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七章 道之所在

築基巔峰修士的一場論道,便是三天三夜。

在這三天三夜的論道之中,兩位修士時而展道相爭,時而融道相成,甚至還曾以術法彼此爭斗。

如此之下,整個介滄湖都因兩人變化,原本壯闊的介滄湖,在這三天的時間里,竟不知不覺之中淺了整整一丈。

雙方修士所述之道從未變化,但在這三天三夜的論道之中,卻又好似多了新的東西。

顯然,對于兩位修士而言,這場論道,大有收獲。

持續三日的論道結束後,兩名築基巔峰的修士飄然而去,不見蹤影,而此前旁听論道的修士們則一個個仍然留在湖面之上,一動不動地消化著心中感悟。

包括何晨。

第一日的論道,首次見識到築基巔峰修士之道的何晨,完全沉迷在了雙方之道中。

心中無自身道法的他,一直在完全信服其中一方,亦或者完全信服于另外一方之間徘回,恍若風中浮草。

但是,隨著一天的融入與吸納,在兩種道中徘回的何晨,終于慢慢走了出來,不再完全被他人之道所裹挾。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算是真正開始了旁觀論道。

不再沉迷在他人道中的何晨,總算能夠相對整體地旁听起了兩位築基巔峰修士的論道。

而這時,听了整整一天半之後,何晨方才第一次听出,這兩名修士所持之道到底是什麼。

兩人所持之道,竟分明類似他水遁悟道時,曾見過的水之包容與水之流動!

築基巔峰,竟然只是如此?!

水之道路那般之多,竟然其中任何一條道路,走到高深處,便能築基巔峰,甚至突破成就金丹?!

剛剛看出兩名修士所持之道的何晨,心中既是驚詫又是落差,甚至當場感覺兩名修士所謂的道不過如此。

所以,所謂向上,不過就是專精于一系,專精于一道?

那所謂的築基巔峰,所謂的金丹,也就不過如此罷了。

畢竟,專精于一道的方法,何晨還能不知道嗎?

瞄準一個方向,不斷鑽研,同時多與其他修士一同交流,合力攻克一個個難關,發掘一個個新的學識,那不就自然專精于一道了麼?

不過就是鑽研的難度亦或者時間會有變化而已,可對于如今不過十多歲的何晨來說,這完全不會是問題。

以他的能力以及意識空間的幫助,要不了幾年,最多最多,十年二十年,專注于一的何晨便必然能夠在一個方面達到築基巔峰的程度。

但何晨心中的困惑,本就不是鑽研不下去,而是不想為了單純的提高修為而朝著一個方向鑽研。

朝著一個方向鑽研能夠修成金丹,他又不是第一次听說,再次發現這一點又有什麼用?

這些時日,獨自一人在院落中思考,何晨雖然沒有想清楚問題,但是已經想清楚了自己。

他研究天地,琢磨術法,根本所在乃是享受發掘天地之間奧妙,享受以自身掌控天地妙法的感覺,而從來不是提高修為。

修為的提高,不過是順帶而已,這一點,從築基之後的他,這麼長的時間里甚至都沒有花費心思去鑽研單純法力的提升,便已清晰展現。

發現了這一點之後,何晨甚至有當即離開的想法。

畢竟,若此二者不過是在某一方面鑽研頗深,那他留在此處听這兩人論道,也不過就是加深一下自身對這兩個方面的領悟而已,這對想要解決困惑的他來說,又有什麼意義?

但,隨著此後兩人的繼續論道,何晨的觀點很快就變了。

何晨發現,他們兩人所展現之道,所涵蓋的內容,分明超出了原本何晨以為的道!

兩位築基巔峰修士,所秉持的道,根本不是單純一個方向的道!

不好像,在兩名修士的講述中,又確實是一個方向的道?

兩名修士在第二三日的論道之中,所講述的內容中,分明有不少明確屬于其他方向,對水系的理解同樣不淺的何晨對此萬分確定。

可是,在兩名修士所講之中,卻又將這些明明不屬于水之包容與水之流動的東西,涵蓋了進去。

何晨開始時,對此還不確定,覺得可能是自己對水系學識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所以感知錯了。

但是,在第二日晚,何晨卻分明看到他們將同一個術法,同一個學識,分別容納進了自己的道中!

接二連三!

甚至,這兩位修士,還在何晨的眼皮子底下,將風系術法都融入了自己的道中,還一副那其實是水系的理所當然!

而且,在此之後,他們還堂而皇之地將木系的術法,土系的術法,以及何晨不清楚的術法,盡皆以自身之道吞沒。

原本感覺旁听兩位修士論道已無意義的何晨,在看到這一幕之後,整個懵了。

明明看著就是專一之道,而且還是最窄最債的專一之道,怎麼會突然變了臉,變成連不同系的術法都能容納吸收的道了?

而且,還是一吸納,就是好多好多系!

這般包容不同系,感悟整個天地奧妙,施展所有類型之術法的理念,正是何晨所追求的啊!

看到了這般情境之後,何晨的心態當即就再次變了。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這兩個築基巔峰的修士,到底所持的是什麼道。

為什麼明明專一,卻又包容,明明互斥,卻又能容納一樣的東西?!

于是,第三日的時候,何晨再次深入地沉浸在了兩人的道中,沉醉地感受著兩位築基巔峰修士之道,一直仔細鑽研到了此時

「想不到我水之流動竟然這般浩瀚深邃!諸位道友,不妨我等尋個論道宮,就今日之感悟共同交流交流?」

何晨還沉心于消化此前的論道之中,邊上一位修士卻似是已經消化完了,竟開口沖著在場眾修士開口相邀。

何晨听此,眉頭不由一皺,開口沖那修士問道︰

「道友,你認為,此前論道的修士,所持之道乃是水之流動?」

「當然是啊,秉持流動之道的那位,乃是我稷下水峰的首座!」

流動之道?

听得此話,何晨微微一嘆,飛身而去。

開口的那位修士,分明連道都沒听明白,此次旁听論道,算是浪費機緣了。

那位楊首座所秉持的,分明是

楊首座其自身之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