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2章 兵家大忌

「除了綁上尖刀以外,不知道能不能再在這批火銃的火藥和鐵丸之中插一個這樣的木片!」

李洪又遞過去了一張圖紙,上面畫著一個造型奇特的木片,那領事依然不懂李洪這是何意,直到拉過來一名匠戶,將李洪畫的圖紙交給他,而後就見那匠戶的眼楮瞬間瞪得 圓。

李洪所畫的這個木片,同樣出于永樂年間,在當時,這東西叫做木送子或是木馬子。

其安插在火藥與銃彈之間,可以使火銃藥室的密閉性更好,爆炸時產生更大的壓強,提高手銃的射速與射程。

改進後的火銃,射程大大提高,平射可達兩百步,仰射最遠可達五百步。

這種距離,即便是在平原上面對騎兵,也足夠火銃發射兩輪齊射,再加上火銃上的刺刀,即便是近了身,士卒們也有反抗之力。

李洪想著,這種完全的準備,面對那群匪寇時,想來應該不會再出意外了!

李洪最後是被火藥司的最高長官親自送出來的,這是對李洪的尊重,不僅僅是李洪拿著的是李善長的批條,畢竟李善長即便權勢名聲再高,也和火藥司這種特殊部門八竿子也打不上干系。

更重要的是,李洪三言兩語,就將大明的火銃改進了一大步。

那位火藥司的官員承諾,只需兩個時辰,便可將這批火銃改造完畢,並送到李洪的軍營中。

而等到李洪準備去五軍都督府看看朱元章另派過來的那二百騎兵時,卻先有一人找上了李洪。

身材魁梧壯碩,年紀五十歲上下,面白無須,長相陽剛中卻又有一絲陰氣。

「老奴聶慶彤,在這里見過李公子,哦不對,見過御史大人!」

聶慶彤那尖細的嗓音一出來,李洪立刻反應過來,難怪他覺得這人氣氣質奇怪,且明明已經這麼大的歲數,竟然不留胡子,原來是一位公公。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一直伺候在朱元章身邊的聶慶彤。

「原來是聶公公,不知公公所來何事?」

知道了聶慶彤身份,李洪更是不解,洪武年間宦官權利不大,很少有太監出宮行使公務,更別說李洪可不記得他又和那位宮中的內侍打過交道。

聶慶彤笑著說道︰「回御史大人,是聖上派了雜家過來給御史大人您當監軍,順便幫大人處理一些雜事,畢竟大人您這是第一次領兵,對來往文書,糧餉調配,交涉友軍這些雜事想必是不清楚的。」

李洪點頭,心里則暗想著他要是信了那他就是個棒槌,肯定是這朱元章不放心他領兵作戰,特意派過來監視的。

也難怪李洪誤會,畢竟李洪又不知道那位四爺就是朱元章,更不清楚自己在朱元章心中的地位。

而實際上,朱元章派了聶慶彤出來,其目的也確實不只是給李洪打個幫手這麼簡單,其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保住李洪安危,不只是李洪惜命,朱元章現在把李洪的命看的要比他自己還要重要。

再有便是第二個目的,那就是讓聶慶彤通過此次領兵,考察一下李洪是否真就是全能,連領兵作戰也難不倒他。

聶慶彤雖然只是一個太監,但是跟了朱元章這麼多年,出征在外的時候也伺候在身邊,見識十分不凡,李洪究竟有沒有領兵作戰的能耐,他一眼便能看出來。

「原來如此,那晚輩就先在這里謝過聶公公了!」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即便李洪已經誤會了聶慶彤是被朱元章派過來監視自己的,卻依然對其十分恭敬。

而聶慶彤是知道李洪能耐的,加上李洪又是公侯之子,竟然對他這麼一個太監態度如此恭敬,自然也是對李洪的觀感大好。

又是幾句寒暄之後,聶慶彤便隨著李洪一同去了一趟五軍都督府,也總算是見到了那二百騎兵。

京營之中的士兵並不是所有都那般不堪,其中還是有一些精兵的,便比如這二百人的騎兵。

畢竟騎兵不同于普通士卒,訓練一名合格的騎兵,花費的物資大概是一個普通士卒的十幾倍還要多,這種成本,總不能讓這些騎兵荒廢了。

李洪原本只是想來看看這些騎兵的,卻未想到竟然在這里見到了藍玉。

「本人藍玉,見過李御史!」

藍玉一身盔甲,腰挎橫刀,騎在一匹水西戰馬之上,馬月復上還掛著一柄長槍,面容倨傲,甚至都懶得下馬,直接居高臨下的和李洪說話。

此行為莫說是沒有禮節的問題,都可以稱得上是僭越,雖說如今李洪的巡按御史只不過七品官職,但名義上卻是代天子巡御,加上本次出征,是以李洪為首,藍玉應該是李洪的下官。

面對藍玉一上來就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李洪忍不住眉頭微微一皺,倒不是在乎這些虛禮,而是藍玉這態度,明顯是對自己不滿。

出征在即,領兵的一二把手不合,此乃兵家大忌。

更何況,李洪還指望著這次領兵能抱上藍玉的大腿,最好自己是一路躺平,不費吹毫之力打完仗,趕緊回來令丹書鐵券。

可現在看藍玉這態度,明顯不像是肯替自己出力的樣子。

一旁聶慶彤臉上帶笑,絲毫沒有張口的意思,畢竟威勢也是領兵的獎勵必備的素質之一,他也想要看看面對藍玉的為難,李洪會有什麼樣的應對。

李洪抬起頭,仰望著馬背上的藍玉,澹澹的問道︰「藍將軍似乎對我有意見?」

「呵呵,李御史乃是韓國公之子,聖上欽點的巡按御史,下官豈敢對李御史有什麼意見!」

听見李洪問題,藍玉冷笑著說道。

藍玉生性桀驁,此乃是史書上都有記載的事情,前期尚未發跡時倒也還好,待得徐達,常遇春二人死去後,藍玉成了武將集團的領軍人物,多次統帥大軍立下赫赫戰功。

而當時朱標未死,朱元章也不必顧慮下一任皇帝壓不住藍玉,因此屢次加封,優待有加。

這自然讓性格本就有些桀驁的藍玉愈發放縱,在京中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視大明律法如無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