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最近各大自媒體平台有一種言論充斥其間︰M2連年增長,所以貨幣連年超發,所以錢要貶值了,這種觀點是非常不理智的。甚至有一些網民因此開始擔心自己的錢貶值,互聯網上最近彌漫著一些焦慮。

所以,本答應讀者不再科普的我還是要說幾句。希望大家不要煩哈。

貨幣發行量是指一個國家發行的貨幣總數,通常包括所有的流通與非流通貨幣。其中,流通貨幣也即現金發行量是指一定時期內發行的現金數量。

一般來說,書面的貨幣流通規律計算公式是︰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必須的貨幣量=商品價格×商品流通量/單位貨幣流通速度=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由此可見,貨幣發行量的,是有一整套計算公式的,這玩意不是瞎發的。為啥?因為發多了,那就意味著錢不值錢了。發多少,由生產力決定。如果生產力與貨幣發行不相符,問題就大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貨幣發行,也是政府控制國家的經濟的一種手段,印錢也是充實國庫的一種手段。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沒錢就印,印錢不是治本之策,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才是治本之策。

要注意的是,如果不管生產力的發展,盲目發錢,那麼就會造成老百姓手上的錢不值錢,勢必影響社會穩定。

一直以來,政府都是力保發行的貨幣的升貶值的穩定。全國的經濟是一盤大棋,沒有經過嚴格的計算,亂發行貨幣,那是要出問題的。有句話說得好「發出去的貨幣,潑出去的水」,發出去的貨幣,馬上就會對社會產生影響,可不是過家家。

再一個,還有不少人在各大平台鼓吹M2就是貨幣發行量,那到底是不是呢?

貨幣發行量不等于M2。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如開頭所說,貨幣發行量指的是貨幣發行總數,即全部現金總量,包括社會公眾持有的流通中貨幣與商業銀行持有的庫存現金。而M2指的是廣義貨幣,包括流通中貨幣、單位活期存款和其他各種存款。貨幣發行量遠遠小于廣義貨幣m2的數量。(例子在前四章是有的)

因此,所謂的M2增加,並不一定意味著貨幣增發。

最近有不少民間專家以M2增加為由,鼓吹貨幣貶值,讓大家趕緊買東西對抗貶值,這是不理智的,甚至說是沒有深刻領會經濟概念的。

按道理來說,貨幣貶值是一個隨著生產力發展的而緩慢進行的必然過程,這個過程一定可以讓老百姓慢慢適應和接受,不能影響百姓生活。當然,某些時候為了刺激經濟,也可能會通過適度的貨幣貶值來輕微地刺激經濟復蘇。但絕對不可能盲目超量發行,因為經濟只要一出問題,那就不是輕易能夠扭轉得了。

很多人把決策者想象的太簡單,事實上,這種全局性政策,都是由專門的機構,多次研討測算才會實施的,不是個別所謂的專家、學者、領導一句話就能如何的。

就如書里之前所說,以前敢增發、敢大量增發,是因為有房地產這個「蓄水池」。現在呢?現在還在找新的「蓄水池」,在找的過程中,不能讓房地產崩,房地產崩和漲,都不利于經濟發展。

所以,只能穩。

當找到了經濟新的發展極之後,一切將迎刃而解,但這一定要時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