當面在朱元章面前講述罪責,李思齊覺得這只是走一個過場的事情,但是李洪和李文忠確是清楚,李思齊這一趟,誰也難言究竟是生還是死!

這事情當然不是就這麼結束了,過幾日,李思齊還需要回一趟京城,當面在朱元章面前講述罪責,李思齊覺得這只是走一個過場的事情,但是李洪和李文忠確是清楚,李思齊這一趟,誰也難言究竟是生還是死!

但是無論是李洪還是李文忠自然不會提醒李思齊這件事情,畢竟李思齊現在都已經投降了,這便算是李文忠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來了陝西全境。

那若是李思齊知道自己此次進京必死無疑,那他必然不可能投降,而是會狗急跳牆,或是直接帶著自己的家底投靠北元。

這樣豈不是在姿敵,如此不智之事,李洪和李文忠當然是不會做的。

因此,面對投降的李思齊,李文忠還直接設宴款待,李洪當然也在席間,酒席上的氣氛遠比想象中的要好。

仿佛絲毫看不出來這酒桌上之人,曾經兵戎相見,對峙了不知道多久。

其中,妙也妙在,三人都姓李,李姓雖然是大姓,但是三人皆都姓李,卻也是件很小概率的事情。

這個時代的人都有一種認識,那就是同姓或是老鄉,那就是本家,祖上都是沾親帶故的。

所以,李思齊自己反倒是對投降的沒有那麼大的抵觸。

酒過三巡,氣氛正好之時,李思齊卻是突然提到了蒙古人與嘉峪關,並說出來一個讓李文忠和李洪皆都震驚的消息。

那就是,嘉峪關已經打起來了,而且徐達好像還吃了癟。

……

事情還要往回推,那便是沐英被蒙古人俘虜的時候。

那時候李洪阻擊哈爾巴拉,將北元給王保保的部隊運送的物資給阻斷後,王保保這邊便開始有些著急了。

畢竟這眼看著就要入冬,若是沒有物資,那這仗便也不用再打下去了。

于是,王保保這邊就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而徐達這邊同樣也是嚴防死守,不給王保保半點機會。

其結果卻是沐英被俘虜,而王保保則在知道沐英是朱元章義子的身份後,直接開出了條件。

很簡單,也不用徐達退兵什麼的,便是要徐達分出一部分物資給他。

這簡直就是騎在徐達的頭上拉屎了,畢竟這世上怎麼可能會有主動給敵人物資的行為。

哦,不對,大宋好像干過這種事情……

但徐達又不是慫貨,他自然是不願的,再說,一個沐英的價值,也遠沒有大到這種地步。

所以徐達自然是斷然拒絕且沒有半點回旋的余地。

若是事已至此也就罷了,擺在王保保面前無非就是兩條路,一是殊死一搏,和徐達在嘉峪關血戰,反正再拖下去,沒有物資的王保保必然是要退兵的。

其二,便是保存實力,帶人直接回草原再做打算。

而且,依照著王保保的性格,大概率應該會選擇第一條路,和徐達在嘉峪關殊死一搏。

但是過了兩日之後,潼關之變的消息流傳過來之後,事情頓時發生了變化。

所有人都知道,潼關失守意味著什麼!

即便是當時的李思齊還沒有降明,但是王保保也清楚,北元這是失去了陝西這個天然盟友了。

因此,十分果斷的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而徐達這邊,也是急了,對峙了這麼半天,王保保竟然就這麼走了,若是早前離去,倒也沒什麼,畢竟徐達接到了命令也無非是將這群蒙古人趕回草原,而非是趕盡殺絕。

但問題是,徐達這邊也知道了潼關失守的消息。

同時,李洪這個名字也在軍中傳開了,一個尚未及冠的毛頭小子,一個文官的兒子,竟然立下如此大的功勞。

反倒是襯的他徐達這明朝第一大將,像是個庸才。

要知道,徐達本就對李善長這個韓國公成為開國六公之首,壓住了所有開國武將一頭十分不滿,如今又見這一次北伐,自己未力寸功,而李洪竟然相當于是幫著李文忠拿下來了整個陝西,他自然是有些急了。

人一樣急躁,就容易不理智。

明明現在這種情勢,他徐達最明智的選擇無非就是看著王保保離去,自己不費吹毫之流收下大筆失地。

這王保保一走,再想要打回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但是徐達卻是有些上頭的直接派兵出擊,而結果,卻是中了計……

……

馬鬃山,一處地勢高聳的土坡的後面,一個長相英武,胡須泛黃的中年男子靠著矮坡,喝了酒口水。看看頭頂的太陽,他輕輕地拍了拍臉頰上的灰塵。

「咱們已經在這里躲了一天了,風吹日曬,塵土飛揚,都快變成土人了,這一天,光是吃土估計就吃了有半斤,前邊模得怎麼樣了?那群該死的蒙古人有沒有發現我們?」

那男子有些抱怨的語氣,對著身後之人喝道。

放眼望去,這一整個土坡之上,全都爬滿了人,粗略統計,差不多足有六七千人的樣子。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都是徐達的部下,還都是精銳的親兵。

而在那領兵的男子也不是無名之輩,其人名叫耿炳文,歷史上最高曾做到過總兵都元帥,後被封為了長興侯。

而且,他和李文忠和湯和一樣,也是少數一直活到最後壽終正寢的開國將領之一。

當然,他最為出名的戰績,大概是在靖難期間,燕王朱棣起兵叛亂,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討伐朱棣。

當時號稱三十萬的大軍,結果面對朱棣的幾千人,連戰連敗,又是送人又是送物資,堪稱最佳快遞員,一波空投直接讓朱棣吃了個爽。

再然後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朱允炆雖說沒有怪罪他,但卻將他從前線給撤了下來,換上來一個更加離譜的大明戰神李景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