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9章 意外之喜

校場,朱元章站在點兵台上,震驚的看著頭頂那根柱子上放出猶如太陽般的光芒,將漆黑的校場照射的猶如白晝一般。

電燈,技術含量同樣並不算高,玻璃這種東西在明朝時候就已經有成熟的燒制方法,只不過此時玻璃在明朝被稱為藥玉,算是一種觀賞品。

多以黃綠藍三色為主,且里面頗多雜質,且雜質越多,里面的花紋越繁復,這藥玉也就是玻璃的賣價就更好。

所以說現在的大明其實早就掌握了煉制玻璃的技術,只是技能樹點的有些歪了。

匠戶們每天思考的不是怎麼去除雜質,讓玻璃變得更加純淨透明;而是想方設法增添雜質,讓玻璃看起來五光十色。

也正是因此,李洪只是簡單的點撥了兩句,那些匠戶們便輕而易舉的燒制出了李洪想要的透明玻璃。

而燈絲的處理就更簡單了,畢竟愛迪生這位資本家偽裝成科學家的故事李洪小時候不知道听了多少遍,李洪輕而易舉的制作出了鎢絲電燈。

真正難解決的其實是電的問題,一個瓦數足以照亮整個校場和足球場的燈泡,所需要的電量肯定不是擴音器這種簡易設備不同的,用鹽水電池並不現實。

正直盛夏,短時間內想在江南地區買到足夠的煤炭進行火力發電同樣是天方夜譚。

直到周大山的出現給了李洪靈感,他命這群勞改犯在軍營的廁所旁挖坑,便是為了此事。

收集士卒的生活垃圾,污水乃至于排泄物之類的有機廢棄物,經厭氧發酵處理可以產生沼氣,而沼氣則完全可以作為燃料,供發電機發電。

沼氣發電,這個在後世或許都算得上是新技術的領域,卻被李洪提前了不知多少年就搬到了上來。

當然,李洪肯定不可能完美復刻後世的沼氣發電技術,他這一套說到底還是依靠點燃沼氣獲得熱量,再而轉換成電能,還是火力發電那一套。

且因為技術的不夠成熟,這東西很有可能還是一次性的,且能量轉換效率極低,收集了這麼多天的沼氣,也就夠李洪點燃幾根電燈了……

可即便如此,也足以震撼朱元章這個明朝土著了。

夜晚,除了微弱的燭火和天上的月光之外,世界便應該是黑暗的,此乃是人類的共識。

可如今校場中這恍如白晝一般的景象,徹底打碎了朱元章的認知。

如果不是知道這東西就是李洪搞出來的,恐怕即便是朱元章乃是九五之尊,當今開國皇帝,此時也會以為此乃是神仙所為,說不定還要下跪叩謝神跡!

「這……這……你這是如何做到的?」

即便是心理素質強如朱元章,看見這一刻,說起話來都也有些磕絆。

「此乃是物理學,也便是格物致知!」李洪笑著答道。

物理,格物致知,這些概念其實朱元章也清楚,每一次宋廉去和李洪有過交談之後,朱元章都會特意讓宋廉將二人交談內容與他復述一遍。

原本朱元章並未太在乎李洪所說的什麼格物致知,畢竟身為帝皇,肯定更關心的是吏治民生和軍事,朱元章小時候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又能奢求他對做學問有什麼興趣呢。

可是這一刻,朱元章突然明白了為何宋廉和李洪交談完後,那一臉折服和興奮的樣子了。

「此物可將黑夜照亮,百姓們夜間觀賽,即便是對比賽不感興趣,有如此明亮的光源,想必也能讓百姓們提起興趣!」

李洪解釋著自己的用意,但是朱元章卻是全然沒有听進去,而是突然有些興奮的問道︰「此物制作可有什麼難處,我想給聖上獻上,此物可將夜晚照亮如白晝,若是朝中家里一人分發一個,想必便無需浪費夜間大好時光,亦可處理公務!」

李洪笑容頓時一僵,看向朱元章的表情就彷佛是在看魔鬼一般。

好麼,他以為九九六就已經是頂級的福報了,這位爺是打算直接將那群大臣們往死里壓榨啊。

「此物有些危險,只可放置于空曠之處,確是不適合放在府邸之中,更別說獻給聖上!」

李洪連聲拒絕,但並不是善心大發不想那群大臣們被壓榨,而是李洪所說的都是實話。

他實在是信不過如今的密封技術。因此這沼氣是會泄漏的。

放在空曠的室外,有空氣流通倒還好一些,沼氣作為一個混合氣體,飄散在空氣之中很寬就散盡了,可要是在室內,很容易就會發生爆炸。

朱元章見李洪所言並無虛假之意,這才有些失望的點了點頭,心里卻還是放不下他那個讓所有官員日夜都可以辦公的魔鬼想法,因此便說道︰「既然此物還有弊端,那便請洪兒多費些心思,爭取早日能讓這東西在屋內使用!」

「是,四爺!」

……

「應天候報,第二期新鮮出爐啦,張翼德怒鞭督郵,三兄弟命運多舛,何國舅謀誅宦奸,能否挽東漢將傾……」

「報紙,新一期的報紙,識字的免費領!」

「最新消息,聖上舉辦蹴鞠比賽,就在今晚戌時的城郊,與民同慶,想看熱鬧的千萬不要錯過!」

「……」

第二期報紙出爐了,同樣是免費發放,而這一回都不用報童滿大街跑好幾天,幾乎剛一上街,十萬張免費發放的報紙,便被人搶光。

甚至于,因為李洪只免費發給識字之人,最近民間里還自發的出現了自學的風氣。

畢竟明朝時的紙筆都很便宜,如果只是為了識字而不是做學問的話,其實大部分家庭都能承受的起。

這算是李洪的一個意外之喜,只不過提高全民識字率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此時這種風氣才剛剛吹起來,效果尚且還不顯現。

只不過這也給李洪提了一個醒,下一期報紙將不再免費,為了不打消這股全民識字的風氣,李洪決定,識字之人購買報紙,可以減免一文錢的花費。

劉老五,本名自然是不叫這個,因為家里人多,上面還有四個兄弟姐妹,而他行五,所以其他人便一直都叫他劉老五,時間久了,反倒是讓他把自己的本名都給忘了。

他在街面上開了一家藥鋪,生意嘛,不好不壞,但在應天府人家中也算得上是富裕。

今天是第二期報紙發行的日子,有些身家的他也懶得去和那群人去搶免費的報紙,只是懶洋洋的坐在店門口,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內心頗為焦急的盯著街口。

直到一個穿著紅色坎肩,坎肩上還寫著‘應天候報’四個大字的小報童出現在街口時,劉老五方才松了一口氣。

那個紅色坎肩相當于李洪給這些報童們發的工作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