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宋時小報的出現,完全是那些印書的商人為了賺錢而想出的餿主意,但是也確實是一個創舉。

商人多逐利,天然便帶了革新性,但卻不可放任商人自流,此乃李洪從後世得來的經驗。

而說回宋時的小報,那些商人為了更多的銷量和噱頭,上面記載的新聞,五花八門,而且有太多都是一眼便能看出來是胡編亂造出來的。

且因為寫的大多都是所謂‘宮廷秘史’,畢竟封建社會,還有什麼噱頭比得上皇室宗親的風流韻事更能讓百姓感興趣呢。

所以宋時的朝廷多以「撰造浮言」、「亂有傳播」等罪名對小報進行查禁。

但問題是,宋朝可以說是讀書人地位最高的時代,雖說小報干的事情不地道,但也是讀書人之間的事情,所以即便朝廷大肆打擊,那些小報也頂多是被關了一家,換一個馬甲重新來過。

可是當羅貫中听見李洪口中說出‘小報’二字後,頓時臉色一變,急忙說道︰「小子,你可莫要犯了失心瘋,你當朱元章這廝是什麼人,開國功臣說殺也就殺了,你不會覺得你編排他皇室中人,你爹還能保下你吧!」

羅貫中話中明顯對朱元章成見頗深,畢竟朱元章在他眼中便是他自己書中曹操,尊劉貶曹,已經是羅貫中的一貫主張。

而且羅貫中似乎對李洪也有了幾分提點之意,害怕李洪真有這種想法,因此又勸說道︰「別看你爹乃是六公之首,替朱元章那廝立下過汗馬功勞,但說到底,他朱元章不是個厚道人,真要是惹怒了那廝,說不得就要抄家砍頭,我要是你,現在就去勸說你爹,直接把官辭了,何必貪戀權勢,學那張良蕭何,名垂青史,也算是一樁佳話!「

李洪听的眼前一亮,偶像不愧是偶像,英雄所見略同,羅貫中竟然也建議李善長辭官。

只不過李洪現在的想法其實已經發生了改變了,畢竟李善長現在已經沒有了相權,一個大明首輔的虛名,並不會被朱元章猜忌。

更何況,眼看著能保命的丹書鐵券就要到手了,李善長貌似也沒什麼辭官的必要,再說,雖然李洪自己以為他還沒有見過朱元章,但是朱元章對他李家,尤其是他李洪,確實不薄。

一國的鹽務,這麼重要的事情都能交到李洪的手上,李洪很難再對朱元章有什麼意見。

只不過這些事情也沒必要和羅貫中說,所以李洪只是言道︰「先生誤會了,我說宋時的小報,其意思便是我想要辦的邸報,並非官員所看的邸報,而是類似于小報這種專門給民間百姓和讀書人看的,並不是我想要編排皇室秘聞。」

「此話何解?」羅貫中不解的問道。

「便比如說這應天府,我在這里發行一款邸報,上面將分為幾個板塊,有關于當今朝廷的時政要聞,也有一些百姓們想要了解的生活信息。」

「像是這幾日淮南大旱,糧商們集體哄抬糧價,就連應天的糧價也上漲了許多,但亦有良心的糧商依舊平價出售,我大可以將有那些糧商的店鋪地址寫在上面,百姓自會關心。」

「或有外來務工者,同樣也可以通過我的邸報,知道在這應天府中有那些地方招工,又有那一片區域的房價是多少,哪里有吉屋要出租或者出售。」

羅貫中听的瞪大了眼楮,顯然是已經想到了李洪此法的精妙之處。

最重要的是,在李洪說完後,便又從懷中取出兩張折疊起來寫滿了字的紙張。

此時的印刷坊很少有特意在城外建廠的,多是在城里面隨便找個帶院子的房子就能開起來了,只不過李洪想著一切正規化,所以特意還在酒廠旁建了一個印刷廠。

印刷廠不像是酒廠,佔地不大,而且還有李洪弄出來的基建利器——水泥,所以這小十天過去,印刷廠已經勉強能用了,李洪特意讓人打造的銅制凸點印刷機也已經送了進去。

如今李洪拿出來的這張紙,便是想要發行的報紙樣板。

羅貫中結果報紙,下意識的拆開看,隨後便先被李洪大膽卻合理的排版給震驚了。

此時書籍,撰寫還是依照著豎行的寫法,但李洪看著實在是別扭,且一套報紙撐死兩張紙,上面自然所寫的內容越多越好,而豎寫實在是太佔地方,李洪破天荒的以橫著方式印刷,算是對現在這個時代的閱讀習慣做了一個不小的挑戰。

再看內容,羅貫中的眼楮頓時瞪的更大了,在李洪的要求下,報紙的主編兼職主筆柳清薇,讓她放棄一切寫文章的想法,純粹以最直白的方式撰寫新聞,通篇大白話。

白話文運動在後世掀起了了多大的波瀾,頑固保守的讀書人對這項運動造成了多少阻礙,李洪不是不清楚,此時貿然行來,李洪知道這其中的風險。

但是李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辦報紙,是想要以媒體掌握輿論同時開啟民智,潛移默化的做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的核心目標和客戶便是廣大的人民群眾,而不是讓報紙成為那些讀書人的閑時消遣。

所以李洪自然是要將新聞寫的越直白越好,越多人能看懂越好。

而行文方式,和這大白話的文章,先是給了羅貫中兩個不小的沖擊,隨後他才注意到上面所寫的內容。

兩張報紙為一期,正反面都刊印,一張紙可印四個板塊,兩張便是八個。

首當其中的便是時政要聞,柳清薇在上面詳細的記載了近期一些朝廷動向,比如淮南大旱,朱元章盛怒之下準備救災,以及廢除了開中制,先以江南也便是直隸地區為試點。

而左邊的板塊則是時事新聞,這便是楊憲手下情報組織提供出來的那些足以吸引大眾眼球的趣事,糗事或是其他。

背面的兩個板塊,則是專門給讀書人準備的。

其中一個板塊印著一篇蘇軾的孤篇,並且還有著柳清薇寫的點評和賞析。

所謂孤篇,便是那種不太為人所知的文章,但是不為人所知,卻不代表水平不夠。

古時候的文章流傳,一直便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這時候又沒有朋友圈,微博什麼的,那位大才寫了個什麼文章一上傳,便有無數人追捧。

以前的文人書寫文章詩作,並非是為了出版刊印後販賣,而是分為幾種形式。

最多的,大概便是呈示寄贈,最出名的作品大概便是李白的那兩首,《贈汪倫》、《沙丘城下寄杜甫》還有孟浩然的《秋登萬山寄張武》。

其二便是投諸名流,簡單來說便是許多文人士子,為了獲得聲譽,順利及第,往往會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獻給當時的名流,以顯露自己的才華,提高自己的身價。

再有便是一些酒席上流傳開來的文章詩作,有好事者記載下來,便也流傳開來。

可無論是什麼方式寫出來的文章詩作,只要不是專門為了刊印出版的文章,其後續留存便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